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需要常吃嗎?吃多了會不會有副作用?」
「我吃益生菌已經一周了,怎麼症狀還不見好轉呢?」
「我一吃益生菌便秘就有好轉,但是一停下來排便又很困難了,是不是已經對益生菌產生依賴性了啊?」
對於益生菌的服用,由於不夠了解,大家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疑慮,這就會讓那些躍躍欲試的夥伴們望而卻步。
使用益生菌會產生依賴性?——這種說法是很荒謬的。
我們必須要明確一個概念,益生菌不是藥,而是我們腸道自然攜帶的微生物。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與有害菌佔位競爭、營養競爭等方式來抑制有害菌生長繁殖,從而使腸道菌群達到平衡,發揮調節作用,所以根本不存在依賴性之說。
我們使用益生菌後,腸道菌群會趨於平衡狀態,但不合理的生活習慣還是很容易打破這種平衡的。
打個比方,一個朋友平時飲食不規律,愛吃辛辣,於是便秘了。當他通過益生菌調理一段時間後,情況得到改善,停用益生菌,又回到以前那種不規律的生活方式,很快又便秘了,卻怪益生菌有「依賴性」,這根本毫無根據。
當人患上急性胃腸炎、陰道炎時,醫生往往會搭配益生菌進行輔助治療,使用後見效會比較快,一般一周到半個月可以見到效果。但是長期的胃腸疾病(反覆腹瀉、長期便秘)、免疫力低等亞健康人群,調理起來需要一個過程。益生菌在體內一般會經過一段歷程才能發揮其作用,維護人體的健康。
益生菌要發揮作用,必須滿足一個前提條件:活著進入腸道。
益生菌的運輸方式、儲存條件都會對活性產生影響,即使足夠幸運,益生菌能夠活著進入口中,從口腔到腸道的距離,對益生菌來說也是一場歷劫,需要經過胃酸、膽鹼的洗禮,許多不耐酸、不耐鹼的菌可能在前進的道路上就犧牲了。
定植的益生菌在腸道內經過一段時間的「戰鬥」,發揮的作用才能被我們看到,最直觀的就是症狀有了好轉。
當然,益生菌不是「神仙藥」,不能馬上見效,有益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與有害菌「爭鬥」,當有益菌處於優勢時,症狀的好轉才能逐漸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