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業2020年IT投入預計258億再增近20%,主要投向五大領域

2020-12-05 中國電子銀行網

金融業信息技術投入這一場硬仗,已被更多金融機構納入戰略部署。

據艾瑞諮詢最新預測,2020年中國金融機構技術資金投入將達到1981.6億元,其中證券行業技術投入257.80億,金融科技投入7.4億,佔比僅為2.87%。從資金投向來看,券商整體技術投入主要集中於信息化系統建設,這是佔比最高的投入;券商金融科技資金主要投入於雲計算與大數據、人工智慧(AI)、區塊鏈、流程自動化(RPA/IPA)。一是雲計算和大數據,預計未來幾年將維持在50%左右的資金佔比;二是人工智慧(AI),2019年投入佔比31.25%;投入於區塊鏈和流程自動化(RPA/IPA)的資金佔比分別為7.81%和9.38%,但未來二者投入將穩步增長。

證券相比銀行及保險行業的科技化進程相對落後,但在2019-2020年內表現出了較為積極的態度,一方面證券企業積極開放對外合作及生態構建路徑,加強自身流量及數據競爭力;另一方面證券企業加大了對內與對外的科技投入,並在資產管理、聯合風控及監管等方面通過金融科技的應用產生了明顯的模式創新。

2020年7月,證監會修訂券商分類評級指標,將「信息系統建設投入」改為「信息技術投入金額位於行業平均數以上,且投入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位於行業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別加2分、1分、0.5分。東吳證券研報認為,新的評分標準下,大型券商無法通過信息系統建設投入總額優勢壟斷排名,激勵信息技術投入佔收入小且有能力投入的大型券商進一步提升投入;同時,新的評分標準取消了規模指標,或將激勵中小型券商增加信息技術投入。券商業務同質化嚴重,科技將助力券商提升綜合競爭力。

2020年金融機構科技投入預計約1982億,金融科技佔兩成

根據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金融科技的概念不同於金融技術。金融技術指在金融業務中所應用的(包含但不限於ICT、前沿科技)各類技術;金融科技主要指運用前沿科技成果(如: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改造或創新金融產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以及推動金融發展提質增效的一類技術。

艾瑞諮詢預計,2020年中國金融機構技術資金投入約為1981.6億元,同比增長11.90%;其中金融科技投入413.7億元,同比增長14.06%。2020年金融科技投入佔比為20.88%,略高於2019年20.48%的佔比。

銀行業在整體技術投入和金融科技投入資金總額方面均遙遙領先。銀行業2020年預計技術資金投入總額將達到1342.40億元,同比預增10.50%,佔金融機構技術投入總額的67.74%;其中金融科技投入約266.10億元,同比預增15.29%,佔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投入總額的64.32%。

(2020年金融業技術投入情況預測;數據來源:艾瑞諮詢)

2020年,中國保險行業整體技術投入預計達356.20億元,同比預增11.49%,佔當年金融機構技術投入總額的17.98%;其中金融科技投入預計為138.90億元,同比預增11.48%,佔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投入總額的33.58%。值得注意的是,保險業金融科技投入佔比高達38.99%,在金融機構中佔比最高。

2020年,中國證券行業整體技術投入預計達257.80億元,同比預增18.97%,佔當年金融機構技術投入總額的13.00%;其中金融科技投入預計為7.40億元,同比預增15.63%,佔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投入總額的1.79%。證券業金融科技投入佔比僅2.87%,在金融機構中佔比最低。

2020年,中國基金行業整體技術投入預計達25.10億元,同比預增26.77%,佔當年金融機構技術投入總額的1.27%;其中金融科技投入預計為1.20億元,同比預增33.33%,佔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投入總額的0.29%。

艾瑞諮詢認為,銀行的技術投入與科技創新一直走在同業前列,技術資金投入佔比將持續在60%以上。2019年中國金融機構技術資金總投入達1770.8億元,其中銀行業佔比68.6%,但佔比在逐年下降,主要系其他金融機構投入增速較快所致。從結構上來看,艾瑞諮詢認為,銀行業整體資金投入中金融科技佔比將由2019年的20.5%逐漸提升至2023年的23.5%。保險、證券、基金在科技創新方面在未來3-5年持續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增速將高於銀行業。

從2019-2020年金融科技資金投入效能來看,銀行業在企業借貸與融資、支付(刷臉付)、清結算、DCEP、風控、開放銀行領域釋放了明顯的科技效能;保險業以全域數位化、新一代核心系統及數字中臺建設為主要投入方向,全域數位化表現良好;證券業在資產管理、監管創新(區塊鏈股權登記託管系統)表現較好;基金業未實現金融科技效能的較大突破,相較銀行、保險、證券的科技創新存在一定差距。

艾瑞諮詢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金融業技術投入產生一定影響。短期看,疫情影響將被迅速追平;長期看,疫情將正向促進金融科技的投入與創新應用。

券業金融科技主要投向雲計算與大數據

根據艾瑞諮詢,2020年證券行業整體技術投入預計將為257.80億元,同比預增18.97%;金融科技投入預計為7.4億元,同比預增15.63%。

(2018-2023年券業技術投入情況統計和預測;數據來源:艾瑞諮詢)

證券行業金融科技投入在2019年迎來大幅增長。據艾瑞諮詢數據,2019年券業金融科技投入6.4億元,較2018年增長82.86%;當年券商金融科技投入佔比為2.95%,較2018年1.93%的佔比增長超過一個百分點。

艾瑞諮詢預測,2020-2023年,證券行業在整體技術投入和金融科技投入穩步增長的同時,金融科技投入佔比將略微上升,但維持在3%左右。該佔比相比銀行、保險、基金等行業均處於較低水平。

從資金投向來看,券商整體技術投入主要集中於信息化系統建設;券商金融科技資金主要投入於雲計算與大數據、人工智慧(AI)、區塊鏈、流程自動化(RPA/IPA)和其他。

具體來看,投入於雲計算和大數據的資金一直佔據主導地位,2019年6.4億資金中有3.3億投入其中,佔比51.56%,且2020預計增長至3.7億元,未來幾年一直維持在50%左右的資金佔比。

證券業金融科技資金的第二大投向為人工智慧(AI)。2019年,證券行業人工智慧(AI)投入資金約2.0億元,佔比31.25%。艾瑞諮詢預測,2020年證券行業投入於人工智慧(AI)的資金將進一步增加,並達到2.3億元。

另外,根據艾瑞諮詢,從2019年數據來看,證券業投入於區塊鏈和流程自動化(RPA/IPA)的資金雖佔比較少,分別為7.81%和9.38%,但未來二者投入將穩步增長。

整體來看,雖然證券相比銀行及保險行業的科技化進程相對落後,但在2019-2020年內表現出了較為積極的態度,一方面證券企業積極開放對外合作及生態構建路徑(如業務層面的合作、聯合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等),加強自身流量及數據競爭力;另一方面各個券商加大了對內與對外的科技投入,並在資產管理、聯合風控及監管等方面通過金融科技的應用產生了明顯的模式創新。

根據艾瑞諮詢2019-2020年證券科技效能發展象限,資產管理成為最優效能場景,主要表現在區塊鏈技術在穿透式監管及多方協作上發揮了模式創新價值,同時基於穿透式資產管理及結構化數據處理等技術也將讓風控等業務的智能化落地更加深入,同時實現資產增信等價值,讓主體信用較弱但擁有優質資產的企業降低融資門檻。

監管引導下,科技助券商提升競爭力

2020年7月,證監會下發《關於修改<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的決定》修訂券商分類評級指標,將「信息系統建設投入」改為「信息技術投入金額位於行業平均數以上,且投入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位於行業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別加2分、1分、0.5分。具體指標及計算口徑由證券業協會根據行業發展情況確定。」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新的評分標準下,大型券商無法通過信息系統建設投入總額優勢壟斷排名,激勵信息技術投入佔收入小且有能力投入的大型券商進一步提升投入;同時,新的評分標準取消了規模指標,或將激勵中小型券商增加信息技術投入。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監管引導下,預計券商未來投入將持續加大。據中證協發布的2017-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近三年證券行業信息技術投入(包括信息技術資本性支出+信息技術費用+信息技術人員薪酬*120%)保持在13.44%-19.89%的增長速度。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券商業務同質化嚴重,科技將助力券商提升綜合競爭力。在成本節約層面,通過移動網際網路、人臉識別、OCR、智能客服等手段做到客戶、業務、產品、服務、運營線上化,幫助券商在佣金率持續下降的時代大大降低整體運行成本和單客服務邊際成本;在精準營銷層面,通過大數據等技術建設客戶分層服務體系,智能評估客戶風險偏好以匹配風險組合,從而提升營銷效率,為逐步固化的傳統經紀業務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責任編輯:Rachel

相關焦點

  • 券業2020年IT投入預計258億再增近20%,主要投向五大領域,系統建設...
    從資金投向來看,券商整體技術投入主要集中於信息化系統建設,這是佔比最高的投入;券商金融科技資金主要投入於雲計算與大數據、人工智慧(AI)、區塊鏈、流程自動化(RPA/IPA)。一是雲計算和大數據,預計未來幾年將維持在50%左右的資金佔比;二是人工智慧(AI),2019年投入佔比31.25%;投入於區塊鏈和流程自動化(RPA/IPA)的資金佔比分別為7.81%和9.38%,但未來二者投入將穩步增長。
  • 經濟學人:預計2020年五大科技巨頭淨現金總和將達到6800億美元
    而如今的投資者認為,他們做出的判斷非常冷靜——這些科技公司是21世紀的主要寡頭壟斷企業,將會獲得巨大的、節節高升的利潤。然而,一個疑慮仍然令人不安:這五大科技巨頭的資產負債表上有大量現金,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它們並不想主宰世界,而是預計會有危機發生,想要未雨繆綢。投資者對它們趨之若鶩是有原因的。數十億用戶在使用這些公司的社交媒體網絡、數字助理、作業系統和雲計算平臺。
  • 地球局|2020年,人類把未來投向星辰大海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另外,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開通服務,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2020年或將成為人類重啟月球探索的元年。
  • 全球需求降中國卻增近7% 波音預測未來20年中國需8600架新飛機
    波音預測未來20年中國需要逾8600架新飛機往年,波音、空客、中航工業、巴航工業等航空製造商在7、8月份會發布航空市場需求預測,這些報告聚焦不同機型飛機在不同區域市場的需求變化,雖數據略有出入,但各家製造商對未來20年的民航需求大體上劃了一條平緩的增長曲線。不過,今年的情況有點不一樣。
  • 滴滴:2020年預計投入30億元用於安全專項經費
    來源:新浪財經11月23日消息,今日滴滴發布《2020年Q3網約車交通安全透明度報告(廣東)》。據報告,2020年7月-9月,滴滴在廣東交通傷亡事故率同比下降56%,車內衝突(含敏感衝突、搶奪、故意損壞財物等)案件訂單佔比同比下降超60%。
  • 大尺寸液晶基板玻璃迎來蓬勃發展,廠商將目光投向OLED面板領域
    未來5年市場仍處於黃金髮展期近年來,終端顯示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帶動平板顯示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據賽迪智庫數據預計,今年全球顯示面板出貨面積將達2.66億平方米,年均增長率為4%。尤其是大尺寸面板的需求增長強勁,帶動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平均尺寸增加約1.3英寸,出貨面積達到1.62億平方米。
  • 2020年我國石墨烯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光電等五大領域應用前景良好
    ,主要為鋰電池、複合材料、觸控屏等領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得益於應用潛力十足,我國政府對於石墨烯產業的規劃明確,在總體發展、技術創新、產業化促進、綠色低碳與應用領域拓展五大方面提出明確發展目標
  • 盤點:2020年歐洲能源轉型(光伏/風電)
    2020年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中歐投資協定的達成,讓更多目光投向了歐洲。在充滿不確定性的2020年,隨著2030年氣候目標的更新、新一批歐盟委員的到位以及英國脫歐後的談判關係,今年將是歐洲能源轉型的重要一年。作為能源行業的從業者,我和大家一起回顧下歐洲過去一年的能源格局。
  • 懷柔科學城五大「重器」集結完畢!預計2025年投入使用
    今天,小編就帶你 認識下這五大科學裝置 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或地區,如美國、歐洲、日本都在此領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展開了激烈競爭,許多著名的研究機構都擁有先進的極端條件實驗設施,但也僅限於單項指標及兩項綜合指標。 這個裝置有什麼用處?
  • 石墨烯的五大應用領域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近十年來,有關石墨烯的研究炙手可熱,石墨烯也因其在能源、生物技術、航天航空等領域具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前景而被認為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材料」、「二十一世紀的材料之王」。有專家預計,未來5至10年,全球石墨烯產業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
  • 「All in安全」第三年,滴滴預計投入安全費用30億
    滴滴出行首席安全官侯景雷告訴 ZAKER 新聞,滴滴在安全上的投入在逐年擴大。2019 年,滴滴全年投入安全專項費用超過 20 億元。2020 年,滴滴預計投入安全費用 30 億元,並安裝 100 萬臺智能安全車載設備,推動線上、線下安全體系能力的提升。
  • 【圖解季報】中國石油2020年一季度淨利潤-162億元 同比下降258.46%
    中國石油4月30日最新公布的2020年一季報顯示,其同比下降14.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2億元,同比下降258.46%
  • 中海達去年研發費用佔比15% 擬募資9.8億投向智慧城市產業化建設
    擬募資9.8億投向智慧城市建設  中海達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9.8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投入基於全要素網格的社會治理平臺項目、基於時空智能技術的應急管理平臺項目、高精度GNSS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 卓勝微2020年預計淨利10億-10.5億 客戶滲透率持續提升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1月12日,卓勝微(300782)近日發布2020年業績預告,預計業績同向上升。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億-10.5億,比上年同期增長101.14%-111.20%。挖貝網資料顯示,卓勝微專注於射頻集成電路領域的研究、開發與銷售,主要向市場提供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射頻濾波器等射頻前端分立器件及各類模組的應用解決方案,同時公司還對外提供低功耗藍牙微控制器晶片。來源連結: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
  • 興森科技2020年預計淨利5.2億-5.5億 市場拓展力度和研發投入加大
    挖貝網 1月8日,興森科技(002436)近日發布2020年業績預告,預計業績同向上升。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億-5.5億,比上年同期增長78.13%-88.41%;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0.37元/股。
  • 重點發展大電網和配電網 2020年輸電比例將升至20%以上
    國家電網副總經理舒印彪日前在「能源·經濟·發展」論壇上表示,國家電網公司在「十二五」期間的電網建設思路是轉變電網發展方式,通過大力建設電網線路來加大輸電比重,爭取到2020年將輸電比例提升到20%以上。     「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將重點發展大電網和目前的薄弱點——配電網。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可續期公司債券2020年跟蹤評級報告 20...
    2020 年 1-3 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8.8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17%;實現淨利潤-1.18 億 元,轉為虧損,主要系 2020 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引發下遊需求下降、部分供應商復工延遲、 原材料短缺以及公司生產成本上升等因素所致。 2.
  • 2億攝氏度!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2億℃,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石油和煤炭,可以說是現在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資源,老美甚至為了石油多次發動戰爭,可見這些資源的重要性,這些化石資源又被叫做不可再生資源,顧名思義早晚有一天會用完的,很早之前人們就在考慮找新的清潔能源代替石油和煤炭了,核能就是其中之一,現在廣泛使用的是核裂變產生的能量,
  • 中國移動將在2021年投入10億級資源
    中國移動將在2021年投入10億級資源 通信視界 發表於 2020-12-02 16:19:30 數據是數字時代的數字通貨,需要妥善的管理和經營。
  • EIA:2020年美國煤炭產量預計降至5.21億短噸
    《短期能源展望》顯示,這一預估產量將創1964年5.04億短噸以來新低。2021年,美國煤炭產量預計將回升6.27億短噸。  自今年年初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美國發電量下降以及煤礦削減產量,美國能源信息署對2020年煤炭產量的預估已經下調了7600萬短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