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首發|基金經理王超偉2019的一次分享,我的感悟和體會

2021-01-14 騰訊網

在中國基金經理界,王超偉一直是一個特立獨行且與眾不同的人物。

和許多基金經理的科班出身不同,王超偉是一個數學極客,其成長路徑不同於傳統的基金經理培養和成長模式。

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系,王超偉讀書期間,將餘力用於課本與考試,更多時候則是廣泛涉獵從歷史到哲學五花八門的「課外知識」,但從未落下功課,考試時總是名列前茅。屬於學霸的高級階段,活學活用,融會貫,而且一通百通。

研究生畢業之後的履歷是這樣的:

2008.7-2011.8,任國泰君安證券及衍生品投資總部投資經理;

2011.8-2015.9,任國泰君安證券權益投資部投資經理;

2015.9-2019.7 加入國聯安基金,先後任職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權益投資部副總監;

2019.7-至今加盟金鷹基金,任金鷹基金總經理助理,投研分管領導,是「黑點理論」的創始人。

除了光鮮的履歷和年輕有為之外,王超偉還是基金經理界中的勞模。數據統計,三年內他累計路演場次超過600場,如果拋開節假日,平均每天路演不止一場。

按照他自己的話說:「我應該是圈內路演場次最多的基金經理,」他笑言,「我是坐飛機上下班。但我享受這樣的充實。」

而本文的題目叫舊文首發,寫的就是王超偉在2019年來江城做的一次精彩分享,彼時的道人只是將心得寫在一張word文檔上,僅僅是同事之間進行傳看。以當時的段位,對於整個資本市場發生的大事情和未來的一個趨勢,還摸不著頭腦。

沒辦法,對於資本市場的認知只能一步一步來。

2021年,資管裕道人的創作領域也將從之前的固收,從私募和信託轉向以信託,私募,基金,期貨等為一體的大資管領域。這本身也符合資管裕道人的定位和名字,所以今後在保持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加大在權益資產方面的輸出。

現在回過頭來看王超偉的分享,有很多東西得到了應驗,現在就將當時的這份記錄完整地呈現給讀者朋友。

分享:

王超偉總的此次講座,可謂是高屋建瓴,擲地有聲。以其縝密的數學思維,深厚的歷史積澱,旁徵博引,深入淺出為客戶和全體零售同時上了一場信息量超大的課程。及時總結不僅對接下來的工作開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能夠幫助我們撥開迷霧,直擊事務的本質。講座一共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下面就對這三個部分進行總結:

第一部分:市場判斷和趨勢

通過模型和算法,王超偉總及其團隊判斷出來了A股近十年的每一次拐點。無論是2007年的6000多點,還是2015年的5000點還是最近的拐點都成功得到印證。拐點是可以預測的,但是軌跡是不可預測的;拐點是通過嚴格的數學模型計算得到的,科學性上毋庸置疑。

但是應該注意到這裡的預測是區間和時間段,而不是精確到某一天某一個時間節點。軌跡即市場的走勢,這是無法預測的,說是能預測的都是騙子和忽悠。

之後王超偉給出了自己的預測和判斷,大概在2021年底到2022年十月之間,A股的點位會上漲到7500-8000點。這是他一直以來堅持的觀點,不過也強調了這一事件發生的概率是90%-95%(即大概率事件)。即使很多人看不到8000點,但4000點是毫無疑問的,原因是均值回歸。

第二部分:周期視角下的投資選擇

王超偉引用戴維斯的一段話:過去二十年表現良好的資產,在未來20年會表現得很差;而過去二十年表現不怎麼樣的資產,未來二十年將迎來蓬勃發展。這一段話,說的就是經濟周期下的資產配置和投資選擇的問題。

自1997年實行住房改革制度以來,房地產已經走過了20年的輝煌之路,而多年的上漲似乎給人了一種房價永遠上漲的幻覺。自2018年史上最嚴房地產調控以來,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之下,房地產最好的時光已經宣告結束。按照說法就是黃金十年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白銀十年,也就是結構性機會居多;未來的投資機會不在樓市,而在股權投資。

現在的高層和民眾都意識到,經濟轉型和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科創板因此而生,而建立一個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也已經成為了國家戰略的一部分。

我國金融市場長期倚重於間接融資和債務融資,不僅造成了銀行風險的積聚,而且嚴重製約了股權市場的發展。因此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大力發展股權融資成為了未來的一個趨勢,而這就是普通投資者的機會所在。對於絕大部分投資者而言,一級市場不僅門檻高昂,而且風險極大;所以二級市場成為了不二之選。

綜上:未來二十年是股權投資的黃金二十年,股市不僅大有可為,而且必有可為。

第三部門:歷史周期下的當下

未來幾十年,中國國運總體依然保持向上的趨勢;這是十分難得的。正如高層所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1

1978-1988年代,時代的風口是食品;1988-1998年的風口是紡織;1998-2008年,時代的風口是房地產和汽車;2008-2018年的風口是網際網路和金融。未來,就是財富管理。

個人感悟:

前面說過,此次王超偉總的講座信息量極大,所得感觸十分巨大。這裡僅總結個人的一點總結感悟:

1.提升格局極為重要,是王超偉總講話的第一要務。

做投資,幹事業最需要的就是提升自身的格局和視野。格局的大小決定你事業和財富的邊界,但是格局和視野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站得高才望得遠,這個需要時間和一些經歷才能得到提升。

2.做投資,其實是一個變懶的過程。不過懶得是手,腦子卻需要更加勤奮。天天看盤,天天操作,幾乎就是給證券公司打工。

據統計,一隻股票的上漲,就是一年中十幾個交易日的事情,所以與其天天看盤操作不如關上電腦。設一個止損目標就可以了,剩下的時間多思考多觀察。思考未來那些行業會迎來發展,觀察那些公司是真正的核心資產,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3.關於道,術,勢三者之間的正確關係應當是,取勢,明道,優術。自上而下,先把握整個國運,在明確道,最後才是術的層面。

現實中,很多人都是把術研究到極致,什麼KDJ,MACD,箱體,缺口等等,這些需要了解但真的沒那麼重要;更多的應該觀察趨勢,行業的趨勢和整體的趨勢。

順勢而為才是成功之道,歷史上的英雄無不是順應了時代大趨勢才真正的名垂史冊。向上的趨勢上,敢於加倉;下行趨勢下,早日空倉。空倉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要敬畏市場有所謂有所不為。關於這一部分,建議讀一下老子的《道德經》。

4.先知先覺才能制勝。這世上大部分人是因為看見所以相信,但是也有少部分人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少數的後者,完勝前面的大多數。對於今後的大趨勢,股市的機會要堅定信仰,提早布局才不至於錯過機會。你永遠不可能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相對低位就可以及時進場,相對高位就可以空倉出來;但世上之事從來都是知易行難。

5.財富管理是未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風口,這個風口會有很多的機會和財富。但是要抓住這一波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財富管理行業需要的是多年的沉澱和積累。選擇這一行業的人,要堅定信仰,耐得住寂寞;不計較一時的得與失,而是把它當作事業和畢生的追求來做。這一定是一個厚積薄發的一個過程,沒有多年的積累是不可能做到的。要做時間的朋友,經歷多輪牛熊轉換。

由此風口聯想到的,就是市場兩隻代表性的股票。一個是中國平安,另一個就是招商銀行;前者是保險巨頭,後者是零售之王。這也就說明了,未來保險和財富管理將是所有人的剛需。這兩隻股票未來還會有增長,它們背後所代表的財富管理行業也將迎來新的大發展。

6.萬物皆周期。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所有人都應該深刻理解周期及其含義。股市有周期,樓市有周期,國家興衰有周期;小周期,中周期,大周期。周期的概念應該貫穿到一個人的一生,用周期來指導人生選擇。

在周期的力量面前,所有其他都是微不足道的。普通人要做的就是順應周期,順勢而為;而不是逆市而行,否則會死得很慘很慘。風水輪流轉,山不轉水轉;中國近年來首富的更替最說明了周期的作用,從娃哈哈到農夫山泉。

7.多讀書,讀歷史讀人性。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數學使人周密...」,這兩點都體現在了王超偉的身上。他6歲讀史,保持30年的好習慣,這一點確實讓人敬佩。大量的歷史閱讀和沉澱,能夠讓一個人擴大格局和視野,能夠更好地看清當前整個國家的發展形勢和趨勢,能夠更加理性看待經濟生活中的一些事件。

要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要鍛造個人核心競爭力,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金融科技面前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須要不斷學習和積累。

如果沒有一個完善的知識框架體系,沒有一整套學習方法論就只會淪為一臺營銷的機器,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財顧問,受人之託,代客理財。這一點所有營銷人都知道,但依然是知易行難。以前的客戶經理依靠感情牌,資源牌獲勝;但是今後更要依靠專業和職業精神,才能立足於不敗之地。而這一切,都要靠自己。

本文的價值,起碼在十萬元以上。

相關焦點

  • 王超偉加盟金鷹基金權益投資團隊
    近日,基金經理王超偉正式加盟金鷹基金,這也是繼去年4月林龍軍加盟後,金鷹基金權益投資團隊引入的又一位名將。   王超偉是公募基金業有名的「技術流」選手,曾在國泰君安衍生品和證券自營等部門工作過8年時間,善於運用數學思維來處理交易大數據,追求從量化擇時和基本面選股兩個維度來挖掘那些真正能夠穿越周期的成長股。
  • 基金經理解析系列——葛蘭
    前言:本文是基金經理解析系列的第8期,今天介紹的是中歐基金的葛蘭,一位成名於醫藥、善於挖掘高質量成長股的「中生代」基金經理。今天還是用標籤化的方式刻畫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各個標籤按照我認為的重要性程度進行逐一解讀,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這位基金經理。
  • 中歐基金葛蘭:醫藥頂尖經理的新起點、新徵程
    2014年10月葛蘭加入中歐基金,僅任職4個月,2015年1月29日就開始任基金經理,在基金經理這個位置經歷過一輪牛熊,經驗豐富。  目前葛蘭管理3隻基金,合計規模250億(2020Q2數據,不含新基金)。  葛蘭管理時間最長的基金是: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2016年9月29日任職至2020年7月28日的收益為222%,對比同期基金排名為4/1624。
  • 「兒童文學光榮榜」書系首發 作家分享創作感悟
    著名作家高洪波、張之路等嘉賓在現場分享了對這套少兒閱讀精品書系的創作感悟。本次活動現場。出版方供圖據該書系組編出版方現代出版社介紹,「兒童文學光榮榜」書系是對七十年來中國兒童文學原創作品的系統梳理、評價與總結,是少兒閱讀推廣工程的精品圖書。經典性、歷史性、可讀性三性兼具是這套書系的基本特徵。
  • 給基金經理打開「上帝視角」?這個工具逆天了
    (數據來源:晨星(中國),截止2019.5.24)  通過業績基準來考核基金經理還有一個好處,從客戶的角度出發,他們買我們的產品會比較省心,也不用做太多主觀預測。而只有基金產品的業績是相對穩定的,客戶通過我們的產品做FOF配置才能有效果。長期來看,讓投資者為基金經理的能力而不是運氣買單。  如何判斷買入賣出的時點?
  • 李元博、王宗合、陳皓、勞傑男等十大爆款基金經理...
    由工銀基金袁芳、張繼聖兩位基金經理管理的工銀高質量成長、以及楊瑨所管的匯添富優質成長基金三季度末股票倉位均超過90%,上述兩隻基金也是截止10月28日,10隻基金中僅有的兩隻淨值上漲超過10%的基金。我們將一如既往,勤勉盡責,尋找受益於中國經濟增長、受益於產業發展趨勢的優質公司,淡化短期波動,著眼於中長期,投資質地優秀、管理層卓越的優質中盤公司,分享經濟成長和企業發展。王宗合大舉重倉騰訊控股
  • 心得 | 第六期項目經理管理創新訓練營培訓體會
    遊戲開始時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吵如何穿過網線,最終總結了最好的穿越方法和行動規則,確立了隊長的領導地位。雖然過程很艱辛,但最終在規定的時限內全員完成了穿越。感悟:一個好的團隊,需要培養團結、合作、克服困難的團隊精神和服從指揮、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
  • 中歐基金葛蘭—學霸博士+黑馬基金經理
    中歐基金葛蘭是一名工科生,就讀於清華大學本科,後留學美國,攻讀西北大學博士。歷任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研究員,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2014年10月中歐基金葛蘭加入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管理的基金為:中歐醫療創新股票、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中歐醫療健康混合。
  • 看看冠軍基金經理下階段如何硬核布局丨基金
    >  銀華基金投資管理一部產業價值投資部負責人、銀華內需精選基金經理劉輝  《投資時報》記者 鄧妍  還在猶豫當下跌宕起伏的市場中如何做投資?  不妨聽聽2019年的冠軍基金經理、銀華基金(博客,微博)投資管理一部產業價值投資部負責人、銀華內需精選基金經理劉輝的肺腑之言。  成立於2009年7月1日的銀華內需精選,截至2020年4月7日,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153.09%,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為19.94%,超額收益高達130%。
  • 楊嶽斌:從基金經理角度闡述如何運用ESG
    論壇上,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權益投資部總監助理、基金經理楊嶽斌先生發表演講。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權益投資部總監助理、基金經理楊嶽斌以下為演講實錄:我是來自浦銀安盛的楊嶽斌。今天希望從一個基金經理角度和主動管理的角度,來闡述一下我們在實操層面是如何運用ESG來進行資產管理。
  • ...張坤、劉格菘、謝治宇、周應波、馮明遠等十大明星基金經理重倉...
    四季度即將迎來基金決戰全年業績排名的關鍵時期,明星基金經理此時的調倉換股方向尤為重要。從三季度的調倉換股方向上看,明星基金經理的調倉方向部分出現重合。例如,傅鵬博、張坤三季度集體加倉白酒股、多隻白酒股出現在上述兩位基金經理的前十大重倉股榜單。
  • 產品經理要訣 | 聯想能力是產品經理向上發展的關鍵之一
    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聯想的例子,在黑膠唱片和網易雲音樂想傳達給用戶的體驗中,有相通的感覺:高品質、挺有內涵的氣質,而用戶喜歡的就是這個感覺。而這張黑膠唱片的圖片,是我翻閱了上千張和音樂相關的圖片,找到的一張。這個習慣,是我做設計師的時候養成的,開始一個新的設計時,我習慣先從大量視覺化的東西裡面找靈感。產品經理的工作,需要有很多創新的地方。
  • 重倉超五年 金牛基金經理「窖藏股」搶眼
    晨光文具、我武生物等被金牛基金經理重倉近五年,股價漲幅超300%。可以看到,超長期持股、淡化擇時也正成為金牛基金經理的主流認知。  偏愛超長期持股  梳理老牌金牛基金經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成長混合重倉股發現,國瓷材料被朱少醒重倉持有六年,也是其持有時間最久的個股。
  • 銀行背景債券基金經理能創造更好的業績嗎?|銀行|債券型基金|基金...
    銀行和非銀行背景基金經理對應產品數量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整理 數據時間:2015~2020/4/20從過往業績的表現來看,在2015~2019年五個完整年份中,2015和2018年是典型的債券牛市,2016和2017年則為熊市,2019年市場整體走勢偏震蕩,而2020年初以來,由於受到疫情的衝擊,經濟基本面走差
  • 公募基金大放異彩 長盛基金旗下新生代基金經理「活力四射」
    銀河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權益類基金(不含QDII和FOF)平均收益率為44.78%,相比而言,上證指數僅上漲14%:這是繼2019年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40%之後的再一次大漲。行業的大發展源於其中每一份子的推動力,長盛基金旗下兩名新生代基金經理孟棋和郭堃憑藉出眾的投資實力嶄露頭角,專注而深入的研究讓他們在權益基金大年綻放魅力,活力四射。
  • 買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最牛基金經理在此:第七屆中國基金業...
    業英華獎  2014年,中國基金報創刊伊始,即開資管行業先河、獨家推出了針對基金經理個人的評選活動——中國基金業英華獎最佳基金經理評選,到今年已成功舉辦七屆投資主辦和投資經理。  中國基金業英華獎推出七年多來,便在資產管理行業和基金經理圈產生了巨大
  • 優秀公司的經理們——中歐基金:周蔚文、王培、周應波、葛蘭等
    下面看看公司中有哪些優秀的經理上面兩張圖是基金的階段業績、風險回撤,代表基金,經理年限,規模,機構持有金額和佔比等基本數據。王培總上周新發了基金,目前管理規模314億,是機構們重倉最多的基金之一。周應波經理現任成長策略組組長,2016-2019連續4年業績十分優異,曾一度位列股票型基金近3年第一名,後來規模快速增長,今年業績有點平庸。
  • 張龍:居民資產配置正在逆轉 基金經理管理規模不是越大越好
    我做過一個統計,在145名管理規模過百億的基金經理中,滿足五年業績年化收益率15%以上,且每年排名前1/3的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前20名的基金經理中,只有7名基金經理長期業績優秀,佔比35%;管理規模前50名的基金經理中,只有11名基金經理長期業績優秀,佔比22%;在管理規模過百億的所有基金經理中,只有11%的基金經理長期業績優秀。
  • 銀行背景債券基金經理能創造更好的業績嗎?
    ,2015和2018年是典型的債券牛市,2016和2017年則為熊市,2019年市場整體走勢偏震蕩,而2020年初以來,由於受到疫情的衝擊,經濟基本面走差,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收益率快速下行,債市走出一波明顯的牛市行情。
  • 基金經理大揭秘!一文讀懂指數基金到底怎麼投?
    今天,就讓華夏中證央企ETF、華夏中證AH經濟藍籌股票指數基金經理龐亞平先生來為大家講講為什麼滬深300指數如此重要?投資指數基金,我們到底買的是什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指數基金投資策略? 趕快來一睹為快吧~ 看好一個國家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