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電吹風≠照X光片 小家電不會產生大輻射

2021-01-21 人民網

  「電吹風有輻射,經常使用有害!」冬季洗頭,長頭髮不容易幹,陰冷中,不少愛美女性便使用電吹風來進行烘乾,但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稱電吹風是家庭中的一種高輻射電器,使用三次電吹風積累的輻射量相當於去醫院照一次X光片,這可嚇壞了不少愛美人士。昨天,讀者魏女士給本報生活實驗室欄目發來郵件,表達了自己對使用電吹風的擔憂。她表示,自己已經懷孕,擔心使用電吹風會傷害到肚子裡的寶寶,希望生活實驗室欄目能夠為大家答疑解惑。

  那麼,除了電吹風,家用的這些小電器中,又有哪些電器會產生電磁場?電磁場強度又是多大?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了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環境檢測中心,進行了相關測量。

袁玉明使用極低頻綜合場強測量儀測量電吹風的電磁場強度。

袁玉明使用電磁綜合場強測量儀測量路由器的電磁場強度。

  謠言

  電吹風是高輻射殺手?

  「連續三次使用家用電吹風的輻射累積量等於醫院照一次X光的輻射量。而且電吹風主要是吹頭髮的,長時間近距離作用於頭部,危害大。剛我在網上也求證了,相比經常使用的手機,電吹風殺傷力更大。」

  寫在實驗前

  電磁場、電磁波、電離輻射

  不是一回事

  昨天,記者來到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環境檢測中心,在高級工程師袁玉明的指導下,用專業設備對電吹風、手機、路由器、剃鬚刀等幾種常見的家用電器進行電磁場強度測量。袁玉明拿出了兩套設備:「測量這些家用電器,因其發出能量的方式不同,所使用的測量儀器也不同。」袁玉明介紹,目前人們經常接觸的電磁場和輻射,有三種,分別是工頻電磁場、射頻電磁場和電離輻射。

  工頻電磁場存在於家裡的電視機、電吹風、電冰箱、計算機等電器周圍。當有電流通過電線或電器時,就會有感生磁場產生,其強度會隨著電流強度的增大而增大。工頻電磁場是一種感生磁場,單位一般以特斯拉(T)計,按照國家標準,100微特(μT)以下,即為相對安全範圍。

  射頻電磁場是指頻率在十萬(100k)Hz到三千億(300G)Hz的電磁場。普通生活環境中的射頻場主要由手機、基站、路由器、廣播電視發射塔、微波爐、電磁爐和雷達等產生。這種電磁場的產生是由電器主動向外側空間發射電磁波而形成的,其計量單位為微瓦每平方釐米(μW/cm2)。目前,我國制定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中規定的標準比一些發達國家更嚴格,美國和日本的標準是功率密度3000微瓦每平方釐米,歐盟的標準是450微瓦每平方釐米,而我國的標準是40微瓦每平方釐米。

  去醫院拍攝的X光片則屬於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指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電離輻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質電離的輻射總稱,其種類很多,高速帶電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質子,不帶電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線、γ射線。這些射線在照射人體後,會破壞人體的細胞的分子鍵,造成斷裂,會有致癌的可能,因此,讓人們談之色變。衡量電離輻射強弱的單位是倫琴,表示身體單位質量接受到的電荷數。

  實驗

  電磁場強度隨距離增大而變弱

  在實驗中,袁玉明分別用兩種儀器對記者準備的這幾種電器所產生的電磁場強度進行了測量。記者發現,這兩種儀器在外形上很像,都是下面是一個電子儀錶盤,上面裝有一個球形探頭。袁玉明告訴記者,大一點的儀器叫做極低頻綜合場強測量儀,用來測量工頻電磁場,而小一點的叫電磁綜合場強測量儀,用來測量射頻電磁場。

  「8.6、8.7、8.8、8.9……」記者將電吹風打開,並調至中檔,極低頻綜合場強測量儀錶盤上的數字不斷跳動,但始終保持在這樣一個數值範圍內。袁玉明說,這些數值的單位是微特。當記者將電吹風調至高檔,錶盤上的數字立即增加一倍,變成了17.3。電吹風檔位不同,所產生的感生電磁場強度也是不同的。但這些測量結果均不到國家標準的五分之一。

  袁玉明告訴記者,感生電磁場強度和射頻電磁場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離發射源距離越遠,其強度衰減得也越快。當他把儀器放在距電吹風20釐米處的地方進行測量時,數值一下子掉到了十分之一。袁玉明表示,電吹風機發出的電磁場強度在安全限值之內,不會對人造成危害。但需要注意的是,用電吹風吹頭髮時,頭皮最好別緊貼著電吹風吹,以免被熱風燙傷。

  不同頻率電磁場測量儀器也不同

  為了印證不同頻率電磁場使用的測量儀器不能混用,袁玉明又用電磁綜合場強測量儀對吹風機進行測量。打開測量儀器時,儀器上顯示的數字為0.2微瓦每平方釐米。袁玉明告訴記者,這是周圍環境中的電磁場強度。隨後,記者再次打開吹風機,當調至中檔時,測量結果在0.1到0.4微瓦每平方釐米之間浮動,高檔則是在0.5微瓦每平方釐米,前後兩組數據相差無幾。當測量儀器距離電吹風機20釐米遠的地方進行測量時,屏幕上顯示的是0.2微瓦每平方釐米,與儀器剛打開時顯示的數據一樣。「這些數值沒有對比價值。由此也可以看出,測量工頻電磁場的強度不能使用用來測量射頻電磁場的測量儀器,這是不科學的。」

相關焦點

  • 吹3次電吹風=照1次X光?電磁輻射真相震驚了
    電吹風在我們生活中算是經常使用的小家電產品了,不過,近日爆料傳聞,吹3次電吹風=照1次X光,對人體有較大傷害,現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電吹風確實是有輻射的!而且不僅電吹風有,凡是電器只要兩端接上了電壓,就會有電場的存在,只要電器中有電流流過,電流周圍一定會有磁場存在。家中的電視、電腦、微波爐等等家用電器,都會或多或少地向外輻射出電磁場。但電吹風的輻射與X光的輻射是不同的,X光輻射類似於核輻射,屬於一種電離性輻射,能使人體細胞的分子鍵斷裂,從而致癌。
  • 專家闢謠:電吹風輻射不會對人造成危害
    記者經實驗和調查發現,兩者不是一碼事,更不能混為一談  「電吹風有輻射,經常使用有害!」冬季洗頭,長頭髮不容易幹,陰冷中,不少愛美女性便使用電吹風來進行烘乾,但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稱電吹風是家庭中的一種高輻射電器,使用三次電吹風積累的輻射量相當於去醫院照一次X光片,這可嚇壞了不少愛美人士。
  • 醫生讓病人拍X光,不擔心輻射致癌嗎?提醒:或與你認知的不一樣
    X光輻射會致癌,快看看醫生怎麼說:首先,我們應明白照x光的作用,這是投射與人體器官和骨骼上的形成影像。X光能直接穿透人體,但當遇到遮擋物時,底片上就不會報告,比如骨頭在片子上就是顯示出白色。而在感光膠片上,可以顯示某一部分的內部組織圖像,有輔助判斷病情的作用。
  • 超低輻射,吹出健康順滑發
    為了對抗生活中的輻射,你是不是費勁了力氣:換上了防輻射眼鏡、防輻射手機膜,連電視旁也擺上防輻射綠植……以為夠全面了,但並不是!真正的輻射大王還在「逍遙法外」呢。其實,電吹風才是最應該注意的小家電。一般來說,電視電腦的輻射值是45mG和100mG左右,而1000W的電吹風輻射值能達到約350mG,看數值對比就知道電吹風有多可怕了。幾分鐘的吹發,輻射值竟這麼大!而且電吹風之間的數值差異就更大了,少至200mG左右,多的竟然都能上千,這測的還是瞬間值,難以想像把長發完全吹乾後身體受到了多少輻射。
  • 拍X光片確有輻射,但幾乎不會危害健康
    「經常拍片輻射多,會影響健康」、「拍一次片會殺死好多細胞」……很多人都知道拍X光片會有一定的輻射,這就意味著不健康,不少人因此而抗拒做有放射性的檢查,害怕因此損害健康,甚至患上癌症。專家指出,確實,拍片存在一定的放射性輻射,但劑量很低,幾乎對健康沒有影響,切莫因噎廢食,耽誤疾病的治療。
  • 體檢照CT和x光有多傷身體?輻射會致癌?這3點希望你能早知道
    這不僅讓人納悶了,照CT和x光對身體的傷害真的很大嗎?這期就讓醫生告訴您真相!第一點真相:CT和x光存在輻射,可能會致癌?我們知道輻射主要分為兩類: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對身體危害極小,沒有電離能力的就是非電離輻射,比如各種小區裡的通信基站、手機、電腦、微波爐等就屬於這一類。而X 光、CT 這些檢查產生的輻射,就屬於電離輻射了。
  • 7款電吹風測評:聽說負離子電吹風會產生臭氧,檢測後發現……
    每天洗完頭髮,就需要用到電吹風。最近,甚至還有小夥伴還擔心負離子會有臭氧產生。嘛,還是一起來測評看看吧!本次檢測一共有7款樣品,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1.1 大功率 = 大風量?另外即使長時間使用,也不會有多的臭氧產生。所以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根本沒必要擔心,放心使用即可。為了保證結果嚴謹性,我們實驗室採用了與Stiftung Warentest(德國商品測評基金會)相似的實驗【1】,統一採用最大風量和最高溫度檔對頭髮樣品進行實驗,每組實驗重複2-3次。
  • 手機放床頭有輻射?能不能放床頭?關於輻射的4個謠言一次說清!
    在我們玩手機或者打電話的時候,免不了肯定會產生電磁輻射。謠言二:家附近建了通信基站會有強輻射真相很多小區周邊建了用於通信的基站,居民則會開始擔憂:基站輻射這麼強?會影響生活嗎?其實,家附近建了基站,不僅不會增加輻射,反而有可能會減少!
  • 電吹風常見故障有哪些?該怎麼維修?
    一、電吹風的結構組成吹風機:是由一組電熱絲和一個小風扇組合而成的。通電時,電熱絲會產生熱量,風扇吹出的風經過電熱絲,就變成熱風。吹風機的種類雖然很多,但是結構大同小異,都是由殼體、手柄、電動機、風葉、電熱元件、擋風板、開關、電源線等組成。
  • 知識科普:接受了X線等有輻射的檢查後還能懷孕嗎?能繼續餵奶嗎
    對於我們現代醫學三巨頭,x光片,CT,還有核磁共振MRI。進一次醫院,和他們相遇真的是太可能了。然而,這三巨頭,在媽媽們的眼中,也叫做「輻射三巨頭」。媽媽們是真的害怕他們的輻射。真的害怕自己的寶寶在懷孕期間遇到輻射。
  • 輻射危害大?X光和CT不能做?
    輻射危害大?X光和CT不能做?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感受到輻射,但輻射卻又是無處不在的。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會致癌的輻射,通常指人造輻射。其中又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的運用環境多為醫療機構,例如x光、CT、PET-CT、放療等。這些輻射所攜帶的能量巨大,足以對人體的DNA造成一定的損傷。
  • 坐高鐵不亞於照X光?關於中國高鐵輻射,這次醫生好好跟你解釋
    網上曾經有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文章中提到高鐵沒有使用健康的材料和保護措施,會對人體特別是女性有特別大的傷害,可以等同於照X光,文中更大膽指出高鐵對女性的生殖系統會有很大的損害。不少網友看了這篇文章都後怕不已,特別是一些未婚未育的女性,生怕坐了高鐵影響自己以後的生育。
  • 做CT照X光片 你接受的醫療輻射將納入監控
    生病做檢查,難免要跟CT、X光片打交道,在醫院放射科、核醫學科等地方,照X光,「當心電離輻射」的警告標示隨處可見,做這類檢查難免令人有些擔憂。你在醫院接受醫療輻射安全嗎?4月5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以下簡稱市衛監局)獲悉,近日,我市率先在南岸區對17家醫院安裝「醫院X射線告警系統」,開始對醫療輻射水平進行實時監控。隨著醫學檢查的發達,放射診療技術越來越多地進入到臨床診斷中,大功率設備數量和需要用其做疾病診斷的人數日益增多,「醫療輻射」是否安全,已備受關注。
  • 坐高鐵=照X光? 高鐵上的電磁輻射量到底有多少?
    坐高鐵=照X光?  高鐵上的電磁輻射量到底有多少?光」「高鐵女性乘務員因輻射導致不孕」等謠言在網上傳播。 實際上,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規定,高鐵產生的磁場輻射的安全標準為100微特斯拉(磁感應強度單位)以下,電場輻射的安全標準為5千伏/米以下。專業人員曾經專門對高鐵車廂中的電場輻射進行測量,電場輻射值分布在0.011—0.021千伏/米的範圍內。很明顯,我國高鐵的電磁輻射量遠遠低於國際標準,這個輻射值根本不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 兒童因治療需要多次拍X光,對健康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現代社會,現代生活帶來了各種各樣的一些輻射,很多輻射是人造的,也就是說在以前的傳統社會裡是不存在的,隨著現代生活各種新技術,新設備,新能源的出現,最新的輻射就產生了,這其中就包括了醫療輻射,最常見的醫療輻射就是拍攝x光。
  • B超、MRI、X光片、CT……到底哪些檢查有輻射?
    在聊這些檢查前,安安先跟大家說一說輻射。輻射是一個物理學名詞,按照輻射作用於物質時所產生的效應不同,人們將輻射分為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兩類。其中,電離輻射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質電離的輻射總稱。非電離輻射之能量較電離輻射弱。非電離輻射不會電離物質,而會改變分子或原子之旋轉,振動或價層電子軌態。非電離輻射包括紫外線、熱輻射、無線電波和微波。根據目前科學研究,暫未發現對人體有害的證據。那B超、MRI、X光片、CT等檢查有電離輻射嗎?
  • 科普 | X光、CT、核磁共振…你了解嗎?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為什麼有時候要做昂貴的核磁共振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身邊電磁輻射到底有多危險?
    就像曬太陽可以把皮膚發熱,但曬時間太長則難免灼傷一樣,但是曬太陽絕對不會使人體的分子產生電離,所以無線電波產生的電磁輻射照射結果,最多只有熱效應而已,不會傷及生物體的分子鍵,與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核輻射是兩碼事。
  • 中國高鐵輻射大「坐高鐵=照X光」?專家:無稽之談
    孫章說,相應地,高鐵的高壓電力設備就會輻射出這個頻率段的電場和磁場,屬於「極低頻電磁輻射」,完全不同於X光的電離輻射。因此,網傳文章中「坐高鐵=照X光」的說法純屬誤導。有電的地方就有輻射,普通火車、地鐵都有輻射,手機、剃鬚刀有輻射,太陽光也有輻射。只要輻射在一個安全值內,就不會對人產生影響。那麼,這個安全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