記者 | 鄭潔瑤
如果按照世俗的角度去判斷,Boss直聘的CEO趙鵬毫無疑問是成功者。
18歲以山西省探花的身份考入北大。畢業後沒幾年就成為團中央調研處最年輕的副處長。離開體制後,僅用3年時間,就在智聯招聘從公關經理做到了CEO。而現在,其自己創立的企業Boss直聘也已在2017年11月實現了盈虧平衡。
創業近6年,趙鵬戲稱自己就是一個70後的老廠長帶著一群90後的孩子在招聘這個並不新鮮的行業裡幹了一點新鮮事。
回顧過去幾年Boss直聘的發展歷程。你會發現這是一家既小心又大膽的公司。小心的點在於,從2017年開始,Boss直聘就一直穩穩維持著公司的微利狀態,並一步一步的將「找工作,跟老闆談」的直聊模式在行業擴散。但大膽的點又在於,它竟然捨得在世界盃期間將自己二分之一的身家投入在一條無法保證效果的TVC廣告上。
儘管那隻廣告遭到了網民瘋狂吐槽,但對Boss直聘來說,那無疑是一次成功的營銷,用戶服務量級直接翻倍,也讓Boss直聘一躍走到了賽道前三的位置。
目前,Boss直聘的年營收規模已經達到10億量級,較世界盃廣告前增長了近10倍。
一家創業公司到底應該如何在燒錢和賺錢中找到平衡?研究Boss直聘或許能找到其中一種答案。
以下為趙鵬與界面新聞的對話:
界面:Boss直聘從0到現在有1000多人,您有沒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
趙鵬:我記得很清楚,2016年5月的時候,boss直聘人數達到了150人,那個時候我給自己寫了封信。
那之前我一直覺得人處理關係的峰值就是一百來人,那到了150人的時候,你怎麼辦?慌啊。最後我還是按自己的理解列了四點:第一,你一定要靠規則不靠好惡;第二你要接受吃虧;第三你要把破壞組織當成是最大的惡;第四是你要培養私交。所以自那之後的三年,我一直是這麼小心翼翼的過來的。不存在突然之間的不適應。
界面:2016年對Boss直聘來說算是個什麼樣的階段?
趙鵬:那個時候其實還是一個虧得睜不開眼的階段。我們是又過了一年半,差不多在2017年11月的時候,才算是有點賺錢了,就是第一次掙的錢比花的錢多了一點點,達到了微利的狀態。直到現在我們也一直在保持這個微利狀態。
界面:一直保持盈利對創業公司來說還是挺難的,您是怎麼平衡擴張和盈利的?
趙鵬:我們比較膽小。因為做企業這個事情是要可持續的,而盈虧平衡就是特別重要的分水嶺。我自己的觀點是,創業還是要講成敗講結果的,不是說錢砸一陣就砸沒了。在這方面,我的觀念還是比較傳統。每個月賺多少就花多少。
界面:那你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趙鵬:我覺得就是有一天你的服務掛了,會有非常多的人盼著你趕緊把服務修好,就這個標準。人們真的需要。
界面:所以你是一個對to C生意很有執念的人。
趙鵬:的確。我是個用戶控。
界面:Boss直聘現在有多少用戶?
趙鵬:看用戶服務規模的話,我們的用戶是6000萬,在行業前三。不過我認為用戶服務規模就是個數字。不要把一個活生生的人當成流量,真正的流量在用戶心裡,誰也不能阻止一個人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平臺,用戶口碑更重要。
界面:如果口碑最重要的話,Boss直聘又為什麼要在後面那麼高調地做世界盃廣告?
趙鵬:其實不矛盾。之前我們做過一次調研,發現大比例的用戶是通過口碑傳播的方式了解到Boss直聘的。雪球效應已經有了,假如你的雪球半徑一米,那你滾一圈,可能加了一百斤雪。但一旦你的雪球半徑三米,那你滾一圈,可能加了一噸雪。
界面:那次營銷Boss直聘總共花了1億多,這對當時的Boss直聘意味著什麼?
趙鵬:半條命,一半的錢。如果按當時的情況,是我們花整整一年才能賺回來的錢。
界面:一下子花這麼多錢,您就不心慌嗎?
趙鵬:我過去在智聯招聘的時候也做Branding,我花錯過很多錢,但整體上我花對的大於我花錯的,所以在Branding這個事我算是有經驗。當時的想法就是,幹就得了。
界面:投資人和內部也沒有阻力嗎?
趙鵬:其實還好,我們講人性的話,假如你手裡有20萬,兩千兩千的花,花之前你可能要來回想,但如果你要買輛車,一下子18萬砸下去,看好了你做這個決定其實很快的。花大錢是會讓人有快感的。我們當時就是集體打雞血的感覺,腎上腺素飆升。
界面:那內部如果是這個狀態,你自己就沒有壓力嗎?期待已經上去了,假如結果不如預期的?士氣豈不是就重創了。
趙鵬:大不了從頭再來。首先這只是我一半的錢,其次我已經是一家賺錢的公司了,所以我剩下這一半的錢,放在那沒有意外我是不會花的。所以你看起來這是件很有風險的事,但說白了也沒那麼可怕。根本不兇險。我也不愛幹兇險的事兒。
界面:你覺得這次營銷成功嗎?
趙鵬:一定是成功的,這一次就讓我們用戶漲了一倍。
界面:但當時這個廣告非常有爭議。
趙鵬:我和那個廣告的製作團隊(紅製作)合作3年了,我信任他們。過去你管一個TVC要增長沒人認的,你只能說在應用商店花多少錢很量化的買來多少用戶,Branding營銷歷來是不保證結果的。但這家公司不一樣,他就是敢給你保證結果,他就是這麼兇狠的一家公司。
界面:最後那個廣告效果是您拍板的嗎?
趙鵬:不是,我們不是這樣工作的。就是我告訴他我要什麼,我有多少預算,我想讓多少人知道我。就像是大家一起玩之前要先破冰,你得先介紹你的名字,你的職業,你是幹什麼的。一個廣告就十秒,你得讓人記住這個。那最簡單最有衝擊的就是最後呈現出的那樣。
界面:感覺Boss直聘在技術上,還是挺捨得花錢的。
趙鵬:的確,我們現在的職級系統是對標百度,但薪酬不是,我們的薪酬體系每年都會迭代。2015年的時候,百度體現了技術人員的最高水準,而去年年中的時候,達到這個標準的其實是今日頭條。所以我們的標準就是單看現金,我們一定要和當年的最高標準對齊,甚至要略高於他們。舉個例子,我們現在是肯給一個百度的T7工程師開一個百度T8的工資的。這方面不是說我有多有錢,而是我要在保持微利的基準上,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
界面:剛剛聽說,您不會給手下各個部門老大設KPI?
趙鵬:主要還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吧,因為我們在招聘行業是一個後來的企業,作為後來者你如果還是一成不變,那你就別做了,只有在變中我們才有活路。
我一直覺得組織化的創新這件事是很難成立的,只有組織上保持模糊,保持混沌,才能有多點突破的機會。至於有一天公司老了,要防守了,那可能就不一樣了。不過現在我們依然是少年,是企業整個生命周期中最開心的一段,不應該用KPI把人限制住。
界面:我查到您高考時是狀元?
趙鵬:地級市的狀元,省裡面只是探花。
界面:您後來去了北大讀法律,您覺得北大對你現在的價值觀有影響嗎?
趙鵬:有。我現在一直相信兩件事兒。第一件,只要是真的就不會太醜,所以求真,不要怕醜。第二件,別把自己太當回事,要減少自己的Ego(自負)。
界面:聽到別人說你是商人,會不舒服嗎?
趙鵬:不會,貨通於天下,多好的事。
界面:最後我想聊聊關於錢的事,我在來之前查BOSS直聘最後一輪公開報導的融資是2016年的C輪,但其實您也說了我們一直在融資,融了十幾輪,但是一直都沒有對外公布,為什麼呢?
趙鵬:做一個事要有目的,但我實在想不出來我去公布這個東西能獲得什麼。有些企業公布融資可能是秀肌肉、讓用戶放心,但像我們這種企業,用戶其實並不在乎你融沒融錢。他就在乎你平臺上的崗位,老闆多不多。所以我們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的就好了。
界面:現在Boss直聘也五年了,又一直盈利,那您有考慮IPO的事兒嗎?
趙鵬: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創業七年當IPO,這都是自然發生的事情,我們離七年還有一些時間,所以會做好準備,做一個上市公司其實責任很重的。準備好以後哪天掛牌我覺得是取決於市場,看時機。
界面:投資人不會給您壓力嗎?
趙鵬:我們家投資人在這方面不會給我壓力。這是我一個很大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