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琦環保牽頭起草制定《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

2021-01-10 化工網

  根據國標委綜合[2015]73號文件關於下達2015年第三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由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組織上報的《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已於2015年12月獲批立項,立項編號:20153629-T-609。

  按照2016年國家標準制定工作進程,2016年9月22日,《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在納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總部召開,來自工作組的成員代表20人出席會議。

  會議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組長只金芳教授主持,只教授簡要介紹了《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制定起草工作組籌備情況和參會成員;《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副組長、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朱永法教授對本項國家標準制定起草工作作了精彩闡述;《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副組長、納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馮澤雲董事長代表國標牽頭起草單位發言;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吳良專副研究員代表工作組對標準草案進行了講解和說明;各起草單位及工作組成員對本項國家標準進行了熱烈討論,對起草工作進行了分工協作,以確保本標準按時完成起草工作。與會代表最後參觀了納琦光催化技術最新研究成品展示中心。

  據《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副組長、納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澤雲介紹,納琦環保長期致力於室內環境淨化治理領域,不斷引進國際先進的光催化技術研發創新,是一家長期從事綠色低碳、節能環保、集產學研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權威機構頒發的榮譽證書,並參與行業內國家技術標準的制定。

  此次納琦環保牽頭起草制定《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待該標準發布後將填補國內行業空白,將對行業的規範及發展產生深遠意義,也對我國在光催化環境修復領域的發展和規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附:《光催化用二氧化鈦分散液》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名單

  牽頭單位

  納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倍立達新材料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尤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參與單位

  山東億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山金利寶膠粘製品有限公司

  福州名谷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

  工作組成員

  組 長 只金芳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

  副組長 朱永法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副組長 周麗瑋 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標準質量部處長

  副組長 馮澤雲 納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成 員 吳 萍 全國工業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

  成 員 吳良專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

  成 員 高月紅 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

  成 員 曹文衛 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副教授

  成 員 謝小保 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研究員

  成 員 宗瑞隆 清華大學高工

  成 員 曹文斌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成 員 於建強 青島大學教授

  成 員 馮貴拴 納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成 員 劉文秀 山東億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理

  成 員 吳欣潔 中山金利寶膠粘製品有限公司研究員

  成 員 餘曉偉 福州名谷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成 員 袁慧雯 南京倍立達新材料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

  成 員 謝 璀 深圳市尤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成 員 李力樺 無錫中睿檢測有限公司總經理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雪萊特聯合清華大學:UV光催化國標起草制定單位
    目前,我國光催化技術開始步入標準化階段,實驗室研究成果逐步擴大到工業生產,光催化材料產業化開始向家電、建材、環保等各行業應用。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實力最雄厚的紫外線殺菌企業,雪萊特具備領先行業的光催化技術,並聯合清華大學等權威技術機構共同起草定製UV光催化國家標準,備受業界讚許。
  • 2018第五屆中國光催化論壇及產業大會 在京召開
    中國光催化應用論壇暨產業大會正式拉開帷幕(CAPE第五屆光催化應用論壇),由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主辦,納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大會以「競合 標準 發展」為主題,包括論壇和展覽兩大部分。展覽部分與亞洲最大空淨展第16屆中國國際新風系統與空氣淨化產業博覽會(簡稱:中國淨博會)聯合舉辦,專館展出、宣傳互動、上下遊產業的貿易洽談更加直接便利。
  • 二氧化鈦光催化原理
    光催化原理是基於光條件下光催化劑的氧化還原能力,可以達到淨化汙染物,物質合成和轉化的目的。 通常,光催化氧化反應以半導體為催化劑,以光為能源,將有機物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光催化技術作為一種高效,安全,環保的淨化技術,因其改善室內空氣品質而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
  • 兩項3D列印材料PLA國家標準正式頒布,光華偉業牽頭起草
    2019年6月12日,南極熊獲悉,兩項與3D列印材料相關的國家標準已正式頒布,我國3D列印標準的制定工作再次取得新的進展,以後請不要再說3D列印行業沒有標準,其實各類3D列印標準都在不斷的制定和頒布當中。
  • 納米二氧化鈦分散性及在功能紙上的研究進展
    對二氧化鈦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耐候性、光催化性能、複合材料等的研究上,對納米TiO2在特種紙上的研究較匱乏。另外,納米TiO2不易在非極性介質中分散,在極性介質中易凝聚直接影響到了納米二氧化鈦自身優異性能的發揮。因此亟需解決納米二氧化鈦分散性問題。
  • 國內外光催化性能評價標準的比較
    北極星VOCs在線訊:自從Fujishima和Honda發現半導體二氧化鈦材料在光電化學電池中能夠把水分解成氫和氧以來,他們的工作引發了半導體光催化在環境和能源應用的發展。二氧化鈦是一種典型的n-型半導體,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空氣淨化、水處理及自清潔等方面,原因在於其高催化活性、低的價格、低毒性以及好的化學和熱穩定性等。
  •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成會明研究組製備出具有可見光全光譜吸收的紅色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
  • 光催化納米二氧化鈦在汙水廢水處理方面應用
    北極星環保網訊:瀋陽理工大學對納米二氧化鈦對染料光催化氧化研究中指出:納米二氧化鈦(VK-TG01,5nm)在PH為3左右,添加量為1%時,對染料廢水的光催化降解有機物的能力越強,光照時間較長,脫色率越高。且可以再次利用。
  • 科學網—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本報訊(記者周峰)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
  • 研究揭示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反應微觀機理
    銳鈦礦結構的二氧化鈦(TiO2)表面催化活性和微觀反應機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單分子科學研究團隊揭示,論文發表在近日出版的
  • 二氧化鈦光催化效率研究獲進展
    甲醇能提高二氧化鈦光催化分解水的效率,但是甲醇本身與二氧化鈦的相互作用並不清楚。如果能從分子層次上認識這一過程,將可能為發展新的高效催化劑提供線索。 楊學明研究員領導的反應動力學團隊用自行發展的實時雙光子光電子能譜方法(TD-2PPE),研究了單分子層(ML)甲醇覆蓋的TiO2(110)在紫外光照射過程中的雙光子光電子能譜的變化,結合高分辨掃描隧道顯微鏡(HR-STM)實驗,得到了吸附在5配位鈦原子上(5c Ti4+)的甲醇的光催化解離的直接證據,消除了多年的爭議。
  •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發表於:2012-10-19 00:00:00索比光伏網訊: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製備出具有可見光全光譜吸收的紅色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這意味著有可能利用二氧化鈦基光催化材料實現高效可見光分解水制氫,對於太陽能的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 松下的光催化汙水處理系統取得重大突破
    北極星環保網訊:時至今日,全球仍有許多地區沒有汙水處理設施,這些地區的居民缺乏穩定的飲用水來源,不得不依靠被汙染的水源維持生活。針對這一情況,松下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新技術,以期依靠日光淨化地下水。最近,松下展示了一套水處理系統,能夠通過光催化反應以較高的速率淨化汙水,這項成果有望改善困難地區的飲用水質量。
  • 同方威視牽頭起草的CT型X射線檢查系統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北京2019年3月25日 /美通社/ -- 同方威視牽頭起草的GB/T 37128-2018《X線計算機斷層成像安全檢查系統技術要求》國家標準近日發布出版,標準將在2019年7月1日起實施。
  • 科學網—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反應微觀機理闡明
    本報訊(通訊員曾皓)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單分子科學研究團隊,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銳鈦礦結構的二氧化鈦表面催化活性和微觀反應機理
  • 科學網—二氧化鈦光催化反應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中國科大採用脈衝雷射沉積技術揭示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反應微觀機理
    銳鈦礦結構的二氧化鈦(TiO2)表面催化活性和微觀反應機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單分子科學研究團隊揭示。  二氧化鈦作為一種氧化物半導體,是太陽能轉化研究中的重要材料體系。
  • 新型二氧化鈦表面室溫下可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原標題:新型二氧化鈦表面室溫下可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記者近日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成功構建了一種新型的銳鈦礦二氧化鈦表面模型,可實現二氧化鈦可見光吸收及催化活性大幅提升,可為清潔能源開發提供新的路徑。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
  • 光催化新材料打造「環保衛士」
    以納米級二氧化鈦為主的光催化原料,在長波紫外光照射下,會發生類似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和氧自由基等具有極強氧化性的產物,能夠將空氣中的甲醛、苯、TVOC(有害化合物)氨氣迅速分解為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殺滅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起到淨化空氣抗菌防黴的作用。 「光催化技術在環保領域與現有技術相比因環境友好、成本更低因此應用潛力很好。
  • 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工作取得新進展
    7月19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在「甲醇在TiO2(110)表面上光催化產氫」工作中取得新進展,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