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時,他被發現患有先天性視網膜萎縮,幾年後雙眼失明。以心為眼,他用年復一年的艱苦付出與執著努力,看到了常人不曾企及的風景。
他叫周順,45歲,是武漢大學學生眼中的「最勵志盲人叔叔」。20多年來,他靠著聽、想、記憶,自學了大學物理本科教材,並將自己的學習經驗編寫成200多頁的教輔書籍,即將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武大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姚端正為該書作序。她說:「數學物理類課程難度相當大,各高校每年有不少學生掛科。周順雖是盲人,卻掌握了物理學中廣泛的數學知識,還能將學習見解、體會寫作成書,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勇氣!」
而在周順看來,武大的師生志願者們,是他這一路上「最給力的夥伴」。20多年來,已有150多個名字被他列在幫助過自己的文檔裡。
在普通學校讀到高中畢業
前日,在武鍋社區,記者見到了周順。不大的臥室裡,堆滿物理、數學和文史哲方面的書籍,以及一臺學習用電腦。「我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看』書。」他樂呵呵地說。
兩歲時,周順被發現患有先天性視網膜萎縮。讀小學二年級時,他就看不見黑板上的字了,之後更是完全失明,雙眼只有微弱的光感。「在學校,我主要靠耳朵聽老師講,同學也幫忙讀教材給我聽。到了晚上,父親幾乎每天堅持給我讀書兩小時,手把手地教我寫字。」就這樣,他聽完了小學課程。
升初中時,所有人都以為他要讀盲校。但周順渴求接受正常的教育,父親為此四處奔走,替他爭取到上普通學校的機會,
作為盲人,如何念完普通初中、高中課程?周順說,靠聽、想、記憶。「最困難的是學立體幾何、物理電路,這些要畫圖,我完全靠聽和想像,要理解特別不容易。」那些年,是父親和老師握著他的手,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教他畫出一個個抽象的幾何圖形。
讓周順遺憾的是,高中畢業時,他沒能參加高考。「小升初考試和初中畢業考試,都是老師把試卷讀給我聽,我靠嘴答題,他們幫我寫在試卷上。高考不能這樣做,當時也沒有現在這樣盲人能參加高考的特殊政策。」
為了讓周順謀一技之長,父母將他送到武漢盲校,學了三年中醫按摩。1992年,他成為武漢鍋爐廠職工醫院中醫科按摩醫師。
崇拜愛因斯坦的「怪盲人」
工作之餘,周順重拾高中課程,尤其是物理。「高中物理老師特別好,他向我描述了物理世界的奇妙。遇到要畫圖的地方,他還特意多描述幾遍。」從那時開始,周順特別崇拜愛因斯坦,「他的才華、情操、品德都很厲害。」他曾想像愛因斯坦一樣,在物理方面有所作為。
周順工資不高,即便是現在,扣除五險一金,每月也只剩1000多元。但他特別捨得買書。今年80歲的母親鍾桂雲,一直堅定地支持著兒子,「他愛讀書是好事,這樣充實一些。我的退休工資雖然不多,也還可以補貼家用。」
複習完高中物理,周順開始自學大學本科數學、物理教材。「數學、物理都有很多公式,得要有懂的人讀給我聽。早些年,我還請過家教呢!」他告訴記者,光是高等數學,他就學習了四套不同的教材。「有川大數學系編的,有清華大學出版社的……」他邊說邊摸索,從電腦桌的抽屜裡拿出兩本教材給記者看。書的邊角微卷,封面字跡褪色,平添歲月的味道。
如今,大學本科階段的光學、熱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四大力學等物理專業教材,他基本上都自學完了。
「在很多人看來,我是個『怪盲人』。明明看不見,還學習難度較大的物理。」他笑著自嘲道。
除了數學、物理,周順也讀過不少文、史、哲方面的書籍,還通過自學拿到了英語四級證書。
武大師生接力為他「導讀」
「沒有武大的老師、學生,就沒有現在的我。」周順說,1995年,他偶然結識武大物理學系學生毛衛東。有空時,毛衛東就給他讀高等數學和經典力學的書。之後,更多人加入,接力為他讀書。
武大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田貴華曾任物理學院黨委副書記,他介紹,2003年,物理學院黨支部正式開展「周順導讀」項目,每周五晚、周六、周日,學生志願者們就會到周順家為他讀書。此後,其他院系的志願者也加入進來。
「他們用有聲的語言,為我創造了格外美好的物理世界。」周順說。
幫助周順的還有老師們。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時任武大物理學院院長的熊貴光教授得知周順的事跡後,便讓上課的老師們帶上麥克風,由前排學生錄音,作為周順的學習材料。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武大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姚端正,也經常輔導周順。
現為武大教師的王曉峰,學生時代就和周順結識。「當時在學校門口的老新華書店,賣物理專業書的地方,我看到一個個子高高的盲人來買書。」王曉峰迴憶,因為此前聽同學們說起過周順,他一眼就認出了對方。王曉峰幫周順找物理教材,兩人在攀談中結緣。此後,王曉峰當起周順的資料收集者。「『喂,你幫我查個資料!』」周順對記者說,自己常常這樣「指揮」王曉峰幫忙,而對方不以為忤,總是熱情相助。如今,兩人已經成為摯友。
「周順的記憶力特別好,基本上我們念一遍,他就記住了。理解不了的地方,他就停下來,稍微心算一下。」現為河南師範大學物理教師的王黎明,於2010年在武大讀博士時認識周順,給周順讀了兩年書,二人現在依然保持聯繫。
「這麼多年,他們握著我的手,畫著令我著迷的圖。他們就是我的『眼睛』。」周順動情地說。
編寫學習心得以回報社會
「我想成為一名燈塔守望者。」周順說,他有兩個願望:出書和辦物理學習討論班。近幾年來,他將自己學習大學物理的經驗,口述給志願者們,請他們整理出來。「學習過程中,我走過不少彎路。我希望別人看了我的心得,能學得更順一些,也算是我對社會的回報。」
得知周順出書的願望後,田貴華主動幫忙。在他和武昌區殘聯理事長張國松等人的協助下,周順的書即將由武大出版社出版,目前正處於校對和修改完善內容階段。
姚端正為該書作序。她說:「數學物理類課程難度相當大,各高校每年有不少學生掛科。周順雖是盲人,卻掌握了物理學中廣泛的數學知識,還能將學習見解、體會寫作成書,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勇氣!」
姚端正教授認為,周順編寫的書很有特色,按照自己學習中的感悟來組織內容,既有本科課程中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的內容,又有數學物理方法、計算方法甚至群論等內容,對學習物理中的數學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和實用性。
(責任編輯 黃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