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思想火花 弘揚君子文化

2020-12-01 銅陵新聞網

激蕩思想火花 弘揚君子文化

——2020中國·銅陵第六屆君子文化論壇側記

11月28日,2020年中國·銅陵第六屆君子文化論壇在銅陵開幕。 記者 潘偉 攝

銅陵新聞網訊(記者 陳燕飛 姜蕊)初冬,細雨濛濛,美麗的天井湖畔宛如一幅大寫意的水墨畫卷。

11月28日至29日,由光明日報社、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共銅陵市委主辦的2020中國·銅陵第六屆君子文化論壇在天井湖畔舉辦。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專家、優秀學者相聚銅陵天井湖畔,圍繞「立德樹人與君子文化」主題,分享各自研究成果,暢談君子人格風範,同沐君子之風,共享文化盛宴。

一場君子文化的思想交融與碰撞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君子文化有著恆久的魅力,本屆論壇將主題確定為「立德樹人與君子文化」,攜手探討立德樹人推動君子文化的實踐路徑。

師者,君子文化的傳播者、承載者,因而,這次盛會,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學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教師代表等150餘人來了,他們猶如一支支墨筆,在天井湖畔盡情「揮毫潑墨」,為銅陵這幅筆墨未盡的君子畫卷「添彩」,讓銅陵君子文化迸發出盎然「生機」。

《<論語>精神哲學形態及其中國氣派》《漢魏六朝君子人格美的演變》《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八大社會氣象解讀》《你給我一個翩翩少年,我換你一個謙謙君子》《君子如何養成》……論壇主旨發言激蕩思想火花,凝聚智慧力量,從學術到實踐,專家學者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家國情懷、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人格修養等「君子文化」,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暢談新時代下立德樹人與君子養成的重要內涵。專家學者金句頻出,觀點激烈碰撞,思想精彩砥礪,引得臺下觀眾掌聲陣陣。

「追溯君子文化的源頭,把握君子文化的脈絡,挖掘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學者的主題發言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一位與會嘉賓感嘆有深度、有維度。

此次君子文化論壇共收到各方投稿160餘篇,最終遴選出70餘篇參會論文。期間,還安排四個分論壇和銅官區第五屆「名師引領銅官論道」學術交流。「君子文化與當代實踐」「君子文化與古今名人」「君子文化經典闡釋」「君子文化與立德樹人」四個學術分論壇,開展著一場場君子文化的思想交融與碰撞。

一個挖掘君子養成教育路徑的寶貴平臺

君子文化論壇已成為影響廣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的重要學術平臺。今年落地銅陵,這和銅陵君子養成教育實施不無關係。銅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市,特別是近年來積極開展君子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君子教育養成工程取得了顯著成績。

銅官區君子養成教育課程發展中心主任、市龍山湖小學校長朱建華在論壇上做了《區域推進「君子文化進校園 實施君子養成教育」實踐與思考》主題發言,在他看來,銅陵君子教育養成工程成績顯著,但還需要「活水」注入,君子文化論壇是可貴的平臺。

「此次論壇主題是『立德樹人與君子文化』,這和我們教育工作者緊密結合,論壇的舉辦對教育工作者來說,很有意義,我們對君子文化的了解,更有助於我們對君子文化教育進一步理解和加深,更能夠讓我們知道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實施並完成我們的君子教育培養目標,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朱建華表示,盛會的舉辦對銅陵實施好君子養成教育,在方向、路徑和教育工作的方法策略等方面具有積極指導意義。

銅陵市實驗小學長西校區執行校長陸常波認為,專家學者對我市中小學開展君子養成教育活動的認可,極大地促進了銅陵君子文化、本地銅文化、人文文化的發展,論壇的舉辦對於促進銅陵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提升銅陵文化品牌、文化戰略更是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以文化的真誠發展文化」

君子文化論壇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他們在參加論壇之餘,感受與眾不同的銅文化氣息。因此,對於銅陵而言,這還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推廣銅陵的機會。

「我雖然是第一次來銅陵,但這裡給我出乎意料的驚喜。」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樊浩在談及對銅陵這座城市的感受時說道,一路上他所見聞的銅陵人文自然景觀都很不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君子文化論壇舉辦對於銅陵意義深遠,樊教授認為,此次論壇在銅陵的舉辦可以讓更多人認識銅陵這座城市,進一步了解銅陵這座城市的文化內涵。

「以文化的真誠發展文化。」樊教授對銅陵的文化發展給予建議,他認為,銅陵應當保留、繼承傳統的地域文化,也就是保留那種從古至今的「集體記憶」,同時不斷創新創造發揚下去,成為「耐看」的精神家園,從而使這座城市銅陵既具有中國味,又飽含濃厚的皖韻風採。

相關焦點

  • 名家視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蔚成風尚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201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同志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全國第六屆君子文化分論壇銅陵落幕
    金口嶺小學張慶元《把平常寫成詩》、北京路小學朋玉環《君子文化融入小學德育的實踐探索》、橫港小學李藝《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君子養成教育》、翠湖小學胡慶貴《為了每個孩子更出彩》、五松幼兒園趙潔珺《君子文化育英才立德樹人共築夢》、實驗小學楊莉《「雲上和雅」讓優秀傳統文化在課堂熠熠生輝》、長江路小學汪蕙《傳承家風潤澤書香做時代新君子》、第十二中學濱江校區吳方榮《揚君子文化育時代新人》等主題發言精彩紛呈。
  • 君子譯成gentleman不合適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有了準確翻譯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目前已經公布400條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的詮釋與英譯(部分摘錄見右)。近日,北京晨報記者採訪了「工程」學術委員會的兩位委員——外研社副總編輯、編審章思英和外研社編審嚴學軍。為何翻?經典誤譯易引發文化誤解「要發好中國傳統文化的聲音,怎麼傳達是很重要的方面。」
  • 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舉行
    11月2日,中國·亳州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與會人員共同探討了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淵源、影響和相互聯繫。光明日報社總編輯何東平,省委宣傳部、省社科院、亳州市委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中國·亳州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由光明日報社、省社會科學院主辦,亳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承辦。
  • 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由光明日報社、安徽省社科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2日在安徽省亳州舉行。
  • 文化生命的永恆:《論語·子張》繹義
    在子女的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生物生命的延續;而在學生的身上,則可以看到老師文化生命的延續。「薪盡火傳」,孔子的思想之所以在身後能代有相傳,日益光大發揚,這是與其弟子繼承與傳授分不開的。這些弟子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層次,領悟孔子思想的精髓與要義,並加以體認和傳播,從而使得孔子學說的基本精神與核心主張,得以經受住時間的洗禮,融入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偉大而不朽,亙古而常新。
  • 弘揚民族抗戰史 提升文化影響力
    作為我縣具有歷史意義、愛國主義和教育意義的重要工程,遼寧東北抗日義勇軍紀念館是國內第一個全面反映抗日義勇軍主題的紀念館,填補了全國無義勇軍專業展館的空白,為研究義勇軍抗戰史和弘揚義勇軍精神提供了重要平臺,也使我縣文化實力得到穩步提升。
  • 重慶電力物資弘揚「五統一」企業文化
    中電新聞網訊 通訊員 薛歡 報導 為大力弘揚「五統一」企業文化,打造一支凝聚力超強的優秀團隊,9月6日,重慶電力物資公司開展「五統一」企業文化培訓,組織企業文化信息員和新進大學生系統學習企業文化內涵,全面加強企業文化信息報送工作。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當今社會仍需「尚和合」
    尚和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涵。從總體上說,中華傳統文化重和不重爭、重合不重分,認為和合是事物發展的重要動力。和合思想為保證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繁榮昌盛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我們今天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提供了重要啟示。   我國的和合思想源遠流長、內涵豐富。
  • 打破鬼神迷信思想,需要重塑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會貫通,其中又以儒家思想最為根本,鑑於文章篇幅和筆者的能力有限,又因為儒家思想於傳統文化有主導決定力量,因此本文著重探討儒家思想中關於「鬼神」和「天命」的基本態度,通過宏觀上的一個大體梳理,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對於鬼神迷信往往在背後有著實際的支撐,提出這樣一個觀念,即:要反對鬼神迷信思想,就要對中國文化有一根本的現代化發展,在傳統中注入現代性的因素
  • 弘揚奧林匹克文化理念
    希臘在獲得奧運會舉辦權之後,除了建設必要的硬體設施以外,重點著手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提升國家形象、提高國民素質,在文化、教育、意識形態及精神等領域做了長期大量的鋪墊工作,比如「顯示現代希臘的成就及未來發展潛力」、「培養未來傳遞奧林匹克生活的新一代」、「展示當代社會的奧林匹克理想」、「為運動員、觀眾和志願者提供一次獨特的奧運經歷,為奧林匹克運動留下遺產」等為主題,通過多種形式,在全國大中小學學生
  • 和合思想:中國方案的文化淵源
    作為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生生不息的生命體,和合思想是其源頭活水之一。弘揚和踐行和合思想,根據新時代特徵確立和合系統思維,對於中國和平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大意義。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標識,和合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體精髓。當今世界面臨諸多重大問題,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世界發展提供了重要方向。
  • 內地、香港藝術家腦力激蕩 共同創作現代舞《沒有大象》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電 題:內地、香港藝術家腦力激蕩 共同創作現代舞《沒有大象》  作者 李晗雪  西諺「房間裡的大象」,意指人們對之保持集體沉默、但實際上難以忽視的真相。近日,內地編舞常肖妮與五名香港演員、一名內地演員共同為北京觀眾帶來以此為靈感的現代舞《沒有大象》。
  • 弘揚正能量 兩岸一家親——淺述揭陽與臺灣三山國王文化交流工作
    三山國王信仰文化是地域精神民俗文化,這種歷史悠久的民間信仰,既傳承鄉土優秀文化,又是兩岸同胞「神同源,文化同宗」的精神連結,更是「人同根,兩岸一家親」的情感認同。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近年來,揭陽市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挖掘三山國王民俗文化內涵,推進三山國王民俗文化核心價值具體化、生活化、大眾化,增進兩岸同胞對三山國王民俗文化有更深刻的感知和認同。據統計,臺灣三山國王信眾有700多萬人,如雲林縣大碑鄉太和街三山國王廟就擁有信眾近50萬人。
  • 紮根齊魯沃土 弘揚傳統文化——訪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代表
    【兩會專訪】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強調,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 美國東方大學:聘請10位中華傳統文化專家為客座教授的計劃
    東方:泛指中國,其意在: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每個角落!旨在:弘揚中國文化,讓世界矚目!「東大」涉及的教學領域非常廣泛,目前提供中文、美術、歷史、哲學、建築、表演、舞蹈、音樂、國學、中醫等中國傳統文化領域的專業課程。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與科研水平都處於領先水平。在教學和文化藝術推廣方面享有國際聲譽及影響力,正在迅速發展成為國際具有特色、高水平的藝術教育和中國文化推廣的中心。
  • 多形態傳承文化魅力 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
    其中,愛奇藝榮獲「年度文化傳承優秀案例」。組委會評議認為,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向用戶展現刺繡、劍文化、京劇等傳統文化的多種形態,傳承文化魅力。《鬢邊不是海棠紅》立足於傳統文化原點,用民國年代的外衣包裹京劇文化內核,在呈現戲曲行業興衰起伏的故事畫卷中,致力於描摹梨園眾生相、勾勒出時代背景下的國粹之美和傳統文化風貌。
  • 孔子的新聞傳播思想探究
    作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至聖」孔子及其經典語錄體《論語》地位之崇高讓後人難以望其項背,其中所滲透的人本思想使得《論語》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中國社會的「聖經」,大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到個人的接人待物、一言一行,更折射出深邃的新聞傳播觀念。 關鍵詞:孔子;新聞傳播思想;人內傳播;框架理論;培養理論 泱泱中華幾千年,積澱而成異彩紛呈的歷史文化寶庫。
  • 在傳承和創新孝文化中弘揚核心價值觀——全國孝文化學術研討會...
    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弘揚包括孝文化合理價值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文化是湘潭大學軟實力的核心體現,湘大學子們也一貫在弘揚孝道、推廣傳統文化的道路上行動著。相信這樣的孝心傳遞,能匯聚成流,讓愛生生不息,也會讓社會更加和諧與美好。
  • 「君子」與「紳士」的對比,碰撞出中西文化精神中的「理想人格」
    去年,央視曾舉辦了一檔專門針對青少年的電視節目——《儒家智慧,點亮人生》,其中有一個章節,講的是"君子的自我修養"。這期節目的熱播,不僅讓人了解到了中國的儒家文化,也加深了更多的青少年對儒家精神文化下——"君子",這一理想人格的印象。只是,古今中外,這種理想人格,都是根植於本國的文化,在汲取營養後,才最終形成,並對後世民族性格的產生深遠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