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底內容:
一、施工準備
1、材料要求
採用*******商品混凝土,其強度等級:牆柱砼為C30,梁板梯砼為C30。
2、施工機具
1臺地泵、4臺插入式振動機另外再備用1~2臺插入式振動機、2臺平板震動機、機械維修工具、尖鍬、平鍬、木抹子、長抹子、塑料薄膜等。
3、作業條件
(1)澆築混凝土層段的模板、鋼筋、預埋鐵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並辦完隱、預檢手續。
(2)澆築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馬道已搭設完畢並經檢查合格。
(3)各機具安裝調試完畢,狀態良好,夜間照明安裝完畢。
(4)班組人員安排:
鋼筋工4人、木工4人、安裝工2人、後臺人員安排放料4人、移動軟管6人、振搗工10人、混凝土找平6人、平板振搗工2人、混凝土收面5人、混凝土表面養護2人。
二、操作工藝
2.1工藝流程
①混凝土澆築時,軟管伸不到的地方用溜槽延伸澆築,由東向西連續澆築。
②先澆築框架柱、剪力牆,後澆築頂板、梁、樓梯。
2.2剪力牆、柱澆築:
澆築剪力牆、柱時,軟管的出口離模板內側不應小於50mm,且不得向模板內側面直衝放灰,也不得直衝鋼筋骨架。
①柱澆筑前底部應先填以5~10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減石子砂漿,柱混凝土應分層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每層厚度不大於50cm,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管件。
②剪力牆、柱要分層澆築,每層高度不得超過2m。
③剪力牆、柱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隨時敲打模板。
④澆築完後應隨時將伸出的搭接鋼筋整理到位。
2.3頂板、梁、樓梯澆築:
①梁、板應同時澆築,澆築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築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築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築,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
②澆築板混凝土的虛鋪厚度應略大於板厚,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築方向託拉振搗,並用鐵插尺檢查混凝土厚度,振搗完畢後用長木抹子抹平,並覆蓋塑料薄膜。
③梯段混凝土澆築:
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築,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時再與踏步混
凝土一起振搗,不斷連續向上推進,並隨時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2.4混凝土入模時,混凝土的布料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1)澆築豎向結構混凝土時,布料設備的出口離模板內側面不應小於50mm,且不得向模板內側面直衝布料,也不得直衝鋼筋骨架。
(2)澆築水平結構混凝土時,不得集中布料,應在2~3m範圍內水平移動布料,且宜垂直於模板布料。
三、質量要求
3.1主控項目
3.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摻合料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3.1.2混凝土的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2一般項目
3.2.1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按施工方案及時採取有效的養護措施。
3.2.2現澆結構位置和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四、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4.1為防止混凝土離析,要降低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在澆築豎向結構混凝土前,應在其底部先灌50~100 mm厚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以避免產生蜂窩及麻面現象。
4.2為了使混凝土能振搗密實,應分層澆築、分層搗實,並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層混凝土澆築振搗完畢,混凝土每層澆築厚度應符合規定。
4.3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整體性,澆築工作應儘可能連續作業。當由於技術上或組織上的原因,必須間歇作業時,其間歇時間應儘量縮短,並要在前層混凝土凝結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間歇時間(即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經過運輸和澆築完畢的延續時間)不得超過規定。
五、成品保護
5.1澆築混凝土時,防止踩踏梁、板、樓梯鋼筋,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
5.2已澆築的水平構件混凝土表面應加以保護,待其強度達到1.2Mpa以上,方可在其上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3待混凝土表面無水漬後,宜進行二次抹壓,以減少收縮裂紋。
5.4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按有關現行標準和施工技術方案及時採取有效的養護措施。
六、綠色施工及安全文明施工
6.1澆搗時安排負責人旁站,嚴格控制結構標高,力求將標高控制在規範允許的
最大負偏差。
6.2工長在混凝土澆築的放量測量方面,每次都詳細核對圖紙,做到精確計算,向供應單位訂貨時,最後保留10方左右的機動餘地,確保最後兩車數據的精確。
6.3隨時回收施工和振搗過程中撒在模板外面的混凝土碎料,加入適量的黃砂、水泥,用於現場製作的轉角混凝土塊。
6.4澆築完混凝土後,要及時清理泵車下的乾料。
我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