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晷為什麼傾斜而不是水平放?

2020-11-26 騰訊網

中國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便使用日晷來記錄時間,日晷面有十二時辰刻度,通過日影所指來測量時辰。

太陽以卯酉為門戶,春秋分太陽出卯入酉,夏至出甲入辛,冬至出乙入庚。

地平日影為橢圓軌跡,逐時逐刻移動有盈縮,太陽地平夾角越大發生盈縮越大,故使日晷面平行於春秋分點黃道,即赤道平面(觀測點日晷面與地平夾角為九十度減去所處位置緯度),那麼晷針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此時日照垂直日晷指針,日影圓形,逐時逐刻平均西移無偏差。

但是夏冬時節,太陽高度角發生變改,日照不垂直指針,投影日晷面軌跡由圓變成橢圓,因日影盈縮所至,日晷指向時刻與實際時刻仍有偏差。兩至日黃道與日晷面夾角二十三度二十六分,造成最大偏差在巳時初刻,偏差二度二十八分(相當於現代10分鐘),這個誤差,在古代是可以接受的。

儘管如此,但是日影為橢圓軌跡,午時正刻日影指子午線是永不變改的,所以古代以土圭測方位,是以午時正刻指子午為準。

如果日晷面平行於地平,那麼不同緯度觀測點太陽高度皆不同,而且太陽高度角大,造成盈縮誤差亦大。中國古代未有三角函數計算方法,無法計算不同觀測點不同季節的每時每刻地平日影精確度數的。然而日晷面平行於赤道,則將誤差縮至最小,並且不受觀測點緯度限制,亦避免繁瑣的計算!

所以日晷是傾斜裝置而不是水平!

太陽地平方位計算:

太陽黃道經度a,觀測點當時太陽高度角b

太陽地平:

arcsin(sinacosb/√(1-(sinasinb)^2))

相關焦點

  • 古代測時的日晷分這樣多型號 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特殊功能
    日晷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測時儀器,由晷針和晷盤組成,晷盤上有時間刻度,晷針垂直於盤面,通過晷針日影在盤面上的方向就能測定時間。據《隋書·天文志》記載,日晷最早的發明時間大約是隋開皇十四年(594),袁充發明的地平日晷。
  • 日晷儀——古代計時羅盤
    日晷儀也稱日晷,是觀測日影記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指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是我國古代較為普遍使用的計時儀器。日晷雕塑,校園羅盤雕塑,公園景觀雕塑隋書·天文志中記載了耿詢的成就,「觀測日晷和刻漏,是測天地正儀象的根本」。「明史·天文志」對日晷的形制,定時之法都有詳細的記載。
  • 日晷:古人依靠太陽照射的影子計時,那陰雨天沒有太陽怎麼辦
    關於日晷去年改編自馬伯庸小說的《長安十二時辰》隆重上映,影片中,有大量日晷的鏡頭,不難發現,在唐代這種日晷計時極為盛行。現在日晷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比較常見,多在一些古代大院之內。日晷的結構和原理在一些現存的日晷中,雖然其錶盤上所繪的刻度有所不同,但大體上都非常相似,結構上,晷面都是傾斜於水平面,由晷面、晷針、刻度組成。相對來說,還是非常簡單的。
  • 中國古代的計時器——日晷
    時間:  公元前2357~2258年,朝代堯,日晷測時已達相當高的精度(記載文獻:殷墟出土卜辭《尚書•堯典》)  功能:  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
  • 日晷不是擺設,正確安裝得知道這些
    日晷不是擺設,正確安裝得知道這些 2018-07-05 02:38 2018年07月05日 02:38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日晷不是擺設
  • 古代,為什麼用「一刻」表示十五分鐘?這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
    在古代,為什麼會用「一刻鐘」來表示十五分鐘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對於「一刻」的含義,肯定是有的,至於,為什麼要用「一刻」來表示,就需要從古代的計時工具說起。中國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計時的國家,在農耕時代剛開始的時候,中國的古人就十分注重對時間的計算。
  • 地理試題教研之日晷的工作原理
    經過此次討論,大家對日晷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那麼,日晷的工作原理,你知道嗎?日晷本義是指日影,是使用太陽的位置來測量時間的一種設備,主要由一根投射太陽陰影的指標(即晷針)、承受指標投影的投影面(即晷面)和晷面上的刻度線組成。
  • 一天為什麼是24小時?古代一天是多長?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
    地球人都知道,一天有24小時,每小時有60分鐘,每分鐘有60秒,就算以小孩子的認知水平也能接受這件事。但是,一天究竟為什麼是24小時呢?為什麼不能多一秒或者少一秒呢?這就要從人類的計時方法說起了。古代人的計時工具也都與太陽有關,如日晷、華表、漏壺等等——對於這些需要藉助太陽光的計時工具來說,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下雨天用不了。直到機械時代才結束了這種尷尬局面,人們開始使用鐘錶。
  • 西安日晷裝反一年 日晷究竟該怎麼擺放和使用?
    這個石質日晷擺放在箭樓下面的正中位置,坐北朝南,晷針指著南邊。因擺放位置正對著閘樓和吊橋,背景又是雄渾的箭樓,遊客很喜歡在日晷前拍照留念。「這個日晷不是單獨出資製作的,所需資金是和南門綜合改造列在一起的,城牆文投公司是製作該日晷的委託方。具體是由哪個廠家製作,當時怎麼製作設計的需要聯繫該公司。」14日下午,城牆文投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已把問題向上級報告,決定一個月內把問題解決好。至於怎麼改,還需要向專家諮詢後才能決定。究竟錯在哪裡?專家逐一解析日晷是古代傳統計時工具,究竟應該怎麼擺放和使用?
  • 石雕日晷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石雕日晷通常是由銅製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日晷是觀測日影記時的儀器,是我國古代較為普遍使用的計時儀器。日晷的計時原理是根據一天中影子方向的變化來的。石雕日晷-凱巖石業石雕日晷-凱巖石業>石雕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
  • 用影子計時——日晷的使用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日晷,一部分人也知道日晷是古代的「鐘錶」。可是站在日晷面前,你知道如何看時間的嗎?下面就以我們常見的赤道式日晷為例分析。清華日晷1.日晷的構造和放置。日晷有晷面(晷面有刻度和標識,下文詳細介紹)和晷針組成。所謂赤道式日晷,指的是晷面與赤道面平行,晷針與晷面垂直,上端指向北極星(有點像扒了皮的地球儀),所以,不同地方日晷放置的傾角不一樣,和當地緯度互餘,晷面坐南朝北(即北面朝上,南面朝下)。如下圖所示。2.日晷的使用原理。每天同一時刻,物體影子長度會有變化,但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固定不變。
  • 地球儀為什麼是傾斜的,直立的不是更好看,真相讓你大吃一驚
    現在人的生活水平非常高,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在追求更完美的。很多人都熱衷於自駕遊,但是我們要自駕遊的地方肯定是自己沒有去過的,在不了解地理位置的情況下,導航就成了我們必備的出遊神器。那麼導航的前身是什麼呢?
  • 【地理探究】日晷是個什麼鬼?考點給你整理好了!
    這類日晷的造型因為沒有了實心晷面的約束而更加多變,咱們開頭提到的仙鶴日晷其實就是環形日晷。仙鶴展開的雙翅其實就是簡化的晷面,從圖上看它是傾斜的,應該與赤道面平行,而連接尾部和頸部的橫梁便是晷針,高端指向北極星,有些材料中提到仙鶴頭部直衝北極星,這種描述是不對的。
  • 日晷和漏刻:那些古老時光的計時器
    當然,這並不代表古代沒有計時工具。古代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通過對一些自然現象的不斷觀察,逐漸掌握了日升日落、星辰出沒、月亮圓缺等周期性的變化規律,並以此為契機便發明了各式各樣的計時工具。「日晷」就是其中之一。所謂日晷,就是人類根據日影位置的變化來測量時間的一種工具。作為明清皇宮的紫禁城,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養心殿、慈寧宮等建築前都有日晷。
  • 《原神》孤島日晷謎題怎麼做 孤島日晷謎題完成方法
    請看玩家「風一樣的二哈喲」分享的《原神》孤島日晷謎題完成方法,希望能為各位玩家帶來一些幫助。 ... 《原神》玩家們能夠在東部海域發現一座神秘的孤島,這座島上可是藏著不少秘密,那麼怎麼完成這個島上的謎題呢?
  • 地球為什麼是傾斜的?
    地球為什麼是傾斜的?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且自轉軸與公轉平面並不是垂直關係,二者之間的夾角是66.5°,即自轉軌道面與公轉軌道面並不重合,而是有23.5°的夾角。
  • 為什麼火箭和太空飛行器是垂直發射的而不是以傾斜發射?
    在平時,我們看到有許多的飛彈是傾斜發射的,但是在所有的火箭發射中,基本都是垂直地面發射的。其實飛彈將其傾斜是有意義的,因此對於所施加的力,飛彈行進的距離最遠。而且,目前飛彈的速度足以在世界範圍內飛行而不會撞到地面。其實飛彈和火箭的原理非常不同,首先,他們的動力是不同的。飛彈是一種以自身動力裝置為動力,由控制系統控制,以目標為導向的武器。
  • 英語世界的「sundial」,你知道什麼是日晷嗎?
    為了細緻把握白天裡的時間,發明了日晷——利用太陽影子報告時間的工具,又叫「太陽鍾」。在日本,稱它為「日時計」,在英語世界叫「sundial」。從前,日晷很神聖,除了用於觀察時間之外,還是權威和智慧的象徵。平頭百姓不會做,大概也不能去做。後來,日晷普及了,它的實物以及類似它的造型漸漸成為裝點庭院、花園的重要景物。人們賦予它許多特殊的寓意,它充當的角色真叫人眼花繚亂。
  • 日晷和漏刻 你知道這些古老工具的計時原理嗎
    當然,這並不代表古代沒有計時工具。古代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通過對一些自然現象的不斷觀察,逐漸掌握了日升日落、星辰出沒、月亮圓缺等周期性的變化規律,並以此為契機便發明了各式各樣的計時工具。「日晷」就是其中之一。所謂日晷,就是人類根據日影位置的變化來測量時間的一種工具。作為明清皇宮的紫禁城,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養心殿、慈寧宮等建築前都有日晷。日晷由底座、晷面、指針組成。
  • 地軸為什麼是傾斜的?
    相對於太陽的黃道而言,地球的地軸是傾斜的,在北半球它指向北極星的方向,和太陽的黃道面有66.5度的夾角,但它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微小的移動,造成&34;。地軸的這個傾斜度實際上在地球上的生態圈造就了很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