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系康重慶教授牽頭完成的國際大電網委員會工作組技術報告正式...

2020-12-02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新聞網12月1日電 11月12日,國際大電網委員會(Cigre)工作組C1.39歷時4年完成的題為「強不確定性環境下的電力系統優化規劃」(Optimal power system planning under growing uncertainty)的技術報告(Technical Brochure)正式得到Cigre批准並在其網站https://e-cigre.org/發布。清華大學電機系康重慶教授擔任該工作組召集人,張寧副教授為工作組秘書。

CIGRE C1.39工作組技術報告封面與目錄

在電力系統清潔化、低碳化轉型的背景下,電力系統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增長。傳統的電力系統規劃採用確定性方法和固定準則,如何在日益增長的不確定性下做出合理的規劃投資決策是世界各地電力系統規劃人員與學術界關心的問題。此次發布的技術報告總結了世界各國家或地區應對電力規劃中面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併網,負荷結構變化等日益增強的不確定性挑戰下的措施與方法。工作組圍繞未來強不確定性環境下的電力系統規劃這一主題,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開了充分的現狀調研與研究。技術報告主要內容包括:各國電力工業組織結構分析、電力系統中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分析及重要性、規劃中考慮不確定性的模型方法、應對不確定實際經驗等多個方面。技術報告還總結了世界範圍內7項應對不確定性環境的電力規劃案例以及5個規劃輔助決策軟體。技術報告最後指出,當前在電力系統規劃中考慮不確定因素問題的關鍵在於相關不確定性邊界條件數據搜集、模型算法計算能力與不確定性準則的公眾接受度等多個方面。未來工業界實際工作中需要從建立可靠資料庫、提升算法效率與提出易為公眾接受的不確定性規劃標準三個方面展開。

CIGRE C1.39工作組成員所在國家示意圖

國際大電網委員會CIGRE是大電網領域最重要的國際組織。CIGRE C1學術委員會(Study Committee)自成立以來僅發布過35項工作組技術報告。C1.39工作組於2016年8月在巴黎召開CIGRE大會期間由C1學術委員會提議籌劃,2017年正式成立,工作組成員包含來自世界6個大洲共17個國家的28位電力工業界的專家與高校學者。C1.39工作組整體執行歷時四年有餘,其間先後在都柏林、巴黎、成都等地舉辦多次國際交流研討會,疫情期間還通過Cigre 2020 Session的網上平臺舉辦線上研討會。

2018年CIGRE巴黎研討會工作組部分成員合影

2019年9月21日至26日在四川成都舉辦的Cigre年會上,C1.39工作組受邀代表C1技術委員會做技術講座(Tutorial),張寧副教授作報告並獲得廣泛好評。2020年8月Cigre巴黎大會期間,根據C1技術委員會投票結果,工作組再次受邀參加在線會議、以聯合工作組形式與C1/C6.37聯合進行了工作組最終研究成果的技術講座(Tutorial),報告人為康重慶教授、張寧副教授和智利國家電力公司輸電網規劃設計主任Juan Carlos Araneda Tapia。講座從電力系統向清潔化與低碳化的轉型入手,總結了未來電力系統將面臨的不確定性來源,結合本工作組在輸電網層面與C1/C6.37工作組在配電網層面的兩方面調研結果,全面講述了電力系統轉型規劃中面臨的挑戰,並展示了目前業界的實際工程解決方案。

2020年CIGRE巴黎研討會(線上會議)上康重慶等人聯合作技術講座(Tutorial)

Cigre C1.39工作組的研究內容也同時屬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2016年項目1.1「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併網的電力系統規劃與運行基礎理論」的核心問題之一。該項目負責人為清華大學電機系康重慶教授,牽頭單位為中國電科院,承擔單位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等15家高校和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經研院、國網能源院3家科研院所。項目圍繞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併網帶來的強不確定性以及電力電子化電力系統兩個科學問題,從未來電力系統結構形態演化模型及電力預測方法、考慮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時空分布特性的交直流輸電網多目標協同規劃方法、高滲透率可再生能源接入下考慮柔性負荷的配電網規劃方法、源-網-荷高度電力電子化的電力系統穩定性分析理論、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交直流混聯繫統協同優化運行理論五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C1.39工作組的研究工作為本項目解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併網的規劃和運行問題提供了國際視野,也為本項目研究成果在國際工業界與學術界產生影響力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本項目的研究也為Cigre C1.39工作組的開展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撐,工作組技術報告的發布是本項目研究工作的重要產出成果和裡程碑。

張寧在2019年CIGRE成都研討會上代表工作組作技術講座(Tutorial)

CIGRE C1.39工作組技術報告網頁連結:

https://e-cigre.org/publication/820-optimal-power-system-planning-under-growing-uncertainty

供稿:電機系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呂婷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康重慶教授牽頭完成的國際大電網委員會工作組技術報告...
    11月12日,國際大電網委員會(Cigre)工作組C1.39歷時4年完成的題為「強不確定性環境下的電力系統優化規劃」(Optimal power system planning under growing uncertainty)的技術報告(Technical Brochure)正式得到Cigre批准並在其網站發布。
  • 我國牽頭制定的ISO國際微生物數據標準正式發布
    2020年11月9日,國際標準化組織生物技術委員會(ISO/TC 276)正式發布ISO 21710:2020 Biotechnology — Specification on data management and publication
  • 國檢集團參加2020年國際電工委員會太陽光伏能源系統技術委員會WG2工作組會議
    近日,受疫情影響,原定於在澳大利亞紐斯卡爾召開的IEC/TC82國際電工委員會太陽光伏能源系統技術委員會WG2工作組會議以網絡會議形式召開。來自全球130餘名光伏專家代表參加會議。此次會議中國代表團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IEC/TC82副主席劉正新指導,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組織,包括國檢集團2名技術專家在內的40餘名專家代表參會。
  • 納琦環保牽頭起草制定《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
    會議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組長只金芳教授主持,只教授簡要介紹了《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制定起草工作組籌備情況和參會成員;《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副組長、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朱永法教授對本項國家標準制定起草工作作了精彩闡述;《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副組長
  • 大數據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建設論壇
    、大數據能力評價等四個方面做好專項工作,中國人民大學李翠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牛建偉教授、北京交通大學李清勇教授和深圳大學毛睿教授聘為工作組組長。在揭牌的環節中,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副秘書長計衛星、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文繼榮院長、西普教育董事長王建及大數據教育工委秘書長劉計剛攜手上臺,在全體與會人員的共同見證下,為大數據教育工作委員會揭牌,大數據教育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
  • CCFA成立新茶飲委員會籌備工作組 同期發布研究報告
    CCFA成立新茶飲委員會籌備工作組 同期發布研究報告市場信息網   2020-11-23 06:41:38   來源: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微信號    評論:   11月19日,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以下簡稱CCFA)主辦的全零售大會上,CCFA新茶飲委員會籌備工作組正式成立,工作組成員由喜茶、快樂檸檬、悸動燒仙草
  •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業委員會在京宣告成立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業委員會在京宣告成立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8-11-16 11月14日由清華大學和國網信通產業集團聯合發起的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 清華大學電機系成功舉辦第七屆IEEE高電壓工程及應用國際會議
    9月7-10日,清華大學線上舉辦了第七屆高電壓工程及應用國際會議(ICHVE2020)。會議協辦方包括IEEE電介質與絕緣委員會、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密西西比州立大學、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
  • 馬鈴薯等茄科作物害蟲生物防治國際工作組成立—新聞—科學網
    )正式批准成立馬鈴薯等茄科作物害蟲生物防治國際工作組(IOBC-BiCoSol)。該學術工作組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研究員高玉林、浙江大學昆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文武、荷蘭瓦赫寧根大學Joop Van Lenteren院士,秘魯拉莫林國立農業大學教授Norma Mujica牽頭組建,並擔任共同召集人。
  • 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及IEC大會詳解
    IEC歷史沿革、宗旨及發展  IEC即國際電工委員會,於1906年正式成立於英國倫敦,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IEC是制定和發布國際電工電子標準並制定相關合格評定程序的全球權威國際機構,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信聯盟(ITU)並稱為世界三大國際標準組織。
  • 國際照明委員會發布全球首個LED產品測試方法國際標準
    近日,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發布了國際標準CIES025:2015《LED燈、燈具和模組的測試方法》,這是全球首個針對LED產品測試方法的國際標準,或將稱為業內最具影響力的測試標準。該標準最初由我國遠方光電潘建根教授提出立項,在全國照明電器標委會光輻射測量分標委的組織下,我國也成立了對應的標準工作組,一方面為該國際標準提出了很多中國意見,另一方面也轉化成我國標準作了充分的技術準備。
  • 《電工技術學報》優秀審稿人!10位專家獲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表彰
    長期在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領域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國家重大專項課題1項以及各類科研課題40餘項;發表SCI/EI檢索論文300餘篇,中英文著作5部;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任CiGRE工作組和IEC工作組成員,中國宇航學會空間太陽能電站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和山東省傑青。
  • IEC首個可再生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原標題:IEC首個可再生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12月1日從
  • 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委員會電氣工作組會議在大連召開
    2019年12月3日至5日在遼寧省大連市召開了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氣設備工作組一屆四次會議,出席此次會議的有工作組組員、秘書處人員共21個單位26名代表,會議由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氣設備工作組嶽文翀組長主持,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趙春暉秘書長應邀出席會議並發表了講話。
  • 東北電力大學劉闖教授:柔性電網絡及其關鍵裝備技術研究與思考
    ,博士生導師,東北電力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第十五批突出貢獻專家,同時擔任CIGRE(B6.C3)中壓直流國際工作組成員、中國電源學會電力電子化電力系統及其裝備專委會委員等學術職務,獲得吉林省自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東北電力大學劉闖教授:柔性電網絡及其關鍵裝備技術研究與思考
    劉闖,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北電力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第十五批突出貢獻專家,同時擔任CIGRE(B6.C3)中壓直流國際工作組成員、中國電源學會電力電子化電力系統及其裝備專委會委員等學術職務,獲得吉林省自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國際雷電科學蘇州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8月28日凌晨,全球第二個「國際雷電科學蘇州研究中心」正式宣布成立!據悉,該研究中心由國際防雷三大組織授權、國際大電網組織認證、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組建,是目前獲得國際支持力度最大的雷電研究中心。
  • 南農大周光宏教授榮膺國際食品科技界兩院院士
    南農大供圖  會上,美國食品工程院候任主席介紹了周光宏教授學術背景及在食品科技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業績,美國食品工程院主席Cindy Stewart女士為周光宏教授頒發了院士證書。本次當選的10名院士中7名來自美國,其餘3名分別來自中國、英國和智利。
  • 星雲Clustar主持聯邦學習工作組投票,正式標準預年中出臺
    近日,IEEE P3652.1(聯邦學習基礎架構與應用)標準工作組第五次(線上)會議順利召開。此次會議結束後,標準工作組宣布:聯邦學習IEEE標準草案已完成並通過標準工作組表決。星雲Clustar 作為標準工作組重要成員之一,參與了草案撰寫及投票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