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Elon Musk發布了Neuralink「腦機接口」研發的最新進展:在豬身上實驗成功,下一步將植入人腦。圖為硬幣大小的晶片。 (視覺中國/圖)
日前,Elon Musk發布了Neuralink「腦機接口」研發的最新進展:在豬身上實驗成功,下一步將植入人腦。
看完後,想到:科技發展從來都是雙刃劍……上古進入鐵器時代,人類開始了王國戰爭、帝國爭霸;近代,火藥發明,戰亂的破壞力指數級上升;而現代,隨著人類分裂原子核,終於擁有了能毀滅人類文明與人類物種自身的手段……那麼,AI發展,是否沒有任何副作用、反作用?不需付出任何代價?如果存在副作用、反作用,會作用在哪裡,代價由誰來承擔?
沒想到,僅僅一天之後,AI的副作用就砸到我自己頭上……社交軟體的紅包功能被凍結了。原因是:在單位時間內接收紅包數量超過了限額。
這種限制,主要是為防止洗錢,譬如:銀行對每個帳戶、每張銀行卡每日取現額度有限制,且多筆小額分拆取現,會引發報警。社交軟體的AI設計,效仿銀行限定了「每日收取紅包限額」,卻不顧紅包總金額:幾十筆十幾元的紅包,總共千把元錢,就觸碰了它的預警參數……「咔」把你的功能鎖定了。
在網上查解決辦法,怎麼試都不成。打客服電話,接聽的是AI語音,電腦錄音播放了很久,主要是新業務推薦,忽悠在他們那裡投資理財等等,關於問題的解答就幾秒時間,還沒聽明白就掛了。只好鍥而不捨反反覆覆打,非要擠進人工服務不可。在活人引導下,提交了申請和驗證文件,最終問題得以解決。
類似案例,僅在朋友身上就發生過多起,因數額較少,進行司法訴訟划不來,絕大多數人都自認倒黴。
事實證明,至少現價段大部分所謂「AI」不但沒有人性,而且真的不夠聰明。到目前為止,所有大規模應用的AI,是通過天量統計數據(「大數據」)來編織監控網絡,來測算人們行為的概率。
而問題是:這些天量統計數據的獲得途徑,是否合法?「科技巨擘」們根本不予解釋,我們的生活信息成了他們的「商業機密」,但誰授權他們隨時監控我們的生活呢?
譬如:人們想去吃湘菜,僅僅因為想吃,不需其它理由,這是人的欲望與自由選擇;而AI很可能會猜到你今晚有6成概率去吃湘菜,然後對你進行廣告推送。
這並非因電腦具有人類的性靈,而是因其偷偷監控了你的生活規律、消費習慣、支付情況。甚至偷偷入侵了你的手機、銀行帳戶、各種支付手段……長時間的監控和數據收集,描繪出你的生活圖譜,因此AI對你的行為進行概率推測。
這不但不智能,反而存在道德隱患,甚至可能涉嫌違法犯罪:公民隱私受到法律保護是通例,是誰給了那些社交軟體、購物軟體,甚至輸入法等等窺探、收集、監控、利用公民隱私進行牟利的權利?
而「科技巨擘」們,在利用我們的信息和隱私、獲取超額利潤同時,所提供的「AI」服務,往往是即無人工,也不智能,它只是極複雜的程序,大量的數據收集。編程者設定其「一定時限轉帳超過限額就凍結帳號」,AI就執行指令,編程者未設定轉帳金額多少,AI當然不會思考為何要執行指令。
如果有人每天轉帳30筆,每筆50萬,確有洗錢嫌疑,當然應介入調查。但社交軟體的編程者就給AI設置數據:每天收帳若干紅包,也不管總金額多少,就觸及警報線、凍結帳號……於是,升鬥小民做個小本生意、一天收了幾十個紅包,每個十幾元,「咔」被凍結。
而升鬥小民的投訴過程,是何其艱辛!面對一道一道又一道機器牆,冰冷的電腦界面、手機界面、AI錄音,而且這些所謂「AI」都被做成「不是專家不會用」的程度,每個問題每拖延一天解決,那些資金的一天利潤,就都進入「科技巨擘」的豪帳,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在「科技巨擘」眼中:世界是抽象的,可以被描繪成數據公式,任何人不過是無數代碼裡的1和0而已。在「科技巨擘」眼中,只有自己的錢,才是真實的、具象的、不可侵犯的;為自己的利益,任何其它事物,甚至他人的生命都可以被犧牲……減少真人客服,而用「AI」將非專家級用戶投訴屏蔽在外,甚至迫使維權者「知難而退」放棄小額資金追討,這些錢就成了他們的錢了。
如今,Elon Musk又打開了另一個潘多拉魔盒,「腦機接口」在豬身上實驗成功了,如果有一天,用在人身上呢?
如果能向人類大腦寫入程序,也就可以刪除某些記憶、盜取某些信息。那麼,掌控人的大腦,就等於掌控了一切。未來世界,會不會發展到:社會管理權+執法權+財產權=AI=「科技巨擘」的意志?當普通公民的權益受到侵害後,甚至連投訴的意願都沒有,因為AI通過「腦機接口」刪除或修改了大腦某個扇區的記憶信息與功能。
這聽起來似乎科幻,但回想過去幾十年:手機、網購、面對「AI」進行投訴、投訴被「AI」拒之門外、腦機接口……不都是聽起來挺科幻的?不都實現了嗎?
毫無疑問,科技當然要發展,大集團當然要獲取超額利潤,「科技巨擘」們當然是大象,那麼我們怎樣避免成為螞蟻的命運呢?
AI發展,是標誌性的,其代表著科技發展與法治的博弈。科技發展意味著進步和利潤,而法治代表著公正。利益與公正,是人類文明幾千年博弈不休的主題,如今,輪到AI在前臺、「科技巨擘」在其身後唱雙簧演出這場戲,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想想這一命題。
(作者系歷史、軍事學者)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美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