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可以描述某些天文結構的長期演變

2020-11-26 心互動

量子力學是研究組成宇宙的微小粒子行為的物理學分支,描述量子世界的方程通常局限於亞原子領域,而與大尺度的宇宙時空並不相關。然而,加州理工學院的一個最新研究發現,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薛丁格方程,在描述某些天文結構的長期演變時非常有用。

薛丁格方程又稱薛丁格波動方程,這是一套根據實驗數據而總結的「經驗性公式」,是由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量子力學中的一個基本方程,可描述微觀粒子的運動。

這項研究由加州理工學院的行星科學教授巴特金完成:大型天文物體通常會被較小的物體環繞,就像太陽周圍的行星一樣,超大質量黑洞更是因此而組成了巨型星系。

天體的運行軌道通常不會一直保持簡單的圓形,相反,它們會在漫長的時間裡緩慢演變,出現大規模扭曲或彎曲,像水面上的漣漪。這些扭曲究竟是如何產生和傳播的,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困惑不解,甚至用計算機直接模擬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巴特金教授決定採用一種稱為「微擾理論」的方案,用以研究天體的運行情況。在超級計算機的虛擬模型中,科學家將每個行星分解成碎片,並將這些碎片散布在圍繞恆星的軌道上,使得恆星被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大環包圍。這些環的運行情況反映了數百萬年以來實際行星軌道的演變。

然而,使用這種方式研究的結果出人意料。巴特金教授說:使用整個恆星系統中的所有材料來模擬演變現象時,可以得到越來越細緻的結果,令人驚訝的是,薛丁格方程出現在最終的計算中。

薛丁格方程描述了亞原子尺度下系統的非直觀行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亞原子粒子實際上具有波粒二象性。巴特金教授的研究表明,星系盤中的天體大規模運行的行為與粒子的行為類似,並且可以用與描述量子行為的相同數學方法來描述。

巴特金教授表示:這一發現令人驚訝,因為薛丁格方程式在以光年為單位的大規模天文尺度上不太可能適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代表星系盤扭曲的波與微觀粒子的量子運動沒有太大差別。

相關焦點

  • 狄拉克方程:「反物質」的先知,量子力學與狹義相對論的調停者
    在玻爾的原子模型中,電子被限制在某些能量級上,薛丁格將他的方程用於氫原子,發現他的解精確地重現了玻爾的能量級。堪稱是對量子力學發展的神助攻~薛丁格方程可以說在物理史上具有極偉大的意義,被譽為「十大經典公式」之一,是世界原子物理學文獻中應用最廣泛、影響最大的公式。他本意是為了反擊海森堡的,然而這個公式卻成為量子力學最基本的方程之一。
  • 《青春豬頭少年》系列描述量子力學與現實生活有著怎樣的關聯
    1926年他提出薛丁格方程,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想出薛丁格貓思想實驗,試圖證明量子力學在宏觀條件下的不完備性。在1933年時發現了原子理論運用的新形勢,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文學獎以用來表彰他發現的薛丁格方程。顯然這個實驗則是具有相應的矛盾性質,薛丁格的貓實驗為何被作者用來描述成為櫻島麻衣學姐的代名詞?
  • 通過變化不同坐標,旋轉方向和角度都可以構造出幾何方程
    另外量子力學的發展和現實的經濟學運行方式高度相關。量子力學的發展和應用則和現實的金融市場運行方式高度相關。從這個角度說,投資量子力學學科,或投資其他各個學科也是相通的。不能就跟學相聲的人沒有一個是相聲演員一樣量子力學研究的是光子,而光子來自於三維空間中微粒微小的波粒二象性產生的電磁波。這個你就可以類比一下你和你手中的手機,那麼假設有兩個波長一樣的微粒,人類如何研究它們如何產生電磁波呢?
  • 高考化學難點突破之物質結構——原子結構(模型演變)
    物質結構部分內容是高考化學的難點部分,涉及原子結構,成鍵,分子結構,晶體結構等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但是,這部分內容是整個化學的基礎,如果能從結構入手,不但可以分析各種物質的化學性質,理解其應用,更能從本質上理解物質的組成及相互轉換。
  • 《量子力學與相對論可能存在的統一模式》(論文)
    量子力學與相對論各自擅長領域不同,一個善於內察,另一個善於遠觀;遠觀之後是內察,內察之後要求宏觀表現;如黑洞發現與機制探索,相對論方程一個解的結論到天文上對黑洞的發現確認,霍金關於黑洞無毛與霍金輻射的論證,可以說天文黑洞存在與狀態發現源於相對論指導性成果(不能低看天文工作),對天文黑洞機制與演變認識分析源於量子力學成果
  • 薛丁格方程
    ,為量子力學的基礎方程之一,其以發表者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而命名。薛丁格方程可以分為「含時薛丁格方程」與「不含時薛丁格方程」兩種。含時薛丁格方程與時間有關,描述量子系統的波函數怎樣隨著時間而演化。不含時薛丁格方程則與時間無關,描述了定態量子系統的物理性質;該方程的解就是定態量子系統的波函數。量子事件發生的概率可以用波函數來計算,其概率幅的絕對值平方就是量子事件發生的概率密度。
  • 量子力學的核心:薛丁格方程 究竟神奇在哪裡?
    我們可以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這個問題。在量子力學中,如果問同樣的問題,得到的答案卻是棘手的,因為位置和動量不再是描述這個系統的合適的變量了。」問題的關鍵是:量子力學試圖去描述的對象及其行為並不是像小小的撞球那麼簡單,有時將它想像為波更好一些。「以光作為例,牛頓除了在引力方面的工作,對光也非常感興趣。」布瓦塔說,「根據牛頓的理論,光可以被描述為粒子。
  • 量子力學的未來是怎樣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網友:量子力學的未來是什麼? 量子力學的未來是什麼?下面這些都代表了傳統量子力學的延伸:狹義相對論(量子場論很好地完成了它)根據第一性原理預測粒子自旋的存在(多虧了狄拉克方程)為量子力學中力的出現奠定了基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有電致力、強力和弱力的量子處理
  • 書單 | 量子力學經典著作
    《量子力學導論 第4版》目次:物理量的量子化;輻射定律;物質的波動性;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Ⅰ;數學補充;薛丁格方程;諧振子;經典力學向量子力學的過渡;磁場中的帶電粒子;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Ⅱ;微擾論;自旋;含自旋的非相對論波方程;量子力學多體問題初步;全同粒子;量子力學的形式結構;量子力學的概念及哲學問題。
  • 【基本無害】量子力學中的狄拉克記號和希爾伯特空間
    通過學習狄拉克記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希爾伯特空間中的對偶空間和單一空間的概念。此外,隨著量子科技革命的興起,15年之內,也就是2035年之前,我們應該可以目睹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落地,如果量子計算商業商業化成功,社會將需要大量的了解量子計算和量子算法的工程師。
  • 為什麼用薛丁格方程來描述電子核外運動是電子云形式而不是軌道?
    從量子力學教科書講解來看,薛丁格方程解本身並沒有描述粒子運動的機率性過年不過,這裡令人困惑的是,角動量守恆是繞體在有心力場中運動必須遵守的規律,但薛丁格方程卻將氫原子中的電子繞核運動描述成球面電子云形式,那麼,用這種形式描述的電子的核運動還會遵守角動量守恆規律嗎?
  • 關于波的物理學,橫波的基本原理、描述和波動方程!
    其中波動方程也揭示了波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而不是瞬時,這也為以後的狹義相對論提供了支持。波的基本原理簡單地說,波是一種傳播的擾動;是一種通過介質傳遞能量的方式。不同的波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例如:機械波、水波和聲波。
  • 「玻爾茲曼方程」精確描述宇宙原初狀態
    斯特裡克蘭和四位科學同事在《物理學評論通訊》雜誌發表了精確方法的研究成果,精確的數學模型被應用到極寬的物理學文本系列,它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以數學模型來描述星繫結構、超新星暴和高能粒子碰撞,而高能粒子物理學已在位於瑞士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室得到深入研究,實驗科學家在碰撞實驗中創造了短期存在的極高溫態—夸克和膠子等離子體,物理學家將它稱之為QGP
  • 偏微分方程:一門揭示宇宙奧秘、改變世界面貌的科學
    現在,描述電磁理論的麥克斯韋(Maxwell)方程組,描述流體運動的歐拉方程組和納維-斯託克斯(Navier-Stokes)方程組,描述彈性體運動的彈性力學方程組,描述量子力學基本規律的薛定鍔(Schrödinger)方程,描述孤立波的
  • 大量空間結構與量子力學數學有著驚人的聯繫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量的恆星或碎片可以在與亞原子粒子相同的規則下運行,這是基於薛丁格方程的變化,物理學家們用它來模擬量子力學系統。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用這個方程來觀察空間結構可以為星系的演化提供新的見解,同時也揭示了早期太陽系的機制和環繞遙遠行星的環的作用的線索。
  • 量子力學的三大階段性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選擇了不同的途徑,前者用粒子的觀點看待開始和結尾之間的運動,而後者則堅持在這個階段必須用波函數描述。在這兩種途徑的背後,隱藏著研究者遵循的兩種不同的邏輯。經典力學的邏輯(可以稱為「經典直觀邏輯」)基於一種信仰,即「粒子運動的原因要在粒子自身以及外界環境對它施加的作用之中尋找」,而量子力學的邏輯則基於另一種信仰,即「粒子的運動的原因要通過波函數來探索」。
  • 波函數與薛丁格方程
    量子力學中最基本的物理概念是刻畫系統狀態的波函數,其時間演化由薛丁格方程確定,相應地,各種物理量的具體數量是對應物理量在該狀態的期待值
  • 量子力學的全局近似詮釋(概要)
    量子力學已經建立一百多年了,但是很多基本概念仍然不清楚,或者爭論不休,比如薛丁格方程的物理意義,波函數的物理意義,測量問題,非局域性問題,等等。借鑑更基本的量子場論,即標準模型,的圖像和理解,考慮到薛丁格方程的近似屬性,從薛丁格方程的物理意義出發,我們可以從直觀和常識的角度重新詮釋量子力學,並對常見的難以理解的量子力學現象,提供符合直覺的物理圖像。我們認為,量子力學是一套宏觀近似理論,即物理體系在一定時間空間範圍內的整體行為,其時空有效範圍,即其波動性的相干範圍。
  • 量子力學中的物質波與概率波
    量子力學的基本出發點, 就是物質的波粒二象性,由德布羅意公式所表述: 式中h 是量子力學的基石:普朗克常數
  • 一個巨大的量子現象——薛丁格方程上天了!
    但是,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助理教授 Konstantin Batygin 有了一個令人驚喜的發現:量子力學的基礎方程——薛丁格方程——在描述特定天體結構的長期演化時出奇的有用。○ 物理學家發現,在大質量天體周圍形成的圓盤內的波的傳播竟然可以被量子力學的基礎方程——薛丁格方程——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