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2.1%,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4%,較上月提升0.2個百分點,保持高位擴張,連續9個月高於榮枯線,指向經濟修復態勢延續。
圖1:11月採購經理人(PMI)指數
資料來源:WIND、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2:製造業與非製造業PMI
資料來源:Macrobond、招商銀行研究院
一、製造業高位擴張
製造業生產和需求景氣度高位上行,供需缺口進一步收窄。11月生產指數上升0.8個百分點至54.7%,達到2017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年內工業增加值增速有望維持高位。同時,產成品庫存處於45.7%的低位,擴大了未來產能提升的空間。新訂單指數提升1.1個百分點至53.9%,達到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位,新訂單指數的擴張與當前消費回暖、投資和出口保持高位的局面相互印證,未來總需求有望繼續回升。此外,疫情爆發後生產好於需求的境況正在好轉,新訂單的上升速度持續高於生產,產需之間的背離逐漸消解。
圖3:供需缺口持續收窄
資料來源:Macrobond、招商銀行研究院
外貿展現韌性,進出口有望維持高景氣。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小幅上升0.5和0.1個百分點,至51.5%和50.9%,連續三個月處於擴張區間。進出口的增長依然延續此前的邏輯,一方面全球經濟回暖和中外生產恢復時間差導致的替代效應支撐出口保持高增長,另一方面國內需求的回暖和大宗商品價格上行構成了進口增速修復的基礎。
圖4:進出口指數穩步提升
資料來源:Macrobond、招商銀行研究院
工業品價格受近期大宗商品上漲及產銷缺口收窄影響,環比大幅上漲。原材料購進價格和產成品出廠價格指數分別上升3.8和3.3個百分點,至62.5%和56.5%。價格指數的上漲表明,PPI在經歷短暫的停滯之後,未來上行趨勢不變。同時,在需求回暖,產銷上升的背景下,價格提升有助於工業企業利潤保持增長。
製造業大中企業修復趨勢比較穩定,小企業恢復過程波動較大。11月製造業小企業PMI在新訂單指數回升(增長0.8個百分點至50.5%)的帶動下,升至50.1%,再次升入擴張區間。但疫後小企業經營情況仍不穩定,需持續關注。
圖5:小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波動
資料來源:Macrobond、招商銀行研究院
二、非製造業淡季不淡
儘管已經進入秋冬季節,但建築業景氣度仍然不弱。11月商務活動指數回升0.7個百分點至60.5%,是推升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的主要力量。建築業活動的擴張或與年底房地產和基建項目搶工期有關,建築業較高的景氣度預示著年內房地產和基建投資或將保持高位。高景氣也帶動用工需求進一步上行,建築業從業人員指數上升1.2個百分點,達到54.4%。
服務業仍處於疫後復甦的軌道之上。商務活動指數環比上漲0.2個百分點至55.7%。從結構上看,與當前工業生產增速高於消費增速相對應,生產性服務業的經營狀況要好於消費性服務業,與生產相關的交通運輸、信息服務、物流等行業景氣度維持高位,而與消費相關的零售、餐飲業在部分地區疫情反覆和行業周期性波動的影響下,景氣度分別大幅下跌7.4和7.5個百分點,至49.2%和50.7%。不過從三月移動平均的角度看,這兩個行業的趨勢仍然向好,未來受到元旦春節假期支撐,零售餐飲有望回暖。
三、前瞻:高景氣彰顯經濟復甦韌性
11月PMI穩中有升,說明製造業和非製造業企業生產和經營向好趨勢不變。作為領先指標,PMI數據表現出的趨勢與我們對未來經濟走向的判斷一致,2021年我國宏觀經濟將維持韌性,在內外需求穩步回升的背景下,企業生產有望維持高位,工業品價格大概率走出低迷,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普遍好轉。
-END-
本期作者
譚卓 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
zhuotan@cmbchina.com
黃翰庭宏觀研究員
huanght@cmbchina.com
轉載聲明:
1、原創文章在推送一天後才可進行轉載。
2、轉載時需要保留全文所有內容,不得進行任何刪改。轉載時註明出處,並在「原文連結」中保留原始公眾號文章連結。
3、授權方式:一般轉載只需要正常標註信息即可。
若發現未經授權轉載者,一律舉報。畢竟原創不易,感謝您對招商銀行研究的認可和理解。
注意:未經作者同意不得二次轉載,轉載時必須保留本轉載聲明。
責任編輯|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