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政權,一共聘請多少外國顧問,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

2020-12-06 阿勝說歷史

中國人被刀片請洋人做顧問,其實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時期,那些混跡於皇宮中的洋教士。尤其是康熙時期,他將很多學有所成的傳教士留在身邊,輔佐左右,並拜他們為師。清朝末年,中國門戶大開,許多外國人在中國這塊熱土上,尋找刺激,施展抱負,一時間,洋人四處可見。

北洋政府時期也聘請大量的外國人作為顧問,在國家體制,貨幣制度,稅收制度方面進行改革,蔣介石政權聘請外國顧問這一傳統,也是從此這個時候開始的。

蔣介石政權聘請外國顧問原因很簡單:在政治上加強與帝國主義之間的聯繫,在經濟上獲得援助,同時引進先進的軍事科技技術,穩固自己的統治。

根據一些史料記載,蔣介石所聘請的外國顧問,主要來自於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波蘭,荷蘭,奧地利,瑞士,南斯拉夫。這群人分布於蔣介石政權的各個部門,所涉及的部門有,外交部,軍政部,參謀部,內政部,財政部,實業部交通部等等。

這些外國顧問非常的不簡單,都是在某個領域專長,涉及的專業技術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情況下,他們不僅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而且來中國之前,有的在高等學府任教,有的在國家機構或者技術部門身居要職。

蔣介石的私人顧問——拉鐵摩爾。

1941年6月23日,羅斯福將拉鐵摩爾,推薦給蔣介石擔任他的政治顧問。對於蔣介石來說,羅斯福能主動向其派一個政治顧問,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他希望通過對美國顧問的影響,從而間接地爭取到羅斯福對中國的支持。

拉鐵摩爾,最主要的貢獻,在於東北問題的處理上。

他認為日本可能向英美妥協,有沒有可能承認日本對東北的控制權,他建議蔣介石,中國抵抗日本的外交戰略,只有一個辦法:堅持中國的領土完整和政治主權,堅決反對日本的領土。

對於中國關於東北的國內政策,提出了9條意見,概括起來說就是堅持光復東北,代表人民醫院,不與日本做任何妥協,在東北地區設立戰區,開展局部抗日活動。

很顯然,拉鐵摩爾的政治理論與蔣介石非常的一致。

史迪威和陳納德,這兩個人在抗日戰爭時期,對中國影響非常深,我們會開一篇文章單獨介紹。

除了大批的美國顧問之外,德國顧問也是蔣介石政權很早就依賴的對象。1927年國共分裂,蘇聯顧問全部解聘之後,1928年11月,蔣介石邀請德國顧問包爾來中國,開始了德國顧問在中國的活動。

德國顧問幫助訓練軍隊,灌輸德國軍事思想,軍官教育部隊編制。除此之外,德國顧問,幫助地方政府進行軍事訓練。比如:施太秋 在山東、 斯達克在山西 、 林德曼在廣東。在德國顧問的指揮下,蔣介石的軍隊曾大肆圍剿紅軍蘇區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爆發後,德國顧問跟隨他訓練的部隊,奔赴淞滬戰場。

1938年,德國和日本成為戰略夥伴之後,所有的德國顧問離華。

在此前的十年之間,蔣介石政權一味地跟著德國人轉,尤其是軍備工業建設,全部執行的是德國標準。

在經濟方面,蔣介石也一直依靠外國顧問,比如1937年之後,蔣介石就一直聘請義大利國家部長斯鐵法尼,擔任國民政府的高級顧問,他的工作內容涉及到了,中國鄉村建設,中國天主教發展,如何統一中國,地方財政,民眾訓練,教育,勞資關係的調整,鐵路等等方面。

蔣介石政權,聘請的外國顧問不計其數,主要集中在軍事和經濟方面。

但是,值得一說的是,不論是美國還是德國,派遣顧問到中國,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這些顧問,維護在東方的利益。不可否認,這些顧問對蔣介石政權的外交政策和各國的關係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同和不同(圖)
    1914年以後,蔣介石開始跟隨孫中山,加入了當時的中華革命黨,後來這個黨又改名為中國國民黨。這是個有相當長的革命經歷的政治團體。而它明顯地不同於中國共產黨,不僅因為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不同於共產黨的共產主義,而且因為這兩個黨有著完全不同的社會基礎。  孫中山的黨的主要支持力量顯然是社會的中間階層。它在許多年裡,其實始終是依靠海外那些愛國的華僑的贊助和參預生存發展下來的。
  • 加入「中國籍」外國人一共有多少?
    加入「中國籍」外國人一共有多少? 據:全國第6次人口普查顯示約12000多人,但大多是初解放時加入中國籍的國際友人及其後裔,二戰結束後的日本遺孤及其後裔,近10年來外國移民新入籍的不足300人
  • 蔣介石唯一回大陸掃墓的孫子,跪拜時道出心酸5字,字字戳心
    蔣介石是國民黨最高領袖者,他曾經和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爭奪過中央政權,但最終敗北,故而只能逃到臺灣並在臺灣建立政權。自此之後,兩岸關係至今都沒有完全和解。蔣介石可謂是歷史的有功者,也是有罪者。蔣介石帶領著一眾的追隨者,定居臺灣後,就沒有再回過大陸了。連帶著臺灣的一眾大陸士兵都無法再返回到大陸,他們中很多人臨終都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對於蔣介石,這些人懷著又愛又恨的心理。身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自然知道父親在那一戰中受到的恥辱有多麼的大,他不願意再踏入大陸,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但臺灣畢竟不是他們真正的家。
  • 蔣介石從大陸運百萬兩黃金成建設臺灣資本
    憑良心講,這為數百餘萬兩黃金,絕大多數系取之於大陸同胞的納稅錢,或者在實施「金圓券」政策時期,當局以半強迫手段從大陸民間強行徵收而來。這些金銀,完全是當年大陸人民脂民膏。而國民黨在敗退臺灣後,蔣介石為求政權延續,進而立足臺灣,徐圖再起,這批搶運自大陸的巨額黃金,即成為蔣介石建設臺灣的資本。  有來自大陸的黃金當靠山,新臺幣的改制遂於1950年7月1日起實施。
  • 蔣介石在大陸掌權期間,國民政府出了多少位行政院長?他們是誰?
    眾所周知,蔣介石從1928年掌權後,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國民政府首腦,那麼在大陸的這段時期國民政府出了多少位行政院長呢?這個職務類似總理一職,在國軍中地位不凡,那麼,從蔣介石真正掌權開始,到底什麼人擔任過這個職務?
  • 乙醇燃料電池主要適用於哪些領域
    ; 乙醇燃料電池主要適用於哪些領域
  • 吳景平:蔣介石如何參與並推動1935年的法幣改革?
    就對銀行與幣制領域的把握,無論是學理還是實務,蔣介石都無法與宋子文相比;但是,蔣介石當時確實是以全力支持中央銀行包括其鈔票的發行流通,尤其是命令各部隊長官不得以任何藉口拒絕領用中央銀行鈔票「。另一方面,國民政府加強了對於普通商業銀行的準入和貨幣發行方面的監管。
  • 外國打過哪些「大老虎」?
    外國打過哪些「大老虎」? 張成澤的權力主要來源於其駙馬的角色,在某種程度上張成澤與金敬姬共享實力。實際上張成澤被打倒後,金敬姬等於繼承了張成澤的政治遺產。
  • 孫中山並沒有指定蔣介石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是他打開潘多拉魔盒
    當蔣介石覺得沒意思要辭職之際,陳炯明竭力挽留了他,對他說「粵軍可百敗而不可無兄一人」。蔣介石與陳炯明混的兩人關係不錯,蔣介石表態要跟陳炯明幹到底。但當陳炯明叛變孫中山後,權衡自己的利弊前程,他不認為陳能成事,於是毅然與陳決裂,不講什麼生死弟兄了,旗幟鮮明地站到孫中山一邊。孫中山與蔣介石等人合影,後排中為蔣介石。這證照片被P成只有孫中山和蔣介石的合影。
  • 楊天石:蔣介石與釣魚島的主權爭議
    退到臺灣後,蔣介石仰賴美國的援助,以維護自己的政權,但是,在美國決定將釣魚島的「行政權」轉交日本後,蔣介石終於對美國說了「不」字。一 臺灣與美國合作勘探釣魚島海底石油,日本政府提出主權爭議,蔣介石堅持主權屬於中國釣魚島包含黃尾嶼、赤尾嶼等小島和周圍的若干巖礁,亦稱釣魚臺列嶼,日本則稱其為尖閣列島。
  • 日本殖民臺灣50年,留下了近百萬後裔,蔣介石為此做了哪些措施?
    後來國民政府潰敗,陸續撤退到臺灣,他們當時一共遷移走了200多萬人,讓整個臺灣的人口達到了900萬。緊接著,國民政府在臺灣進行了一次更加全面的人口普查,結果發現日本在佔領臺灣的50年間,一共在臺灣留下了近百萬後裔,蔣介石為此採取了哪些措施?他先是改革教育,影響百姓的思想和認知,然後用武力鎮壓的方式,清除了一些圖謀不軌的日本後裔,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臺灣的局勢。
  • DAFEX達菲金小雅: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主要分為哪些方面?
    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自動生成報告、人工智慧輔助、金融搜尋引擎和智能投資顧問。第一,自動生成報告。投行業務及證券業都需要撰寫大量文書,這些文書工作往往具有固定的格式或模板,例如研究報告、招股說明書、投資意向書等。這些報告的撰寫通常需要花費投行工作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這類工作在很多情況下往往只是一些數據整理以及文本替換的工作。
  • 方舟子出任互動百科首席科學顧問
    方舟子網易科技訊 7月11日消息 互動百科今日對外宣布,已經聘請「知名打假人士」、知名科普作家方舟子為該公司首席科學顧問。據介紹,將在互動百科平臺開闢「方舟子說真知」欄目及「方舟子百科」站點。
  • 胡適對蔣介石的承諾
    [摘要]傅斯年告訴胡適,蔣介石希望由他來說服胡適擔任國府委員兼考試院院長。胡適回信委婉拒絕蔣介石,為自己不做政府官員做解釋。信中,傅斯年告訴胡適,前幾天蔣介石找到他,希望由他來說服胡適擔任國府委員兼考試院院長。收信之後,胡適於1947年2月6日寫了一封回信。在這封回信中,胡適寫道:「我因為很願意幫國家政府的忙,所以不願意加入政府。蔣先生的厚意,我十分感謝,故此信說的都是赤心的話。」胡適說了哪些赤心的話呢?信中,他重點強調作為獨立知識分子對政府的幫助。
  • 蔣介石創造中國臺灣經濟奇蹟史(下)
    爭取「民心」,這是任何政權都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蔣介石以改善「社會福利」為贏取「民心」的方法,是一種正確的選擇。孫中山主張將由於社會發展所增益的地價「歸公」,但是,他並未提出具體辦法,因此無法可依,無律可循。臺灣當局提出徵地「土地增值稅」,這就為解決「漲價歸公」找到了具體可行的辦法。蔣介石對此高度肯定。
  • 芙蓉律師事務所聘請中廣天擇傳媒內容中心總導演胡宇科為文化顧問
    芙蓉律所聘請胡宇科同志為律所文化顧問。來源:芙蓉律師事務所編輯整理:邱琪
  •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歐洲最多,亞洲數量第二
    我們今天看一下,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主要位於哪些大洲。歐洲:23個歐洲的發達國家最多,一共有21個。分別是英國、愛爾蘭、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奧地利、瑞士、挪威、丹麥、芬蘭、義大利、冰島、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斯洛維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馬爾他、賽普勒斯。
  • 蔣介石想在庫侖辦軍校,此國不準!還讓中國「秋海棠」變「雄雞」
    當時國民黨的目標就是要取北洋政府而代之,辦軍校的就是為了培養自己的軍隊,有了槍桿子才能掌握政權嘛。因此,也不難理解,蔣介石想找地方辦軍校,廣州為什麼不是第一選擇。因為從廣州起兵進攻北京,要跨過長江和黃河,穿越廣東、湖南、江西、湖北、河南、河北等六個省。打仗是兵貴神速的,徵途越漫長變數越大,在路途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 蔣介石仁學思想,「力行哲學」下的仁學觀念是怎樣的呢?
    導語:蔣介石仁學思想,「力行哲學」下的仁學觀念是怎樣的呢?蔣介石,名中正,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與反清革命活動。辛亥革命爆發後,投身民主革命,獲得孫中山的器重,曾任黃埔軍校校長兼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蔣介石是國民黨政權官方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某種程度上,繼承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但也存在大量的歪曲和篡改。如果說戴季陶的哲學叫民生哲學,我們可以說,蔣介石的哲學叫「力行哲學」,其主要淵源是孫中山的「知難行易」理論。那麼,蔣介石對仁學又有什麼樣闡釋與論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