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中美關係論壇,釋放了哪些信息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7月9日,中美雙方多位前政要、知名智庫專家學者、媒體機構負責人「雲聚首」,在中美智庫媒體視頻論壇上,圍繞「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關係的正確方向」這一主題在線分享各自觀點。

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關係將向何處去?兩國如何克服當前面臨的挑戰?一起來看論壇釋放了哪些信息。

◆ 中美關係能否走出困境重回正軌

此次論壇舉行的時間頗有深意——

49年前的7月9日,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基辛格訪問巴基斯坦期間,藉機實現秘密訪華,叩開中美之間塵封二十多年的大門。

「我曾有幸親耳聆聽基辛格博士多次講述那次訪華經歷,精彩的故事總是百聽不厭,因為其凸顯了兩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基辛格諮詢公司副主席喬舒亞·庫珀·拉莫說。

40多年後,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最嚴重的挑戰。美方一些人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正不遺餘力地把中國渲染成對手甚至敵人,想方設法遏制中國的發展,不擇手段阻礙中美之間的聯繫。

下一步,中美關係這艘已經航行了40多年的巨輪能否繼續保持正確航向?

「的確,當前美中關係這艘巨輪的船體上有很多缺口和問題,但現在還不到放救生艇的時候。」澳大利亞前總理、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院長陸克文說。

這樣的聲音在當日的論壇上頗具代表性。

「我們有責任在當前這個關鍵時期及時糾偏,使中美關係走向正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說。

當日與會者中,無論是美國國務院前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前駐華大使芮效儉等曾在美國政府任職,並長期參與或研究中美事務的前政要,還是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佛大學、美國國防大學、布魯金斯學會等院校或研究機構的學者,大家的一致觀點是,只要雙方都有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的積極意願,就能夠推動中美關係走出困境,重回正軌。

◆ 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

合作,是當天論壇上的高頻詞。

與會人士認為,美國越來越突出「對華競爭」,致使雙方合作受到影響,但並不意味著競爭會取代合作成為中美關係的主旋律。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說,中美關係未來比較好的前景是形成「競合」關係,即大國良性競爭的新型關係,其中有競爭,但是可控,同時保持必要的合作。

「有種觀點認為,過去40多年裡的中美關係好像只讓中國獲益,而中國現在卻反過來威脅到了美國。在我看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芮效儉說。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表示,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經濟危機等是兩國共同面臨的真正威脅,在這些挑戰面前,一味強調戰略競爭只會帶來災難性後果。

曾在歐巴馬首屆總統任期內擔任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的坎貝爾建議,中美可以在低敏感的、不會引起兩國安全部門擔憂的領域,尋找機會開展務實合作,為日後解決重要戰略關切積累經驗。

與此同時,與會嘉賓認為,中美兩國應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開展更多合作。

董雲裳表示,公共衛生是與國家利益最貼近、最緊要的領域,當前疫情肆虐,兩國顯然應該就此開展合作。

曾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的何瑞恩表示,美中兩國應共同應對疫情,開展更多疫苗研發合作,採取適當行動避免全球經濟下滑。

「冷戰時期,美蘇尚且能放下武器,共同應對當時的衛生危機。如今,我們應立即在疫苗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以便儘快結束這一危機。」坎貝爾直言。

◆ 人文交流的紐帶要越拉越緊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表示,大學作為國際交往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為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提供了多層次的學術理論,也是雙方政策諮詢的溝通平臺。「我們的大學應該珍惜和保護好兩國人文和教育交流合作成果。」

事實上,留學人員一直以來都是中美兩國民間交流的見證者,也是兩國民眾相互了解的橋梁。

「即使政府間關係出現惡化,兩國在教育領域還是需要繼續合作。」美籍華人、美國前駐尼泊爾大使張之香說,這是因為兩國需要在此基礎上建立更多互信、合作與理解。「當其他方面停滯不前,人文交流便更為重要,一定要繼續發展下去。」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中美關係走向成為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最熱議題
    中美關係走向成為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最熱議題來源:中國軍網作者:王雨思、王昕娟責任編輯:李晶2020-12-02 22:24
  • 銀河集團「鯨智洞察論壇」---翟東升:中美科技「脫鉤」不可逆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國際貨幣所特聘研究員、世界經濟專業與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翟東升教授,受邀擔任主講嘉賓出席本場論壇。同時,深圳廣電集團首席評論員管姚先生、銀河集團創始人兼CEO許孝傑先生與眾多銀河集團VIP客戶齊聚論壇,共話中美關係,分析當前國際環境對國內新中產人群的影響等時事熱點問題。
  • 中美能源與環境論壇: 關注填埋場甲烷資源化利用
    4月22日,中美綠色合作夥伴計劃——能源與環境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促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於能源和環境十年合作的框架文件》下的「中美綠色合作夥伴計劃——填埋場溫室氣體控制與資源化技術」項目的有效實施,構建中美兩國地方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間互利共贏的合作平臺。
  • 中美關鍵時刻的一場智庫對話,折射諸多重大信息
    本文轉自【人大重陽】;人大重陽網訊7月9日,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聯合主辦「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關係的正確方向」中美智庫媒體視頻論壇。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席會議並作主旨發言。
  • 中美關係敏感時刻,突然聯手釋放信號,未來世界格局將大變動?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 前言:據環球網報導,中美兩國近期就經貿協議達成共識,中美突然聯手釋放信號,決定在近期進行視頻會議對相關細節進行商討,這是中美貿易戰以來,罕見握手,在中美貿易摩擦中,中方一直希望與美方和平相處
  • 拜登釋放三大信號,中美關係或迎來轉機
    2020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此前有人調侃稱,在座的各位都是歷史的見證者,現在眼看2021年即將到來,在國際關係方面,中美關係是否會迎來轉機?美國新總統拜登上臺後的對華政策將給中美關係帶來什麼變化?擺在中美面前的現實性難題又有哪些呢?對此,美國兩位國際政治學界大咖約瑟夫·奈和格雷厄姆·艾利森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北美明德論壇論道中美經濟
    「 2017北美明德論壇」,11月12日在紐約洛克菲勒大廈舉行。論壇以「後寬鬆時代的政策與投資」為主題,就中美宏觀經濟環境、中資跨國投資和中美人文交流展開討論(黃曉敏攝)  大公網11月13日訊(駐紐約記者 黃曉敏)由中國人民大學北美校友會,美國德勤會計師樓、美國貝尼邁斯投資集團和北京周報聯合主辦的 2017「北美明德論壇」,11月12日在紐約洛克菲勒大廈舉行。
  • 中美關係能否走出鐘擺定律
    劉灝(媒體從業者)「中美關係的危險階段已經開始
  • 庫爾特·坎貝爾:中美可在五個領域加強雙邊合作關係
    絕大多數人都聚焦美中雙邊關係中的競爭內容,認為競爭是根本基調,如雙方在經濟、科技等方面「脫鉤」,增強各自軍事能力等。但今天,我想談談雙方關係中的另一面,正如陸克文先生剛才提出的,有哪些方面是可以共同做出努力,平衡雙邊關係中競爭的內容。所以,接下來我想談談在未來一段時期中美雙邊關係可以在哪五方面加強合作。首先,我贊成陸克文先生所說,中美需要深入進行戰略對話。
  • 艾維:中美上演重頭戲,G20會變成G2嗎?
    終於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中美兩國首腦舉行了歷史性的晚餐會晤。在這場長達2個半小時的會晤中,雙方達成共識,停止加徵新的關稅。根據美國白宮的聲明: 「自2019年1月1日起,價值兩千億美元的產品關稅保持在10%,暫時不增加到25%。但是中美雙方需要在90天內完成談判,如果到期無法達成協議的話,10%的關稅將升至25%。
  • 中美策 | 美國學者激辯:中美關係進入「寒流」了嗎?
    6月底,最新一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有望迎來最重大進展——雙方將就雙邊投資協定交換負面清單。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時下正在美國訪問。中美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對話將在未來三個月迎來新一輪的高潮。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一股對華焦慮感近來正在瀰漫,對中美關係保持樂觀態度的學者聲音有所減弱。
  • 巴殿君:擺脫東北亞安全困境首要解決中美關係
    巴殿君:擺脫東北亞安全困境首要解決中美關係  2014年10月11日,由延邊大學主辦、亞洲研究院承辦的「圖們江論壇」,在延邊大學科技圖書館學術報告廳拉開帷幕,來自國內各高校、研究機構及韓國、日本、朝鮮、俄羅斯、蒙古、德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近
  • 中美關係四十年發展歷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副所長倪峰2月23日下午,「《上海公報》四十年:回顧與前瞻」專家論壇在中國網舉辦。今年的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報》發表四十周年,四十年前,尼克森總統的訪華和中美《上海公報的發布》不僅開啟了中美兩國關係的改善和發展的新紀元,對國際關係格局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副所長倪峰梳理了40年中美關係的發展歷程。從1972年到現在,中美關係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72年到1989年,中美戰略合作階段。
  • 吉林大學校長張希應邀出席「2020年中美大學校長論壇」
    【消息來源:國際合作與交流處】10月13日,吉林大學校長張希應邀出席由清華大學和耶魯大學共同舉辦的「2020年中美大學校長論壇」。論壇主題為「建設更開放、更融合、更有韌性的大學」,通過在線會議平臺於「雲端」舉辦。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發表視頻致辭。張希作了題為「吉林大學的研學融合實踐」的主題發言。
  • 北美明德論壇論道新時代下的中美政策與投資
    人民網紐約11月12日電 (記者李秉新)由中國人民大學北美校友會主辦的2017北美明德論壇12日在紐約舉行。人大在北美地區的眾多校友以及紐約金融屆、投資界近100人與會。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球以及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副總領事張美芳出席了論壇。
  • 論道大國關係和全球治理 第六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舉行
    第六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開幕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趙貝 通訊員李想)11月14日至15日,第六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大國關係與全球治理國際研討會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來自馬來西亞、英國、摩洛哥、葡萄牙、羅馬尼亞、馬裡、希臘、烏克蘭
  • 第二集: 我,為中美關係而奮鬥 (Stephen A. Orlins)
    在中國,大家喜歡稱呼他的中文名字歐倫斯,他說「要為中美關係而奮鬥」。 歐倫斯是個地道的紐約人,他喜歡穿過曼哈頓熙熙攘攘的人群,穿過曼哈頓如同森林般的摩天大樓進入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紐約中央火車站,這座美妙的百年建築至今讓他流連忘返。
  • 外交部回應中美經貿摩擦:必將嚴陣以待,毅然亮劍!
    針對中美經貿摩擦問題,華春瑩表示, 美方行為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赤裸裸的經濟霸權。 如果美方任性妄為,繼續逆潮流而動,我們必將嚴陣以待,毅然亮劍,打贏這場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保衛戰。 【新聞連結】2018年4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 論道大國關係和全球治理 第六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舉行
    第六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開幕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趙貝 通訊員李想)11月14日至15日,第六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大國關係與全球治理國際研討會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來自馬來西亞、英國、摩洛哥、葡萄牙
  • 2020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成功舉辦
    中美關係緊張升級,逆全球化浪潮襲來。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嚴重衝擊國際經濟秩序,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大幅上升。而這些全球危機更加凸顯各國之間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程度,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成為更加迫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