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癌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輻射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如果我們經常處在輻射環境中,身體細胞可能會發生變化,進而引發癌症。而在醫院,不少檢查儀器,例如,X光、B超、CT等,就存在健康隱患,可能會傷身。那麼到底哪一個更傷身?今天來給大家講一講。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輻射?
輻射主要分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另一種是非電離輻射。像我們日常所見到的手機、電腦、電視、微波爐,會產生非電離輻射。由於沒有電離能力,因此並不會對機體造成損傷。而人如果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直接接觸電離輻射,身體細胞就會發生物理、生物變化。一旦細胞DNA受損,出現一個或者是多個複製錯誤,就很有可能會發展成癌。因此是一種能量較高,破壞性大的存在。
而在醫院中,X光,B超,CT等檢查儀器就會產生輻射。那麼是不是在進行檢查的時候,會增加癌變風險?
其實,電離輻射致癌,對人體產生傷害,主要還是看輻射量。一切拋開劑量談傷害的言論,都是耍流氓。而不同儀器的輻射量是不一樣的。一起來看看吧。
X光
X光檢查,主要是通過X射線穿透人體以後,形成影像。常用於骨骼檢查,部分消化道疾病的探查。
有研究顯示,每一次拍X光,儀器產生的輻射量為0.02——0.1mSv。在平時生活中,我們的身體會接受到自然的各種輻射,在2.0——3.0mSv之間,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不需要過於擔心。
B超
B超檢查,是醫學影像科常用的檢查手段。比如檢查子宮及其附件、腸胃、肝脾等內臟,乳腺、甲狀腺等健康情況,都會使用B超。B超的工作原理是聲波反射,根據不同的回聲在儀器上呈現的影像,對患者病情作出判斷。
需要注意的是,B超產生的輻射是非電離輻射,因此完全不需要擔心。不會對機體造成損傷,因此準媽媽們可以定期放心進行B超檢查。
CT
CT檢查也是利用X射線,但是跟X光不同的是,CT檢查結果更精準。對於身體出現的微小病變,能夠準確反映出來,因此常用於早期肺癌、肝癌的診斷,結果可信度高。另外,CT也經常用於大腦,胸部以及脊椎關節的檢查。
雖然CT的精準性高,但是輻射劑量也會比普通的X射線要高一點。一次普通的胸部CT檢查,所產生的輻射劑量在2——5mSv,大約是X射線的十倍左右。而現在盛行的低劑量螺旋CT,一次輻射量在0.2——0.5mSv之間。但是,即便是這樣,CT產生的輻射也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的傷害。
有研究數據表明,一個人在一年中,身體受到的輻射只要不超過100mSv,就是安全的,不必過於擔心。因此對於需要時常進行CT檢查的患者,推薦低劑量螺旋CT,更安全放心。
總結一下,X光、B超以及CT,CT輻射量相對較高,但是在人體安全範圍內,所以也不會對人體構成傷害,大家可以放心。另外,當醫生要求做相關檢查的時候,應該積極配合,有助於精確的診斷疾病,便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