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珍惜和保護中美人文教育交流合作成果

2020-12-06 瀟湘晨報

尊敬的吳海龍會長,尊敬的各位老朋友,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在美國的朋友,晚上好!非常高興北京大學能夠與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本次論壇。特別感謝各位專家學者、政要和嘉賓的參與。剛才,王毅國務委員、基辛格博士及各位嘉賓對中美關係進行了深刻論述,我們在大學工作的這些同事深刻感受到大學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應該說中美兩國具有深厚的人文交流基礎,大學發揮著重要作用。

首先,大學作為國際交往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為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提供了多層次的學術理論與政策諮詢的溝通平臺。北京大學曾接待老布希、卡特、柯林頓三位總統等美國政要來訪。在座的陸克文先生、張之香大使、芮效儉先生、柯偉林先生、拉莫先生、李成先生等都多次來北大交流,坎貝爾副國務卿在北大有很多老朋友。基辛格博士接受北大名譽博士學位之後,已經七次到訪北大並與師生座談。北大也積極組織由兩國學者和前政要參加的中美戰略對話,增進彼此理解。

第二,中美大學之間建立的學術合作與教育交流多元機制,為促進兩國人文交流奠定了堅實基礎。我非常高興,很多專家都談到了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據我所知,杜克大學、紐約大學、肯恩大學等多所美國高校在中國建立了合作辦學機構;哈佛大學在上海、芝加哥大學在北京、史丹福大學在北大設立了學術中心,北大也在芝加哥大學設立了學術交流中心。最近,北大正在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共同推進「數字人文」合作。

第三,兩國大學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建立了密切的溝通與合作,這為兩國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疫情暴發之後,北大與哈佛、耶魯、伯克利、麻省理工等幾十所美國高校互通信件,其中和哈佛校長通過三次信,表達了抗擊疫情的意願。與密西根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舉行視頻會議,就相關防疫問題進行研討。兩個大學還共同參與了達沃斯全球大學校長論壇、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年會,分享防疫和在線教學的經驗。

最後,我特別想強調的是,我們的大學應該珍惜和保護好兩國人文和教育交流合作成果。北京大學願持續深化與美國高校的交流合作,為夯實中美友好互信的人文與社會基礎,為增進兩國間來之不易的相互尊重和信任,為實現人類共同的繁榮與發展貢獻力量!(文章根據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在中美智庫媒體視頻論壇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整理人:翟亞菲)

【來源:環球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副部長會見美國中美教育基金會主席張之香
    日前,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會見了來訪的美國中美教育基金會主席張之香女士一行。張之香曾是美國第一位亞裔大使。    會見中,郝平對張之香長期致力於中美教育交流事業表示讚賞和感謝。他介紹了近期劉延東國務委員對美國進行的成功訪問,並提出中美兩國間除了外交和經貿往來,還需大力推動人文交流與合作。
  • 這場中美關係論壇,釋放了哪些信息
    當日與會者中,無論是美國國務院前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前駐華大使芮效儉等曾在美國政府任職,並長期參與或研究中美事務的前政要,還是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佛大學、美國國防大學、布魯金斯學會等院校或研究機構的學者,大家的一致觀點是,只要雙方都有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的積極意願,就能夠推動中美關係走出困境,重回正軌。
  • 【專家談】超越「文明衝突」:人文交流促進文明交流、互鑑、共存
    近五年來,人文交流在中國外交整體布局中所佔權重顯著提升,同戰略互信、經貿合作共同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支柱,中俄、中美、中歐、中英、中法、中印尼、中南非、中德等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相繼建立,有力地拓展、深化了我國與上述國家和地區雙邊、多邊關係。
  • 通過教育與交流促進中美關係
    退休後,張之香發起成立了中美教育基金會,致力於推動中美兩國教育交流與合作。    張之香的父親是當年「庚款留學」到美國的學生之一,她和家人受惠於海外留學,深感國際學習對促進國際關係、民間交往及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在此次座談會上,張之香強調了加強中美教育長期交流的意義,她表示,政府與政府的關係可能有起有落,但人民之間的關係將會長存。
  • 楊潔篪:把「保護海洋」打造成中美合作新增長點
    原標題:楊潔篪:把「保護海洋」打造成中美合作新增長點  新華網華盛頓6月24日電 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楊潔篪24日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特別代表國務卿克裡共同出席在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舉行的中美「保護海洋」特別會議。
  • 沙特科研與知識交流中心中國學系主任:深化互利合作 促進人文交流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深化互利合作 促進人文交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和韌性,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重要動力與信心。」沙烏地阿拉伯科研與知識交流中心中國學系主任海瑟姆·薩伊德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中國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將為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提供更廣闊市場。薩伊德表示,新冠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各國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取得勝利。沙特與中國守望相助、攜手抗疫,進一步深化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
  • 加強中外人文交流共同話語研究
    通過活動,他深深感受到文化間的交流和相互融合。他還認為,音樂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它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決定把漢語列入沙特學校和高等學府的教育課程,使沙特學生有機會接觸多元文化。
  • 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搭橋」促交流合作
    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現場。 鄭江洛 攝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現場。 鄭江洛 攝中新網福州9月20日電 (鄭江洛)「中國商業航天有政府的支持,並且可以在國家航天成就基礎上發展,這是很大的優勢。」在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發表視頻主旨演講時,美國國防研究院分析科技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巴維亞·拉爾如是說。由中國宇航學會和安全世界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19日在福建福州召開。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約200項成果 為習近平訪美鋪路
    據外交部網站,經過兩天的對話和磋商,中美雙方在戰略、經濟、人文三軌一共達成超過310項成果。其中,戰略軌127項,經濟軌70多項,人文軌119項。 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中美人文高層交流高層磋商全會並致辭,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布林肯出席會議。雙方回顧了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製成立5年來對於人文交流的推動作用,肯定了雙方政府部門和機構作出的努力,倡議進一步推進兩國間的積極和深入合作。雙方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婦女、青年等領域舉行工作磋商,其中衛生為磋商新增領域。
  • 中美關鍵時刻的一場智庫對話,折射諸多重大信息
    美國原國務卿基辛格、澳大利亞原總理陸克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趙啟正、美國原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外交部原副部長傅瑩、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先後作主旨發言。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是本次論壇的主要承辦方之一,會議以網絡視頻連線形式召開,來自兩國20多位政要和智庫學者參加會議。雙方參會嘉賓就中美關係現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就未來中美合作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 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會見昂宿星大學聯盟代表團一行
    5月24日,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會見了昂宿星大學聯盟主席、英國杜倫大學校長克里斯多福•希金斯、澳大利亞西澳大學校長鮑爾•詹森等一行。    郝平向客人簡要介紹了中國教育對外開放的新進展,與對方就該大學聯盟如何與中方院校開展合作科研、擴大學生學者交流、聯合創辦高質量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討論廣泛議題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第六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在美國舉行之際,第十三屆藍廳論壇再次聚焦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戰略溝通 增進互信  鄭澤光  本輪對話和磋商是今年中美之間又一次高層戰略溝通,對雙方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促進各個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做好習近平主席今年9月應歐巴馬總統邀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準備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 「文物數位化」加速甘肅與絲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
    「文物數位化」加速甘肅與絲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 2021-01-04 10:51: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 文化交流謀合作 山海之約赴未來——寫在2019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
    肩並肩,同向同行,凝聚出的是深化雙邊經貿合作的新未來。  十一年跨越山海共攜手,十一載凝聚共識同發展。  時至今日,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已成為中國與東協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高端平臺。  「待綠樹成蔭時,你來我家做客可好?」
  • 吉林大學校長張希應邀出席「2020年中美大學校長論壇」
    【消息來源:國際合作與交流處】10月13日,吉林大學校長張希應邀出席由清華大學和耶魯大學共同舉辦的「2020年中美大學校長論壇」。論壇主題為「建設更開放、更融合、更有韌性的大學」,通過在線會議平臺於「雲端」舉辦。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發表視頻致辭。張希作了題為「吉林大學的研學融合實踐」的主題發言。
  • 庫爾特·坎貝爾:中美可在五個領域加強雙邊合作關係
    所以,接下來我想談談在未來一段時期中美雙邊關係可以在哪五方面加強合作。首先,我贊成陸克文先生所說,中美需要深入進行戰略對話。這種戰略對話需要有所變化,而非延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模式,即僅僅中美雙方代表在嚴肅交流。
  • 郝平察看圖書館東樓重啟和家園食堂開業籌備情況
    、家園食堂,察看圖書館東樓重啟和家園食堂開業籌備情況。郝平視察新書展閱廳隨後,郝平一行先後視察了二層的自然科學閱覽廳、三層的社會科學閱覽廳和四層的北大文庫。北大圖書館要為全校師生提供高質量的借閱服務,營造溫馨和諧的閱覽氛圍,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全校師生心目中的學術聖殿和精神家園。離開圖書館,郝平來到家園食堂察看菜品供應、就餐環境、服務保障等情況,對食堂開業籌備、服務工作提出要求。家園食堂位於燕園校區西南角,緊鄰學生宿舍和辦公區,是集餐飲、聚會、學習、交流、展示為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化、多功能的綜合型食堂。
  • 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暨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
    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後,將繼續推進諸多文史專題資料庫建設,組織實施搭建「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平臺」,研發數字人文研究工具,支持相關研究成果的發表與出版,推動國內外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構建科學、合理的數字人文人才培養體系。
  • 解讀習特會:有效阻止摩擦擴大 指明合作方向
    從會晤成果看,此間學者認為,會晤拔除了可能導致貿易摩擦繼續惡化的危機「引線」,推動雙邊關係回歸理性,為今後一個時期的中美關係指明了方向。正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所言,雙方達成的原則共識,不僅有效阻止了經貿摩擦的進一步擴大,而且為雙方合作共贏開闢了新的前景。
  • 第15屆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發布會亮相2019北京國際電影節
    2019年第15屆中美電影節和中美電視節將以好萊塢的國際平臺展示好中國影視作品,繼續以中國的優秀藝術作品和強勁市場推進中美影視的發展共贏,繼續以中美電影電視的務實合作增進中美兩國的人文交流與合作。作為最早入選中美人文交流國家項目的中美電影節,今年再度入選2016年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同時,也被美國第112屆國會收錄在《國會記錄第157冊第194號文件》,稱讚中美電影節以高度的奉獻精神促進中美文化交流,成為美國歷史永久保存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