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外,還有印、巴、埃這3大國家具有悠久的歷史。就拿南亞的印度來說吧,他們也有著屬於自己的光輝歷史與燦爛文化。在幾千年前,科學技術比較落後,因此人們對於一些自然現象無法用科學來解釋,各種神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再之後,因為神對部分人們可產生約束作用,所以一些宗教也開始興起,這些教派對封建統治需要很有幫助。宗教是印度的一大特點,他們的國民十分相信宗教,比如印度教就非常受歡迎。幾千年前,這個印度教在印度興起,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印度教分為4個種姓等級,依次從高到低的順序如下:第1等級是婆羅門,他們基本都是僧侶貴族,享受許多特權,如掌握土地、犯法免責;第2種姓為剎帝利,這群人是軍事貴族,掌握軍隊,有徵收稅收的特權;第3種為吠舍,這群人負責農、牧、漁、獵等領域;土著居民是第4類人,他們地位最低,專門替吠舍服務。
印度教規定:高低種姓不能通婚。而這個教派對於人的限制非常大,還有著「種姓制度」來區別對待教員的最大特點。按照他們定下的規矩:但凡信印度教的人不能再去信西方的基督,高種姓的教徒們也不準吃與肉相關的食品。而這個教派的「種姓制度」也效仿封建世襲等級制:兒子能繼承父親的地位,從高到低有嚴格的區分,他們在權利義務、地位職業等方面均享受不同的待遇,可謂差距明顯。
婆羅門是印度教的最高種姓,這群人基本上就屬於僧侶貴族了。熟悉古代史的朋友都知道,只要是貴族就能過著比普通人要舒服很多的好日子,因為這群人享受著特權。而婆羅門也不例外,按摩奴法典所規定,這個人群能享受讓普通人眼紅的不少特權。
這個人群的孩子一出生就可享受軍隊保護的權利;同時他們不用交稅,一出生就有人送「土地」這個貴重的禮物給他們。印度一直是亞洲的農業大國,而土地又是農業的根本。資料顯示,今天的婆羅門就控制著全國14%的可耕土地。
婆羅門還可享受犯法免責的特權:無論觸犯什麼法律,不會被判死刑,也不會受到刑法的處置。看到沒有,他們幾乎就是法律,違反了律法後還不用受到嚴懲,這個特權在這群貴族一出生就可永久享受。上世紀歐洲列強殖民擴張之際,英國佔據了印度,並將他們弄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直到1947年,印度才正式獨立。贏得了自由的他們已廢除了幾千年的「種姓制度」,不過也許是幾千年的婆羅門等特權階級對於這群人的影響太深了,所以時至今日,那些低種姓的印度教徒仍然不敢讓高種姓教徒為他們服務。換句話說,即使法律已不再明確給予高級別教徒特權,但昔日的規矩還是成了人們遵循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