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三巨頭合影,為啥羅斯福都在中間?除了美國強大還有另外兩點

2020-12-08 騰訊網

  如果了解二戰歷史的讀者,一定知道二戰中的三巨頭,他們分別是三個國家的領導人,美國的羅斯福,英國的邱吉爾,以及蘇聯的史達林。這三個國家在二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們三個人也經常在一起開會,但是如果仔細觀察當年的老照片,就會發現每次三個人坐在一起的時候,羅斯福總是在中間的位置。

  位置換來換去,只有中間的羅斯福從來沒有動過,就算是在史達林的地盤上開會,羅斯福也當仁不讓地坐在了最中間,按照常理來說,東道主一般都是在中間位置的,為什麼羅斯福能夠穩穩地坐在中間的位置呢?其實這裡邊兒的深意很大,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最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國家的實力,國家領導人代表的是國家,國家有實力,自然是可以坐在中間的位置。雖然蘇聯和英國也是強國,但是在當時和美國比起來,這兩個國家還是差太遠。主要是因為英國和蘇聯早早地就投入了二戰,期間國家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而美國對於二戰一直保持了觀望的態度,甚至還靠著戰爭賺了不少錢,雖然中後期也加入了戰鬥,但是這個時候美國的實力已經是蘇聯和英國沒法比的了。因為美國的實力強,所以不論在什麼時候都出於一個中心地位,羅斯福坐在最中間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除了這一點原因之外,還有另外兩個方面。雖然他們三個人經常開會,但是蘇聯和英國互相都是沒有好感的。這兩個國家的關係也很有意思,英國覺得國內的罷工運動,就是蘇聯造成的。而蘇聯在和德國打仗的時候,希望英國能伸出援手,但是英國並沒有同意。

  所以這兩個國家是存在隔閡的,既然兩個國家有隔閡,那麼領導人之間的關係肯定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不論是他們誰坐到中間,另一位肯定都是不同意的,所以最後只鞥選擇一個折中的方法,那就是讓羅斯福坐在中間,這樣一來也可以把二人隔開。

  另一個方面是蘇聯和英國都有求於美國,當時這兩個國家都不富裕,想要把德國打跑,肯定需要美國的援助。既然是有求於人,自然要擺出來良好的態度,所以他們才會主動讓出來最中間的位置給羅斯福來坐。

相關焦點

  • 二戰,三巨頭合影,為何總是羅斯福坐在中間?
    比如一戰結束後,巴黎和會的三巨頭,指的是法國總理克裡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三個人代表著當時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三個國家,實際上也是巴黎和會的操作者。 與此相同,二戰時期產生的三巨頭,也是代表著反法西斯同盟中,實力最強大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羅斯福、史達林、邱吉爾,羅斯福去世後,由杜魯門頂替。
  • 二戰三巨頭合影,為什麼總是羅斯福坐在正中間?原因不簡單!
    在二戰結束之時,美國,英國,還有蘇聯三個國家在雅爾達地區召開了一次會議,他們在研究戰爭結束之後的國家秩序問題。這次會議結束之後,三國的領導在一起合影,通過一些照片發現,他們三個人在一起合影總是美國的總統羅斯福坐在正中間。
  • 二戰三巨頭合影,羅斯福為何總是坐在中間?史學家:原因不簡單
    二戰三巨頭合影,羅斯福為何總是坐在中間?史學家:原因不簡單   隨著許多歷史資料的解密,我們總是能夠從中發現一些學問。比如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三巨頭在召開會議期間,我們總是能夠發現羅斯福總是坐在中間位置。
  • 二戰中三巨頭合影,為何偏偏羅斯福坐中間?背後原因真不簡單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前美國和英國以及蘇亮在雅塔爾舉行了一次首腦會議,研究戰爭結束後全球新秩序和利益分配的問題,在這次會議上三巨頭進行了合影,事後發現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坐在了中間主位上,英國首相邱吉爾和蘇亮領袖史達林在其左右,這是為何呢?
  • 二戰三巨頭年輕時都長啥樣?個個顏值高,但沒有一個是聽話的孩子
    反法西斯一方則是由中國、英國、美國、蘇聯為代表的同盟國。 在蘇聯的提議下,第一次「三巨頭」會晤地點定在了德黑蘭,11月28日下午4時,會議正式開始,三巨頭姿態各異的坐在一起留下了這張歷史性的合影。很多人可能會好奇,三巨頭在年輕的時候都長啥樣呢?
  • 二戰三巨頭嗜酒如命,到底誰的酒量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說起二戰的三巨頭,大家可能都會知道,那就是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二戰之所以能勝利,他們三個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以說就是因為他們三個領導人在二戰當中制定了總體的作戰方案,才使得那些法西斯在各個戰場屢屢受挫。二戰三巨頭嗜酒如命,到底誰的酒量大?
  • ...偉大衛國戰爭期間史達林與羅斯福和邱吉爾往來書信:文獻研究...
    相較而言,史達林與羅斯福之間的信函比較少,原因是他們當時的關注點有所不同。美國更關注讓蘇聯向遠東滲透,企圖把蘇聯引入對日戰爭。總之,這一時期出現的問題使得聯盟三角關係中的蘇英邊和蘇美邊都出現了緊張關係和正面博弈。正是由於聯盟關係齟齬不斷,史達林拒絕參與羅斯福和邱吉爾倡議的「三巨頭」首次會晤。史學界有學者認為,史達林錯過了一次三方深化合作的良機。
  • 二戰期間的美國高校
    當時美國人口大約1.3億人,整個二戰中,美國政府先後動員2000萬人應徵入伍。在徵兵過程中,美國政府既「唱高調」又給實惠,不僅有強烈視覺效果的海報,還有足夠豐厚的軍餉,更是考慮到了戰後退伍軍人的權益,比如0首付購房和低息貸款,大學擴招和教育補貼讓退伍軍人進入大學校園。
  • 法國在二戰中僅僅堅持38天,為何卻能成為「五常」?
    二戰剛結束時,法國仍然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統治面積僅次於蘇聯和大英帝國,世界排第三。本土加殖民地人口約一億,僅次於中英蘇美,世界第五。再加上當時法國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工業產值完爆除了美蘇英之外的所有國家。有這樣強大的綜合實力,法國躋身五常,有什麼問題嗎?當然了,法國躋身五常,也有戴高樂和邱吉爾的努力。
  • 愛因斯坦與羅斯福:原子彈的製造
    原子彈的出現,對於整個世界都是一個重要事件。我們看到美國用製造出來的兩枚原子彈,砸向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這一事件對二戰最終結束,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原子彈這個東西,作為工具,本身不具有任何好壞的屬性,但是因為威力實在太大,直到今日眾說紛紜。
  • 開羅會議,羅斯福提出把越南和琉球歸還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直到11月2日,蔣介石打電話給羅斯福,表示願意前往埃及會見羅斯福和邱吉爾。 羅斯福還提出,如果中國不接受越南,那就對越南進行託管。對此,蔣氏對這個方法表示贊同,但蔣氏也提出,最好的辦法還是讓越南獨立。但羅斯福不接受這一點。
  • 德國差點滅了強大的蘇聯,為什麼日本卻徵服不了落後的中國呢?
    德國和日本是二戰的主力軍,是法西斯的代表國家,雖然看似他們好像沒有什麼交集,在各自的區域內打的不亦樂乎,甚至不少人認為德國和日本在二戰時期是一個檔次的,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法西斯三巨頭德國日本義大利,其實國力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
  • 美國家檔案局將解密2.4萬名二戰間諜身份(圖)
    「警察」樂隊鼓手斯圖爾特-科普蘭的父親邁爾斯-科普蘭(右)與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孫子小溫斯頓-邱吉爾的合影。  中新網8月15日電 作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身的戰略情報局(OSS),其所屬的二萬四千名間諜的工作和身份,即將由美國國家檔案局解密,一個龐大的軍方與民間特務網絡將公諸於世。   據香港《大公報》十五日援引外電報導,戰略情報局由羅斯福總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立,該局成員包括各類人物,如歷史學家、演員、律師和運動員。
  • 美國著名女預言家,曾準確預言羅斯福壽命,最後一個預言關於中國
    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曾出現過袁天罡,劉伯溫等"神機妙算"之人,國外也出現過可以預言未來的高人,比如佔卜師諾查丹瑪斯,公認為世上最偉大的預言家巴巴·萬加,這些都是歐洲的。這樣神奇的人物美國也曾出現過,珍妮·狄克遜,她曾準確地預言過當時總統羅斯福的生命終點,她一生中最後一個預言卻是關於中國的。
  • 此國在聯合國擁有三個席位,為何至今都未公布另外兩個是誰?
    聯合國,現有193個正式成員國,每個成員國都擁有投票權,佔一個席位。然而在歷史上,卻有兩個國家分別擁有3個聯合國代表席位,它們就是蘇聯和美國,蘇聯曾用上過三個席位,例如1971年我國重返聯合國時,蘇聯投了三票贊成,不過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只有一個席位。
  • 漫威三巨頭有兩代,雷神鋼鐵俠是第二代,第一代很多粉絲都不知道
    漫威最早的三巨頭是誰?有一個是美國隊長,另外兩個卻很少人知道雷神、鋼鐵俠和美國隊長是漫威的第二代三巨頭,那麼第一代三巨頭都有誰?納摩誕生的時候現實世界中正處於戰爭的狀態,所以他與美國隊長一樣,有很多故事都是圍繞著戰爭展開。納摩是漫威著名組織光照會中的一員,曾參與過《內戰》和《復仇者大戰X戰警》等漫威大事件。納摩未來有可能會在漫威電影《黑豹2》中登場。
  • 羅斯福提議把琉球還給中國,蔣介石:我拒絕
    羅斯福與蔣介石會談時,曾提出,琉球對中國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是臺灣的外部屏障,所以強烈建議中國收回琉球,但是蔣介石竟然答覆說,琉球問題比較複雜,還是中美共管比較好。羅斯福感覺到很不可思議,還有人到嘴邊的肉都不吃的,既然這樣,我大美帝就笑納了。至此,琉球成了後續美國遏制中國的前沿陣地,如果當時收回了琉球,如今的我國根本不會在戰略上這麼被動。
  • 二戰1941:羅斯福給日本天皇的信——美國為和平所做的最後一次努力
    對於日本會對美國發動攻擊的可能性,美國其實早已通過破譯的情報知道得一清二楚。1941年11月25日,羅斯福總統曾對部下告誡說:「下星期一,即12月1日左右最危險,日本慣用奇襲伎倆,你們要加緊研究對策。」 國務卿赫爾等人也提出了不能消極等待被動挨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