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軛小分子「電荷驅動器」助力高效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
共軛小分子「電荷驅動器」助力高效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與傳統硫族量子點材料相比,滷素鈣鈦礦量子點材料由於其優越的光電性質,近年來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但是由於其量子限域效應導致其電荷分離效率較低,從而限制了其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近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楊陽(點擊查看介紹)團隊通過引入共軛小分子來提供額外的電荷分離驅動力,從而減少載流子複合以實現高效率的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在傳統量子點電池領域中,提高電荷分離的策略主要有:設計合理的核殼結構、表面配體的處理、器件結構的合理設計等。
-
AEnM:多齒配體鈍化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自2009年首次報導以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從最初的3.8%迅速提升到25.2%。鈣鈦礦薄膜質量是影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溶液法製備鈣鈦礦薄膜包含高溫退火工藝。在高溫退火過程中,鈣鈦礦組分之一的低沸點有機鹽容易降解,導致鈣鈦礦薄膜表面形成滷素空位。
-
黃維院士團隊原位界面調控助力高效無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近期,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西安柔性電子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黃維院士團隊陳永華教授課題組在原位界面調控助力高效無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研究成果以「In Situ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n-Transport-Layer-Free Perovskite
-
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來了!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美國曾有科學家預測,以新型鈣鈦礦為原料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或可高達50%,是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兩倍,這將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幾年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科學》評為年度國際十大科技進展之一,研究熱度也隨之攀升。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設計共軛配體分子實現高效穩定鈣鈦礦光伏器件
近年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光伏領域中的研究熱點,因其活性層材料具有直接帶隙、吸收帶隙可調且強吸收、載流子傳輸距離長的特點,獲得了廣泛關注。最新的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鈣鈦礦/矽基疊層電池效率分別已達23.7%和28%。目前,如何進一步提升器件效率和穩定性是鈣鈦礦電池面臨產業應用發展的重要問題,而解決活性層和界面的缺陷複合是突破效率瓶頸和電池長期穩定性的關鍵。
-
上海科大寧志軍課題組開發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構築提供了一條途徑。基於雜化/準無機核殼結構的高效高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混合有機-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具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可溶液加工和低成本等優點而備受關注。然而,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超過25%,但其穩定性仍然有待提高。
-
半導體所研製出高效平面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近幾年興起的一類具有巨大應用前景的太陽能電池,它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成本低以及製備工藝簡單等突出優點。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從初始的3.8%迅速提高到22.1%,已接近或超過傳統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如銅銦鎵硒或碲化鎘等),進一步發展,可與矽及砷化鎵等單晶太陽能電池媲美。
-
復旦突破鈣鈦礦材料核心難題,製備出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近日,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詹義強、鄭立榮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合作實現了一種室溫穩定的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相關論文於10月2日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題為《氣氛輔助製備高效高穩定黑相甲脒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Vapor-assisted deposition of highly efficient, stable black-phase FAPbI3 perovskite
-
上科大陳剛課題組《AFM》: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界面調控重要進展
近日,上科大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在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界面調控和機理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進一步研究界面調控與器件性能之間的相互聯繫。
-
牛津大學最新《Science》: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導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效率和長期穩定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本文報導的在環境大氣全光譜模擬陽光的條件下,未封裝電池和封裝電池在60℃和85℃的條件下,分別在1010和1200小時內保持80%、95%的峰值效率。
-
牛津大學最新《Science》: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導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效率和長期穩定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本文報導的在環境大氣全光譜模擬陽光的條件下,未封裝電池和封裝電池在60℃和85℃的條件下,分別在1010和1200小時內保持80%、95%的峰值效率。鈣鈦礦矽串聯電池作為最有前途的光伏技術之一,有望在近期實現大規模的商業應用。
-
上海科大陳剛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界面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在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界面調控和機理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進一步研究界面調控與器件性能之間的相互聯繫。
-
西交大科研人員實現高效穩定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近年來,儘管3D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取得了飛速發展,但是依然存在長期穩定性困擾,極大地阻礙了其商業化道路。Ruddlesden-Popper(RP)相是二維層狀鈣鈦礦中最常見的一種結構,具有很多重要的應用。研究人員將其定義為(A』)2(A)n−1PbnX3n+1(A』=間隔陽離子,A=籠狀陽離子,X=滷化物陰離子)。
-
以P3HT作為空穴傳輸材料的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最有潛力的光伏技術之一,在近十年來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合適空穴傳輸材料一直是實現高性能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關鍵之一。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作為一種誕生於2009年的新型能源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曾被《科學》《自然》分別評為「10大科技突破之一」,發展迅猛,被視為最具應用潛力的高效太陽能電池。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基本結構1.此外,由於用於高效太陽能電池的三維鈣鈦礦材料在室外環境(水、氧氣以及紫外光)下的穩定性較弱;另一方面,二維鈣鈦礦材料的穩定性較好但是器件性能較差,基於此,當將3D和2D鈣鈦礦結合在同一薄膜時可以形成3D -2D鈣鈦礦異質結,獲得既具有高效光電轉化性能(約17%)又具有非常好的室外穩定性。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從分子工程和固態核磁到高效、穩定的器件性能 |...
-
周歡萍課題組2019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重要成果集錦!
因此,在平面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具有413 mV的最小電壓缺陷,實現了20.87%的認證效率。這些研究結果為開發基於層狀2D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其他光電器件提出了可替代方案。在優化條件下,混合陽離子鈣鈦礦(FA1-xMAxPbI2.87Br0.13(Cl))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超過21%,認證效率為20.50±0.50%。
-
科學家發現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穩定
科學家發現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穩定發表於:2014-01-09 00:00:00 來源:科技日報索比光伏網訊: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更加便宜。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1.提高電池效率轉換效率是衡量太陽能電池性能最重要的指標,目前用於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方法包括界面調控、改進鈣鈦礦電池的製備工藝、電池器件結構改進和材料改進等。然而,ZnO和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之間的較差的化學相容性,使其作為電子傳輸層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中充滿挑戰。廈門大學鄭南峰教授課題組利用MgO和質子化的乙醇胺對ZnO表面進行鈍化,使ZnO成為極具潛力的電子傳輸材料,製備高效且穩定的鈣鈦礦電池。
-
我國研究出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最近,我國的科學家又研發出了新玩意,走在世界前列的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接下來就讓小編我帶著各位看看這個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怎麼研發出來的。,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從而實現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