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氧化鈦表面室溫下可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2020-11-22 人民網陝西站

原標題:新型二氧化鈦表面室溫下可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記者近日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成功構建了一種新型的銳鈦礦二氧化鈦表面模型,可實現二氧化鈦可見光吸收及催化活性大幅提升,可為清潔能源開發提供新的路徑。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

二氧化鈦具有優異的光催化性能,在光解水制氫、二氧化碳還原製備燃料以及有機汙染物光解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研究表明,以上催化反應均發生在二氧化鈦表面,由於常見二氧化鈦主要表面的化學活性較低,且對可見光的吸收效率不高,因此如何提高二氧化鈦的表面活性和可見光吸收效率成為二氧化鈦光催化領域研究熱點。

合肥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周如龍副教授課題組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曾曉成教授課題組合作,採用第一性原理計算理論構建了一種新型的銳鈦礦二氧化鈦表面。模擬計算結果表明,該表面具有合適的禁帶寬度,可大幅提升可見光吸收效率,且化學反應活性極高。同時,該重構表面在富鈦環境下能量更加穩定,可在低氧壓和較高溫度條件下製備。

分子動力學模擬表明,該表面模型可在室溫下將吸附在表面上的水分子分解,表明該表面具有很好的光催化能力,可用於光催化制氫,從而獲得清潔能源。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周慧)

(責編:左瑞、鄧楠)

相關焦點

  • 表面等離激元光催化水分解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新技術之太陽能光催化制氫技術
    太陽能光催化制氫技術的原理   我們知道,在標準狀態下把1mol水(18克)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需要約285kJ的能量,太陽能輻射的波長範圍是200~2600nm,對應的光子能量範圍是400~45kJ/mol。但是水對於可見光至紫外線是透明的,並不能直接吸收太陽光能。
  •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成會明研究組製備出具有可見光全光譜吸收的紅色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
  • 科學網—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本報訊(記者周峰)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
  • 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工作取得新進展
    7月19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在「甲醇在TiO2(110)表面上光催化產氫」工作中取得新進展,該成果「
  • 碳點用於光催化分解水制氫!中國石油大學最新研究進展
    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是獲取氫能的理想方式,開發高效的光催化劑成為氫能領域研究的熱點。
  • 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工作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劉萬生 通訊員郭慶 徐晨彪報導】7月19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在「甲醇在TiO2(110)表面上光催化產氫 在二氧化鈦光催化分解水過程中,甲醇的加入能夠提高產氫效率,同時,甲醇本身也能光催化產氫。但是甲醇光催化產氫的化學反應機理並不十分清晰,如果能從分子層次上認識這一過程,將可能為發展高效催化劑提供新的思路。
  • 【中國科學報】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楊學明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近期在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研究中獲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美國化學會志》。  據了解,甲醇能提高二氧化鈦光催化分解水的產氫效率,而甲醇本身也能光催化產氫。銳鈦礦(anatase)是由二氧化鈦組成的三種礦物之一,另外兩種是金紅石(rutile)和板鈦礦。
  •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發表於:2012-10-19 00:00:00索比光伏網訊: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製備出具有可見光全光譜吸收的紅色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這意味著有可能利用二氧化鈦基光催化材料實現高效可見光分解水制氫,對於太陽能的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 浙理工團隊用O2替代Pt,實現可見光高效催化分解水制氫
    其中,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技術是典型的人工模擬光合作用,在過去近半個世紀一直是學術界的研究熱點。然而,以甲醇等生物質衍生物作為犧牲試劑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反應不僅包含C-H鍵活化,還包含了水解離過程,兩者反應活化能都很高且需依賴不同的活性位,加之制氫過程會產生少量有毒的CO氣體,從而導致目前廣泛使用的含Pt助催化劑的制氫體系普遍存在催化劑成本居高不下、催化活性不佳以及穩定性較差的痛點問題。
  • 科學網—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反應微觀機理闡明
    本報訊(通訊員曾皓)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單分子科學研究團隊,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銳鈦礦結構的二氧化鈦表面催化活性和微觀反應機理
  • :引入罕見氯化鈣相TiO2,提升光催化水分解產氫效率
    以二氧化鈦(TiO2)為例,二氧化鈦具有金紅石、銳鈦礦和板鈦礦等多種晶相,人們可以合成銳鈦礦/金紅石、銳鈦礦/板鈦礦、金紅石/板鈦礦或銳鈦礦/金紅石/板鈦礦等結構的異質納米複合材料,已經實現這些材料在光催化、鋰離子電池、CO氧化和合成氨等的廣泛應用。
  • 研究揭示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反應微觀機理
    銳鈦礦結構的二氧化鈦(TiO2)表面催化活性和微觀反應機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單分子科學研究團隊揭示,論文發表在近日出版的
  • 「氫農場」策略下,太陽能水分解制氫效率創新高
    其中,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技術可把無限的、分散的太陽能轉化為高度集中的氫能,因此被認為是實現清潔可持續氫氣綠色高效生產的重要途徑。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將太陽能轉化並儲存為化學能,是科學家們長期探索研究的領域。但是,光催化過程是一個跨越多個時間尺度的複雜反應過程,涉及化學、物理、生物等一系列多學科的前沿科研問題。
  • 有了「氫農場」 太陽能光分解水制氫效率創國際新高!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可將太陽能轉化並儲存為化學能,是科學家長期以來的夢想。利用太陽能實現高效水分解制氫,不僅可以緩解人類能源的問題,還有望替代化石能源並可能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 二氧化鈦光催化原理
    光催化原理是基於光條件下光催化劑的氧化還原能力,可以達到淨化汙染物,物質合成和轉化的目的。 通常,光催化氧化反應以半導體為催化劑,以光為能源,將有機物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實際上,光催化劑的種類很多,包括二氧化鈦,氧化鋅,氧化錫,二氧化鋯,各種氧化物半導體硫化物如硫化鎘,另一部分銀鹽,卟啉一等也具有催化作用,但它們都有 基本缺陷-----有損失,即本身被消耗之前和之後的反應,其中大多數對人體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在21世紀已知的最有用的光催化材料是二氧化鈦。
  • 西工大張健教授團隊:水分解制氫領域重要進展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張健教授團隊先後在光電/電催化水分解制氫催化材料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光電/電催化水分解制氫能將光能或新能源產生的電能轉化成便於儲存、環境友好的氫能,是未來氫能時代的核心技術,理學院張健教授團隊在該領域研究成果如下:1)通過精確調控1,4-二乙炔苯與1,3,5-三乙炔苯的共聚作用,設計了一種全新的具有連續彎曲能帶的梯度同質結材料(圖1),這種結構有效促進了光生電荷載流子的分離與轉移,從而2.5倍提高了光電催化水分解制氫效率,相關研究成果「Poly
  • 缺陷二氧化鈦光電催化性能及機理研究
    報告題目:缺陷二氧化鈦光電催化性能及機理研究報告人:劉寧 博士 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報告時間:2018年6月15日(周五)下午14:00報告地點:南嶺校區 機械材料館209室主辦單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汽車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摘 要:主要進行納米半導體功能材料製備及光電催化性能的研究
  • 太陽能光伏分解水制氫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這一研究成果拓展了空穴儲存層的應用,形成理性設計高效光電極的新策略和新思路,為實現高效太陽燃料製備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礎。
  •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8-03-21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