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的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阿拉巴馬州塔斯喀姆比亞市常春藤巷,1882年2月,因突發疾病喪失了視覺和聽覺。
那麼小的孩子,還來不及好好看這個世界,就陷入了無聲、黑暗的世界。迷茫過後她開始摸索如何與別人溝通,慢慢嘗試與人溝通。
當她開始嘗試時,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悄悄的為她打開,她不斷學習,不斷嘗試,不斷突破自我,最後成為美國現代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我學不會。」
「我太笨了。」
「我年紀大了,學不動了。」
這些話熟悉嗎?是不是經常出現在自己的心裡。
優秀的人每天都在學習,他們不僅學習本職崗位技能,甚至還有很多學習跨界崗位的技能;數位化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每天消費的數據量相當於15世紀普通人一生接受的數據量之和;AI技術在物流、醫療、製造、廣告等方面已經廣泛應用,人工智慧替代了很多人工,未來越來越多的人面臨崗位被替代。
此時的你在幹什麼呢?面對快速發展的時代,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適應時代的發展呢?
你可能會問:我該怎麼辦?我能怎麼辦?
答案是:進入無限可能的境界,終身學習。
世界公認的記憶專家&大腦教練吉姆奎克(Jim Kwik),童年時代因為大腦受傷,曾經一度在學習上困難重重,後來通過獨創的方法顯著提升了自己的腦力水平。從那以後,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幫助他人釋放自身蘊藏的潛能和腦力上。
大腦教練吉姆奎克幫助你駕馭你的思維模式、內在動力和學習方法,讓你能夠看清自己的潛力。在這裡你可以學到如何突破你的動力極限,如何突破記憶力、專注力和日常習慣的極限。更能使你心細倍增的加入終身學習的世界,讓我們一起走進全新世界的大門:《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
如果雞蛋被外力打碎,那就是生命的結束;如果雞蛋被內力打破,那就是生命的開始;奇蹟的開端永遠在事物內部。
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成為「天才」。
這不是玩笑話,只不過大多數人都選擇成為普通人,而不是「天才」。畢竟「天才」之路從來都是布滿荊棘,甚至連路都沒有,面對未知的前路,大多數人都止步不前,並且給自己貼上了「我只能這樣了」「我滿足了」「我儘量了」的標籤,最後選擇安之若素,得過且過。
做別人不會做的事情,才能過上別人無法過上的生活。
要打破自己的上限障礙,知道我們的大腦有無限潛力,通過優化大腦,提高學習力這種超能力,能幫助我們提高閱讀能力和記憶能力。
想要高效學習,就需要進入無限可能的模式中,就像上臺階一樣,每次進步一點。無限可能模式包含三個方面:突破思維模式的極限;突破內在動力的極限;突破方法方式的極限。
一、 打破思維模式的限制
思維模式:解決「是什麼」的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Seligman)在1967年研究動物時,用狗做了一項實驗:他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施加電擊,狗無法逃避電擊,就在籠子裡狂奔,驚恐哀叫。多次試驗以後,只要蜂音器一響,狗就趴在地上哀叫。再後來實驗者在電擊前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倒地呻吟和顫抖。在心理學上,這叫做「習得性無助」。
大多數的行為都有「習得性無助」的影子,我們某次的經歷讓我們對自己的能力形成了印象,超出這個能力範圍的事情會被劃分到「做不到」的範圍,當我們接受了限制性想法,我們就對自己的能力抱有錯誤的認知,錯誤的建立了自己的信念。
你有想過自己可能被「大眾認知」所「欺騙」嗎?我們很多時候都認為大眾認可的事情是有道理的,相信就好,很少或者即便知道是錯的,但仍然遵循這些認知,隨波逐流。
《無限可能》揭示了生活中讓我們誤解的七個關於潛能的謊言,打破傳統認知,建立新的信念體系才能讓我們的大腦更好的運轉,你被下面哪些認知所限定了呢?
1、智力是個固定值:直到今日,關於智商測試能否真的用來衡量人類智商仍然存在非常激烈的爭論,而大眾卻被所謂的智商測試值限定了智力水平。請相信:人類的智力是不斷變化的。
2、我們只開發了大腦的10%:我們經常說人類的大腦只利用了3%、5%,10%,事實是:我們其實已經百分之百的利用了我們的大腦,只不過有的人用的更好,而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儘可能更高效的使用自己的大腦。
3、犯錯等於失敗:愛迪生的所有發明都是在一次次出錯以後總結經驗,重新試驗,最終創造了一個個奇蹟。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以後不會總結經驗教訓。
4、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如果不能加以運用,那它就只能歸屬於信息。知識*行動=力量。
5、學習新東西非常困難:學習困難是我們先入為主的觀念,雖然學習並非總是愉快,但是努力總能收穫回報,前提是你知道該如何學習。你需要學習如何學習。
6、其他人的批評很重要:很多時候後,別人確實否定你,你就越要堅持,馬雲最初創業的時候,有人批評他過於自大,年輕氣盛,不會成功,可是現在淘寶無處不在。不要讓別人的觀點和期望左右你的人生。
7、天才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人是天生的天才,著名影視明星李小龍之所以有所成就,是因為他不斷的提升自己,不斷練習以提高自己的武術能力,天才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深度練習達成的。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陷入限制性信念的圍城裡,只要打破限制性信念,你就有更大的潛力挖掘自己的「天賦」:
第一步,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上述的7個潛能謊言,你中招了幾個?現在開始留意哪些對你的行動產生了影響。
第二步,直面事實,當你的腦海裡出現限制性信念的時候,仔細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做不到?你是否真的欠缺某種能力,或者只是意識告訴你不行,而你從未實踐過。
第三步,創造新的信念,沒有人能夠保持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你應該為自己面對巨大壓力時的表現而自豪,你要告訴自己,你會一次比一次做的好。
我們的能力有限,這絕對是一個彌天大謊。唯一能限制我們的就是相信極限的存在。
----韋恩戴爾
二、 創造強大的、可持續的內在動力
內在動力:解決「為什麼」的問題
電影《永無止境》中,主人公埃迪莫拉在影片開始的時候因為遭受創作方面的瓶頸,讓他對生活和工作都缺乏動力,當他吃下能夠促使自己行動起來的藥丸後,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只要他想到的,他都能做到。
內在動力並不是簡單的因為喜愛而行動,內在動力是強大的、可持續的,它是一個過程,更是一種策略,你可以控制它,並且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不斷創造它。
《無限可能》給出了內在動力的公式:內在動力=目的*精力*S3,動力的最終形式是心流狀態。
首先,需要找到最能激發你的核心目的。有些人健身不是因為喜歡,而是需要通過健身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能做想要的事。如何找到核心目的呢?
堅持問自己「為什麼」,這是一個非常有魔力的問題,它有助於你找到能激發你潛力的目的。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能力是最強大的,有人認為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大腦在不斷的長大,能接受的東西越來越多,那麼作為已經擁有健全大腦的你為什麼感到學習慢呢?
仔細觀察一下孩子們吧,看看他們最常說的是什麼?答案是「為什麼」,他們對於未知東西總是充滿興趣,總是喜歡怕刨根問底的尋找答案,因為這些答案能讓他們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
其次,讓大腦能產生無限能量。身體恢復領域的專家伊娃塞爾赫布表示:「你的大腦就像一輛昂貴的汽車,只有得到優質的燃料,它行駛起來才能風馳電掣。」
《無限可能》為大家介紹了十大健腦食物:牛油果、藍莓、西藍花、黑巧克力、雞蛋、綠葉蔬菜、三文魚(沙丁魚、魚子醬)、薑黃、核桃以及水。給大腦提供所需營養物才能讓大腦得到充分的能量。
然後,養成有價值的新習慣。習慣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好的習慣能讓我們保持充足的精力,比如:堅持閱讀、堅持健身等等,我們每天做的事情中有40%-50%都是習慣的產物。
那麼我們該如何養成有價值的新習慣呢?請試試WIN(勝利)法則:
W代表Want(想要):確定你是想要養成這個習慣。
I代表Innate(內在):確定你想要養成的習慣與你的內在能力相符,這樣才能讓你有信念完成。
N代表Now(現在):建立一個觸發事件,確保自己能堅持下去,可以在手機上設置提示,可以在牆上寫計劃,時刻提醒自己留下時間完成計劃。
最後,達到心流狀態。你發現了嗎?當你沉浸在認真做事的狀態,外界幹擾無法打擾到你的時候,你做事的效率大幅提升,甚至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某些事,這種狀態就是心流。
海倫·凱勒為什麼能不斷突破自己,最終取得偉大的成就呢?那是因為她在學習時受到外界幹擾有限,可以全神貫注的學習。
心流狀態是做事而不受外界幹擾的狀態。知道嗎?心流狀態能讓你的工作效率提高四倍,如果在學習時達到心流狀態,你還有什麼學不會呢!
想要進入無限可能的境界,你必須儘可能的頻繁進入心流狀態,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無限可能》提供了5種方法:
1、消除分心:將外界幹擾降到最低,放下其他事情,全身心的關注手頭的事情。
2、給自己充足的時間:進入心流狀態需要時間,請在規劃時預留90-120分鐘。
3、做你喜歡的事情:喜歡的事更容易讓你提高注意力,從而更快的進入心流狀態。
4、有用清晰的目標:設定清晰的目標有助於你沉浸精力完成既定目標。
5、給自己一點挑戰:簡單的事情會讓你覺得無聊,困難的事情會讓你感到沮喪,因此做一點有挑戰的事情更有可能進入心流狀態。
三、學會學習的方法方式
方式方法:解決「怎麼辦」的問題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聽到周圍的人說要好好學習,要終身學習,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該如何學習。
《無限可能》從五個方面為我們介紹加速學習和元學習,學會如何學習才能讓我們的大腦在學習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關於專註:印度教牧師、企業家丹達帕尼指出:注意力就像肌肉,你鍛鍊的越多,它就會變得越強壯。
我們之所以學習慢、學不會,是因為不夠專注。當你的注意力被分散到多種事物上的時候,你如何能學會新知識?減少你所處環境裡的物品數量,讓你忙碌的思維平靜下來。
2、關於有效學習:作者吉姆奎克曾經幫助別人做了一場臨時演講,要知道通常來說一場演講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做準備,而吉姆奎克僅用了3個小時準備,就完成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講。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因為他掌握了快速學習的技能。在《無限可能》中,也提到了7個無限學的簡單習慣,可以幫助你提高學習技能。
(1)主動回憶;(2)間隔重複;(3)管理你的狀態;(4)利用你的嗅覺;(5)為大腦播放音樂;(6)用你的大腦去傾聽;(7)注意做筆記。
3、關於長久記憶: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想要長久的記憶,除了根據遺忘曲線及時複習之外,還需要一些記憶技巧,比如:聯想記憶法、圖像記憶法等,能讓你更快速的加深記憶。
4、關於快速閱讀:在這個信息洪流的時代,掌握閱讀方法的人才能快速佔據人生優勢。閱讀可以提高記憶力、改善注意力、提升想像力、提高理解力。
我們都知道閱讀有益,只是很多人不會閱讀,並且覺得閱讀是不需要技巧的,這樣的觀點恰恰限制了他們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可以通過鍛鍊提高的,可以利用手指這個視覺定速器輔助閱讀;閱讀必須要練習,堅持每天練習,每天提速一點點。
5、關于敏銳思考:思考是世界上最艱辛的工作,所以很少有人願意從事它。我們很清楚自己的思維被限制在圍牆裡,可是我們卻跳不出去,那是因為我們不會思考,或者說沒有人教會我們該如何思考。在《無限可能中》,我們可以看到多種思考模式,針對不同的場景選用不同的思考模型,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思路和視野更寬闊。
我們的大腦是上天賜予人類最寶貴的禮物。
這個世界從無到有,從野蠻到文明,從石器時代,到智能時代,人類大腦從來沒有停止過創造,大腦讓我們能夠學習、愛、思考、創造以及體驗快樂。
可是我們卻被「定式思維」捆綁住,停止了對大腦的利用及強化,現在《無限可能》讓我們了解到人類的大腦可以突破任何極限,學習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學習如何學習,打破限制性思維的極限,尋找內在動力,掌握學習的方法方式,從而開啟無限可能的學習境界,讓我們不斷突破極限,不斷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