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VAC】日本和臺灣太陽熱能市場的異同

2021-01-20 暖通空調


編譯:暖通空調三石

從第一眼看,臺灣和日本似乎有很多相同之處:他們不僅處於同一地區——亞洲,而且2014年太陽熱能市場數據也相同,新集熱器安裝面積均為100 000 m2。另外,同樣重要的是,真空管在這兩個地區的份額均非常少。另一個相同的因素是:他們在全球太陽熱能市場中的份額都不大。當然,也有不同之處,主要是:臺灣依賴於支持政策,而日本市場則靠自身發展,目前這兩個市場均處於萎縮態勢。

日本:整體市場持續下滑

  日本製造商Chiryu公司的總裁Yasuo Okamoto指出:「日本太陽熱能的發展是不樂觀的,原因在於政府仍希望推動核能。」同時,日本經濟增速緩慢,石油價格處於低位。由此,作為擁有50年歷史的平板集熱器製造商, Chiryu公司去年的銷售下滑至僅1 200 m2。銷售情況較好的年份,如2010年,Chiryu公司的產量達到5 500 m2。根據日本太陽能系統發展協會(Japanese Solar System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SDA)會員數據的統計表明,自2011年福島核事故以來,日本太陽熱能市場呈現下滑的態勢,如下圖。上次事故之後,行業曾預計太陽熱能技術的需求增長,但福島事故僅推動了太陽能發電領域。2014年,太陽熱能市場下跌了14%,達到107 654 m2。

上圖數據來源於SSDA。數據由協會會員提供,他們在整體市場中的佔比約為80%。今年來,每一類產品的份額基本保持不變。熱虹吸太陽能熱水器是主要產品,市場份額達到67%~76%。第二大類是小型泵系統,其市場份額為21%~29%。協會將真空管集熱器歸為小型泵系統中,他們的份額可以忽略不計。

臺灣:刺激計劃失去動能

  與日本相反,自1986年以來,太陽能熱水器安裝一直得到政府的投資補貼。2009年,對於釉面集熱器的補貼金額曾翻倍達到2 250臺幣/ m2,以擴大該產品的應用範圍。這使得2010年的市場達到巔峰,集熱器面積為127 751 m2。補貼的金額可以達到一臺家用太陽能熱水器投資總額的21%,這使得其成本維持在10 500臺幣/ m2的穩定水平。但是2010年的市場不可複製。臺灣國立成功大學(NCKU)能源研究中心Kung-Ming Chung教授指出:「長期的補貼計劃已經失去了擴張市場的動能。2014年,終端用戶僅可以在11月底提交申請。很多系統在2015年才能獲得補貼。」


上圖顯示了每年新安裝集熱器面積,數據由臺灣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研究中心提供。

臺灣太陽熱能市場具有以下特性:

儘管每年新安裝的家用設備數量在20 000臺左右,但近10年來,家用太陽能熱水器的佔比始終保持在3.5%。這個結果是近些年來臺灣平均房屋面積持續下滑所造成的。如今,臺灣的住宅大約是800萬左右,比2000年增加100萬。

值得注意的是,超過80%的終端用戶對於太陽能系統的性能表示滿意,大部分用戶(75%)願意再次購買太陽能熱水器。這使得設備在15年使用期後將迎來大量的更換數量。

在2001年至2013年期間,太陽熱能設備銷售總量為279 698臺,大多數是低於10 m2的家用熱水器(57%)。大於100 m2的系統數量僅有154個,主要用於集體宿舍、泳池或餐廳。他們強調,商用領域的太陽熱能市場擴張將需要更多的支持。臺灣大多數中小型企業都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困境。

  編譯自:太陽熱能世界


================

【關注「暖通空調」】
1、微信號搜索「hvac1971」或「暖通空調」。

2、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關注官方帳號」。

【查看歷史消息】

在本微信首頁界面點擊右上角圖標,進入「查看公眾號」,即可看到「查看歷史消息」。

關於《暖通空調》雜誌

《暖通空調》創刊於1971年,是中國建築科學類核心期刊,國家期刊獎最高獎項獲獎期刊,入選2013年、2015年中國「百強科技期刊」,獲得中國政府出版獎提名獎。中國暖通空調行業唯一的中央級科技期刊。本刊以實用技術為主,兼具學術性和信息性,在行業中最具影響力,被譽為權威刊物,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發行量在國內同行業刊物中遙遙領先。

雜誌訂購

2016年《暖通空調》雜誌(共12期) 240元

點擊左下角」微官網「進入「微商城」,直接微信購買

郵局訂閱代號2-758,或電話雜誌社訂閱010-57368830


相關焦點

  • 可再生能源——太陽熱能技術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    可再生能源——太陽熱能技術太陽能技術太陽熱能的利用主要是接收或聚集太陽輻射使之轉換為熱能來使用,而太陽能熱水系統是目前主要的運用形式,它利用集熱器將水加熱後儲存於儲水槽以供後續的使用。
  • 一點通 | 太陽的熱能從哪來?
    ;而在希臘神話中,伊卡洛斯和父親代達羅斯使用蠟和羽毛造的翼逃離克裡特島時,因為飛得太高,雙翼上的蠟遭太陽融化跌落水中喪生。這兩則神話故事都體現出了太陽的高溫火熱,我們都知道,自地球上生命誕生以來,太陽提供的熱能是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質條件,而自古人類也懂得以陽光曬乾物件,並作為製作食物的方法,如製鹽和曬鹹魚等。太陽能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又無汙染,是最理想的能源。
  • 太陽熱能制水泥可減排
    他們的研究發表在最近一期的《化學通訊》(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科學家們描述這種工藝,稱為「太陽熱能電化學生產」(STEP :Solar Thermal Electrochemical Production)水泥,或斯太普(STEP)水泥。這個小組以前曾使用類似的斯太普工藝,進行碳捕獲,有望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使降低到工業化前的水平。
  • 美國政府投資第一座大型太陽熱能電廠將運轉
    太陽發出的太陽輻射是地球上所有自然能量的來源。但是,大多數的太陽輻射會反射回太空。到達地球表面的輻射只有三部分,即可見光,紫外線和紅外輻射。接收到的太陽輻射中約40-45%位於400至700nm之間的可見光譜中。
  • 聚光太陽熱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區域快訊  本報訊 (記者杜英 實習生葛南南)聚光太陽熱能產業關鍵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日前在蘭州揭牌。該中心致力於聚光太陽熱能系統、光熱發電示範系統、綠色鍍膜技術等聚光太陽熱能產業研發,優化太陽熱能和光熱發電系統結構,實現低成本產業化推廣。
  • 美專家:「太陽熱能技術」成本太高或被淘汰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14日報導,專家曾認為新穎的「太陽熱能技術」終將取代目前的太陽能板,但太陽熱能電廠發電量遠不如預期,而且成本還很高,電廠上方空氣熱得甚至能讓飛過的鳥類被活活燒死。有專家認為,這種新科技恐怕會被淘汰。資料圖美國加州莫哈維沙漠的「艾文帕」太陽熱能電廠用「電塔」捕捉太陽光線並製造蒸氣。
  • 美專家:太陽熱能技術成本太高可能會被淘汰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14日報導,專家曾認為新穎的「太陽熱能技術」終將取代目前的太陽能板,但太陽熱能電廠發電量遠不如預期,而且成本還很高,電廠上方空氣熱得甚至能讓飛過的鳥類被活活燒死。有專家認為,這種新科技恐怕會被淘汰。
  • 我國太陽熱能利用和光伏產業皆全球第一
    隨著一次性化石能源被逐漸消耗殆盡,人類未來生存競逐的疆場,將是太陽能這樣的可再生能源市場。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警醒我們:中國必須做好準備。  口述實錄:   太陽熱能利用規模全球最大太陽能熱利用形成產業的是太陽能熱水器,這是中國發展最早和規模較大的一個可再生能源產業,現在我們國家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有1.25億平方米,這個數量佔全世界總量的70%左右。從數字來講,中國是世界上太陽能熱水器應用規模最大的一個國家。
  • 高效太陽能與熱能轉換材料與器件的創新
    陳剛,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他是麻省理工學院Carl Richard Soderberg講席教授,是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系主任、美國能源部「固態光熱轉換能源前沿研究中心」主任。
  • 封偉教授和馮奕鈺研究員團隊新成果:基於太陽熱能循環利用的溫度控制技術
    天津大學材料學院封偉教授研究團隊從2005年開始圍繞「基於分子可逆轉變的太陽熱能循環利用技術」 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並首次提出將可實現太陽熱能直接利用的材料技術應用於構建未來空間極端環境的熱控系統。
  • 常熟太陽熱能循環利用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新華社電常熟工業規模化利用太陽熱能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由江蘇新阪神太陽能有限公司承擔設計建造的大型「太陽熱能及循環經濟綜合利用項目」,經過半年多運行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太陽熱能工業規模化利用推廣會日前在常熟舉行,拉開了江蘇工業企業應用太陽能及餘熱利用技術的帷幕。
  • 屏東高樹鄉長:臺灣鳳梨還是要靠大陸,日本市場太小
    無黨籍屏東縣高樹鄉鄉長王樹圍表示,高樹鄉是屏東縣鳳梨主要產區,在臺灣及日本市場都太小,只要外銷通路走不動就會影響內銷市場,還是要靠大陸市場才行,沒有關稅優惠會提高農民成本。大陸若不買臺灣鳳梨會導致滯銷,重演放著不採收的慘況,呼籲當局提早因應。
  • 瓦爾扎扎特兩座太陽熱能發電站即將公開招標
    瓦爾扎扎特兩座太陽熱能發電站即將公開招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據摩洛哥太陽能署消息,瓦爾扎扎特第2、3號太陽能電站即將公開招標。2號為CSP槽式儲能電站,裝機容量200MW;3號為塔式儲能電站,裝機容量100MW。已有7家公司通過資審。項目投資45億迪拉姆(5.52億美元)。
  • 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和馮奕鈺研究員團隊新成果:基於太陽熱能循環利用的溫度控制技術
    天津大學封偉教授研究團隊從2005年開始圍繞「基於分子可逆轉變的太陽熱能循環利用技術」 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並首次提出將可實現太陽熱能直接利用的材料技術應用於構建未來空間極端環境的熱控系統。近日,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和馮奕鈺研究員再次在光熱溫度控制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成功製備了集太陽熱吸收、穩定存儲與可控輸出於一體的偶氮苯/石墨烯雜化燃料膜,通過控制熱能的輸出功率,實現了太陽熱能的循環利用和溫度的精確控制,為未來設計空間極端環境的熱控系統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 藉助太陽引力及熱能,NASA測試新型星際旅行引擎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應用物理實驗室(APL)和美國宇航局(NASA)合作團隊設計了一種通過飛掠太陽,不僅藉助其引力、也藉助其高溫讓飛船迅速加速的引擎系統,將作為下一代星際探索飛船的引擎。本月,項目組完成了第一次測試。
  • 藉助太陽引力及熱能 NASA測試新型星際旅行引擎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應用物理實驗室(APL)和美國宇航局(NASA)合作團隊設計了一種通過飛掠太陽,不僅藉助其引力、也藉助其高溫讓飛船迅速加速的引擎系統,將作為下一代星際探索飛船的引擎。本月,項目組完成了第一次測試。
  • 納米粒變色窗 遮光抗熱還兼儲存太陽熱能再利用
    未來看似平凡無奇的窗戶,其中可能藏滿無限的創新技術與功能,近日德國耶拿大學的工程師團隊研發一種新型玻璃,名為「LaWin」的大面積液體的玻璃窗戶,利用流體中的鐵粒子來阻擋不同程度陽光,並從中獲取太陽熱能,讓室內溫度上升。
  • JMCA 天津大學封偉、馮奕鈺團隊:基於太陽熱能循環利用的溫度控制技術
    ,通過控制熱能的輸出功率,實現了太陽熱能的循環利用和溫度的精確控制,為未來設計空間極端環境的熱控系統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跳轉閱讀→《Science》上科大左智偉團隊重大突破:光能+廉價稀土金屬=室溫甲烷綠色轉化新途徑太陽熱能的直接利用技術是顛覆現有空間極端環境熱能利用模式,構建「太空溫室」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
  • 太陽能光伏與太陽能熱能的區別
    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熱能之間的區別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很多人經常忽略這一點。本文將通過仔細研究每一個來幫助您區分兩者。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簡稱。這項技術涉及我們用來將太陽輻射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 熱能轉電能體溫為手機充電(圖)
    熱能轉電能體溫為手機充電(圖) 2013年03月21日 16:15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參與互動(0) 熱能轉換成電能後,就能驅動玩具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