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提出無償歸還琉球,李鴻章卻一口回絕,拒絕的原因是什麼?

2021-01-09 假如我是孤城

琉球是位於太平洋島嶼上面的重要群島,在中國古代,琉球這個概念十分的陌生而又熟悉,熟悉是因為他們國家和古代中國一直保持著貿易朝貢的關係,陌生是因為從近代以後,中國人對於琉球的概念越來越陌生,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琉球曾經是明清的附屬國,甚至不知道琉球是漢文化在太平洋上面的一顆珍珠。

但就是這樣一個中國朝貢體系內的國家,卻在清朝閉關鎖國幾百年之後淪為了日本人的殖民地,我們曾經也有機會要回,日本人也曾提出歸還給當時的大清,可被李鴻章一口回絕了,那到底是什麼讓我們拒絕了今天想要卻得不到的領土呢?

琉球與中國的關係

琉球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基本上是處於無人開發的狀態。在東漢末年的時候,吳國的孫權派遣使者到達了臺灣島上面,把臺灣叫做琉球。那個時候的中國人並沒有把漢文化推廣到現在西太平洋上面的琉球群島上。琉球真正的國家制度是從11世紀的時候開始的。那個時候的中國正處於北宋和南宋交界階段。琉球國王積極學習漢文化,他們的衣冠服飾和各種政治制度和中國內地並沒有什麼差異。

但是琉球群島這顆西太平洋上面的明珠。土地面積雖然十分狹小,國家居然還有三個。在中國明朝的時候,琉球群島上面的三個國家,他們都把大明當作是自己的天朝上國。他們都派出使者,每年定期的向大明朝貢。直到後面琉球統一建立了第一尚氏王朝。朱元璋派遣使者賜給他們明朝的藩王服裝。

從此以後,琉球國王去世和新國王即位都要給大明報告。因為大明是他們名義上的宗主國,只有明朝知道了之後,下令讓他們來為王子繼位成為新的琉球國王,這樣琉球國王的繼承才具有法理和正統可言。但到了明朝末年的時候,因為明朝忙著對付東北的女真人,使得東南沿海一帶防禦鬆懈。日本的薩摩藩開始入侵琉球,迫使琉球在臣服大明的同時臣服日本,並每年給大明和日本納貢。

後面明朝滅亡清朝,繼承了明朝在整個東亞的所有領土,並收回了西域地區,成為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整個東亞地區的朝貢國也把原來的朝貢大明改成了朝貢大清,琉球當然也不例外。但是大清在閉關鎖國一百多年之後,整個國家實力迅速衰退,又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之際慘遭西方列強的入侵,使得琉球暫時脫離了大清的管轄。而這個時候日本明治維新十幾年國力得到增強,就派遣軍艦進入琉球,強行地解除了琉球和大清的藩屬關係,並把琉球納入自己的領土範圍之內,設置了衝繩縣。

清朝已經沒有力量管轄琉球

日本人吞併琉球,把琉球變成自己的領土,設置衝繩縣的事情大清並不知道,直到多年之後,李鴻章建立北洋海軍之後才知道這個事情。那個時候的大清知道之後十分氣憤,他們就聯合了美國,英國等國家與日本進行斡旋。要求日本把琉球退給大清。而當時大清擁有世界上第五的海軍實力,這也讓日本人十分忌憚。

在這種壓力之下,日本人將琉球的一半領土退給了大清,另外一半同時保持著臣屬關係。但這種良好的狀態並沒有持續多久,十幾年之後的甲午戰爭,大清失敗,整個東南沿海都沒有了海上防禦力量。日本人捲土重來,不僅佔領了琉球群島,更是把自己的勢力伸展到了臺灣身上。那個時候的李鴻章他們在想要回琉球群島,把他當作西太平洋上中國的第一道海域防線已經是不可能了。

北洋海軍的戰敗使得清朝的海上力量從世界第五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再加上後面俄國從東北西北入侵。英國又在西藏那邊鼓吹一些事情,使得清朝內部引起了海防和塞防之爭,更是沒有精力管轄琉球。據說當時琉球國王的王子哭著跑到李鴻章府邸門前哭了三天三夜,都沒有見上李鴻章一面。

相關焦點

  • 日本曾提出與中國分割琉球群島,但被李鴻章拒絕
    一是向日本展示清政府與琉球宗主國的關係,告訴日本清政府會拯救琉球。二是邀請域外大國斡旋。經過深思熟慮,李鴻章認為日本已近胳肢窩,籠為我用,拒為我憂,琉球彈丸之地懸於海外,中國受其朝貢無益,可有可無。於是,李鴻章選擇讓列強從中斡旋。至於斡旋的國家,李鴻章選擇了美國,找到了前總統尤利塞斯·格蘭特。
  • 開羅會議,羅斯福提出把越南和琉球歸還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提出戰後將越南歸還中國,因為越南在歷史上曾經屬於中國,在清朝也是中國的附庸國,所以歸還中國是最合適的選擇。但是羅斯福的提議卻被蔣介石拒絕了。
  • 中國藩屬國琉球國,被日本一步步吞併
    1429年,南、中山、山北三國統一為琉球王國。1372年,琉球諸國成為中國明王朝的藩屬國。明亡後,琉球繼續向清政府朝貢。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冊封,從此琉球使用清朝年號,向清朝納貢,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從未間斷。
  • 琉球大學曾對琉球居民做了一項民族認同的模擬調查,答案是這樣的
    2007年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系針對18歲以上的居民做了一項關於民族認同的抽樣調查。題目是這樣的:如果日本隊,中國隊,美國隊,三支球隊一起比賽,你會支持哪一個隊?最後得出來的答案則是:支持日本隊的達93.6%支持美國隊1.8%支持中國隊1.7%從這個調查中可以看出琉球認同日本為自己的祖國。琉球自明朝開始為藩屬國,但不是中國的直接領土。這種藩屬關係維繫了長達500年之久。
  • 琉球王朝的王室還有後裔嗎?
    琉球王朝的王室是有後裔的。在日本廢琉球為縣後,為了淡化琉球人的民族意識,尤其避免「中山」的出現,企圖使琉球人忘卻本國歷史,而將地名改為Okinawa(衝繩)。從此,獨立的琉球國就這樣變成了日本的衝繩縣。琉球王國的發展史提起琉球,不得不提的是隋朝。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
  • 日本男子走私60隻琉球山龜,香港法院判一年
    一名日本男子日前走私60隻「琉球山龜」入境香港國際機場時被查獲,香港法院8日判處他有期徒刑一年。日本放送協會(NHK)5月8日報導,設籍在靜岡縣的43歲男子平口直紀入境香港國際機場時,被查獲行李中藏有60隻琉球山龜,由於日本把琉球山龜列為天然紀念物,所以他涉嫌犯下違反瀕臨絕種動物保護條例的罪名。
  • 羅斯福提議把琉球還給中國,蔣介石:我拒絕
    琉球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8年,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以一紙《馬關條約》割走了這塊土地。自此,琉球和中國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分離,直至今日還沒有回歸。其實,琉球是有機會回歸的,但是一個人的一句話,導致中國與這個機會失之交臂,他就是蔣介石。
  • 李鴻章請夏威夷國王吃魚翅燕窩 巧妙拒絕他一個請求
    美國、日本等國家都承認夏威夷王國的存在。1873年,美國國務卿表示,不允許任何外國侵略夏威夷王國。此外,早在1850年,受法國的影響,夏威夷王國就出現了議會制度。這比日本還早了半個世紀。卡拉卡瓦一世是一位頗為能幹的國王。他被尊稱為「快樂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大力發展教育,能夠平定對待外來移民。因此,大量華人漂洋過海來到夏威夷王國定居。
  • 李鴻章在日本遇刺,鮮血如注,卻異常鎮定地說了七個字,令人動容
    事實上,條約籤署過程中發生了插曲——李鴻章暗殺事件。民間有句話說李鴻章挨了一槍,給大清省1.2億韓元。就是這個事件。1895年春天,李鴻章跑到馬關與日本談判。他受到最高規格的禮遇,日本知道他有痰病,所以在石間為他配了痰針。談判儀式也很莊重。談判開始後,日本全權長官打開了日本軍隊佔領大邱、天津和山海關的非常苛刻的停戰條件。榆樹鐵路交由日本管理。停戰期間,日軍軍備由清政府負擔。清政府賠償日本繼3億之後的等。
  • 劉文典曾稱:必須控制琉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沒想75年後成真
    從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開始到美國參戰,再到日本做困獸之鬥,在中國發動桂湘豫戰爭時盡顯頹勢時,可以看出日本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這時候中美英三國元首在開羅召開會議商量戰後該如何處置日本的問題,有人提出了瓜分日本的想法。
  • 偉人回憶蘇聯翻臉:蘇聯要求共建長波電臺聯合艦隊,我國堅決拒絕
    究其原因,蘇聯解體不是偶然事件:  其一,史達林開創的集權制導致政治僵化;  其二,蘇聯的經濟改革措施遲緩滯後;  其三,因為腐敗老百姓不再擁護一個貴族統治集團;  其四,美國崛起不斷制約著蘇聯的發展,對蘇聯政權是一種外在顛覆力量。
  • 當李鴻章在美國第一次看見高樓大廈,說了一句話,至今還讓人心酸
    ,後世很多人都罵他是諂媚的賣國者,但小編不這麼認為,小編認為他是一位屈辱的愛國者,在日本籤訂馬關條約期間,李鴻章再回寓所途中遭到了日本浪人的刺殺,左臉頰中彈,頓時血流如注。  當時本國欽差大臣在異國被刺,清廷上下不是憤怒,而是可悲的慶幸,慶幸我們有了討價還價的籌碼,被刺三天後拒絕動手術頭纏紗布的李鴻章坐在談判桌前苦苦還價到再減五千萬可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傲慢地搖搖頭,再減少兩千萬可否?
  • 琉球野外考察:青金龍、琉球青蛇、日本雨蛙、多稜龍蜥.琉球群島有這麼多與我們藕斷絲連的家人.(上)
    前一段時間,朋友在日本琉球群島,和爬寵學家大谷勉先生在山裡考(xia)察(lang)。
  • 李鴻章: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李鴻章背的最沉重的「鍋」是甲午戰爭議和之後的《馬關條約》,也因此兩國民間更流傳開一種說法:李鴻章挨了一槍,給大清省一億兩白銀。李鴻章籤訂條約前的談判,日方開出了極其苛刻的停戰條件:由日軍佔領大沽、天津、山海關;津榆鐵路交給日本管理;停戰期日軍軍費由清政府承擔;清政府賠償日本三億兩白銀,等等。
  • 日本政府低調處理的琉球群島水下遺蹟到底是什麼?專家也很疑惑
    人類考古學歷史上,發現的不少所謂「史前文明」多是偽造或以訛傳訛,但有一處,琉球與那國島萬年前「水下遺蹟」,卻是真實存在的。詭異的是,當事國日本,在一開始就對此重大發現極為低調,也不公開其秘密科考的資料,甚至一度禁止他國人員前往遺蹟調查。由於日本政府的低調處理,以致於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消息,或者偶然聽說過,卻認為是地攤文學或假新聞,一笑置之。
  • 清朝躺著都贏,日本早透支了
    一、從朝鮮到中國清朝和日本的關係在明治維新之後就不斷惡化,日本先把魔爪伸向琉球王國,要吞併這個島國,清朝雖然一直表示反對,但是又無力抗衡。和清政府只防著西洋人不同,日本人其實早就蓄謀已久跟中國一決雌雄。侵略琉球、朝鮮是他們侵略中國的跳板,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又正好給了日本登陸朝鮮的機會。
  • 古琉球國往事:明代成中國藩屬國,1871年一場意外改變命運
    1 1876年,琉球之秋,分外悽涼,日本侵略的魔爪,正伸向那個有著「萬國津梁」之稱的小小島國。 受困於囚牢的琉球國王尚泰,秘密派遣其姐夫向德宏赴華,請求母邦出面與日本交涉。隨行的還有官員林世功、蔡大鼎,二人都是華裔,還曾在中國留學,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
  • 日本第11個世界文化遺產灰飛煙滅,琉球王宮被徹底燒毀
    2019年10月31日,日本時間凌晨2點40分左右,位於日本衝繩縣的世界文化遺產——琉球王國時代首裡城王宮突然發生火災,這座王宮的正殿和北殿全部被大火燒毀,由於火勢太大,蔓延至了南殿,截止日本時間早上7點,大火仍在蔓延,現場火光沖天,這個世界文化遺產可以說是被大火毀於一旦。
  •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琉球、日本的愛恨糾紛(上)
    2019年日本衝繩縣,琉球王國故都「首裡城」,慘遭火災,許多重要的文化遺產遭到焚毀。不過,琉球王國的外交檔案,卻保存在臺灣的世界記憶國家名錄中。你沒看錯,可不是保存在日本國,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琉球曾是臺灣東北方海域的小王國,被日本併吞才改稱衝繩。那琉球是怎麼被吞併的呢?這就得從中國與日本,爭奪東亞大哥的亂局說起。
  • 人民日報:不僅釣魚島要回歸 琉球也可以再議了
    日本「竊佔」釣魚島絕非什麼「和平方式」,而是近代殖民侵略的產物,是甲午戰爭中日本戰略的一環。正是基於侵華戰爭勝券在握,日本內閣才搶先竊據釣魚島,接著才有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正是通過《馬關條約》,日本力圖以所謂條約形式,實現其對釣魚島「竊佔」行為的「合法化」。這一歷史過程是清楚無誤的,是史家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