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導《硬核武漢,中國驕傲》:《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聚焦關鍵材料 助推中國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10-06 湖北之聲


圍繞先進材料和智能製造,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自2019年5月實際運行以來,已在「長效防霧塗層」、「智能微膠囊」、「黑磷」等方面取得「硬核」進展,為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貢獻力量。系列報導《硬核武漢,中國驕傲》,請聽《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聚焦「卡脖子」關鍵材料 助推中國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疫情期間,一款專為醫生護士研製的「防霧噴霧」成為爆款,多家醫院試用後發現,這款「納米防霧噴劑」不僅防霧效果持續時間長,而且還突破了材料限制,在樹脂、玻璃包括鍍膜眼鏡等材質上都能產生持久效果,擴大了防霧劑的使用範圍。這款深受醫護工作者好評的「納米防霧噴劑」是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康翼鴻在疫情爆發初期帶領團隊緊急公關研發的。康翼鴻:

「眼鏡和護目鏡不一樣,不同的眼鏡有不同的鍍膜。我們要開發一種材料對所有眼鏡都適用,當時我們讓所有人都貢獻眼鏡,幾十副眼鏡擺在那測,要保證每一副眼鏡都要有效果。」

康翼鴻是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執行院長,該研究院主要圍繞電子信息材料和生物醫用材料,聚焦關鍵材料和技術做研發與產業化,由電子材料、智能裝備、生物材料以及前瞻性技術等4個研發中心組成。

剛剛運行一年半,這所研究院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35項,其中8項專利已獲得授權,3項產業化項目落地。在落地的產業化項目中,以首席科學家西拉姆院士為團隊帶頭人的「智能微膠囊」項目最為引人注目。

「智能微膠囊」,是一種特殊微膠囊新型功能材料,目前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發團隊已通過攻堅掌握多種聚合、包裹及調控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電子信息材料中心副主任賈寶泉告訴記者,這種膠囊可以廣泛運用於智能服裝、穿戴類、嵌入式設備以及醫療植入設備等領域。例如可調控溫度的微米級膠囊,植入衣服纖維裡,就可以實現冬暖夏涼,把空調穿在身上。

「微膠囊技術能把恆溫物質放在微米級的膠囊中,每個小膠囊都能根據外界溫度調節自身狀態,來達到穩定溫度的目標。」

智能微膠囊、玄武巖纖維、氣凝膠、基因提取磁珠、基因治療載體……目前,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正以基礎材料研發為重點,助推中國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康翼鴻:

「特別是一些關鍵基礎材料,其產業化的工程技術要求高,研發周期長,資金又投入大,大部分企業都不願意做這種不賺錢的生意。武漢先進院作為一個新型研發機構,雖然是企業化運行,但也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

目前,世界各國正聚焦於新型二維半導體「黑磷」的研究。作為一種最薄的半導體和最穩定的單質磷,黑磷擁有電學、光學、化學等多個方面的卓越性能,有望在諸多傳統領域和新興領域帶來革命性的技術進步。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喻學鋒介紹,其團隊對於「黑磷」的研究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研究院已發表相關高水平研究論文50多篇,擁有發明專利60多項,9項黑磷技術專利以2500萬實現成果轉化。

「黑磷對於我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意義巨大,工信部也將黑磷列為了國家關鍵戰略材料。面向未來,我們將進一步開展高純黑磷的大規模製備技術研究,希望能通過這種底層材料技術的創新推動半導體下遊產業的技術進步。」

湖北臺記者趙文華、見習記者李慧、編輯周漫 、高波

相關焦點

  • 湖北之聲:武漢先進院聚焦關鍵材料,助推中國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慶期間,湖北廣播電臺湖北之聲發布重磅系列報導《硬核武漢,中國驕傲》。10月6日,作為中科院在武漢成立的第一家企業法人新型研發機構,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特邀亮相湖北之聲《湖北新聞》節目。節目以《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聚焦關鍵材料 助推中國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題,詳細生動報導了武漢先進院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致力於實現部分「卡脖子」關鍵材料和技術的產業突圍,在努力建成國內一流硬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的過程中,對部分科研難題攻堅克難的事跡。
  •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杭州灣研究院揭牌
    在研發方向上,杭州灣研究院將圍繞寧波打造汽車製造、新材料等國際先進位造業集群的目標,聚焦先進海洋功能防護材料、聚合物先進加工技術、生物基化學品和新材料、高性能碳纖維及樹脂複合材料、高性能永磁電機系統製造與測試、高性能鋰電池關鍵材料與技術等8—10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化重點研發方向。
  •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先進能源材料與應用技術研究所在常州成立
    3月25日,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先進能源材料與應用技術研究所在常州籤約成立。市長丁純會見前來參加常州先進能源材料與應用技術論壇的部分院士和專家,並共同見證該研究所籤約。丁純說,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是全省產業技術研發轉化的先導中心和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安泰創明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在研究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孵化方面具有較強實力;常州國家高新區是全市創新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 【參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江蘇集萃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25日,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南京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項目經理李光憲及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核心團隊三方正式籤約組建先進高分子材料技術研究所,其運營管理公司江蘇集萃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於2018年1月2日註冊成立。
  • 【戰略與投資】謀劃先進銅合金材料發展|中國投資
    因此,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發展需要,加快銅鎳矽、銅鉻鋯、 CFA導電材料、複合材料等高精度銅板帶產品開發,突破一批「卡脖子」和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材料和技術,是我國銅材料產業實現由大到強轉變,保障國家關鍵材料自主可控,佔據未來競爭制高點的根本舉措。
  • 金意陶與武漢理工大學,共建建築陶瓷新材料研究院
    11月29日,金意陶與武漢理工大學產學研戰略籤約暨金意陶-武漢理工大學建築陶瓷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揭牌在佛山金意陶總部舉行,金意陶集團董事長何乾及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吳超仲、武漢理工大學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吳建鋒、佛山市佛山市工信局局長劉銘恩、佛山市市科技局調研員賈煊、佛山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昌群
  • 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集群,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指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 產學研合作好案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隨著全球經濟社會格局進入深度調整期,科學技術日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和興起,創新驅動發展是大勢所趨。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多次強調指出:中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必須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機構。
  • 聚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東方碳谷」常州武進發布先進碳材料產業...
    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訊 11月27日,2020江蘇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常州)新材料院士專家報告會新聞發布會在常州市武進區召開。會上,武進區人民政府發布《武進區先進碳材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和《關於進一步支持武進區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旨在通過聚焦目標、聚焦資源、聚焦合力,進一步搶抓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機遇,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東方碳谷」。
  • 第五屆中國海洋材料發展高端論壇即將在穗召開
    央廣網廣州12月2日消息(記者鄭澍)記者獲悉,由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單位聯合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海洋材料發展高端論壇將於12月10日至12日在廣州召開。
  • 中科瀋陽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揭牌
    新華網瀋陽10月31日電(記者王瑩)為落實中科院瀋陽分院與瀋陽市全面合作協議,加快推動中科院科技成果在瀋陽經開區產業化,科技助力瀋陽市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瀋陽分院與瀋陽市科技局共同支持瀋陽經開區建設的中科(瀋陽)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產研院」)揭牌儀式暨首批入駐項目籤約活動近日成功舉辦。
  • 2020中國新材料產業經濟發展大會暨新材料CEO高峰論壇即將在滬舉行
    本屆大會由3場主論壇及1場「新材料CEO之夜」商務酒會構成,打造新材料領域頭優質品牌及產業信息交流高地。2020中國新材料產業經濟發展大會暨新材料CEO高峰論壇當前國際產業變革風氣雲湧,中國產業發展面臨極大壓力,關鍵原材料、關鍵設備、關鍵軟體的國產化迫在眉睫。
  • 王忠林調研武漢開發區: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當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8月29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赴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並召開座談會,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解放思想、大膽創新,主動作為、奮發有為,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努力當好武漢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 先進材料產業來襲
    陶瓷3D列印增材製造、粉體精細加工應用研究、稀土鎂基材料……6大創新項目路演團隊將於12月2日舉行的大瀝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會上展示自己的「看家本領」,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打造一場科技創新的先進材料盛宴。 本次項目路演到底有多硬核?
  • 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遷入新址,蘇州材料產業再添有利支撐
    材料科學是工業發展的底層支撐力量,也是目前制約我國製造業升級的因素之一。江蘇省此前籌備成立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經過一年過渡後,正式啟動遷入新址。12月27日,據《蘇州日報》報導,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遷入位於蘇州相城的蘇州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啟動區。
  • 江蘇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在寧揭牌
    6月24日下午,江蘇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揭牌儀式暨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發展大會舉行。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澤山,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丁文江共同為研究院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防空兵學院教授劉怡昕出席。
  • 厚植產業「沃土」 滋養先進材料「成長」
    接下來,該團隊將落地在大瀝,投入2000萬元,建2條生產線,預計明年6月可以實現量產,打破過去散熱材料過度依賴進口的局面。 院士與博士為何都青睞大瀝?在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製造業創新處一級調研員薛洪看來,這是因為大瀝有實力擔此重任。作為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大瀝近年來堅持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推動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已形成自身的先進材料產業特色和優勢。
  • 我市壯大光電子集成產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市壯大光電子集成產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11-24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電子材料產業技術發展大會舉行 院士大咖共話新材料發展前景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玉琴 通訊員 範敏玲 焦嬋娟 王澍)12月4日,2020中國電子材料產業技術發展大會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行。中國工程院屠海令院士、中國工程院周濟院士、中國科學院江風益院士、中國科學院楊德仁院士、中國科學院曹鏞院士等全國電子材料領域頂級專家,以及國內外企業家約500人齊聚黃埔,圍繞著5G、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產業鏈需求引領電子材料發展等議題開展研討和交流,共謀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 第二屆紫外LED國際會議暨LED產業發展論壇在長治盛大開幕(視頻直播)
    同時,限定汞使用和排放的國際《水俁公約》將於今年正式生效,而基於氮化鎵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的紫外LED將成為汞燈的重要替代選擇,並由此催生出規模巨大的新興產業。因此,加快紫外LED技術創新,突破應用關鍵技術,加速產業化進程勢在必行。8月19-21日,第二屆紫外LED國際會議暨LED產業發展論壇(中國長治)在山西長治市成功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