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提議把琉球還給中國,蔣介石:我拒絕

2021-01-09 碧樹笑西風

琉球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8年,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以一紙《馬關條約》割走了這塊土地。自此,琉球和中國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分離,直至今日還沒有回歸。

其實,琉球是有機會回歸的,但是一個人的一句話,導致中國與這個機會失之交臂,他就是蔣介石。

羅斯福與蔣介石會談時,曾提出,琉球對中國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是臺灣的外部屏障,所以強烈建議中國收回琉球,但是蔣介石竟然答覆說,琉球問題比較複雜,還是中美共管比較好。羅斯福感覺到很不可思議,還有人到嘴邊的肉都不吃的,既然這樣,我大美帝就笑納了。至此,琉球成了後續美國遏制中國的前沿陣地,如果當時收回了琉球,如今的我國根本不會在戰略上這麼被動。

其實,蔣介石之所以不敢接收琉球,是因為他患上了重度的恐日症。蔣介石不止一次的對手下的幕僚說,收回琉球恐怕將來會和日本產生糾紛,所以寧願不要這份土地。

蔣介石的恐日不止表現在這一點,比如說,國民政府一直到美國對日宣戰之後才正式對日本宣戰,而中國共產黨在1932年就對日宣戰了,晚了將近十年。

二戰結束後,蔣介石聘用了大量的日本士兵,並不把他們當做戰俘看待,反而稱他們是「徒手士兵」,可謂是把日本人的面子裡子都照顧了,也不知道蔣介石是否想過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國民戰士。

自古,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而當一個國家元首無能又心思不正的時候,怎麼能期待這個國家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呢?對此,您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開羅會議,羅斯福提出把越南和琉球歸還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於是,羅斯福於1943年6月致電蔣介石,表示希望邀請蔣介石、邱吉爾和史達林舉行四方會談。但此時中國抗日戰爭正處於緊要關頭,蔣介石多次婉言拒絕。 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提出戰後將越南歸還中國,因為越南在歷史上曾經屬於中國,在清朝也是中國的附庸國,所以歸還中國是最合適的選擇。但是羅斯福的提議卻被蔣介石拒絕了。
  • 劉文典曾稱:必須控制琉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沒想75年後成真
    清華大學國文系主任劉文典曾就日本戰敗後該如何處置這一問題寫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劉文典表示中國應該全力向日本索賠,並且必須要回琉球,他還說中國即使是放棄索賠也要拿回琉球,不然後果將十分嚴重。然而這一提議並沒有引起國民黨高層的注意,導致我們錯失了拿回琉球的最好時機,並且因劉文典的影響力不夠,也沒能引起全國關注,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 中國藩屬國琉球國,被日本一步步吞併
    1429年,南、中山、山北三國統一為琉球王國。1372年,琉球諸國成為中國明王朝的藩屬國。明亡後,琉球繼續向清政府朝貢。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冊封,從此琉球使用清朝年號,向清朝納貢,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從未間斷。
  • 釣魚島就是美國有意在中國和日本之間埋下的隱患
    從明朝開始,琉球正式成為了中國的附屬,歷代琉球國王都需要得到明朝皇帝的確認和冊封。兩國之間經常會有往來,而每一次都必須途徑釣魚島,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三百多年,明亡清興以後繼續延續。隨著清朝的衰落,特別是兩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國家的沒落已經顯而易見。
  • 楊天石:蔣介石與釣魚島的主權爭議
    蔣介石的這段日記表明,中國政府從未承認所謂「尖閣島」屬於日本,即使是琉球,也從未承認其屬於日本。自然日本政府以「尖閣島為琉球所統屬」來論證「尖閣島」屬於日本的說法不能成立。8月22日,臺灣國民黨當局「外交部長 」魏道明向「立法院」外交委員會報告:「我政府已將我對釣魚島列嶼(即日本所稱尖閣群島)所持之立場,明告日本政府。
  • 中國之後普京也出手了,美國進入艱難季節!
    事實上,琉球和釣魚島二戰後本該歸還中國,但開羅會議時蔣介石面對羅斯福將琉球和釣魚島歸還中國的建議卻斷然拒絕了(蔣介石擔心是羅斯福試探他,其實這是蔣介石的多疑,當時羅斯福是真想給,原因是冷戰還沒打,羅斯福想拉攏蔣介石領導的中國)。於是,二戰後琉球與釣魚島及附屬島嶼被聯合國託管,然後為了打新冷戰美國又操作交給了美國代管。
  • 日本曾提出與中國分割琉球群島,但被李鴻章拒絕
    ——歌德(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608字,閱讀約4分鐘日本是一個貪婪卑鄙的國家,在近代提出了與中國瓜分琉球群島的計劃,日本不僅要吞併琉球群島,還要從中國攫取大量財富。琉球的前世今生上世紀50年代,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島鏈戰略。第一島鏈北起日本,經過琉球群島,連接臺灣島,最南端是菲律賓群島和大巽他群島。
  • 大英帝國最後的榮光:令邱吉爾比蔣介石還失落的雅爾達會議
    原本會議不是蘇聯提議開的,此時的蘇聯正在忙著在德國屁股後面窮追猛打。但畢竟是很多事情需要協調商量,而蘇聯此時是這場戰爭的中堅力量,所以是另外兩位求著史達林來。關於會議的地點選定,其實也是商量爭論了很久。
  • 劉文典料事如神:必須拿回琉球否則後果難以想像,不料75年後成真
    世界上的二戰從1939年的9月1日開始計算,但是中國的抗日戰爭早就從1931年9月18日開始,從此打了14年的艱難抗日戰爭,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中國、美國以及英國在一起召開了一場關於「如何處置日本」的會議,「瓜分日本」的想法有被提出但是卻未能付諸實踐!
  • 蔣介石:美國每向日本賣一滴石油,中國將士將流一加侖鮮血!
    美國要求我們從中國撤軍,我們堅決不能答應!美國獲得這個天大的秘密後卻不是積極備戰,反倒對日本還抱有幻想,希望最好是不要開戰。說來這也不怪美國政府,因為那時候大多美國人是希望保持中立的,不要打仗,美國政府不得不考慮民意。
  • 日本提出無償歸還琉球,李鴻章卻一口回絕,拒絕的原因是什麼?
    琉球是位於太平洋島嶼上面的重要群島,在中國古代,琉球這個概念十分的陌生而又熟悉,熟悉是因為他們國家和古代中國一直保持著貿易朝貢的關係,陌生是因為從近代以後,中國人對於琉球的概念越來越陌生,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琉球曾經是明清的附屬國,甚至不知道琉球是漢文化在太平洋上面的一顆珍珠。
  • 西太平洋戰略掌上明珠:琉球!主權歸屬會永遠擱置嗎?
    其實衝繩地區原本叫做琉球群島,在明朝時期就是我們的藩屬國之一。並且當時明朝也十分重視這樣一個國家,不論是人口流動也好,還是工匠和技術人員的轉移也罷。對於琉球,明朝政府都是特殊關照友好往來的,但是後來明朝後期的統治力量衰落,而當時的日本,在朝鮮地區與明朝軍隊發生激戰。以後,日本國內短期陷入混亂,但是日本的基本國策開始由北向南轉移,並且入侵了琉球群島。
  • 蔣介石政權,一共聘請多少外國顧問,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
    清朝末年,中國門戶大開,許多外國人在中國這塊熱土上,尋找刺激,施展抱負,一時間,洋人四處可見。北洋政府時期也聘請大量的外國人作為顧問,在國家體制,貨幣制度,稅收制度方面進行改革,蔣介石政權聘請外國顧問這一傳統,也是從此這個時候開始的。
  •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琉球、日本的愛恨糾紛(上)
    2019年日本衝繩縣,琉球王國故都「首裡城」,慘遭火災,許多重要的文化遺產遭到焚毀。不過,琉球王國的外交檔案,卻保存在臺灣的世界記憶國家名錄中。你沒看錯,可不是保存在日本國,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琉球曾是臺灣東北方海域的小王國,被日本併吞才改稱衝繩。那琉球是怎麼被吞併的呢?這就得從中國與日本,爭奪東亞大哥的亂局說起。
  • 老照片:望鄉的蔣介石蔣經國,給馬拉度納戴軍帽的卡斯楚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望鄉的蔣介石蔣經國,給馬拉度納戴軍帽的卡斯楚【1965年的奧斯卡影后,義大利女演員索菲亞·羅蘭,被譽為世界上最具自然美的女人,義大利永遠的女神。】她曾經說「我寧可吃著意面喝著酒,也不想去減肥瘦成size 0」。
  • 陳獨秀被蔣介石抓捕入獄,愛因斯坦致電營救,蔣說了這句話拒絕
    要知道這個人是對中國的近代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的,比如說在辛亥革命中和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所以在陳獨秀被抓走之後愛因斯坦非常的生氣,他聯合了很多科學家包括羅素在內聯名向蔣介石致電要求釋放這位領袖,不能夠這樣的對待自己的同胞等等,他們認為蔣介石會尊重他們這些科學家,然而蔣介石是這樣回復的。
  • 蔣介石讓戴笠暗殺一人,戴笠聽後一臉惶恐:這個人我真不敢動!
    要說中國特務第一人,無疑是戴笠,戴笠在探取情報與培養特務上都極其優秀,因此深得蔣介石的器重,並讓戴笠一手創辦了軍統情報局。但戴笠也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凡是被戴笠所抓住的特務都是九死一生,戴笠雖然在抗日戰爭中提供了不少有用情報,但因為國共兩黨的不和,許多身為共產黨的愛國人士在被戴笠抓住後也是難逃一死。
  • 衝繩血淚:一個原名「琉球」的中國藩屬國
    圖 | 知識收發室 文 | 徐秋白在靠近我國福建、臺灣的東部,太平洋的西部,有著一系列島嶼群,名為琉球群島。現在的日本「衝繩」,在古代有過獨立建國的歷史——琉球國,曾是我大明與大清帝國的藩屬國。首裡城正殿 圖源 | 維基百科時間來到永樂年間,中國賜琉球王姓為尚氏,史稱「第一尚氏王朝」。
  • 胡適對蔣介石的承諾
    [摘要]傅斯年告訴胡適,蔣介石希望由他來說服胡適擔任國府委員兼考試院院長。胡適回信委婉拒絕蔣介石,為自己不做政府官員做解釋。對此,胡適沒有理會,他乘坐蔣介石派來的飛機,和陳寅恪一起,離開了北平。胡適為何離開?對這一問題,學界的一個解釋是「胡適擔心大陸沒有學術自由與思想自由」。對這一解釋,我很贊同。不過,我以為胡適離開北平,似乎還與他對蔣介石的承諾有關。一胡適對蔣介石有什麼承諾呢?這還得從胡適給傅斯年的一封被刪節的信說起。1947年2月4日,傅斯年給胡適寫了一封信。
  • 琉球王朝的王室還有後裔嗎?
    至此琉球三王國共為朝廷的藩屬國,整個琉球盡統於明朝之管轄。基於此,朱元璋奠定了統轄琉球王國的基礎。後來,在成祖朱棣承大統後,詔諭琉球三王。永樂元年(1403年)春,三王並來貢。山北王請求辭官帶,詔賜如中山。於是,自永樂時期開始,琉球王位嗣承由朝廷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