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基礎物理教育差在哪?

2021-01-21 圖形公式不煩惱

近幾十年以來,美國的基礎科學教育研究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多次大規模的科學課程教學改革均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美國的基礎教育與我國有很大的差異,前者沒有全國統一的課程標準,而是由各州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力量分別制定。本文具體以美國俄亥俄州為例分3個部分比較中美兩國中、小學物理課程的設置和課程標準,即中小學基礎教育背景、課程標準比較以及此類比較研究帶給我們的啟示。

1 美國俄亥俄州中小學教育背景介紹[1,2]

美國是一個文化多元、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基礎教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聯邦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教育管理體制和相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其教育管理結構分為4級:聯邦政府教育部、州政府教育部、學區和學校。聯邦政府主要通過教育立法、經費援助等保障性措施對教育實施宏觀調控,而各州政府則擁有對本州教育事業制定規劃、組織實施、具體指導的權力和責任,具體的教育管理權交由地方教育局。美國把辦好中小學的權力直接交給了校長,辦學模式多樣、靈活,特色突出、顯著,幾乎沒有雷同的學校。美國中小學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發展每個孩子的個性和才能,培養他們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不但要求學生掌握教師傳授的知識,而且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美國的義務教育為免費教育。由於各州的經濟狀況不同,各州的義務教育年限也是不相同的。短的有8年,長的有12年,且以12年較為普遍(如俄亥俄州、密西根州等)。其義務教育階段包括學前、小學、中學。所以,美國1996年頒布的《國家科學教育標準》和2013年頒布的《下一代科學教育標準》均是針對幼兒園到12年級(即所謂K-12)制定的。12年的中小學學習階段的劃分則因地而異,靈活多樣,各有特色,沒有硬性的規定。大致有以下幾種不同的類型:「六三三制」,即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二四制」,即小學六年、初中二年、高中四年;「五三四制」,即小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四四四制」,即小學四年、初中四年、高中四年;「六六制」,即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八四制」,即小學八年、中學四年。美國的初、中等教育系統包括公立學校與私立或教會學校兩種類型。在初、高中階段,各有大約10%的學生就讀於私立或教會學校。美國的公立學校在學校系統中佔絕對優勢,公立學校系統是保證美國教育平等的重要支柱。美國聯邦政府規定中小學必須開設7門核心課程,即數學、英語、科學、歷史、地理、外語、藝術。除此之外,小學還設有其他一些輔助課程,中學還設有許多與生活實際非常貼近的選修課程。美國聯邦政府制定的國家課程標準只是框架性的,並不具體,科學教育標準也是指導性的。美國的中小學課程設計是由各州教育委員會、學區教育委員會和學校三級一體化的教育機構分層進行的,州政府制定中小學課程的最低標準,學區教育委員會根據此標準和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學區中小學課程方案,包括科目的增設、內容的補充和課時的具體分配,可以高於州定最低標準。各學校則依據州政府和學區的要求,結合本校實際,予以必要的補充和調整,甚至可以由教師本人自行決定,進而形成本校的課程結構。所以,各州、各學區、各校的課程設置有同有異,課程類型多種多樣。各級教育標準既有相對的統一性,又保持了地方特色。這使得各地各校的課程設置能基本符合本地本校的實際。美國的中學一般指6年級到12年級這個階段,包括初中和高中。按類型劃分,美國中學分為普通中學、職業中學和特科學校。普通中學是美國最主要的中學類型,一般為綜合性的中學。普通中學具有3種職能:一是為所有學生提供普通教育,二是為大多數學生提供職業教育,三是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升學準備教育。美國的中學課程總體上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形式,必修課即國家規定的數學、英語和科學等幾門主要核心課程;而選修課的內容則非常廣泛,既有為學生準備進入大學而設置的學術類選修課,如基礎數學、實用數學、計算機等;也有為學生準備就業而設置的職業類選修課,如建築設計、機械製造、繪畫、樂器等;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類、休閒類選修課,如家政、購物、駕駛等。下面以俄亥俄州的課程設置為例,說明其高中的課程設置情況。俄亥俄州的幼小階段是K~4年級,初中階段是5~8年級,高中階段是9~12年級。其中,俄亥俄州高中階段要求學生獲得16個必修學分。對此,不同州的要求也是不統一的,例如:密西根州則要求18個必修學分。表1給出俄亥俄州和密西根州高中學分的具體比較[1,2]。

俄亥俄州從幼兒園到中學統一開設科學課程,沒有單獨開設物理分科課程。物理學科包含在科學課程中的物質科學部分,與生命科學以及地球與空間科學共同構成科學課程。科學課程按照年級劃分,即幼小階段K~4年級,初中5~8年級,高中9~12年級。表2中列出了K~8年級的科學課程中與物理相關的學習內容[1]。

高中階段(9~12年級)科學課程要求獲得3個學分(見表1),包括1學分的生物學,1學分的物理或化學,1學分的地球與空間科學,且並未限制在哪個年級學習哪門學科。從課程的要求來看,物理學科在高中的科學課程中並非必修科目,俄亥俄州的學生在高中階段可以選擇不學習物理。針對科學課程,2011年俄亥俄州制定了相應的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版)《俄亥俄州科學教育標準和示範性課程》(Ohio Revised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Model Curriculum)[1]。這是一份綜合的科學課程標準,將科學課程分為地球科學、物質科學(物理和化學)、生命科學3個部分,並分別為各個學科制定了相應的課程標準和示範性課程(分別以K~8年級和9~12年級兩個部分來具體說明)。高中階段的每個學科的學習內容如表3所示[1]。

就物理學科的課程設置而言,俄亥俄州在中學階段開設科學課程,由地球科學(地質學)、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物理、化學、環境科學共同組成,其中物理是選修課程,學生可以選擇不學習物理課程。而中國則是在初中階段採用科學課程或分科課程,到高中階段開設分科的物理課程,且至少需要學習兩個共同必修模塊和一個選修模塊。就課程內容及結構而言,俄亥俄州物理課程標準將高中物理內容分為5部分,每個部分對應一個一級主題,每個一級主題下列出若干二級主題(重要概念),並未規定每部分的學習時間。而中國採用的是模塊化課程,共12個模塊,分為3個系列,每個系列均有共同必修、必修和選修3部分。這是針對學習需求不同的學生而設置的,每個模塊均規定為36個學時。課程標準的框架是課標文本的組織形式,體現了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和結構關係。先了解一下兩個課程標準的框架結構有何異同。表4列出了中國和美國俄亥俄州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文件的文本結構[1-3]。

從框架涉及的主題上來看,中國物理課程標準可能更加全面些。與俄亥俄州物理課程標準相比,中國物理課程標準還突出了實施建議部分,包括教學、評價、教科書編寫、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等建議。這些對於課程的實施有一定的宏觀指導作用,而在俄亥俄州課程標準中並沒有體現。
而俄亥俄州課程標準中較具特色的是利用較長的篇幅詳細說明每個年級水平的內容細化部分,包括學習的期望(認知要求)、付諸實踐的願景(課堂上的例子)、教學策略和資源(常見錯誤、學習者的多樣性、各類資源)等3個方面,這非常有利於一線的教師或讀者更好地理解課程的內容標準和教學手段或方法。表5和表6分別給出了俄亥俄州科學課程標準中的「學習認知需求」和「技術和工程設計的期望」的具體表述[1]。表5 俄亥俄州的科學認知需求(對學習認知需求的期望)

與所有其他框架和認知需求的系統相比較,俄亥俄州的課程標準(修訂版)系統在不同的類別之間有重疊。「牢記科學內容」包括在俄亥俄州的框架內,也是其他3個認知要求的一部分,因為科學知識需要學生們展示/演示科學素養。

下面是期望各年級的學生在「使用科學的概念設計技術/工程解決方案」這一認知領域應能達到的技能的例子。這些技能補充了科學探究的能力,預計在K-8和高中階段各年級結束時實現。課程內容在課程標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指導課程具體實施的重要內容。俄亥俄州的物理課程內容分為5個一級主題具體展開,亦即內容陳述,內容細化(標準陳述),學習的期望(認知要求),付諸實踐的願景(課堂上的例子),教學策略和資源(常見錯誤、學習者的多樣性、各類資源)等5個方面。與我國物理課程標準相比,俄亥俄州的物理課程內容設計和呈現方式具有鮮明的特色。在中國美國兩個課程標準(高中階段)中,知識內容的組織均是按照一級主題、二級主題或三級主題(物理概念)劃分的,如表7[2,3]和表8所示[1]。

在美國幼小和初中階段的科學課程標準中,知識內容的組織仍然可認為是按照一級主題、二級主題(內容表述)或三級主題(內容細化)進行劃分的,如表9所示[1]。

從表7和表8中可以看出,中國課程標準按照模塊劃分,分為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兩個部分。而俄亥俄州課程標準(高中階段)儘管分為初級課程(物質科學)和高級課程(物理學)兩個部分,但是均按照物理學的內容進行劃分,前者分為物質研究、能量和波、力和運動、宇宙4個主題,後者分為運動、力和動量及運動、能量、波、電和磁5個主題[1-3]。在三級主題中,中國共有35條,俄亥俄州(以高級課程為例)有42條,雖然三級主題的數量相差不太多,但是所涵蓋的知識內容並不相同。從表中可以看出兩課程標準在學科內容的選擇上是有一定的差別的:中國課程標準中三級主題較大,涉及的是某一塊知識內容,如運動的描述;相比而言,俄亥俄州課程標準中的三級主題描述的是某一個具體的知識內容,如速率-時間、位置-時間、反射、歐姆定律等。在中國課程標準中,從涉及的領域內容而言,共同必修全部是力學,學生先學習運動學,再學習動力學。3個系列中的必選模塊(選修模塊1-1、選修2-1、選修3-1)全部是電磁學內容,其他選修模塊包括了力、熱、電、光、近代物理的內容,可供學生進一步選擇。從課程模塊設置的功能和取向而言,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是全體高中學生的共同學習內容,選修系列1針對文科學生,選修系列2針對工科學生,選修系列3針對理科學生。模塊設置體現了滿足學生不同需求的選擇性。(這樣設置的初衷是好的,也希望有美好的「願景」;但是,現實又是非常「骨感」的,因為在高中一開始就要求學生或學生家長來確定學生一生的人生規劃(文科、理科、工科或醫科等)是非常不現實的,「高考指揮棒」的作用不可低估,導致實施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在俄亥俄州課程標準中,根據物理學科本身的特色,將其分為運動、力和動量及運動、能量、波、電和磁5大主題。在「運動」部分涉及運動學內容;在「力和動量及運動」部分涉及動力學內容;在「波」和「電和磁」部分主要分別涉及光學、電磁學等內容;在「能量」部分除了涉及經典物理學內容(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外,還包括核能等近代物理學內容,體現了突破經典物理的學科體系,圍繞學科的核心概念組織內容的思想。通過對俄亥俄州課程標準與中國課程標準的比較,能夠發現俄亥俄州課程標準中的一些特色,可供參考借鑑[1-3]。3.1 注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使他們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俄亥俄州課程標準非常重視科學素養。在整個俄亥俄州科學課程的「科學認知要求」及「技術和工程設計期望」中,科學素養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說學生進行學習的總目標就是提高科學素養,使他們能夠成功地參與到未來的生活中。3.2 將科學教育標準與示範性課程結合,凸顯典型的實施效果在俄亥俄州課程標準的每個年級水平的內容標準中均安排了示範性課程內容,從其主題的設置安排(見表4)來看,分別從學科內容關聯鏈、內容陳述、內容細化(標準陳述)、學習的期望(認知要求)、付諸實踐的願景(課堂上的例子)、教學策略和資源(常見錯誤、學習者的多樣性、各類資源)等6個方面具體展開。課程內容標準的一大特色就是用「內容細化」的方式呈現學習內容,提供年級水平應有的內容知識深度的期望,提供與學習內容關聯的科學過程技能的例子,還提供信息幫助學生確定應該掌握的預備知識和現有水平內容所要構建的未來知識。對各個年級階段所需學習的科學(物理)內容和物理概念的認知水平進行具體說明和界定,進而使教師或讀者清晰地了解該三級主題下設的知識內容和物理概念在相應年級學習階段的重要程度。另外一大特色是對課程內容學習的期望(認知要求),提供了對俄亥俄州的科學認知要求的界定,在本質上與目前對人們是如何學習的理解和研究有關。它們為教師和評估者提供一個框架結構以便仔細考慮科學教學計劃,掌控學生學習的可觀測證據,進而形成一份學生學習科學的總結性評價。俄亥俄州的科學認知要求包括使用科學概念,設計技術和工程解決方案,展示/演示科學知識,解釋和交流(溝通)科學概念和牢記科學內容。最後一大特色就是通過「課堂上的例子」的方式,在每個主題內容下,均提供學生所能完成的任務案例。這些任務不是強制性的。包括使用科學概念設計技術和工程解決方案,展示科學知識,解釋和交流科學概念和牢記科學內容。這些任務案例對開展課堂教學和評估具有積極意義。可以看出,這些例子不是應該做什麼的詳盡清單,而是產生創新想法的出發點。俄亥俄州的課程標準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信息,從而可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各個主題的學習之中。這些信息也提供動手動腦觀察和探索的主題內容,包括真實可信的科學探究數據資源,實驗和問題導向且與工藝、技術和工程設計相結合的任務。課程標準中所提供的策略和資源均是紙質或網絡版的材料且與特定的主題內容表述相關聯。但是,需要強調的是:上述資源並不是一份課程規範的列表(教案),而是提供給任課教師的教學參考資料。致謝: 感謝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SU)物理學系包雷教授給予的幫助,以及相互間的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 Ohio’s New Learning Standards: Science Standards (Adopted July 2011), Ohi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Z].

[2] 郭玉英.中學理科課程標準國際比較與研究(物理卷)[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蔣平,男,教授,長期從事固體物理的教學和理論研究,復旦大學物理學系課堂教學督導組組長,pjiang@fudan.edu.cn。

引文格式: 馬世紅,蔣平. 中國美國基礎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比較[J]. 物理與工程,2017,27(5):15-27.

關注孜孜不倦的公眾號吧


相關焦點

  • 中美基礎物理實驗教科書的對比與啟示
    1 中美教材基本情況為了促進實驗教學全面改革與發展,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隨著國家級、省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的全面開展,作為示範中心建設目標之一的實驗教材建設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一批體現實驗教學改革成果、涵蓋新技術、新方法,各具特色而自成體系的基礎物理實驗教材陸續出版,本文選擇的中國教材樣本是由北京大學呂斯驊、段家忯、張朝暉主編的《新編基礎物理實驗(2版)》和復旦大學沈元華
  • 中美教育親歷者和研究者的思考
    作為常年從事中美教育交流與比較的教育研究者,我認同楊振寧的觀點。我在中國出生、長大,讀完中小學和大學本科之後出國留學,接著在中國教育部工作了幾年再去美國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並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做教學和研究的工作。我的女兒在美國出生長大並在美國讀了中小學和大學本科、研究生。
  • 通過教育與交流促進中美關係
    退休後,張之香發起成立了中美教育基金會,致力於推動中美兩國教育交流與合作。    張之香的父親是當年「庚款留學」到美國的學生之一,她和家人受惠於海外留學,深感國際學習對促進國際關係、民間交往及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在此次座談會上,張之香強調了加強中美教育長期交流的意義,她表示,政府與政府的關係可能有起有落,但人民之間的關係將會長存。
  • 物理學院舉辦高等物理教育國際會議
    、2015年國際物理教育獎章(ICPE-Medal)獲得者、86歲高齡的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趙凱華表示了誠摯的祝賀並獻上鮮花(趙凱華教授獲得國際物理教育獎章的新聞報導見: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6-07/21/content_294496.htm)。
  • 語數英三科,最好提分的是哪科?基礎差的學生該選哪科爭取高分?
    近日,有一名高三學生留言問我,他說:語數英三科,最好提分的是哪科?基礎差的學生該選哪科爭取高分?對於這個問題,星主認為語數英三科最好提分的學科是英語。原因如下:首先,語文閱讀理解要拿滿分幾乎不可能。而現代文部分,則需要學生本身具備大量的閱讀基礎,需要學生對現代寫作中的修辭、表現手法和文章布局有了解,還要學生具備精準的總結能力和鑑賞能力,當然,還需要學生具備一點運氣。因為很多閱讀理解題是很難寫出標準答案的,所以想拿滿分,可能性偏低。作文也是同樣的道理,每個判卷老師的鑑賞和理解不一樣,作文得分情況就會有偏差。
  • 郝平:珍惜和保護中美人文教育交流合作成果
    剛才,王毅國務委員、基辛格博士及各位嘉賓對中美關係進行了深刻論述,我們在大學工作的這些同事深刻感受到大學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應該說中美兩國具有深厚的人文交流基礎,大學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大學作為國際交往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為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提供了多層次的學術理論與政策諮詢的溝通平臺。
  • 高一物理成績差的學生,選科時還能選物理嗎?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對於物理這座山峰,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對待方式。同樣是物理成績差的學生,高一選科時,有的學生繞道而行,選擇攀爬其它山峰;而有的學生迎難而上,相信自己終有一天能攀爬到山頂。那麼高一物理成績差的學生,選科時還能選物理嗎?
  • 高中:物理和數學,究竟哪一科更難?20年資深班主任為你解答
    高中:物理和數學,究竟哪一科更難?20年資深班主任為你解答在高中理科,幾乎90%的同學都覺得物理和數學非常難,事實上,確實如此。可是兩科相比,哪一科更難呢?從教20年的老師認為是物理更難,為什麼呢?雖然高中的數學有點難,但是從小學到大,基本上大家已經對數學見怪不怪了,而且在不斷地學習中也總結了不少的學習方法和套路,但是相較於物理而言,學習從初二開始,初中的學習和考察點都是基本的概念知識,而到了高中,是對基礎知識的眼神,這對於接觸物理時間不長的學生來說,真的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高中的知識學習節奏比較快,物理的知識又比較複雜,很多時候,學生會出現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
  • 中美STEM教育對比,不忘初心
    還有一個更生動的段子:意思是1990s柯林頓時期,中美兩國同時派代表團去對方考察,回來都「震驚嚇尿」: 美國代表團驚呼:中國的STEM教育太發達了
  • 劉大禾:我對創新的理解——從物理的角度|創新人才培養公益課堂
    由此,引出我的觀點:傑出人才的出現需要條件,主要有兩個——所受教育和科研環境。教育,是一個人能成為大師的重要基礎。我在北師大工作了40年,期間又在美國工作多年,對中美兩國教育有一些粗淺的了解。下面,我來談一談我對中美教育的認識。1、素質教育和精英教育我對素質教育是持反對態度的,大師的產生離不開激烈的競爭和艱苦的歷練。
  • 教育部副部長會見美國中美教育基金會主席張之香
    日前,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會見了來訪的美國中美教育基金會主席張之香女士一行。張之香曾是美國第一位亞裔大使。    會見中,郝平對張之香長期致力於中美教育交流事業表示讚賞和感謝。他介紹了近期劉延東國務委員對美國進行的成功訪問,並提出中美兩國間除了外交和經貿往來,還需大力推動人文交流與合作。
  • 實例剖析:中美科學啟蒙教育到底有啥不一樣
    撰文 | 滿威寧 多年來一直想寫一篇文章,比較一下中美的科學啟蒙教育,談談怎樣取長補短。這次借這個美國小學的科學比賽為引子,終於把一些思考和心得寫出來分享,或許對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能有一些啟發。
  • 高中物理怎麼才能開竅?基礎差學好高中物理的方法
    對於理科生來講,物理絕對是非常難的一科,不少同學都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仍然學好物理,總是感覺自己沒有開竅,不是學習物理的料,高中物理怎麼才能開竅?如果你也屬於基礎差的同學,可以試一下下面這些物理高效學習方法。
  • 高中物理的基礎:運動學
    對於高中生來講,物理絕對是最難的一科,沒有之一。不少同學在高中階段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仍然沒有學好物理。學生們的普遍感覺是自己沒有開竅,不是學習物理的料。高中物理怎麼才能開竅?我們常說一些學生物理基礎太差,如果你也屬於基礎差的同學,可以試著了解高中物理的基礎知識。
  • 樂高教育物理知識主題45401BricQ趣動基礎套裝開箱評測!
    樂高教育最近發布了兩款Education BricQ趣動系列套裝,分布是面向小學生的趣動基礎套裝(45401 BricQ Motion Essential)以及面向中學生的趣動套裝(45400 BricQ Motion Prime)兩種。
  • 2021高考,女生選哪三科比較吃香?選歷史學科還是物理學科?
    文/明明說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體系和制度也在不斷的完善。高考綜合改革也在不斷的推進,2021年高考實行「3+1+2」新型考試模式,這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會面臨一個「選擇題」。
  • 中美教育差異有多大?楊振寧:若費曼出生在中國,可能會變成瘋子
    這個觀點是在一個談論中美教育差距提出的。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家庭環境,都有不同教育方法,在許多家長眼中,考一個好大學、出國留學、賺大錢就是最成功的人生,在這種觀念下,也刺激了許多家庭,父母都不遺餘力送孩子出國留學。
  • 18個字母概括初中物理全部精髓!基礎差的同學最快逆襲技巧!
    中學物理最常用到的就是「簡化後的理想模型」,諸如質點、點電荷、光線、磁感線、電場線等等。那麼有沒有一個好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清楚並牢固掌握初中物理全部精髓呢?特別是對於那些基礎比較差的同學,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逆襲呢?
  • 採訪丘成桐:中美科技競賽,誰會贏?
    丘成桐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界泰鬥,他證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概念,成為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礎。丘成桐在1982年成為第一個獲得菲爾茲獎(號稱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華人,1994年得到克拉福德獎,2010年成為第二位獲得沃爾夫獎的華人數學家。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物理生物地理組合和物理生物政治組合,你建議選擇哪個組合?
    環境工程專業,是培養有紮實的環境科學理論基礎與較強的專業實踐技能,有創新思維能力,具備國際視野,理工結合的環境科學類應用型人才。,比如要用到工程力學、電工學等,要有生物和地理基礎,可以說選擇物理+生物+地理組合,是最適合這個專業的組合,而這個專業更需要這種複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