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一種父母,見不得子女過得好?無外乎這幾個原因

2021-01-09 Tina育兒

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本文共1320字,閱讀需要1分鐘。

看過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那本書的人都知道,裡面有個短篇故事叫做《金鎖記》,裡面的主人公曹七巧,對待自己的兒子和女兒簡直是「不可理喻」,攛掇著離婚,而且見不得孩子過得好,真真兒讓人很費解。

上午看到了一位寶媽發的文章,挺有感觸,也想來聊聊「為什麼有的父母見不得自己的孩子過得好「這個問題。

在這裡我也來說一個身邊發生的真實故事,是父親嫉妒兒子的。

小威已經30來歲了,可是做什麼事情都畏首畏尾。好不容易有一次去大企業面試的機會,小威父親知道後,不但沒有鼓勵小威勇敢去嘗試,去面試,反而沒頭沒腦的說了這麼一句話:兒子,就你,不是你爸我打擊你!你還真沒有你爸爸我這兩下子!

小威頓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小威媳婦聽了,趕緊說:爸,您有您的有點,但是小威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啊!何況時代不同了。他在工作方面還是挺認真努力,也挺負責的,是個好員工。

小威父親,就惱了。接著開始對著兒媳婦開口大喊:你懂什麼?不是我說你,孫子才6歲,你給他報了2個培訓班。有什麼用?等長大了用得著嗎?白花錢不說,孩子也不見到能學會。最重要的是,閨女,你可得小心點,你兒子但凡有點出息,將來就回家「踩蠱「你!

小威媳婦瞬間懵圈了。

這……是什麼鬼才邏輯?

不過,我也發現了,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過得好的人,還真心不少。

網友:我家老太太,極端的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子女都得圍著他轉,心理陰暗,只要子女過得比他好,就不舒服,整天作事,挑撥離間,簡直是妖魔的化身網友:真的有這樣的父母,我這反應遲鈍的人也是活了多半輩子了才有點明白。那時候我孩子都上小學了,節假日同學同事有時在一起聚一聚,我媽知道了,馬上不高興,我當時也不懂為什麼她不高興,後來知道了,她覺得我只要有時間就應該陪著她。網友:我公婆就是這樣的人,三個大姑姐都是自己把自己嫁了,公婆除了要點彩禮之外啥也不管,兩兒子不問不問,大兒子討了老婆從中使壞還唆使大兒子大媳婦媳婦被逼出走,又來控制這個小兒子,只知道想方設法挑撥離間索取,從不給子女幫忙,還裝出一幅清高有錢瞧不起任何人的模樣。網友:我婆婆曾經當著我老公的面喊過一次:我看你們過得好我都快氣死了。這麼多年她兒子的感情離她越來越遠,我老公心裡很清楚我是啥樣人他媽是啥樣人

以上都是各家有各家的難處,都在表示親眼見到過這也的父母。也有一些網友表示很不可理解,發出了下面這也的感嘆:

網友:不可能吧,子女過得好是父母的最大願望啊!網友:這種父母是被奇怪的微生物控制大腦了吧…………網友:總覺得這樣的父母心理扭曲

對,就是這句話——這也的父母心理是扭曲的。

可是這種扭曲心理的父母在很多普通家庭中,確確實實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這幾點,具備其中一點就足以感受到扭曲了。

控制欲太強不允許自己孩子挑戰他的權威。自視甚高,誰都瞧不上。鼠目寸光,沒有格局。文化知識水平低,認知不高。心胸狹隘,不能容人之優點,甚至自己孩子比自己優秀都不行。

那麼,再說回來,育兒和教育這兩個大課題。到底,對於家長來說,應該怎麼做呢?還是那幾句話:耐心、愛心、用心等孩子慢慢長大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您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注我@Tina育兒,查閱更多精彩熱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總有一種父母,見不得子女過得好?真實原因戳痛心窩
    文|文兒為什麼總有一種父母,見不得子女過得好呢?或許,大家覺得這樣的父母要麼非親生,要麼就是沒有從小養育過兒女,要不然哪有父母對自己親生的孩子如此刻薄呢?還真有,除了張愛玲《金鎖記》中的女主人公曹七巧刻薄自己的兒女,還有身邊一些真實存在的例子。
  • 那些「嘴不饒人」的女人,婚後過得怎麼樣?無外乎這三種結局
    她們總認為自己雖然說的話別人不愛聽,但也是一番好意。像她這麼溫柔賢淑的女人,怎麼會做錯事呢?錯就錯在嫁錯了人,才害她這麼命苦。其實仔細觀察下,我們身邊那些「嘴不饒人」的女人,婚後無一例外都過得不怎麼好。可惜她們並不自知,而是把這歸結為命不好。
  • 為什麼孩子總愛咬指甲?這幾個原因父母要留意,不能總怪孩子
    文|馬尚萊老王家兒子其實各方面都挺好的,就是有一點讓人看了很不習慣。他兒子已經9歲了,現在有事沒事還總是咬指甲,很多時候我們鄰居看了都著急,也都勸老王「管管」兒子,儘量讓他把這個「不良愛好」給戒掉。可老王卻總不當回事。
  • 父母眼裡最有前途的專業,無外乎醫學,法學,師範,公務員
    小編想問一下,你現在就讀於什麼專業,有沒有醫學院和法學院的學生。如果有的話,你們可真的是太辛苦了。小編替你們說一句,「真難」。其實,每年的醫學專業,法學專業和師範類的學校,都是高考生們必備的選項。為什麼呢?因為大部分父母認為這些都是有前途的專業。我不知道這些專業有沒有前途,但是,我知道學醫的學生累是真的。
  • 科學家:無外乎三種可能,每一種都讓人陷入沉思
    有人曾將太陽系內的天體和系外其它天體做了對比,發現即便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太陽,在畢宿5面前卻小得可憐,仿佛一顆沙粒與一個籃球的對比。這其實說明了幾個問題,即我們的宇宙是非常大的,大到超出人類的想像;我們連小小的太陽系都沒有完全搞明白,更不必提廣袤的宇宙了。因此,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可以說只是冰山一角,十分有限。所以我們對UFO究竟是什麼一無所知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 為什麼有的老人特別能作妖,總出么蛾子
    大家好,這裡是meizi聊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有個別的老人,特別能出么蛾子,折騰子女,讓子女焦頭爛額,卻還一點轍也沒有。圖片來源於網絡前段時間一段比較火的電視劇《都挺好》,劇中蘇大強,自從妻子去世後,那是各種折騰,各種作,挑撥子女關係,在外攀比炫耀,然後鬧自殺等等,搞得家裡和幾個子女沒有一刻安寧。
  • 子女出生在農曆這6天,旺父母健康多金,就連感情也在變好!
    為人父母,愛其子女這是不可改變的天性,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後代,對後代好,其實也是對家庭好,殊不知,也有的後代會對父母特別好,從小就旺盛父母倆人的運勢,使得家業興旺,家財不愁,因為生活順利了,所以爹媽兩個人的感情也會年年變好
  • 女兒長得像瓷娃娃,寶媽見人就炫耀基因好,醫生:這孩子沒救了
    女兒長得像瓷娃娃,寶媽見人就炫耀基因好,醫生:這孩子沒救了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生下來的孩子能夠漂漂亮亮的,不過很多孕媽在看到自己孩子剛生出來的第一眼時,都會有幻想破滅的感覺。案例分析前段時間卻有一位孕媽女兒剛生出來就長得像瓷娃娃,這個小孩不僅皮膚沒有發紅髮皺,五官還都長得十分好看。家中各位來醫院探望的親戚看到孩子也都愛不釋手,覺得這個孩子長大以後肯定不得了。
  • 農村俗話:為人子女五不怨,為人父母七不責,啥意思?
    這是農村俗語,是通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總結提練和沉澱,得出的為人父母和為人子女之間的思想行為操守,是每一個做父母和子女必須遵循的思想品德範疇,是標誌著每一個父母和子女的思想道德修養的高低,也是必須遵守的家庭法則,已經成為家庭文化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賦有深遠的思想內涵。
  • 主播為您讀報|子女定居海外不歸 父母年邁老無所依
    不少有條件的家庭紛紛送子女出國讀書,開闊眼界。很多年輕人出國後,因為各種原因留在了海外,父母則成為留守國內的空巢老人。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即便文化素質較高的老人依舊無法適應國外的生活環境,導致兩代人之間就此隔離,幾年見面次數都屈指可數,成為最親密又最難以親近的親人。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父母總轉發虛假信息?
    大概這是一件極其無奈的事情:信息化的發達,使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但同時泥沙俱下,一旦缺乏監管,總有人會因此中招,就跟病菌容易侵襲抵抗力弱的老人孩子是一樣的道理。前段時間,我們推送了《別信網絡謠言了,真實的義大利防疫是這樣的》這類文章,有讀者在後臺留言說,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會迷信國外的一切都是差的,中國的一切都是好的?
  • 從《一個桶》看父母對子女們的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有的父母會擔心子女們出門在外無法吃到他們喜歡吃的食物,或者擔心子女出門了不會照顧自己,無法攝入足夠的營養,或者擔心外邊的食物不乾淨,沒營養,於是一股腦地給子女們準備了一大堆的行李。桶,父母的愛的具象春節假日結束,男主人公收拾好行李準備出門時,母親冷不防地給他準備了一個白胖白胖的桶。桶的外邊,母親用黃色膠帶貼得嚴嚴實實,就怕桶蓋開了。男主人公看見母親準備著桶的時候,表示年年都帶東西,不想帶了。而且自己那邊啥都有。
  • 父母水盲,子女遭殃!!!
    ,牽連子女;自己水盲,自食其果;官員水盲,百姓損傷;減少水盲,人類興旺。周圍的人說,「怕什麼,我們的祖輩都是這么喝,也沒見出過什麼事!」 現在國家出二胎政策,是否可以見證為什麼四十左右的女性流產概率會達到60%-70%?  聽長輩講故事,為什麼五十多歲的婦女在那個年代可以正常生育?當年物質條件它是何等艱苦,可他們的體質為什麼比現代人強?
  • 童年時父母總吵架,長大後總感覺自己抑鬱,要怎麼走出來?
    當這種恨讓她越來越痛苦時,她就會向外攻擊,去攻擊那個勾引她老公的女人,而且是不斷地攻擊。每次她跟我聊的時候,全都是她老公的不好,整個人的能量都是一種排山倒海的負能量,她能跟你說上幾個小時,而且你無法打斷她。她在跟我聊之前已經做了很多次心理諮詢,可是都不起效果,是因為她根本沒想去解決問題,只想著抱怨。
  • 有沒有想過!我們移民澳洲了,父母怎麼辦?
    移民父母需要提早定製養老規劃父母在澳,「幸福指數」有幾分?「中式養老」或將迎來新發展前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孝敬父母,天經地義,可如今,在父母身邊盡孝道,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尤其是身處南半球澳大利亞的子女們,想與父母見一面都難,更別說在身邊盡孝。目前,父母與子女天各一方已屬常態。
  • 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這麼累?逃不開這7個原因,看你中了幾個
    在我們父輩爺輩那時候,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至少也得有兩個,但是也能一個人拉扯長大。到了我們現在,孩子少了,一家一個,最多一家兩個。生活條件也改善了,大多數一個家庭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團團轉,卻抱怨「孩子太難帶」。這是為什麼呢?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國外的家庭也是一個媽媽帶著好幾個孩子,為什麼就中國爸媽養娃那麼累?其實逃不開這7個原因,看你中了幾個。
  • 看了《火星情報局》,我找到了教育子女的好辦法
    一現代人一提到家訓,總有一種感覺,這是古代大戶人家才有的東西。比較熟悉的家訓,如曾國藩家訓、王陽明家訓、琅琊王氏家訓等,都是赫赫有名的。而這些家訓之所以流傳較廣,也是因為這個家族確實出類拔萃。就比如琅琊王氏,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培養出了以王吉、王導、王羲之、王元姬等人為代表的35個宰相、36個皇后和36個駙馬以及186位文人名仕。
  • 今生子女緣份如此弱,是前世的因果嗎?李雙林
    在農村長大,但是小時候沒吃過苦,父母對我關愛有加,大學畢業有一份穩定在編的幼兒教師工作。但是在感情方面經歷多次戀愛,終於在2017年9月結婚,目前跟丈夫感情很好,丈夫對我比較體貼,我知道自己是夫星不顯傷官旺,但是我卻沒有傷官旺那些對現實不滿爭強好盛的性格特點,在婚姻中我還是處處謹慎,多些體貼。  但是婚後求子不得,檢查出來我跟老公都有問題。
  • 這6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很多父母第一個就中了!
    於是兒子一直呆在家裡,每天上網打打遊戲,或是拿著媽媽的血汗錢出去消遣,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了兩年時間。對於媽媽的指責和管教,他毫不悔改,反而說道: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就對我無微不至的嬌慣?一句話,竟然讓老母親無言以對,只能委屈地流下兩行眼淚。大家或許開始思考,自己家裡有沒有這種潛在危機?
  • 俗語:「父不言子德,子不言父過」,啥意思?古人的話有無道理
    俗語:「父不言子德,子不言父過」,啥意思?古人的話有無道理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俗語,有的俗語讓人覺得說的非常的有道理。今天,我們就要來討論「父不言子德,子不言父過」,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有沒有道理?關於父不言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