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四大強縣,GDP都已超千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
浙江從地理面積上而言,是一個小省,僅比重慶大了一點。雖說浙江與江蘇相鄰,但相比江蘇廣袤富饒的土地資源,浙江的山林丘壑就顯得尤為明顯。不少遊客來到浙江,都會驚嘆:原來浙江的山比中西部地區的省份還多。據悉,浙江地域形態呈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分布,可利用開發的土地資源非常稀缺。浙江的發展,離不開老百姓自身的努力與堅持。浙江的經濟模式,也是民營經濟、強縣經濟的最強體現。
南宋遷都以來,杭州的地位直線上升,從紹興手中接過了江南第一城的火炬。而浙江本省就是魚米之鄉,蘇湖熟天下足,明州(寧波)港通天下。浙江的山水資源利用的十分徹底,西湖開發千年以來,成為了浙江最著名的元素。浙江不僅經濟發達,而且歷史文化以及教育水平都很強。其實,浙江著名的大學只有一所浙江大學,但是省內的中小學教育領先全國。浙江人喜歡經商,但更加重視教育,正是注重基礎教育,也有了浙江經濟的飛速、穩定的發展。
在我們印象中,學生時代,十多年寒窗,只為高考一搏,所以高中三年尤為關鍵。浙江基礎教育的強大,主要也是體現在中學時代。在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一張卷的時候,浙江基本每次都能領先其他省份幾個身段。如今,像河北衡水中學這樣的超級高中,高三學生近3000人,但每年清華北大錄取為160個左右。而浙江的鎮海中學,高三學生約500人,但清華北大每年能進70多個。孰強孰弱,一目了然。而且,浙江的很多優質生源都集中於省會杭州,可想而知浙江基礎教育的強大實力。
查閱數據,了解到去年高三網的百強高中排名。其中浙江的十大高中排名分別是寧波鎮海中學、杭州市第二中學、杭州學軍中學、浙江省溫州中學、樂成公立寄宿學校(知臨中學)、杭州外國語學校、浙江省慈谿中學、浙江省諸暨中學、浙江省餘姚中學和金華市第一中學。我們發現,浙江十強中學中,杭州和寧波各佔到三個,溫州二個,紹興和金華各一個。
如果再精確細分,十強高中,有四個位於下屬四個縣級市。如溫州的知臨中學,屬於樂清。慈谿中學和餘姚中學,分別屬於寧波下轄的慈谿和餘姚。諸暨中學,也是屬於紹興下轄的縣級市。其餘六個中學分別屬於各市的下轄區,而這四個縣級市能在教育上取得如此成績,也是讓人欽佩。
細心的網友,或許已經發現,這四個縣級市都是浙江傳統的經濟強縣,GDP總量都已破千億。很多網友都認為,這從側面反映出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真理。只有經濟發展了,教育、交通、醫療、環境等方面都會提升,那麼到底真是經濟帶來的教育發展嗎?這四大強縣分別屬於寧波、紹興和溫州,地理上相隔較遠,僅慈谿與餘姚相鄰。這四個強縣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擁有一所頂尖的中學。
小編一直認為,教育是一個地區發展的關鍵基礎,教育不僅能帶來知識、文化,還能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的革新。教育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歷史文化的靜靜沉澱。實地走訪發現,慈谿、餘姚、諸暨、樂清四大強縣,對於教育事業都非常重視。諸暨歷史悠久,一直以來就是教育強縣。餘姚、慈谿地區擁有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如今也是全國著名的院士之鄉。樂清的圖書銷售歷來位居浙江縣級市第一,樂清人愛學習、愛看書,這也是公認的。
那麼,到底是經濟的強大帶來了教育的發展,還是注重教育帶來了經濟的提升呢?這個問題,或許應該是相互影響的吧!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