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的好壞與智商高低的關係吧,本人的觀點是記憶力會影響到智商的高低,但不會決定到底是高智商還是低智商。
記憶力是一個比較清楚的觀念,好到過目不忘,忘不掉,多煩惱,差到轉頭就忘,記不住,多煩惱。而智商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概念,至少目前是這樣。從知識量來講,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這兩個方面都可以出高智商的人,從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講,那些牛叉的人你可以說他是高智商。
從人際交往方面看,那些牛叉的人你也可以說他是高智商(沒有所謂的,單純的高情商而低智商的,高情商人群;人際交往能力強的人,情商和智商都不低)。所以,其實智力與記憶力沒有緊密聯繫,有記憶力超群的低智商人群,也有智商頗高,但記憶力捉急的人,老人們精明但記憶力普遍下降。
如果題主追求的是高智商,那麼好的記憶力是必要的,好的記憶力可以加速你成為高智商人情的一員。你也不用擔心自己記憶力不夠好,其實心裡暗示會嚴重的影響你對一件事物的記憶效果。你只要告訴自己,這件事我必須記住,我一定能記住,那麼,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其實沒那麼差。
如果題主只想突破自己的記憶力,那麼你盡可去挖掘你的大腦潛能,但最終你的智商是否會變高,就另當別論了(會強一點,看你怎麼看,在前面我就對智商的定義做過說明。)
結論:智力和記憶力的關係不大,記憶力影響智力的發展和高低,但記憶力不會決定你最終的智力。
記憶力是什麼?科學家認為記憶力可分為短期記憶力、中期記憶力和長期記憶力。短期記憶力的實質是大腦的即時生理生化反應的重複,而中期和長期的記憶力則是大腦細胞內發生了結構改變,建立了固定聯繫。比如怎麼騎自行車就是長期記憶,即使已多年不騎了,仍能騎上車就跑。中期記憶是不牢固的細胞結構改變,只有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反覆加以鞏固,才會變成長期記憶力。短期記憶力是數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記憶。一個人每天只將1%的記憶保留下來。
記憶,就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和回憶四個基本過程。其形式有形象記憶、概念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等。 記憶的大敵是遺忘。提高記憶力,實質就是儘量避免和克服遺忘。在學習活動中只要進行有意識的鍛鍊,掌握記憶規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記憶力。
1.注意集中 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幹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容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2.興趣濃厚 如果對學習材料、知識對象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住。
3.理解記憶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記得久。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得住。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
4.過度學習 即對學習材料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
5.及時複習 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6.經常回憶 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有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得更牢。閒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對象,也能避免遺忘。
7.視聽結合 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得多。
8.多種手段 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分類記憶、圖表記憶、縮短記憶及編提綱、作筆記、卡片等記憶方法,均能增強記憶力。
9.最佳時間 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9~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10.科學用腦 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鍊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記憶力的辦法其實是很多的,重要的是你要做個提高自己記憶能力的有心人,在任何場合都形成習慣記憶。如我們可以從以下15個要點中著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改進和完善。
1、平心靜氣。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都保持一種讓自己平心靜氣的心態。更多的時候是讓自己的大腦安靜。
2、調整自己大腦的工作和休息時間,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疲勞會降低大腦的工作效率。
3、樹立起自己記憶優良的信心,並時時提醒自己要記住必須記住的東西,必須堅信自己「一定能記住」!
4、要學習和找到一套適合提高自己記憶力的方法,加之必要而又經常的訓練再訓練,提高再提高。
5、要保持對世界充滿強烈的愛好與興趣,興趣是記憶的第一推動力。對被記憶的對象要象對待自己的「情人」一樣有足夠的興趣。
6、強烈的願望和刺激可以促進自己的記憶。
7、要在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建立與愉快事情相聯繫的記憶。
8、讓自己的心態永遠年輕,保持年青人的刺激可以促使自己腦細胞變得敏銳和年輕。
9、學會一種或多種觀察能力,敏銳的觀察力能能幫助我們記憶。
10、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在記憶中尤其如此。要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對象。
11、開發自己的右腦,把記憶對象形象化有助於記憶。
12、掌握歌訣或口訣記憶知識,把互不關聯的記憶對象編成歌訣有利於記憶。
13、學會特徵記憶技巧,找到記憶對象的特點,辨別出其特徵有助於記憶。
14、學會整理和分類,適當的分散記憶(化整為零)有時比集中記憶效果好。
15、充分運用人自身體的五官功能,調動身體各器官協同記憶。
智商(英語:IQ),即智力商數,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指數,是衡量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它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說完了最基本的東西,我想糾正一個概念,你認為誰是從古到今圍棋下得最好的?有人說是柯潔,有的人說是吳清源,有的人說秀策。吳清源確實是昭和棋聖,柯潔也是世界等級分排名第一,秀策也是古代日本公認的棋聖。可評價的人各有所好,並且單論技術他們都是當時或現在最頂尖的,難以區分,所以導致沒有一個定論。所以我們只能把一個處於最高層的人群劃為實力最強的人群。
既然說到智商最高的人群,現在從科學界的霍金到商業界的比爾.蓋茨,從兩三歲的小孩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有。拿出最典型的例子吧,金雄鎔,他的評分是210分。他5個月能走路和說話,7個月能寫字和下棋。2歲學微積分,4歲時就能讀能寫日、韓、英、德四國文字。8歲時,他受美國宇航局的邀請前往美國,並在科羅拉多州獲得了碩士和博士文憑。之後,他以核物理學家和研究員的身份在美國宇航局工作了5年。
可以說這群人某些方面比起普通人都有顯著的進步,他們的思路更快,記憶能力更強,思維方向更寬闊,並且都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做某個領域的佼佼者。
但你要如果還是要問這群人裡智商最高的人的話,那就沒意思了。到了頂尖以後,每個人的差距都特別的小,你越是去摸,越摸不透。並且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靈魂,各自的風格,各自的習慣。最關鍵的是智商就像考試,考的只是你一個階段的成績。智商就像成績一樣會變化,你總不能說在特別難的試卷上你每次都能考滿分或一樣的成績吧。比如說:上述圍棋問題中有人說是吳清源,因為他毫無疑問是當時下得最好的棋手。可是當他被摩託車撞了以後呢?棋力明顯下降,開始走下坡路。當然這毫不影響他成為偉大的棋手,只是說人的智商也有波動,加上頂尖人的智商差距太小,最後你沒法評定一個最高的人。
那麼真的就沒有世界上最高的人了嗎?不,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我小時候認為最好聽的音樂是兒歌,中年認為是流行音樂,老年認為是古典音樂。然而你就認為最好聽的就是古典音樂嗎?每個人都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最喜歡的東西。比如有人小時候就喜歡古典或流行。
最後在舉個例子,我小時候認為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是萊特兄弟,因為他們發明了飛機。中年時認為智商最高的人是毛主席,因為他打仗特別厲害,治理國家也有一套。老年認為智商最高的人是老子或孔子。因為他們的學識淵博,思想超前了幾百年(你說幾千年都不過分)。當然有人又要有異議了,我只是在強調上面一段話,每個人都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最喜歡的東西,包括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
Ok,所以說這些東西完全都是憑個人的喜好、每個人的階段不同的理解和感覺決定的。或許你能通過這些來一次次分清楚他們之間的差距吧。因此,不要再問我誰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