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暖通空調三石
從第一眼看,臺灣和日本似乎有很多相同之處:他們不僅處於同一地區——亞洲,而且2014年太陽熱能市場數據也相同,新集熱器安裝面積均為100 000 m2。另外,同樣重要的是,真空管在這兩個地區的份額均非常少。另一個相同的因素是:他們在全球太陽熱能市場中的份額都不大。當然,也有不同之處,主要是:臺灣依賴於支持政策,而日本市場則靠自身發展,目前這兩個市場均處於萎縮態勢。
日本:整體市場持續下滑
日本製造商Chiryu公司的總裁Yasuo Okamoto指出:「日本太陽熱能的發展是不樂觀的,原因在於政府仍希望推動核能。」同時,日本經濟增速緩慢,石油價格處於低位。由此,作為擁有50年歷史的平板集熱器製造商, Chiryu公司去年的銷售下滑至僅1 200 m2。銷售情況較好的年份,如2010年,Chiryu公司的產量達到5 500 m2。根據日本太陽能系統發展協會(Japanese Solar System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SDA)會員數據的統計表明,自2011年福島核事故以來,日本太陽熱能市場呈現下滑的態勢,如下圖。上次事故之後,行業曾預計太陽熱能技術的需求增長,但福島事故僅推動了太陽能發電領域。2014年,太陽熱能市場下跌了14%,達到107 654 m2。
上圖數據來源於SSDA。數據由協會會員提供,他們在整體市場中的佔比約為80%。今年來,每一類產品的份額基本保持不變。熱虹吸太陽能熱水器是主要產品,市場份額達到67%~76%。第二大類是小型泵系統,其市場份額為21%~29%。協會將真空管集熱器歸為小型泵系統中,他們的份額可以忽略不計。
臺灣:刺激計劃失去動能
與日本相反,自1986年以來,太陽能熱水器安裝一直得到政府的投資補貼。2009年,對於釉面集熱器的補貼金額曾翻倍達到2 250臺幣/ m2,以擴大該產品的應用範圍。這使得2010年的市場達到巔峰,集熱器面積為127 751 m2。補貼的金額可以達到一臺家用太陽能熱水器投資總額的21%,這使得其成本維持在10 500臺幣/ m2的穩定水平。但是2010年的市場不可複製。臺灣國立成功大學(NCKU)能源研究中心Kung-Ming Chung教授指出:「長期的補貼計劃已經失去了擴張市場的動能。2014年,終端用戶僅可以在11月底提交申請。很多系統在2015年才能獲得補貼。」
上圖顯示了每年新安裝集熱器面積,數據由臺灣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研究中心提供。
臺灣太陽熱能市場具有以下特性:
儘管每年新安裝的家用設備數量在20 000臺左右,但近10年來,家用太陽能熱水器的佔比始終保持在3.5%。這個結果是近些年來臺灣平均房屋面積持續下滑所造成的。如今,臺灣的住宅大約是800萬左右,比2000年增加100萬。
值得注意的是,超過80%的終端用戶對於太陽能系統的性能表示滿意,大部分用戶(75%)願意再次購買太陽能熱水器。這使得設備在15年使用期後將迎來大量的更換數量。
在2001年至2013年期間,太陽熱能設備銷售總量為279 698臺,大多數是低於10 m2的家用熱水器(57%)。大於100 m2的系統數量僅有154個,主要用於集體宿舍、泳池或餐廳。他們強調,商用領域的太陽熱能市場擴張將需要更多的支持。臺灣大多數中小型企業都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困境。
編譯自:太陽熱能世界
================
【關注「暖通空調」】
1、微信號搜索「hvac1971」或「暖通空調」。
2、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關注官方帳號」。
【查看歷史消息】
在本微信首頁界面點擊右上角圖標,進入「查看公眾號」,即可看到「查看歷史消息」。
關於《暖通空調》雜誌
《暖通空調》創刊於1971年,是中國建築科學類核心期刊,國家期刊獎最高獎項獲獎期刊,入選2013年、2015年中國「百強科技期刊」,獲得中國政府出版獎提名獎。中國暖通空調行業唯一的中央級科技期刊。本刊以實用技術為主,兼具學術性和信息性,在行業中最具影響力,被譽為權威刊物,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發行量在國內同行業刊物中遙遙領先。
雜誌訂購
2016年《暖通空調》雜誌(共12期) 240元
點擊左下角」微官網「進入「微商城」,直接微信購買
郵局訂閱代號2-758,或電話雜誌社訂閱010-5736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