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交出「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智造強市「小康答卷」

2020-12-06 機經網

 

  11月30日,本報從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紹興專場現場獲悉,紹興從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小黃山文化開始,至今已有約9000年歷史。越國古都建於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

  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非常關心和重視紹興發展,曾27次到紹興考察調研,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鼓勵紹興「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八八戰略』,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幹在實處,走在前列」,這些都成為紹興發展取之不盡的精神動力、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

  馬衛光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紹興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上接續奮鬥、砥礪前行,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穩、堅實邁進,交出了一張靚麗的「小康答卷」。率先助力做強大灣區產業帶。杭紹甬三地同處杭州灣的南翼,是浙江省、長三角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紹興濱海新區是構建大灣區產業帶的重要節點,紹興正在致力打造的生物醫藥產業可以與杭州左右呼應;加快構築的新材料產業基地,與寧波新材料產業互補聯動;正在建設的國家級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將成為全省乃至長三角集成電路的發展提供紹興「芯」的力量。

  馬衛光指出,進入「十四五」,紹興將深入實施「雙十雙百」集群製造行動,集中精力在建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3個「萬畝千億」產業平臺,力爭培育一批世界級製造業集群,率先走出一條「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智造強市之路!特別是,為做強大灣區產業帶,要引進了一大批總投資超過5000億元先進位造業重大項目要求,保持定力念好「兩業經」。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發展,一手抓內生性增長、一手抓外生性增長,一手抓舊動能修復、一手抓新動能壯大,堅決打破「罈罈罐罐」,接續實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1.0、2.0版。分層分類推進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完成全市所有336家印染企業、299家化工企業的整治提升;把281個工業園區整合為24個,將4個國家級平臺和9個省級平臺整合為9個高能級戰略平臺;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50%;「騰籠換鳥」工作獲得全省「八連冠」,紹興經濟更具韌性和活力。2012年以來,市場主體從30.3萬個增加到60萬個,高新企業達到1346家,規上工業企業超過4800家,上市公司突破到82家、位居全國地級市第3位。

  據了解,紹興全市常住人口突破500萬人,吸引集聚了374名國家和省引才計劃人才,以及超過10萬人的高校在校學生。2012年以來,紹興連續7年保持區、縣(市)平安創建「滿堂紅」,基本消除集體經濟年總收入30萬元以下、經營性收入15萬元以下村,全面消除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困難農戶現象。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3660億元,連續邁過4000億元、5000億元兩個大關,今年有望突破6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69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528億元,增長96.3%;出口從1686億元提升到2251億元,佔全國出口總額比例達到13.1‰;城市經濟綜合實力穩中有進,位列「2020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31位。

  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積極參與全省「四大」建設,找準切入點和結合點,深入推進融杭聯甬接滬。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標本兼治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域推進「大花園」「大景區」建設,統籌實施碧水、藍天、淨土、清廢等行動,紮實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紹興山水更顯顏值之美和氣質之美。2012年以來,市縣兩級財政用於民生領域的支出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累計超過2500億元,有效推動群眾增收致富,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7萬元、1.8萬元上升到2019年的6.4萬元、3.6萬元,分別位居全國城市第8位和第5位,收入倍差從2.08下降到1.77。

  紹興市委副書記、市長盛閱春介紹到,紹興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和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六連冠」,奪得「平安金鼎」,成為全省唯一「無廢城市」建設全國試點,獲批中國(紹興)跨境電商綜試區、紹興綜合保稅區、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三大國字號開放平臺,以及集成電路、高端生物醫藥、先進高分子材料三大「萬畝千億」平臺,被命名為「東亞文化之都」。一張張硬核名片讓這座城市更有知名度、更具競爭力,在2019年經濟活躍城市營商環境綜合排名中位列全國第6位。隨著我國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即將順利實現,隨著浙江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紹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也越走越穩、越走越寬,為率先走出市域現代化發展之路打下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良好條件、積蓄了強大動能。這張來之不易的「小康答卷」,凝聚著紹興人民的忠誠、智慧、創造、奮鬥和堅毅。(中國工業報   劉玉發)

 

相關焦點

  • 騰籠換鳥換擋提速
    工業普查評級、國企介入、牽線搭橋……實施多種形式的「騰籠換鳥」,是漳州市不少地區轉型的先手棋—— 工業普查—— 為轄區企業 開張「體檢單」 成立於1992年的藍田經濟開發區是漳州市最「老」的開發區,也是漳州首個省級開發區。
  • 海曙高橋: 老工業區「騰籠換鳥」,將換來什麼?
    高橋鎮副鎮長徐輝說,「騰籠換鳥」既是政府的導向,也符合原企業的發展意願,是目前近郊鄉鎮可行的經濟轉型發展方式。        記 者 朱軍備 通訊員 徐 靜             城市發展,土地緊張, 「騰籠換鳥」勢在必行                作為工業強鎮的高橋鎮,區劃調整之後,成為寧波城市的副中心、海曙區經濟發展的橋頭堡。
  • 廣東審時度勢:以「騰籠換鳥」力推經濟轉型升級
    新華社廣州8月28日電(新華社記者 梁鋼華)面對今年以來出口壓力增大的嚴峻挑戰,廣東省委省政府結合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的成果,審時度勢,作出了推動經濟「騰籠換鳥」轉型升級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促使全省經濟在全球競爭中儘快完成由中低端邁向高端的歷史性跨越。
  • 解碼蘭陵札記②菜地裡「長」出智造小鎮,施了什麼肥?
    山東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聚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乘車到蘭陵縣裝備智造小鎮採訪,頗有一半是海水一般是火焰的感覺。一方面,位於尚巖、新興、魯城三個鄉鎮交匯處的智造小鎮大部分路段非常平坦,可有些地方還有些顛簸;另一方面,小鎮大部分區域廠房林立、生機盎然,有些區域仍然溝壑縱橫、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 流傳多年的「鳳凰涅槃」其實不是一個詞,是一位大文豪生造的新詞
    黃永玉的畫作《鳳凰涅槃》多年前,畫家的黃永玉受命畫了一幅名為《鳳凰涅槃》的巨幅畫作。然而,當領導問起「鳳凰涅槃」的大致意思時,黃永玉卻回答不上來。沒想到,錢鍾書告訴他,「鳳凰涅槃」其實不是詞,而是大文豪郭沫若自己生造的一個詞。那麼這個「鳳凰涅槃」一詞到底是怎麼來的,詞的背後有什麼故事和寓意呢?01 看起來、用起來高大上的「鳳凰涅槃」的確是生造的詞黃永玉問到錢鍾書「鳳凰涅槃」這個詞時,錢鍾書馬上說這四個字詞是1921年郭沫若寫的一首詩歌的題目,是郭沫若自己生造的一個詞,這個詞原來是沒有的。
  • 向新而變,鳳凰涅槃——淄博2020一年的「變革之力」
    在宏闊的中國背景上,這個起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城市的家園視線裡,這個起點是淄博鳳凰涅槃、加速崛起的關鍵一年。一年裡,這座城市留下了那麼多極富意義的厚重印記。再者,開啟鳳凰涅槃徵程以來,淄博的產業環境、企業環境都在謀定新局、加速變革。單是在踐行「以創新綠色、動能轉換優存量;以著眼未來、高端引領擴增量」的產業發展思路這一個維度,就決定了淄博要交出營商環境變革的高分答卷。此外還有建設全國新型工業化強市、高水平開放型城市、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等各個主攻方向,都離不開營商環境的變革發力。考驗如火,卻淬鍊真金。
  • 進擊的超級「買單方」: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騰籠換鳥」再升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深度|進擊的超級「買單方」: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騰籠換鳥」再升級醫保談判已呈常態化和多樣性。中國醫藥行業本年度最後一項重磅政策終於落地。從12月14日開始,超級「買單方」國家醫療保障局啟動了今年醫保目錄調整談判工作。
  • 中華龍旅遊: 騰籠換鳥,擁抱第一個「十年」
    騰籠換鳥,中華龍旅遊即將擁抱屬於他關鍵的第一個「十年」。豐富產品形態,向深度化、定製化升級轉型據《2016年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中國出境旅遊市場未來5-10年穩定增長基本面不變。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探路人」「先行者」,濟南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攜河發展」濟南黃河隧道東隧工程現場今年10月30日,「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貫通。
  • 在應對危機中化危為機 交出「兩戰」高分答卷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只要敢於逆境奮進、善於化危為機,就能變壓力為動力、化險阻為夷途,從而在倒逼中掌握戰略主動,獲得新的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之快、感染範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可謂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防控重大疫情,既是對信心與意志的考驗,更是對智慧與能力的檢驗。浙江省委提出,更大力度更加精準做到「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交出浙江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高分答卷。
  • 天津大學浙江紹興研究院簡介
    為深入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天津大學科技教育資源更好地融入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打造杭州灣先進智造基地,2019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紹興市人民政府先後與天津大學籤署共建天津大學浙江紹興研究院合作協議,天津大學浙江紹興研究院在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落地,並於2020年7月24日完成獨立事業單位法人註冊。
  • 發現新「齊跡」|淄博張店區:「一次辦好」加速度 梧桐樹上鳳凰棲
    為傳承汲取齊文化「改革、創新、開放、務實、包容」的思想營養,做好淄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創新綠色動能轉換優存量」和「著眼未來高端引領擴增量」兩篇文章,為老工業城市鳳凰涅槃和加速崛起營造良好氛圍。12月15日--12月18日,中共淄博市委網信辦組織30餘家媒體共同開展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
  • 神隱山海經(4)|上古神獸鳳凰涅槃重生 是100年前郭沫若編的一個梗
    封面新聞記者 何晞宇鳳凰學會涅槃,還是近100年的事。鳳凰其實是只老鳥,如果按《山海經》的寫作年代計算,至少2400歲了。《山海經》中,鳳鳥出現了12次,其地位之重要可以見之。學界認為鳳凰最初的神體為風神。殷墟甲骨文中「風」與「鳳」是同一個字。先民崇拜自然之力,將其神話,使風具象為鳳。朱英貴表示在造字時代,並無鳳凰這種飛禽,「人們觀念中『鳳』實際上是對『風神』形象的擬物化,於是所造的字,既是對作為風神的『鳳』的稱呼,又是對風神所興之『風』的稱呼。」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暉同樣認為「風」「鳳」二字同源,鳳乃是先人對候鳥的一種認知結果。
  • 「宇宙中心」實現「智造」轉型
    「中關村智造大街」亮相 支撐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中關村智造大街」位於海澱五道口腹地,北起雙清路,南至成府路,全長380米,優越的區位優勢和濃厚的科技氛圍讓這裡迅速匯聚了一批專業服務平臺和國際化創新機構。
  • 浙江日報|智匯未來 才聚園區 衢州智造新城:人才創業園為高質量...
    8月17日,浙江日報16版封底刊登文章《智匯未來 才聚園區 衢州智造新城:人才創業園為高質量發展添翼》,全文如下:衢州全力打造四省邊際人才集聚「橋頭堡」(之一)。集聚創新創業人才,釋放人才創造活力。在黨委政府領導下,衢州堅持人才強市戰略,著力打造數字經濟創新人才新高地、氟矽鈷新材料人才集聚地、鄉村振興特色人才示範地、四省邊際人才生態最優地,使衢州成為四省邊際最具影響力吸引力的人才流入地。
  • 長株潭融城核心,騰出一片綠飛來一群「好鳥」
    「騰籠換鳥」換來的是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創新引領,長株潭融城核心新動能澎湃。觀潮君發現,在高質量發展中,天心區在「進退」「新舊」 「破立」之間,正確把握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