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立雄進化論:一個保守型投資人如何成為教育領域大贏家 | 了不起...

2020-12-01 36kr

文    | 劉旌

編輯 | 洪鵠

一個保守型投資人,是否只能擁有一份相對平庸的成績?

經緯中國投資董事牛立雄的故事證明,這是一個長久以來的謬斷。

因為相繼捕獲了猿輔導、VIPKID、考蟲等明星項目,牛立雄已然成為教育領域最炙手可熱的投資人之一。甚至有同行將他視為「標杆」:和他判斷相左的同行以至於會面臨這樣的自我拷問:「是我看錯了,還是牛立雄看錯了?」

牛立雄自謂的「保守」,並非是一種自謙。在他投資的項目中,鮮少出現「見一面就籤下TS」的戲劇化情形,更多的場景是,牛立雄至少會短時間內見創始人三四次,有的項目甚至要多次驗證公司的數據模型後,才最終做出投資決斷。在他投資的首個教育項目——猿輔導之前,他更是花了近一年時間去研究教育行業。

牛立雄並非是猶豫不決,他需要短時間內的密集見面去理解這家公司和創業者,這都將是他「獨立思考和判斷」的依據。事實證明,他的「保守」成為了他的護身符——在過去7年裡,牛立雄出手的十多家教育公司,就誕生了兩家獨角獸以及一家準獨角獸公司(考蟲)。

但如今,牛立雄告訴36氪,他更希望在投資上尋求一些自我突破,突破那個慣於保守的、總想尋找「另一個牛立雄」的自己。 

兩年蟄伏,一次命中

2011年9月,牛立雄以「資深分析師」的身份加入經緯中國。

此前,因為相繼發表「阿里雅虎股權暗戰」「曹國偉減持新浪」等一系列影響力頗大的報導,時任網易科技副主編的牛立雄已在財經科技媒體圈頗具名望。

牛立雄轉型之初的經歷顯得有些波折——在入職近兩年時,他仍「一個案子都沒有投」。

其間,牛立雄不可謂不努力。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幾乎過著「除了睡覺吃飯就是工作」的日子,跟隨著資深同事看遍了出行、內容、O2O等市面上所有的領域,但他始終自覺在投資上「沒有真正找到感覺」。

入職前,張穎曾向他承諾,他有三年的「學習期」,這中間甚至可以不投項目。眼看著「三年之限」越來越逼近,牛立雄十分焦慮。事實上,這段時間裡,牛立雄也曾看過幾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可以投的」項目,但他均放棄了。

這是他從做投資第一天就立下的信條:如果達不到內心的閾值,堅決不「放水」。

直到他遇到猿輔導(原名猿題庫)。

這家公司與他頗有淵源,其創始成員李勇、李鑫、帥科、郭常振等均出自網易,「都是很熟的老同事」。即便有這層關係在,即便這是一個典型的「明星創業團隊」,牛立雄還是足足研究了猿輔導一年之久。

李鑫記得,2012年下半年開始,牛立雄幾乎每周都會與他們碰一面,一開始也沒抱著要投資的心態,更多是想了解一下教育行業,後來越聊越深,甚至要了他的帳號來研究猿輔導的後臺數據,「提出的已經是一些很細節的問題了,比如學生分布時間、做題量、做題行為等,一般投資人就問問DAU等幾個通用數據就了事了。」

牛立雄在網易的老同事李好宇告訴36氪,在牛立雄決定投資猿輔導前夕,他自己正創辦教育領域的垂直媒體多知網,曾有一段時間牛立雄隔三差五就來找他,主題無一不是「教育行業」種種。言及猿輔導這個項目,牛立雄幾次坐在辦公室裡拉著他一起「算帳」,「到底有多大的用戶市場、價值多大 、估值多少更合理等。」

除了牛立雄性格中保守審慎一面,更大的背景是,其時在線教育剛剛起步,甚至在「線上還是線下」等一些如今看來十分基礎的問題上,業內都存巨大爭議,更何況牛立雄所面對的是剛剛從社區轉型題庫的猿輔導。

牛立雄記得一個細節:他曾與一位教育行業很有名望的前輩交流這個項目,對方直言自己不看好題庫,因為學生並不缺題做。

牛立雄認為,對方忽略了猿輔導與傳統題庫的本質不同:它不僅僅提供海量的題源,更重要的是動用了大數據等技術,提供了一套智能化、個性化的測練一體系統,這是對傳統練題效率的飛躍式提升。

事實上,這也正是在線教育變革在線教育的核心一點,即技術的賦能。「猿輔導最初推的兩個產品——猿題庫和小猿搜題,都是基於技術的變革而出現的,在機器學習沒成熟之前,根本不會有這樣的產品。」

牛立雄堅信,在K12這樣一個「必定誕生大機會」的領域,以技術為引導、且具備大流量的產品必將佔據重要一席。

明確這一點後,即便投資團隊中有人有不同的意見,牛立雄還是堅持力陳。最終在當年8月,經緯以小几千萬美金的估值投入。三年半後,猿輔導成為國內首個躋身獨角獸的K12公司。

對牛立雄來說,猿輔導也成為了他投資生涯的轉折點——這不僅迅速建立了他對教育行業的認知,也直接導致他日後將投資重心聚焦在教育領域。

之所以完全轉向教育投資,還要歸因於牛立雄前兩年部分領域的項目訓練。在通盤比較了眾多領域的投資特點後,牛立雄強烈認識到教育行業的優勢:由於教育公司多為預收款,公司運轉往往依靠學員預存款就能維繫,股權融資獲得的資金不僅擁有較高的安全邊際,使用效率也更高。

李鑫向36氪回憶,牛立雄在投資猿輔導四五個月之後,看教育項目的速度瞬間加快,他甚至能在聊天中明顯感覺到,後者對市面上的眾多教育公司已是「心中有結論」的狀態。

險被錯過的獨角獸

投完猿輔導半年之後,牛立雄遇到了他投資生涯的第二個關鍵項目:VIPKID。

這是一個優勢顯著的項目——VIPKID創始人米雯娟曾和家人創辦abc英語,線下經驗夯實,VIPKID提出的「北美外教在家上」理念也被牛立雄極為看好。

但同時,這個項目也有明顯的短板——在當時,視頻一對一模式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未被充分驗證。一家投資機構曾向適齡兒童家長問卷詢問:「你能接受孩子通過視頻在線學英語嗎?」一半的家長表示懷疑。

雖然當時牛立雄在教育投資上已「有了一些感覺」,但他向來不是個感覺型投資人,正如投資猿輔導一樣,他還需要一個「讓自己不得不投的理由」。他希望用公司的轉介紹率、續費率等數據來做支撐,但由於VIPKID尚處實驗班階段,一共才四十個學生,這些數據一個也沒有。

牛立雄只好先緩一緩。然而,隨著他對VIPKID模式的研究至深,他愈發地意識到:錯過VIPKID,錯過的可能是一個百億級的機會。姑且不論視頻技術、學生需求等因素,VIPKID模式的根本飛躍在於,它極大激發了師資端的供給——以前孩子要學英語,即便是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符合的外教也很有限,而VIPKID把國外老師帶來中國,「就像是拉開了上遊的水閘,這是開創性的」。

猿輔導而後開拓出在線授課時,也是類似的邏輯——讓清華北大畢業的老師,去給三四線城市的學生教課。這是線下教育時代難以想像的一幕。

牛立雄一度猜想,自己很可能就這麼錯失了這個機會。幸運的是,VIPKID幾近拿下一家基金的TS,後者因為一些內部原因,最終放棄了。

3個月後,牛立雄再次見到米雯娟,後者超強執行力進一步打動了他:短短3個月,米雯娟已經新招了多名骨幹,同時做了線上系統。更令他欣喜的是,40個孩子中有28個到期的孩子百分之百續了費。

「我問米雯娟,這些數據都是真的嗎?她很堅定地告訴我:百分之百真。」於是,牛立雄要來後臺帳號和家長做電話回訪。當他看到:錄像中的孩子由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後來面對外教時的興奮神情,他更加確信「不得不投」。

牛立雄轉身就去張穎的辦公室當面講述了這個項目,張穎在次日見到米雯娟,聊了半小時,當場拍板,以一千多萬美金的估值投資了VIPKID的A輪。如今,VIPKID的估值已超35億美元。

長久以來,在線教育行業的共識是,K12和少兒英語是最容易誕生百億級公司的賽道,而相繼捕獲猿輔導和VIPKID的牛立雄是那個幸運地、同時抓住兩條大魚的投資人。

「實際上這兩家公司在當時都極具爭議。」李好宇認為,在牛立雄投資猿輔導和VIPKID的2013年、2014年,整個在線教育行業尚處迷霧,他在當時的決策難度是如今不可比擬的,「不僅有膽識的成分,更多是他堅持的思考和判斷,保證了投中的必然。」

 尋找「反面」

擁有了猿輔導和VIPKID,牛立雄已經成為了教育投資人中的「標杆」。

真格基金投資副總裁姜敏說,從結果來看,在當今總共十隻左右教育獨角獸中,牛立雄一人就投中了兩隻,且他並非是撒樣式地「海投」,而基本做到了「少而準」,這甚至引起了「大量的、來自於同行的好奇」。

近段時間以來,牛立雄將投資關注點聚焦在國際教育、素質教育等領域,並密集出手了一批項目。另一位教育投資人告訴36氪,某種程度上,牛立雄已經成為了教育投資界的「壓力源」。「正因他之前投得極準,以至於他現在投資任何一個教育項目後,許多投資人都要自問:這個項目我該不該投?是我看錯了還是牛立雄看錯了?」

這種壓力甚至傳導到了公司端。經緯的被投企業、輕課創始人肖逸群說,牛立雄投資的教育公司之間形成了某種獨特的關係:除了業務交流之外,大家也在時刻觀望別家的發展,「唯恐自己會落後,在暗自地較著勁」。肖逸群認為這是好事,他將這種關係稱為「一種更大的、正向的驅動力」。

談及投資上的「精準」,牛立雄卻認為這並非緣於他掌握了「什麼投資的終極奧義」,關鍵一條是對「獨立思考」的堅持——這句話說來輕巧,真正做到並不容易。

肖逸群告訴36氪,在經緯找到他之前,實際上他已經拿到了多個TS,沒有強融資訴求,但見到牛立雄後「大有一種英雄所見略同之感」,比如他們都認為不應盲目拓課,輕課不要靠SKU取勝,而是將單個課程上做成爆款;再比如都認為沒必要研發app,而要利用好微信生態的窗口期。

最終,在輕課的這一輪融資中,經緯成為了它的領投方。

牛立雄將「獨立思考」進一步精確為「對第一性原理的堅持」,即穿透那些紛繁的概念包裝,回歸事物的本質。

比如在2015年前後,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相當一批在線教育的創業者也在教學中動用了直播形式,甚至打出「直播是在線教育唯一商業模式」的口號。在牛立雄看來,這是典型的「被概念忽悠」:教育公司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績,直播也好、錄播也好,只是達成教學效果的路徑。他投資的輕課為錄播模式,最終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獨立的思考和判斷之後,牛立雄避開了一些投資雷區。2015年後,在線教育行業興起一波狂熱的O2O浪潮,一眾創業者借鑑了外賣、打車領域的商業邏輯,搭建平臺,讓老師和學生在平臺上完成交易。雖然產品本身的壁壘不高,但在資本助力下,他們還是通過大量補貼,短暫吸引來了老師和學生。

市面上的教育O2O公司,牛立雄幾乎每家都見過,但他的結論是:教育O2O不可行。一來,如果單純以流量邏輯來做平臺化的生意,這到頭來一定是網際網路巨頭的遊戲,輪不到初創公司;二來,教育O2O到底價值何在?一個很容易想見的邏輯是,由於平臺無法真正控制教學質量,且學生和老師對平臺的依附度並不高,平臺自身的價值是有限的。事後來看,那一撥聲勢浩蕩的教育O2O公司,大多沒有熬過2016年的資本寒冬。

在李好宇看來,牛立雄還在媒體時,就表現出了極強的獨立思辨力,「不混圈子,但喜歡自己琢磨事兒」。

「阿里雅虎股權暗戰」一文正是例證。這篇報導的梗概是,雅虎在2005年10月收購阿里巴巴集團股份時協定,5年後雅虎將擁有後者第一大股票投票權及與馬雲等管理層一樣多的董事席位,這意味著一旦「十月大限」到來,馬雲有可能喪失去阿里的控制權。

如此關鍵的細節,是牛立雄從幾百頁的招股書裡扒出來的。「只有他會在2010年去翻阿里在2005年的招股書。」李好宇對報導刊發後的「盛況」記憶猶新:一度使阿里的股價「在幾天裡持續動蕩」。

「可以說,他在做媒體時就屬於『研究型記者』,而獨立思考應該是一個優秀投資人素質的標配。」

牛立雄對獨立判斷的堅持,甚至有點「不近人情」。在考蟲之前,李好宇曾先後創辦教育導向的多知網和選課網,即便是他們關係甚篤,牛立雄也沒有投,直到他做了考蟲——這個針對大學生市場的產品,達到了牛立雄心中的閾值,最終拿到經緯的投資。

多位熟悉牛立雄投資的創始人告訴36氪,他在看起項目時,極少出現「見一次就籤TS」的情況,他更習慣於多聊幾次再下判斷,如果時間緊,就在很短時間內密集多聊幾次,「這可能也是給予他充分的思考、判斷的基礎吧。」

回顧過往,牛立雄自詡「運氣」:過去幾年裡被他看好的教育賽道,實際上都沒有發出現大範圍的「擁擠狀況」,這在客觀上給予了他更充沛的時間來忖度與決斷。

做投資7年,牛立雄自認有了一些改變。比如他對「保守天性」的不斷突破——在向36氪復盤往昔時,他認為在投資猿輔導、VIPKID等項目上,多多少少有著「對人的押注」,而不僅僅是對產品的研究。雖然從入行的第一天起,所有人都告訴他「投資到頭來都是在投人」,但正如許多真理一樣,「可能只有真正去經歷了,甚至是錯了,才能真正理解」。在未來的投資中,牛立雄希望可以進一步加大「對人判斷」的比重。

他還試圖成為一個更開放的投資人,而不僅僅將關注力僅放在那些「也投射著自己性格」的創業者身上。他甚至還投一些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最近,牛立雄接觸了幾位看似「辭藻華麗」「銷售人格強烈」的創業者,但他自覺獲得了許多新知。實際上,他近年投資的創業者也無法被簡單地標籤化:除了猿輔導李勇、VIPKID米雯娟這樣的穩重型選手之外,也有相當一批的90後創業者,從出身背景來看,網際網路、線下教育、媒體、甚至是剛畢業的留學生等皆有。

做投資的過程就是不斷和人性弱點做鬥爭,和自己的性格缺點做鬥爭。」牛立雄說,7年投資也讓他獲得了更多的自我認知。

他相信,他的下一隻獨角獸很有可能將在這些與他迥異的創業者中誕生。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出一個投資人青睞的BP?
    如何準備BP,首先要了解清楚項目。建議在寫BP之前充分了解自己的項目,包括內部與外部兩大方面,一個是項目本身,一個是考慮外部性。 首先,了解項目本身,這一點很關鍵。 許多創始人在項目剛啟動時,對於項目的方向非常模糊。
  • 教育專家40年研究:男孩的大腦註定他們要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今天,我們就來推薦一套書,給你一個全新的視角,先告訴你男孩「為什麼」會那麼做,再告訴你「怎麼辦」。這套書就是來自世界性別科學領域先驅人物、國際知名男孩教育專家麥可·古裡安的「優勢教養系列」。古裡安以腦科學與神經生物學的研究為基礎,結合他40年的教育實踐成果,從「what」「why」「how」三個層面,告訴你到底要怎麼養育男孩。
  • 一個估值百億教育獨角獸的長成:愛學習教育集團進化論
    ——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在十年教育創業過程當中,愛學習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須佶成及聯合創始人集團總裁李川一起經歷了數次教育行業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公開資料顯示,愛學習教育集團的前身為高思教育,成立於2009年,以中小學課外培訓起家,曾經的定位是K12培訓機構;2014年,愛學習教育集團發力B端市場,目前在2B領域獲得了全國各地辦學機構的廣泛認可,由K12培訓機構升級為K12教育供給平臺。2019年,在經濟周期當中,愛學習教育集團更是逆勢融資發展,先後贏得了華平投資與騰訊投資的注資,成為教育行業的一個獨角獸。
  • 西方有些剔除《進化論》教育,是否意味進化論將要面臨倒戈?
    西方有些剔除《進化論》教育,是否意味進化論將要面臨倒戈?目前比較公認和權威的理論,人類的起源真的猿類(靈長類物種),這種觀點就是進化論,這個理論很好理解,地球上的物種都是從最原始的生命一步步進化來的!而進化論也在隨著時代的進步在不斷發展完善,它絕不僅僅是一個空想的理論,科學家在考古學,生物學,再細分到胚胎,遺傳學等領域都給了進化論有力的支持!有些人可能會說進化論中缺少一個從猿到人類進化的化石證據,這並不能說明進化論就一定是錯的,如今更加具有說服力的DNA基因變異也是進化論有力的支持!
  • 進化論和神創論在美國的論爭
    最近,在美國掀起了一輪進化論和神創論的爭論,而且這場爭論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     美國的宗教傳統是很濃厚的,保守勢力比較大,這一點與歐洲大不相同,所以,進化論在美國的傳播遇到很多障礙,世界反進化論的大本營就在美國。   大體來說,美國進化論和神創論的爭論經歷了三個階段。
  • 印度教育部長:進化論不科學!誰看見猿變人了?
    【編譯/觀察者網 王世純】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會在課堂上教授進化論,很多國家因為宗教或其他原因不教授甚至禁止教授進化論。即使是在科技發達的美國,雖然很早以前憲法第一修正案不允許各州支持某一宗教,但至今也有很多宗教群體和保守派州不願意承認進化論甚至將進化論移出教材。近日,印度高等教育部部長又語出驚人。
  • 「進化論」+產品生態+教育情懷:智課教育獲資本市場青睞
    業內人士表示,智課教育堅守教育本質的產品生態閉環或成為未來在線教育創業可持續發展的典範之舉。經過這一年的資本創業衝動,2014年網際網路巨頭也開始紛紛進入在線教育領域:騰訊與新東方成立合資公司進軍在線教育,百度也對自身的在線教育業務進行了重整,一些如學大教育等傳統教育機構也公布了在線教育戰略。熱度持續沒有多久,在線教育創業就開始陷入難以盈利的囚徒困境,一些企業被迫倒閉。
  • 進化論150年那些與達爾文 無關的「進化」(組圖)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進化論逐漸撼動整個世界——誰也不會想到,正是這一生物學的理論,意外地對中國近代思想史乃至中國現實產生巨大影響,且至今不絕。  事實上,達爾文自己始終反對把進化論用於社會思想學領域,直到臨終時他也沒有發現有什麼理由可以把進化論用於哲學。他在1878年評價這種做法時說:「這是一個極其愚蠢的觀念。」
  • 五個給進化論帶來挑戰的科學領域
    生物學家一直未能構建達爾文的「生命進化樹」。化學:生命的化學起源仍是一個未解之謎。而達爾文的進化論難以解釋這種集成複雜性。正如生物化學家富蘭克林·哈羅德(Franklin Harold)所承認的那樣:「目前對於任何生化或細胞系統進化而言,達爾文主義都無法給出詳細描述,只有各種一廂情願的猜測。」
  • 上帝遇到進化論後發生的那些事兒
    因為我這些年來也在關注科學和宗教這個話題,赫胥黎的文章討論的既是上帝遇到進化論,也是神學成為學術研究對象之後所發生的事情。本書的主題有二,一是進化論何以成立,二是從進化論(科學)的角度,如何看待當時地位相當崇高的基督教神學。難得的是,作者寫得雄辯有力而又通俗易懂。
  • 當進化的人工智慧成為下一個「風口」
    在涉及人工智慧的投資和論壇逐漸增多的當下,有必要反思:人工智慧究竟是如何自我進化的?這樣的進化方向和速度,與全民關注、「風口」化的投資熱情是否相適應?  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認為,對人工智慧的研究,中國在應用和數據等方面已經做得比美國和歐洲還要好,這樣的好處是,中國的人工智慧研究在應用端可以獲取大量數據以不斷訓練和進化。
  • Easy Group設中國首個教育培訓機構後,獲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
    Easy Group集團,是一家樹立教育培訓全球化的新裡程碑,旗下的核心品牌Easy Group孜循教育,於2019年10月9日,在合肥召開新聞發布會並正式宣布落戶於中國。自此也開啟了集團從合肥出發,輻射安徽的同時去著眼全國,也實現了全球化戰略的新徵程布局。
  • 達爾文進化論有了實證,人類活動或將影響物種未來進化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受到主流科學的挑戰。進化論是否靠得住?進化論的可信度有多高?一時之間各種質疑風雲而起。2014年《自然雜誌》還曾刊登了一篇題為《我們是否需要重新思考進化論》的評論,正反雙方的科學家對於這一理論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隨著時間推移,就連進化論自身也開始演化出不同的流派。近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科學家首次證明了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之一,這也是自達爾文去世140年來首次發現的實證。
  • 站在水滴、銀河航天、猿輔導背後 IDG王辛如何看VC投資人的成長
    王辛加入IDG之初主要負責在線教育領域的研究和投資,在這一領域他主導了包括輕輕家教、火花思維、久趣、英語流利說等項目,並深度參與了對猿輔導的投資。  初露鋒芒   在教育領域只有新東方和好未來可稱巨頭、教育從業者仍對在線教育持觀望心態的年代
  • 達爾文的出版商不相信進化論,但還是出版了他的《物種起源》
    達爾文的進化論甚至動搖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建制。然而,達爾文的出版商約翰·默裡三世就沒那麼出名了。儘管他將達爾文和他的自然選擇理論引入公共領域,但他對達爾文理論的影響深感擔憂,甚至在幕後與之抗爭。默裡引起了歷史學家西爾維婭·尼克森的注意,她在2019年出版的《反思歷史、科學和宗教:衝突和複雜性原則的探索》一書中,用了一章來介紹他。
  • 進化論2.0——體系論
    一、生物體系1、可以生長的物質系統為生物體系2、人類社會同細胞、動植物一樣,也是一個生物體系,其中細胞、動植物屬於緊緻型生物體系,人類社會屬於非緊緻型也即離散型生物體系。(2)二級生物 人的演化由DNA和大腦-神經系統共同推動,DNA突變發生進化表現在後代的身體結構上,大腦通過思考學習實現信息的新增,其進化表現在人的行為上,前者通過DNA複製以信息-載體遺傳的形式遺傳後代,後者通過個體間的教育學習以信息交流學習遺傳的形式遺傳後代。相比DNA,大腦-神經系統主導的部分是快速精細式進化。
  • 三大進化論
    人類三大進化理論:阿奇舒勒(Genrikh Saulovich Altshuller,1926-1998)的技術系統進化論,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的生物進化論和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 中國「新消費領域」投資機構10強/10大投資人/最具發現力...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人們的消費結構從生存型消費向重品牌、重服務、重精神體驗的發展型消費轉變,消費升級的需求和投資機會越發顯著,在新消費領域出現的投資風口此起彼伏。 新消費是指新的消費主體推動的,以新的消費習慣實現的,新的消費商品或服務。 基於這個定義,我們將新消費分為三個層次:消費品牌升級;新電商;新零售。
  • 近代科學最偉大的三大理論:進化論、量子論和計算論
    進化論這個詞實際上不準確,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進化論應該叫「演化論」更好;本身英文evolution一詞就是「演化」,包含「進化」和「退化」兩層意思,或者說其本意並沒有進化或者退化之意,只是單純的在時間軸上往前迭代演化而已。
  • 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被推翻了
    達爾文進化論原文是什麼呢?準確的說,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一直在發展的科學理論,從達爾文、華萊士、赫胥黎、胡克等,經歷了無數動物學、植物學、細胞學、遺傳生物學等研究,一步步不斷發展的學科。進化論是尋找生命演化規律的科學理論,所以其一直也在變化,一直在更新。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卻一直被異化,尤其是社會達爾文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