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信息技術投入這一場硬仗,已被更多金融機構納入戰略部署。
據艾瑞諮詢最新預測,2020年中國金融機構技術資金投入將達到1981.6億元,其中證券行業技術投入257.80億,金融科技投入7.4億,佔比僅為2.87%。從資金投向來看,券商整體技術投入主要集中於信息化系統建設,這是佔比最高的投入;券商金融科技資金主要投入於雲計算與大數據、人工智慧(AI)、區塊鏈、流程自動化(RPA/IPA)。一是雲計算和大數據,預計未來幾年將維持在50%左右的資金佔比;二是人工智慧(AI),2019年投入佔比31.25%;投入於區塊鏈和流程自動化(RPA/IPA)的資金佔比分別為7.81%和9.38%,但未來二者投入將穩步增長。
證券相比銀行及保險行業的科技化進程相對落後,但在2019-2020年內表現出了較為積極的態度,一方面證券企業積極開放對外合作及生態構建路徑,加強自身流量及數據競爭力;另一方面證券企業加大了對內與對外的科技投入,並在資產管理、聯合風控及監管等方面通過金融科技的應用產生了明顯的模式創新。
2020年7月,證監會修訂券商分類評級指標,將「信息系統建設投入」改為「信息技術投入金額位於行業平均數以上,且投入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位於行業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別加2分、1分、0.5分。東吳證券研報認為,新的評分標準下,大型券商無法通過信息系統建設投入總額優勢壟斷排名,激勵信息技術投入佔收入小且有能力投入的大型券商進一步提升投入;同時,新的評分標準取消了規模指標,或將激勵中小型券商增加信息技術投入。券商業務同質化嚴重,科技將助力券商提升綜合競爭力。
2020年金融機構科技投入預計約1982億,金融科技佔兩成
根據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金融科技的概念不同於金融技術。金融技術指在金融業務中所應用的(包含但不限於ICT、前沿科技)各類技術;金融科技主要指運用前沿科技成果(如: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改造或創新金融產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以及推動金融發展提質增效的一類技術。
艾瑞諮詢預計,2020年中國金融機構技術資金投入約為1981.6億元,同比增長11.90%;其中金融科技投入413.7億元,同比增長14.06%。2020年金融科技投入佔比為20.88%,略高於2019年20.48%的佔比。
銀行業在整體技術投入和金融科技投入資金總額方面均遙遙領先。銀行業2020年預計技術資金投入總額將達到1342.40億元,同比預增10.50%,佔金融機構技術投入總額的67.74%;其中金融科技投入約266.10億元,同比預增15.29%,佔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投入總額的64.32%。
(2020年金融業技術投入情況預測;數據來源:艾瑞諮詢)
2020年,中國保險行業整體技術投入預計達356.20億元,同比預增11.49%,佔當年金融機構技術投入總額的17.98%;其中金融科技投入預計為138.90億元,同比預增11.48%,佔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投入總額的33.58%。值得注意的是,保險業金融科技投入佔比高達38.99%,在金融機構中佔比最高。
2020年,中國證券行業整體技術投入預計達257.80億元,同比預增18.97%,佔當年金融機構技術投入總額的13.00%;其中金融科技投入預計為7.40億元,同比預增15.63%,佔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投入總額的1.79%。證券業金融科技投入佔比僅2.87%,在金融機構中佔比最低。
2020年,中國基金行業整體技術投入預計達25.10億元,同比預增26.77%,佔當年金融機構技術投入總額的1.27%;其中金融科技投入預計為1.20億元,同比預增33.33%,佔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投入總額的0.29%。
艾瑞諮詢認為,銀行的技術投入與科技創新一直走在同業前列,技術資金投入佔比將持續在60%以上。2019年中國金融機構技術資金總投入達1770.8億元,其中銀行業佔比68.6%,但佔比在逐年下降,主要系其他金融機構投入增速較快所致。從結構上來看,艾瑞諮詢認為,銀行業整體資金投入中金融科技佔比將由2019年的20.5%逐漸提升至2023年的23.5%。保險、證券、基金在科技創新方面在未來3-5年持續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增速將高於銀行業。
從2019-2020年金融科技資金投入效能來看,銀行業在企業借貸與融資、支付(刷臉付)、清結算、DCEP、風控、開放銀行領域釋放了明顯的科技效能;保險業以全域數位化、新一代核心系統及數字中臺建設為主要投入方向,全域數位化表現良好;證券業在資產管理、監管創新(區塊鏈股權登記託管系統)表現較好;基金業未實現金融科技效能的較大突破,相較銀行、保險、證券的科技創新存在一定差距。
艾瑞諮詢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金融業技術投入產生一定影響。短期看,疫情影響將被迅速追平;長期看,疫情將正向促進金融科技的投入與創新應用。
券業金融科技主要投向雲計算與大數據
根據艾瑞諮詢,2020年證券行業整體技術投入預計將為257.80億元,同比預增18.97%;金融科技投入預計為7.4億元,同比預增15.63%。
(2018-2023年券業技術投入情況統計和預測;數據來源:艾瑞諮詢)
證券行業金融科技投入在2019年迎來大幅增長。據艾瑞諮詢數據,2019年券業金融科技投入6.4億元,較2018年增長82.86%;當年券商金融科技投入佔比為2.95%,較2018年1.93%的佔比增長超過一個百分點。
艾瑞諮詢預測,2020-2023年,證券行業在整體技術投入和金融科技投入穩步增長的同時,金融科技投入佔比將略微上升,但維持在3%左右。該佔比相比銀行、保險、基金等行業均處於較低水平。
從資金投向來看,券商整體技術投入主要集中於信息化系統建設;券商金融科技資金主要投入於雲計算與大數據、人工智慧(AI)、區塊鏈、流程自動化(RPA/IPA)和其他。
具體來看,投入於雲計算和大數據的資金一直佔據主導地位,2019年6.4億資金中有3.3億投入其中,佔比51.56%,且2020預計增長至3.7億元,未來幾年一直維持在50%左右的資金佔比。
證券業金融科技資金的第二大投向為人工智慧(AI)。2019年,證券行業人工智慧(AI)投入資金約2.0億元,佔比31.25%。艾瑞諮詢預測,2020年證券行業投入於人工智慧(AI)的資金將進一步增加,並達到2.3億元。
另外,根據艾瑞諮詢,從2019年數據來看,證券業投入於區塊鏈和流程自動化(RPA/IPA)的資金雖佔比較少,分別為7.81%和9.38%,但未來二者投入將穩步增長。
整體來看,雖然證券相比銀行及保險行業的科技化進程相對落後,但在2019-2020年內表現出了較為積極的態度,一方面證券企業積極開放對外合作及生態構建路徑(如業務層面的合作、聯合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等),加強自身流量及數據競爭力;另一方面各個券商加大了對內與對外的科技投入,並在資產管理、聯合風控及監管等方面通過金融科技的應用產生了明顯的模式創新。
根據艾瑞諮詢2019-2020年證券科技效能發展象限,資產管理成為最優效能場景,主要表現在區塊鏈技術在穿透式監管及多方協作上發揮了模式創新價值,同時基於穿透式資產管理及結構化數據處理等技術也將讓風控等業務的智能化落地更加深入,同時實現資產增信等價值,讓主體信用較弱但擁有優質資產的企業降低融資門檻。
監管引導下,科技助券商提升競爭力
2020年7月,證監會下發《關於修改<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的決定》修訂券商分類評級指標,將「信息系統建設投入」改為「信息技術投入金額位於行業平均數以上,且投入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位於行業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別加2分、1分、0.5分。具體指標及計算口徑由證券業協會根據行業發展情況確定。」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新的評分標準下,大型券商無法通過信息系統建設投入總額優勢壟斷排名,激勵信息技術投入佔收入小且有能力投入的大型券商進一步提升投入;同時,新的評分標準取消了規模指標,或將激勵中小型券商增加信息技術投入。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監管引導下,預計券商未來投入將持續加大。據中證協發布的2017-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近三年證券行業信息技術投入(包括信息技術資本性支出+信息技術費用+信息技術人員薪酬*120%)保持在13.44%-19.89%的增長速度。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券商業務同質化嚴重,科技將助力券商提升綜合競爭力。在成本節約層面,通過移動網際網路、人臉識別、OCR、智能客服等手段做到客戶、業務、產品、服務、運營線上化,幫助券商在佣金率持續下降的時代大大降低整體運行成本和單客服務邊際成本;在精準營銷層面,通過大數據等技術建設客戶分層服務體系,智能評估客戶風險偏好以匹配風險組合,從而提升營銷效率,為逐步固化的傳統經紀業務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責任編輯:R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