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勵志盲叔自學20餘年 編寫大學物理教輔書籍

2020-11-23 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兩歲時,他被發現患有先天性視網膜萎縮,幾年後雙眼失明。以心為眼,他用年復一年的艱苦付出與執著努力,看到了常人不曾企及的風景。

他叫周順,45歲,是武漢大學學生眼中的「最勵志盲人叔叔」。20多年來,他靠著聽、想、記憶,自學了大學物理本科教材,並將自己的學習經驗編寫成200多頁的教輔書籍,即將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武大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姚端正為該書作序。她說:「數學物理類課程難度相當大,各高校每年有不少學生掛科。周順雖是盲人,卻掌握了物理學中廣泛的數學知識,還能將學習見解、體會寫作成書,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勇氣!」

而在周順看來,武大的師生志願者們,是他這一路上「最給力的夥伴」。20多年來,已有150多個名字被他列在幫助過自己的文檔裡。

在普通學校讀到高中畢業

前日,在武鍋社區,記者見到了周順。不大的臥室裡,堆滿物理、數學和文史哲方面的書籍,以及一臺學習用電腦。「我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看』書。」他樂呵呵地說。

兩歲時,周順被發現患有先天性視網膜萎縮。讀小學二年級時,他就看不見黑板上的字了,之後更是完全失明,雙眼只有微弱的光感。「在學校,我主要靠耳朵聽老師講,同學也幫忙讀教材給我聽。到了晚上,父親幾乎每天堅持給我讀書兩小時,手把手地教我寫字。」就這樣,他聽完了小學課程。

升初中時,所有人都以為他要讀盲校。但周順渴求接受正常的教育,父親為此四處奔走,替他爭取到上普通學校的機會,

作為盲人,如何念完普通初中、高中課程?周順說,靠聽、想、記憶。「最困難的是學立體幾何、物理電路,這些要畫圖,我完全靠聽和想像,要理解特別不容易。」那些年,是父親和老師握著他的手,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教他畫出一個個抽象的幾何圖形。

讓周順遺憾的是,高中畢業時,他沒能參加高考。「小升初考試和初中畢業考試,都是老師把試卷讀給我聽,我靠嘴答題,他們幫我寫在試卷上。高考不能這樣做,當時也沒有現在這樣盲人能參加高考的特殊政策。」

為了讓周順謀一技之長,父母將他送到武漢盲校,學了三年中醫按摩。1992年,他成為武漢鍋爐廠職工醫院中醫科按摩醫師。

崇拜愛因斯坦的「怪盲人」

工作之餘,周順重拾高中課程,尤其是物理。「高中物理老師特別好,他向我描述了物理世界的奇妙。遇到要畫圖的地方,他還特意多描述幾遍。」從那時開始,周順特別崇拜愛因斯坦,「他的才華、情操、品德都很厲害。」他曾想像愛因斯坦一樣,在物理方面有所作為。

周順工資不高,即便是現在,扣除五險一金,每月也只剩1000多元。但他特別捨得買書。今年80歲的母親鍾桂雲,一直堅定地支持著兒子,「他愛讀書是好事,這樣充實一些。我的退休工資雖然不多,也還可以補貼家用。」

複習完高中物理,周順開始自學大學本科數學、物理教材。「數學、物理都有很多公式,得要有懂的人讀給我聽。早些年,我還請過家教呢!」他告訴記者,光是高等數學,他就學習了四套不同的教材。「有川大數學系編的,有清華大學出版社的……」他邊說邊摸索,從電腦桌的抽屜裡拿出兩本教材給記者看。書的邊角微卷,封面字跡褪色,平添歲月的味道。

如今,大學本科階段的光學、熱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四大力學等物理專業教材,他基本上都自學完了。

「在很多人看來,我是個『怪盲人』。明明看不見,還學習難度較大的物理。」他笑著自嘲道。

除了數學、物理,周順也讀過不少文、史、哲方面的書籍,還通過自學拿到了英語四級證書。

武大師生接力為他「導讀」

「沒有武大的老師、學生,就沒有現在的我。」周順說,1995年,他偶然結識武大物理學系學生毛衛東。有空時,毛衛東就給他讀高等數學和經典力學的書。之後,更多人加入,接力為他讀書。

武大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田貴華曾任物理學院黨委副書記,他介紹,2003年,物理學院黨支部正式開展「周順導讀」項目,每周五晚、周六、周日,學生志願者們就會到周順家為他讀書。此後,其他院系的志願者也加入進來。

「他們用有聲的語言,為我創造了格外美好的物理世界。」周順說。

幫助周順的還有老師們。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時任武大物理學院院長的熊貴光教授得知周順的事跡後,便讓上課的老師們帶上麥克風,由前排學生錄音,作為周順的學習材料。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武大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姚端正,也經常輔導周順。

現為武大教師的王曉峰,學生時代就和周順結識。「當時在學校門口的老新華書店,賣物理專業書的地方,我看到一個個子高高的盲人來買書。」王曉峰迴憶,因為此前聽同學們說起過周順,他一眼就認出了對方。王曉峰幫周順找物理教材,兩人在攀談中結緣。此後,王曉峰當起周順的資料收集者。「『喂,你幫我查個資料!』」周順對記者說,自己常常這樣「指揮」王曉峰幫忙,而對方不以為忤,總是熱情相助。如今,兩人已經成為摯友。

「周順的記憶力特別好,基本上我們念一遍,他就記住了。理解不了的地方,他就停下來,稍微心算一下。」現為河南師範大學物理教師的王黎明,於2010年在武大讀博士時認識周順,給周順讀了兩年書,二人現在依然保持聯繫。

「這麼多年,他們握著我的手,畫著令我著迷的圖。他們就是我的『眼睛』。」周順動情地說。

編寫學習心得以回報社會

「我想成為一名燈塔守望者。」周順說,他有兩個願望:出書和辦物理學習討論班。近幾年來,他將自己學習大學物理的經驗,口述給志願者們,請他們整理出來。「學習過程中,我走過不少彎路。我希望別人看了我的心得,能學得更順一些,也算是我對社會的回報。」

得知周順出書的願望後,田貴華主動幫忙。在他和武昌區殘聯理事長張國松等人的協助下,周順的書即將由武大出版社出版,目前正處於校對和修改完善內容階段。

姚端正為該書作序。她說:「數學物理類課程難度相當大,各高校每年有不少學生掛科。周順雖是盲人,卻掌握了物理學中廣泛的數學知識,還能將學習見解、體會寫作成書,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勇氣!」

姚端正教授認為,周順編寫的書很有特色,按照自己學習中的感悟來組織內容,既有本科課程中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的內容,又有數學物理方法、計算方法甚至群論等內容,對學習物理中的數學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和實用性。

(責任編輯 黃靜蕾)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淘汰水課 打造金課
    武漢大學就是要通過構建一個完整體系,形成合力,打造「思政熔爐」,把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到育人的全過程。  「立德樹人,是大學第一要義;人,是大學教育第一關鍵詞。這一點,正是學校將兩門通識教育必修課前置於大一的根本原因。」學校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教授說。  「以前會想學物理能幹嘛?現在覺得很多事可以做,而且是很重要的事。比如『製造2025』裡的十大行業,許多都跟物理相關。」
  • 山東評議推薦高中教輔材料
    本報訊(記者 魏海政)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了普通高中同步類教輔材料推薦目錄,推薦教輔材料試行政府指導價,並對2013至2014學年普通高中教輔材料發行機構公開招標,切實規範中小學教輔材料使用,減輕學生的課業和經濟負擔。  山東省建立了普通高中教輔材料評議推薦制度和選用制度,成立教輔材料評議委員會,組織對進入山東省高中的教輔材料進行評議推薦。
  • 滬教材改革:初一不用新教材、小一教輔全作廢
    老版的作廢了,新版的同步教輔書需要在新教材的基礎上才能編寫,從組織專家熟悉、研究到編寫、審定,這麼浩大的工程在短短一個暑假能完成嗎?開學時能不能買到同步的新教輔呢?來看記者的調查。教輔分社的負責人說,這些天,教輔分社的編輯們冒著高溫酷暑,加班加點。出版社對教輔書編寫、編輯加工、出版也開了綠色通道,讓教輔書能趕在上海書展的時候出版發行。
  • 「走近科學家」華科天文系教授追逐黑洞20餘年
    華科天文系教授追逐黑洞20餘年舉行講座分析諾獎為何花落天體物理 正在武漢籌建喻家山天文臺□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高翔 賈法雷走近科學家人物介紹:吳慶文,華中科技大學天文系常務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把興趣變成事業,武漢輕工大學機械學子籤約高薪工作
    楚天都市報11月22日訊(記者國倩 通訊員付輝蘭 聶銘靜)自學計算機編程,努力進修雙學位、開發"校園防疫登記"小程序。武漢輕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過程控制1702班的林偉(化名),將興趣變成事業,今年11月,以年薪近30萬的高薪成功籤約北京某網際網路核心技術公司,擬聘用職位為Web前端工程師。
  • 自學物理科普書籍,有這10本就夠了!
    導讀:這10本物理科普書籍,足以回答你的N多問題!足以帶你走向宇宙最神秘的地帶!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2、《變化》《變化》為宇宙物理科普基礎讀物,內容豐富、敘述生動、插圖精彩。更關鍵的是該書在現有物理基礎上,有非常大的啟發性拓展。對於最基本的問題,引力,慣性,相對論,光速,時空都有獨到的看法。可供具有初中,高中,理工科大學初年級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
  • 這些教輔圖書抄襲教材,栽了!
    一家具有中小學教材編寫資格的教育研究機構,經主管部門批准,出版發行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英語》(七年級下冊)。此後,教育研究機構發現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與這一教科書相配套的教輔圖書,在目錄標題、章節結構與體系設計上與教科書中完全相同,還複製了教科書中的大量內容。因此以侵犯著作權為由將教輔圖書出版社告上法院。
  • 「大數據+教輔」模式 90後小夥用獎學金開啟創業路
    一副陽光溫和的鄰家大男孩模樣,碩士畢業於長安大學構造地質學專業的他,卻選擇了和專業毫不相關的圖書行業創業,帶領團隊在全國首次利用大數據製作教輔,得到了業內人士和客戶的肯定。從白手起家到坐擁百萬,僅僅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在程敬華看來,人的一生就應該多學東西,多了解不同的行業和領域,這樣的一生才是精彩的一生。
  • 追逐黑洞20餘年,參與拍攝黑洞照片,華科教授帶你了解2020年諾獎
    人物介紹:吳慶文,華中科技大學天文系常務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年6月作為人才引進到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任教授。吳慶文跟學生交流研究黑洞20餘年 參與拍攝黑洞照片吳慶文從研究生階段以來就研究黑洞,20餘年的科研生涯中,他聚焦黑洞照片、黑洞形成和演化
  • 73歲考取大學文憑 南充「勵志奶奶」要考研究生
    67歲那年,她通過考試獲得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證書,70歲時她報名參加成都中醫藥大學的自學考試。昨(24)日,老人查詢自考成績獲知,她10月份考的「藥用植物學」考分為84分。至此,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拼搏,她通過了16門學科的考試,將獲得成都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專業的大專學歷。她就是南部農民楊德鳳,今年73歲。
  •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
    (二)教輔材料價格監管的目標是通過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科學有效的價格機制,規範教輔材料出版發行市場價格行為,指導出版單位合理定價,切實降低教輔材料價格,減輕學生經濟負擔,促進新聞出版行業和教育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三)根據教輔材料出版發行和選用現狀,實行不同的價格監管政策。
  • 著名電子學家、武漢大學教授張肅文逝世,執教66年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網站發布消息稱,著名電子學家、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張肅文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2日下午2時41分在中南醫院逝世,享年95歲。張肅文先生1925年11月29日出生於河北省正定縣,1948年6月畢業於武漢大學工學院電機系,並留校任教。
  • 95歲的崔崑院士退休後做了兩件事:編寫特殊鋼專著,捐款超千萬
    書籍寫作我後半生就是這樣,把我的經驗和所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這比我搞幾個新鋼種出來的價值還大。」崔崑院士在2006年告別了教學科研工作,81歲的他開始了自己的寫作。崔昆1948年從武漢大學機械系畢業,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班學習。隨後,崔崑又赴莫斯科鋼鐵學院繼續深造,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金屬材料專業人才。其研究成果曾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逝世
    ,武漢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在這所重點高中,她喜歡上了化學,並且在高考時如願考入武漢大學化學系。然而,對於張俐娜來說,科研註定是一條格外艱難的路。1963年,她大學畢業,沒能留校任教,而是分配到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此前她接受採訪時回憶,那時候常去冰天雪地裡,測試剎車皮的材料效果。1973年,張俐娜歷盡千辛萬苦後終於調入武漢大學化學系高分子教研室任教,開始了一個新的徵程。
  • 自學奇門必看書籍!這4套奇門書籍,入門提高必備
    那既然找不到合適的師傅教導,那自學也是一條出路,只是這條路註定會荊棘叢生,走的不暢通。自學奇門看什麼書也就成為了很多自學者的一個疑問,雖然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奇門古籍不多,但即使是只有幾十上百本,真想從中找到合適的入門書籍也是不太容易的。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幾本適合的奇門入門書籍。第一步就是要測試下自己是否真的可以靜下心來學習奇門遁甲。
  • 老電工誠心力薦:電工自學必看書籍推薦
    電工學習又該看那些書籍?其實學好電工並不難,只要你認真學好理論知識並加以勤奮練習會很快達到目的的。今天本人結合自己的自學經歷,為廣大電工新人,推薦幾本電工不同方面的學習教材,希望對大家能提供一些幫助和參考。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面向武漢高中生聯合舉辦...
    為激發中學生對物理學前沿發展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究的好奇心與行動力,同時也和身在武漢的學子們共克時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8級研究生第三黨支部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研究生第二黨支部,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年級學生精心準備了為期三周,有深度、有溫度的「物理訓練營」。此次活動也是兩個黨支部正在開展的「同心共建 青春戰『疫』」雲端支部共建系列活動之「行動共建」。
  • 未經教材著作權人許可出版發行教輔圖書被判侵權
    未經教材著作權人許可出版發行教輔圖書被判侵權 2019-04-12 15: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小學生買教輔書一擲千金 民國語文課本走俏
    去年一度被熱炒的民國語文課本《開明國語課本》,也擺上了新學期教輔書架的搶眼位置,吸引一些家長慕名購買。記者發現,中小學生購買教輔書的熱情冷熱有別。在小學教輔書區,幾乎每一排陳列教輔書的書架前都擠滿了學生和陪同來買書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