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京東雲公共業務部對北京市第一看守所進行了參觀,了解在押人員的日常生活。員工們不僅觀看了廉潔警示教育影片,還置身監區親身感受。京東方面表示,組織此次活動旨在提升員工的反腐意識,京東對腐敗採取「零容忍」的態度,不論是誰違反了《京東集團反腐敗條例》,京東都會依法處理。
這種「身臨其境」的方法比說教更有用,一位同行的管理者發出了「自由是人生最偉大的財富」的感慨,由此可以看出京東對反腐的決心。
其實京東最近動作很多,前段時間宣布將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又實行955工作制,而最近又有爆料稱京東要求員工梳理公司內部親屬及同學關係。
很明顯,這種動作就是要清查「裙帶」關係。對此京東回應,這屬於日常管理中的一項舉措,能夠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從而建立起人際關係簡單、晉升機制透明的職場環境。不過京東此舉的真正目的很可能就是決心全面治理貪腐問題,這種治理不僅限於帶員工參觀看守所。
為何京東如此大刀闊斧地整治貪腐問題?從微觀來看,劉強東本人就吃過這方面的虧。大學畢業後的劉強東在中關村接手了一個餐館,前任老闆非常小氣,給員工吃剩飯,工資也不多。劉強東接手後,不僅改善夥食漲工資,還出於信任將採購和收銀流程全權交付給店員。
然而劉強東的「善心」卻並未換來一個好結局。由於管理機制不嚴格,員工們開始私吞店裡的收入,原本盈利的餐館開始虧損。自此之後,劉強東就從中吸取到了一個教訓:員工可以信任,但管理不可鬆散。
如今的劉強東,早已不是一個小餐館的老闆,京東是中國數一數二的電商巨頭。不只京東,對於中國所有發展迅速的網際網路大企業而言,貪腐現象都是不容忽視的「毒瘤」。
與傳統企業不同,網際網路企業只需獲得資本信任,就能夠在資金方面獲得許多支持,因此在財務管理方面也更為複雜,所以別有用心者會在其中找到更多的「可乘之機」。例如一些人在拿到巨額投資之後揮霍貪汙,或者利用職權之便中飽私囊,這對網際網路企業而言是致命的,尤其是一些初創企業,資金鍊一旦斷裂,就很可能導致整個項目的失敗。
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繁盛,網際網路企業也開始對反腐問題加以重視。BAT及美團、滴滴、58集團等公司沒少為此投入精力,並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在2016年,原百度副總裁李明遠因被發現在一個項目中與被收購方有私下的巨額經濟往來而引咎辭職。2018年,原阿里文娛高管、原優酷總裁楊偉東因經濟問題被調查。
實際上在任何階段,都會出現相應的問題。網際網路企業的崛起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還增加了許多就業崗位,所以也獲得了不少扶持與資本的青睞。但是新的模式必然產生新的問題,在更側重實力的網際網路行業中,有能力的人就掌握更大的權力,這種權力的比重遠大於傳統企業。這是一種激勵措施,但也同時為腐敗現象的產生提供了便利的環境。
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說,環境更加複雜,競爭也更為激烈。盈利本就不是易事,就連BAT這樣的巨頭也需要時時進步,事事謹慎,如果一些人在網際網路企業中拼命榨取滿足私慾,其破壞力就相當於「蛀蟲」,所以對網際網路企業而言,打擊貪腐的力度必然要更大,所要承擔的後果也更嚴重。網際網路透明、公開、傳播度高的特點,有利於清除貪腐,還給網際網路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