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大文獻資料庫金主 知網一年曾賺近2億

2021-01-11 東方財富網

  近日,翟天臨作為一名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博士,卻在網絡直播中表示不知「知網」。有網友質疑,知網作為中國最大的文獻資料庫和最有信譽度的論文查重軟體,翟天臨作為博士生卻不知道,這無疑是在挑戰網友的智商底線。

  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知網作為同方股份(600100)合併全資持股企業,2017年淨利潤高達1.96億元,毛利率61.23%。而知網、維普、萬方作為中國三大文獻資料庫平臺和論文查重軟體,均為企業化運作,各自有各自的實際控制人。

  國資委將成知網實際控制人

  據了解,知網建立於1999年,是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的「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目,由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知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主辦。同方知網註冊資本100萬美元,同方股份合併持股100%。同方知網收入此前曾持續增長,2017年營收為9.72億元,淨利潤高達1.96億元,不過2017年的毛利率只有61.23%。相比2016年的毛利率63.48%,少了2個多百分點。同方知網2018年上半年,營收5.02億元,同比增長5.5%,淨利潤6057萬元,同比增長7.5%,屬於母公司淨資產14.7億元,同比增長15.75%。

  同方股份的控股股東為清華控股有限公司,佔25.42%股份,另外清華控股有限公司通過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佔51%),持有同方股份2.35%股份。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為清華大學全資,最終實控人為教育部。不過,高校所屬企業正在改革。同方股份去年12月28日公告,清華控股擬向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中核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全部同方股份股票,共計7.63億股。轉讓完成後,清華控股不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中核資本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教育部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

  維普系全國知名優秀渝企

  商報記者還發現,作為中國三大文獻資料庫平臺和論文查重軟體之一的維普,其運營商系註冊地在重慶的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維普網,原名「維普資訊網」,是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普公司)所建立的網站,該公司是中文期刊資料庫建設事業的奠基人。維普公司成立於1995年4月21日,註冊資本580萬元,住所在重慶市北部新區洪湖西路18號附11號2~6,系高新技術企業,維普公司前身為中國科技情報所重慶分所資料庫研究中心。法定代表人是向其霖,也是維普公司第一大股東,佔註冊資本32.77%;重慶西信天元數據資訊有限公司佔32.62%,為第二大股東,其他股東為陳源曙(佔10%)等8名自然人。維普公司對外投資有重慶泛語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00萬元,佔85%),法定代表人向其霖。維普官網顯示,近年來,維普公司已經由「學術資源保障」向「學術數據服務」進行戰略升級。維普公司系重慶市「電子商務示範企業」「重慶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萬方大股東為科技部公益機構

  另外一家數據平臺萬方,為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方公司)運營。萬方公司官網稱,公司目前有六家股東單位: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中國科技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北京知金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和科技文獻出版社。

  而天眼查顯示,萬方公司成立於1993年1月9日,住所在北京市海澱區復興路15號,法定代表人蔣勇青(董事長),萬方公司註冊資本5800萬元,有5位股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研究所佔49.43%,山西國資漳澤電力(000767)佔33.50%,北京知金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佔14.50%,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佔1.57%,四川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佔1%。漳澤電力(000767)在2013年,曾公告將持有的萬方公司33.50%股權轉讓給中國科技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是科技部直屬的國家級公益類科技信息研究機構。

  同方知網母公司去年巨虧

  雖然子公司同方知網業績優秀,但同方知網的母公司同方股份情況不佳。1月30日,同方股份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歸屬於上市公司公司股東淨利潤預計為-11.5億元到-17.2億元;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預計為-14.5億元到-20.2億元。公司將業績預虧的原因歸於公司下屬參股公司華融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因受到其投資的華控賽格、同方康泰股價下跌、業績虧損的影響,下屬參股公司中國醫療網絡因業績虧損,出現減值跡象,預計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10億元到13億元;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北京壹人壹本因市場競爭加劇,廣告投放效果未達預期,收入及利潤出現較大下滑,商譽存在減值跡象,預計計提商譽減值1億元到3億元;公司持有的廣電網絡股票下跌幅度較大,出現減值跡象,預計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1億元到2億元。

(文章來源:重慶商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知網被查凸顯文獻資料庫行業困境
    由於政策規劃不完善、市場機制不健全,中國文獻資料庫服務市場存在競爭不當、侵權頻發、壟斷控價、文獻資源同質化嚴重等現象,致使文獻資料庫產業發展無序  □ 本刊實習記者 王慶凱/文  國內最大的文獻資料庫知網,近期麻煩不斷。
  • "翟天臨不知"的知網:年收入近10億 閱讀卡當稿酬
    原標題:"翟天臨不知"的知網:年收入近10億 閱讀卡當稿酬  連日來,演員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幾經發酵成為輿論焦點,19日此事有了官方調查結果  而與此同時,一同走到聚光燈下的還有中國知網——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在學術界壟斷地位以及高收費等再次引起爭議,有學者甚至公開聲討中國知網的論文「壟斷生意」。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北京大學就曾宣布中國知網即將停用,原因為「資料庫商漲價過高」。根據媒體公開報導,中國知網的漲價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多地高校都曾出現過停用知網又重啟的情況。
  • 你不知道的中國知網:年收入近10億 閱讀卡當作者稿酬
    根據媒體公開報導,中國知網的漲價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多地高校都曾出現過停用知網又重啟的情況。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作為國內知名度與論文載量都排列在前的中文資料庫,中國知網屬於清華控股旗下公司,2017年度營業收入達到9.7億元,毛利率61.23%。
  • 學術版權壟斷年收入近10億,中國學者苦知網久矣
    知網們,瓜分了論文版權的蛋糕除了知網,國內較大規模的資料庫還有萬方、維普、超星、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CBMdisc)等。這些公司通過論文資源的「優勢互補」,重複、多次地吸引同一批論文買家——也就是所有對查閱文獻有需求的學生 / 學者。
  • 北大等多所高校停用知網:圖書館預算難追資料庫漲幅
    不少師生向記者表示,停用知網對他們的學術研究工作影響很大,知網包含很多獨家期刊資源,不少師生只能向同學、同事借用其他學校的知網資源進行文獻閱讀。而在北大博士林安驊(化名)看來,雖然各個學校在停用後都推薦了其他資料庫使用,但目前還沒有某一個資料庫能夠完全取代中國知網資料庫。如果北大停用知網,會對他的學術研究造成一定影響。
  • 教你免費下載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的論文文獻
    大家都知道中國知網、萬方數據收錄了大量的論文文獻期刊,不論是碩博研究生和還是各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都會到上面去查找下載論文文獻。但是,上面的論文文獻期刊大都是付費的,而且價格也不便宜,很心疼支付寶裡那點錢,這時怎麼辦?
  • 中國知網太貴怎麼辦?這8個文獻網站可免費下載文獻,值得收藏!
    前言說到中國知網,在校大學生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重,離開學校的學生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太貴了!2017年知網的收入高達9.7億,毛利率高達61%,之前的毛利率最高可達到72%。很多高校不堪重負,雲南、湖北、山東、安徽、河北等地的高校都曾出現知網停用又啟用的情況,就連北京大學都受不了知網的不斷漲價,在官網上貼出中國知網即將停用的通知,原因是「資料庫商漲價過高」。知網收費那麼高,對於已經離開校園踏入工作崗位,平時如果需要下載文獻該怎麼辦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幾個可以免費下載文獻的網站。
  • 除了知網,還有哪些重要資料庫是學生和家長要知道的
    最近翟天臨知網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說博士連知網都不知道,小編暫不對事件本身議論,今天跟大家介紹一下知網啊,萬方啊等等期刊資料庫,具體是什麼情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尤其高中生要發表論文參加大學特殊類招生比如自主招生等和大學生一定要了解。
  • 知網會查重英文文獻嗎?
    許多同學特別是本科生,在校期間的基本問題是花精力去學習,對學術發展進行研究,因為在畢業時,學校會要求我們對學術進行設想、分析,之後寫一篇完整的論文作為畢業論文,如果你沒有花時間的話,多數人不知道如何下手,而想到直接去抄別人的文獻,又會擔心學校的「知網查重」入口處會不會查出抄襲;那麼知網查重英文文獻嗎
  • 親測可用 | 支付寶也可以免費下載文獻!CNKI知網萬方等資料庫輕鬆...
    介紹這項技能之前先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科研小助手都分享過哪些免費下載文獻的技巧吧:如果你經常用PubMed,那麼這個插件將非常好用!如何讓PubMed自動顯示最新影響因子並一鍵免費下載文獻!Sci-Hub桌面版送給你!從此再也不用擔心網址不能用了!親測可用!
  • 知網,還要在壟斷之路上狂奔多久?
    天下苦知網久矣。最近,學術界關於知網的吐槽比比皆是: 下載一篇文獻只要7元,但是需要最低充值50元才能購買;漲價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高昂價格曾令多地高校停用,最後卻又不得不屈服於知網的壟斷地位而無奈交錢;年收入近10億,卻把閱讀卡當作者稿酬…… 知網收費模式可謂槽點滿滿,歸根結底,都是重盈利性而無視公益性造成的。
  • 中國知網資料庫向邯鄲市民免費開放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撰寫論文苦於沒有參考文獻?近日,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向邯鄲市市民開放,可為廣大學者、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原創論文樣本,方便進行學術研究。記者從市圖書館獲悉,為充分滿足廣大學者、學生對學術的深入研究,市圖書館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與CNKI(中國知網)協商並開通部分資料庫,其中包括《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全文資料庫》《中國重要會議議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重要報紙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年鑑網絡出版總庫》等資料庫。
  • 中國能否出現第二個「知網」?或者收費下載的傳統模式消失……
    中國知網日前更新支付頁面,增加自定義充值,金額在0至3000元之間,也可選擇0.5元、1元、2元等簡訊小額支付方式。事實上,50元的這個門檻早已存在。比如,知網下載一篇博士學位論文需付費25元,但不少學生用戶下載需求有限,由此剩餘的充值額無奈「放棄」。
  • 研究生查找文獻只會用知網?看過來,分享6種文獻查找方法
    但是在本科生涯中,我們往往只會使用中國知網來查找文獻,對於其他查閱文獻的方法知之甚少,那麼下面我將給大家介紹一下除了知網以外的我們常常需要用到的6種文獻查閱的方法。第一種,百度學術百度學術是一個較大的文獻知識庫,包含好幾個中英文資料庫,因而內容會比較寬泛。
  • 大學生的困惑:我在知網下載自己的論文還收錢?知網究竟多賺錢?
    相信上過大學的朋友都知道知網。知網對於大學生而言,最大的用處在於論文查重和論文下載。特別是臨近畢業的大學生們,為了撰寫自己的學術論文,不得不在知網上下載數十篇的參考文獻。但是問題來了,下載文章是要收費的。
  • 「深讀」翟天臨事件背後的「知網」到底是啥
    而此次「學術打假」事件,也讓「中國知網」火了一把。始建於1999年的中國知網,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文獻資料庫,但風光背後也是風波不斷。對於高校或圖書館等團體客戶,知網則採取按年包庫的方法。以山東大學為例,中國政府採購網顯示,其2017年12月21日成交的中國知網中文資料庫採購項目,最終成交金額為117.9萬元。平攤下來,全校師生一天下載知網論文的費用,就是3200餘元。而事實上,在2016年前,山東、雲南、湖北等地多家高校,就曾因知網資料庫續訂價格過高,而停用知網。
  • 知網該不該免費
    作為查找並下載學術文獻、論文、工具書等多種資料的主要渠道,知網在國內學術研究界的地位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其論文查重等服務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天下苦知網久矣」,戲謔之詞裡儘是大學生對於知網壟斷地位的不滿。「目前個人用戶在知網下載一篇論文,需要每頁支付0.5元的費用,折合下來,平均每篇論文需要付款3元左右,同時一年後如果需要再次下載,則要另外支付費用。
  • 中國知網營收近10億時 國外大學紛紛抵制學術出版商
    不久前,中國知網也因高收費、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以及在學術界的壟斷地位引起過類似的爭議。作為國內使用範圍最普遍的中文資料庫,知網的用戶涵蓋全國各個領域和群體,但其資源的獲取卻是有限的,需支付一定的費用。為獲取更便利的閱讀通道,許多高校都願意花費大量經費為在校學生和老師訂閱知網,但普通讀者們則需按頁面付費或註冊帳戶進行充值。
  • 拆掉知網的牆
    其中,包括250種完整出版物在內的超過120萬篇文章可開放獲取,比例佔到總數的7.5%,《Lancet》《Cell》等頂級期刊的文獻可以免費下載。對於在校師生來說,「知網論文貴」的問題並不存在,因為學校財務預算會買單兜底,訂購知網資料庫的使用權限。
  • 知網外文文獻下載不了,你可以試試這些論文網站!
    大家平時寫論文找文獻進行參考時,常會到知網上去找文獻,中文文獻論文還好說,基本上可以直接下載, 但是外文文獻大多只能查看摘要等內容,無法瀏覽全文,而且還不能直接下載。這樣的情況,確實讓人很頭疼,不過作了知網還有好多論文不錯的論文網站,下面我就給大家推薦幾個,供大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