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揭秘高能效「熱」電子

2020-12-03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美科學家揭秘高能效「熱」電子

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導英國科學新聞網站稱,高能「熱」電子有望幫助太陽能電池板更有效地收集光能。但一直以來科學家都無法測量那些電子的能量,致使對它們的利用受限。美國珀杜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分析這些能量的方法。

珀杜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特聘教授弗拉基米爾·沙拉耶夫說:「熱電子的理論模型很多,但關於它們長什麼樣從未有過直接實驗或測量。」沙拉耶夫在這項合作研究中負責珀杜大學團隊。

在6月4日出版的美國《科學》周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演示了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結合雷射和其他光學元件的技術揭示熱電子能量分布的一種方法。

珀杜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博士生、論文的主要撰稿人哈沙·雷迪說:「測量能量分布意味著量化一定能量下的電子數量。」

熱電子的產生途徑通常是用特定頻率的光照在納米結構的金或銀等金屬上面,激發所謂「表面等離子體」。據信,這些等離子體最終會失掉部分能量給電子,使電子變得熾熱。

熱電子的溫度可高達約1100攝氏度,但讓它們對能源技術有用的是其高能,不是材料溫度。在太陽能電池板中,與傳統方法相比,熱電子的能量可以更有效地轉化為電能。

熱電子還可以加速化學反應,從而提高汽車中氫燃料電池等能源技術的效率。

雷迪說:「在典型的化學反應中,反應物需要有足夠的能量越過一個閾值才能完成反應。如果有這些高能電子,有些電子就會失掉能量給反應物,推動它們越過那個閾值,從而使化學反應加快。」

與雷迪合作的是密西根大學埃德加·邁霍費爾教授和普拉莫德·雷迪教授課題組的博士後王坤(音)。他們一起花了超過18個月的時間開發實驗裝置,又花了一年時間測量熱電子的能量。

報導稱,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系統,藉此研究電荷電流在激發和不激發等離子體的條件下的差別。根據電流的這種差別所包含的關鍵信息,就能確定金屬納米結構中熱電子的能量分布。

把雷射照射到有小凸起的黃金薄膜上,就會在這個系統中激發等離子體,從而產生熱電子。研究人員把熱電子導入掃描隧道顯微鏡頂端的金電極,並對其能量進行測量。

這種方法可用於促進與能源有關的各種應用。

美國陸軍研究處項目經理查克拉帕尼·瓦拉納西對這項研究給予了支持。他說:「這項多學科基礎研究揭示了一個測量電荷載體能量的獨特方式。估計這些研究成果會在開發未來應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能源轉化、光催化和光電探測器等,國防部對這些都很感興趣。」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科學家正研究熱核聚變的「失控」電子
    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TPU)的科學家們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強電流電子研究所的同事一起,研究了熱核聚變過程中形成的「失控」電子的輻射特徵。研究人員確定了不同輻射器中電子輻射的光譜角特徵,並開發了一種可靠的識別方法。結果發表在《JETP Letters》期刊上。
  • 科學網—美科學家推導出核聚變「熱密度界限」方程
    核聚變遭難題 美國能源部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在一項深入分析中,將目標鎖定於核聚變實驗中高溫帶電氣體——等離子體內那些微小的、如同氣泡的、被稱為島嶼的區域。這些島嶼含有能讓等離子體降溫的雜質。科學家認為,正是這些島嶼構成了人們熟悉的「熱密度界限」問題的基礎,它阻礙了核聚變反應堆最高效運行。
  • 自旋熱電子研究獲進展
    據介紹,電子不僅具有電荷,同時具有自旋自由度。傳統半導體器件利用電場對電子的電荷自由度進行調控,產生高阻態和低阻態,構成計算機晶片中二進位運算的1和0態。目前電子器件的尺寸小到十幾個納米,基本接近其工作的物理極限。在此背景下,科學家提出:可利用電子的自旋自由度實現信息的存取與處理,實現更高密度且不易丟失的信息儲存,由此誕生了自旋電子學。
  • 電子產品熱設計
    電子產品有效的功率輸出要比電路工作所需輸入的功率小得多。多餘的功率大部分轉化為熱而耗散。當前電子產品大多追求縮小尺寸、增加元器件密度,這種情況導致了熱量的集中,因此需要採用合理的熱設計手段,進行有效的散熱,以便產品在規定的溫度極限內工作。
  • 美科學家預測 磁鐵可作無線製冷器
    原標題:美科學家預測磁鐵可作無線製冷器   或許有一天,你家的冰箱可以用磁鐵來作「製冷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家近日發展了熱電學中描述電子傳輸的方程,用於描述磁振子傳輸,發現如果處在有差異的磁場中,磁振子可能會從磁鐵一端運動到另一端,帶走熱量而產生製冷效果。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 日本科學家在「量子阱」中,實現電子「蒸發冷卻」散發熱量!
    東京大學科學家宣布了一種不需要移動部件的電冷卻新方法,通過對半導體砷化鋁鎵製成的量子阱施加偏壓,可以使電子在稱為「蒸發冷卻」的過程中散發一些熱量。可以使用傳統半導體製造方法將基於該原理的設備添加到電子電路板,以幫助智慧型手機和膝上型計算機避免由高溫引起的性能問題。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變得更小、更強大,過熱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緊迫。
  • 基於NCP1607和NCP1397的街道照明高能效LED電源方案
    圖2:基於NCP1607和NCP1397的街道照明高能效LED電源方案。
  • 日本科學家在「量子阱」中,實現電子「蒸發冷卻」散發熱量
    東京大學科學家宣布了一種不需要移動部件的電冷卻新方法,通過對半導體砷化鋁鎵製成的量子阱施加偏壓,可以使電子在稱為「蒸發冷卻」的過程中散發一些熱量。可以使用傳統半導體製造方法將基於該原理的設備添加到電子電路板,以幫助智慧型手機和膝上型計算機避免由高溫引起的性能問題。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變得更小、更強大,過熱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緊迫。
  • 揭秘紐曼電子書E讀6210可換電池功能
    許多經常用電子書的朋友們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煩惱,那就是電池不夠用,三兩天的經常充電,尤其是在外出或旅遊不方便充電時,電量用完是個很大的煩惱。而紐曼近期新上市的一款電子書E讀6210為大家解決了這個煩惱。
  • 肖特基二極體的熱電子極化效應
    這些被激發的熱電子的壽命很短,這主要是受到金屬內部電子間的散射馳豫所致。為了利用這些被激發的熱電子,人們提出了一種將金屬納米結構與半導體接觸而形成肖特基結的器件。對於距離肖特基結界面在平均自由程範圍內的熱電子,若其具有足夠的能量而且在滿足一定的動量條件下,就能克服勢壘的高度而轉移到半導體的導帶內,對光電流產生貢獻,如圖一所示
  • 線束選擇(電子設計工程經驗揭秘)
  • 無任何可運動部件 美科學家開發出新型「風扇」
    無任何可運動部件 美科學家開發出新型「風扇」 2008年03月20日 08:26 來源:科學時報 發表評論   美國科學家最近開發出一種小型化風扇設備,它具有超薄
  • 科學家揭秘鋰電池爆炸:設計缺陷導致膨脹變形
    鋰離子電池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子產品中,三星因起火、爆炸原因召回Galaxy Note7讓人們意識到鋰離子電池存在安全問題:它們會膨脹,然後就可能起火或爆炸,釀成安全事故。科學家揭秘鋰電池爆炸:設計缺陷導致膨脹變形  騰訊科技配圖據Digital Trends網站報導,鋰離子電池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子產品中,三星因起火、爆炸原因召回Galaxy Note7讓人們意識到鋰離子電池存在安全問題
  • 美現「異形烏賊」儼如外星生物 學者揭秘真身(圖)
    美現「異形烏賊」儼如外星生物 學者揭秘真身(圖)  【美現異形烏賊】其擁有魚雷狀身驅,眼睛位於頭部兩側科學家直至近日才確定,這種生物屬於捕食性的脊椎動物,是七鰓鰻的近親。  報導稱,該怪異古生物學名為「Tullimonstrum gregarium」,科學家又稱它為「塔利怪物」(Tully Monster),並指出它在約3.07億年前,於現今美國伊利諾斯州東北部格蘭迪縣沿岸淺水區生活。
  •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為你揭秘 人類首張黑洞照被「美圖」過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為你揭秘 人類首張黑洞照被「美圖」過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吳曉嫻  2019-04-12 「有種模糊的美,又很可愛的樣子。」他如是讚嘆。■新快報記者 吳曉嫻獨立測量M87中心黑洞質量問:這張黑洞照片和你想像的一樣嗎?它的發布意味著什麼?答:還是跟想像當中一樣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描述了宇宙中的很多事物,黑洞本身和它周圍的運動都可以用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來描述。
  • 美科學家發現贗能隙「搶走」了高溫超導體中的電子
  • 電力電子設備熱設計的分析及應用
    控制電子產品內部所有電子元器件的溫度,使其在設備所處的工作環境條件下不超過最高允許溫度,確保電子產品在規定的熱環境下可靠工作。 3 熱設計的核心 設計一個冷卻系統,在熱源至熱沉之間提供一條低熱阻通道,保證熱量順利傳遞出去。
  • 八國科學家聯手揭秘宇宙「巨無霸氣泡」從何而來
    科學家揭秘宇宙「巨無霸氣泡」從何而來新華社南京2020年3月25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25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
  • 納米科學:研究小組實時檢測熱電子!
    納米科學:研究小組實時檢測熱電子!從將車輛廢氣轉化為較少有害氣體到精鍊石油,大多數商業化學應用需要納米催化劑,因為它們可以通過控制化學反應的速率來減少所需的時間和成本。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的物理性質(尺寸,形狀和組成)以及電子特性;催化劑表面和界面上的熱(高能)電子的動力學。雖然催化劑行業在不斷發展,但為了檢測熱電子並測量催化效率,允許電流流向納米催化劑具有挑戰性。
  • 美科學家科技新發現:新型碳電晶體勝過非晶矽!
    美科學家科技新發現:新型碳電晶體勝過非晶矽! 作者:電子工程專輯 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2007-12-03 08:58:05 摘要:在室溫處理半導體的技術可能使諸如電子布告板這樣的大規模應用以及像可任意使用的RFID標籤這樣的超低成本應用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