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突破!為腫瘤殺手溶瘤病毒裝CAR-T導航,直擊實體瘤

2020-11-13 無癌家園i

將「腫瘤殺手」溶瘤病毒放進CAR-T細胞裡,這個猜想大膽嗎?

然而這個猜想居然實現了!

就像給「殺手」裝上智慧導航,不僅能夠精準地找到實體腫瘤,而且可以遙控其消滅腫瘤。


據無癌家園最新了解獲悉,11月9日武漢科技大學張同存教授團隊「CAR-T細胞負載溶瘤病毒治療實體腫瘤項目」,近日榮登2020「創世技」顛覆性創新榜。

每年,全球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高達九千萬人。CAR-T細胞療法是目前國際最前沿的腫瘤治療方法,即從人體血液中提取T細胞,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其變身為能識別並消滅腫瘤的CAR-T細胞,再將其輸入患者體內。


此法在治療血液腫瘤中已獲成功,但在治療佔惡性腫瘤90%以上的實體腫瘤上卻作用受限。因為肝癌、肺癌等實體腫瘤的外部高度纖維化,這個堅韌的外殼將CAR-T細胞「拒之門外」。


被業內稱為「CAR-T推廣之父」的張同存教授及其科研團隊在研究中發現:CAR-T細胞和溶瘤病毒在治療實體腫瘤上,各有長處。溶瘤病毒能穿透實體腫瘤 堅韌的外殼,CAR-T細胞能精準地找到實體腫瘤。


那麼,能否將兩者完美結合呢?歷經兩年多的艱苦攻關,張同存教授團隊克服多個技術難題,創造性地把溶瘤病毒放進CAR-T細胞裡,相當於給溶瘤病毒裝上智慧導航,使它能精準地找到實體腫瘤,並溶解實體腫瘤堅硬的外殼,從而為CAR-T細胞打開「攻城」之門,得以進入實體瘤內,一起聯手消滅腫瘤。


動物試驗證明,兩者「強強聯合」,比單用CAR-T療法增加10倍以上的療效。「該方法創造性地開發出治療實體腫瘤的全新途徑。」英國牛津大學韋瑟羅爾分子醫學研究所腫瘤免疫學專家Terence Howard Rab⁃ bitts評價說。


目前,這項技術在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在國際醫學界尚屬首例,將為全球數以萬計的實體腫瘤患者帶來希望之光。


奇妙碰撞!溶瘤病毒聯手CAR-T療法,王炸組合!

其實要說溶瘤病毒和CAR-T療法的初次碰撞,這要追溯到之前小編提到過的一項臨床研究,早在9月2日,國外知名雜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刊登了來自美國希望之城研究人員所進行的臨床前試驗。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兩種強效的免疫療法---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和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結合起來,成功地靶向和根除單獨用CAR-T細胞療法很難治療的實體瘤。



在此臨床試驗的臨床前研究中,研究人員們早已通過對溶瘤病毒進行基因改造,使之進入腫瘤細胞,並誘導它們在腫瘤細胞表面上表達CD19蛋白。然後,他們能夠使用靶向CD19的CAR-T細胞來識別和攻擊這些實體瘤。


當溶瘤病毒被添加到癌細胞中後,它迫使大量的CD19在癌細胞表面上表達(紫色)。圖片來自 City of Hope


參與這項研究的Saul Priceman博士說:「此研究表明溶瘤病毒是一種強大而有前途的方法,可以與CAR-T細胞療法戰略性地結合起來,以便更有效地靶向實體瘤。兩者的結合有強大的協同效果。」


這項臨床試驗將首先在實體瘤患者中測試OV19t的安全性。如果發現這是安全有效的,那麼就可以依次測試溶瘤病毒和CAR-T細胞療法。該臨床試驗預計將於2022年開始。


動員患者全身免疫反應,用溶瘤病毒「殺癌」

首款獲得權威監管機構批准的溶瘤病毒來自中國,是由上海雙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名為H101的轉基因腺病毒。2005年時,H101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用於治療頭頸癌。


溶瘤病毒首次聞世於中國,薪火相傳,卻最終成名於世界,這不得不說到T-VEC(laherparepvec)。


T-VEC是一種經過基因改造的皰疹病毒(目前已被批准用於治療黑色素瘤),直接注射到腫瘤內部,病毒一方面可以裂解腫瘤,另一方面由於基因改造攜帶了一些天然免疫的激動劑,可以進一步增強免疫反應;此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腫瘤裡面有病毒在活動,人體的免疫系統即使一開始不知道那個地方長了腫瘤,但是病毒也是入侵者,理應派免疫大軍去殺滅——結果,免疫系統到達目的地就會發現原來這地方不僅僅有病毒,更可怕的是癌症;因此,肯定會加派人手來對付癌症。


總的來說,溶瘤病毒的設計理念,其實是三重抗癌:直接裂解癌細胞、「打草驚蛇」吸引免疫系統來攻擊、基因改造後攜帶天然免疫的刺激劑可以進一步促進抗癌免疫反應。


其實T-VEC的獲批基於關鍵的Ⅲ期臨床研究結果。回訪4年,所有接受T-VEC治療的患者整體緩解率達到31.5%,其中完全緩解率高達16.9%。對於分期較早(Ⅲb~ⅣM1a期)的轉移性疾病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約50%,近25%的患者達到或接近臨床中「治癒」的標準。


這還不是最讓人驚喜的,在現實世界臨床應用中,接受T-VEC治療的患者,整體緩解率達到了88.5%,完全緩解率更是高達61.5%!這組數據不管對於任何癌種來說都是驚人且具有突破性的!


目前,我國有一款基於牛痘病毒而研發的溶瘤病毒T601,適用於多種惡性腫瘤,特別對消化道惡性腫瘤,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詳細納入及排除標準可諮詢無癌家園。


實體瘤?血癌?CAR-T療法通通不放過!

與其他免疫治療技術一樣,CAR-T細胞療法旨在加強免疫系統內在的抗癌能力,這種療法是從患者的血液中提取T細胞,並在體外對這些細胞進行基因改造,給它們裝上識別癌細胞表面抗原的「嵌合抗原受體」(CAR)。


隨後,這些改造之後的細胞在實驗室中經過大量擴增,再被輸注回患者體內,從而增大CAR T細胞在體內的存活機率。一旦存活,CAR T細胞將繼續在患者體內繁殖,就像是一支裝備了最新武器,訓練有素的軍隊,隨時會對癌細胞展開無情的攻擊。



CAR-T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目前涉及到了部分兒童和成年人的血液癌症,如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等,以及部分實體腫瘤。


除了之前小編在無癌家園公號中報導的關於肝癌、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癌種外,目前國內正在積極開展實體瘤的CAR-T臨床研究。若想了解更多關於CAR-T療法的最新國內外前沿研究請持續關注無癌家園網站。


近年來,醫學研究者們已經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開發新的攻克實體瘤的新技術,竭盡全力地採取組合療法。無癌家園醫學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臨床前/臨床試驗數據能夠不斷湧現,充分展示新型細胞免疫療法治療實體瘤的真正實力。

相關文章:不斷突破瓶頸,CAR-T療法又有新嘗試,攻克實體瘤指日可待!

新型CAR-T療法重拳出擊,有效率高達93%

【實體瘤招募】CAR-T細胞治療晚期實體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研究

中國世界首秀!這款CAR-T療法了不得!劍指實體瘤!效果驚豔!

被「馴化」的病毒也能抗癌!很多藥物都做不到的事情,科學家們用溶瘤病毒做到了!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突破!為「腫瘤殺手」溶瘤病毒安裝CAR-T智慧導航,精準命中...
    就像給「殺手」裝上智慧導航,不僅能夠精準地找到實體腫瘤,而且可以遙控其消滅腫瘤。被業內稱為「CAR-T推廣之父」的張同存教授及其科研團隊在研究中發現:CAR-T細胞和溶瘤病毒在治療實體腫瘤上,各有長處。溶瘤病毒能穿透實體腫瘤 堅韌的外殼,CAR-T細胞能精準地找到實體腫瘤。那麼,能否將兩者完美結合呢?
  • 抗癌突破!溶瘤病毒「點燃」CAR-T療法,一半以上小鼠被治癒
    9月2日,來自美國希望之城的科學家團隊以封面論文的形式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報導了一項聯合CAR-T和溶瘤病毒療法成功靶向和根除實體瘤的突破進展[1]。這一創新的聯合治療方案使得約60%的小鼠腫瘤完全消退,為CAR-T應用於實體瘤治療帶來了極大的希望。
  • 抗癌突破!溶瘤病毒「點燃」CAR-T療法 一半以上小鼠被治癒
    文丨曼話9月2日,來自美國希望之城的科學家團隊以封面論文的形式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報導了一項聯合CAR-T和溶瘤病毒療法成功靶向和根除實體瘤的突破進展[1]。在臨床前研究中,研究者們通過基因工程改造一種溶瘤病毒,使之能夠進入腫瘤細胞,並迫使腫瘤細胞在表面表達CD19蛋白。
  • 抗癌突破!溶瘤病毒聯手CAR-T,療效1+1>2?
    經歷了非人體感染病毒、人體反應輕微病毒和基因重組病毒靶向腫瘤的使用研究過程」李教授介紹到。 時至今日,溶瘤病毒依舊能引發廣泛關注,成為一種重要的免疫療法參與到腫瘤的治療過程。「目前溶瘤病毒已經發展至第三代,包括皰疹病毒、腸道病毒、牛痘病毒在內的十多種病毒被開發成溶瘤病毒藥物並進入臨床試驗。」
  • 科學家運用溶瘤病毒和CAR-T細胞消滅實體瘤
    隨著人們對腫瘤形成機制的認知不斷突破,免疫療法在腫瘤治療中的價值日益顯現,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性抗體、CAR-T細胞療法、腫瘤疫苗、溶瘤病毒等多種方法正在不同腫瘤治療領域如火如荼地展開。  近日,美國希望之城國家醫學中心在《科學轉化醫學》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將溶瘤病毒和CAR-T細胞療法聯合能夠增強對實體瘤的控制。
  • 中國科研團隊在腫瘤治療上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武漢科技大學張同存教授團隊「CAR-T細胞負載溶瘤病毒治療實體腫瘤項目」,在腫瘤治療上取得重大突破,將有望提升10倍以上的療效。因為肝癌、肺癌等實體腫瘤的外部高度纖維化,這個堅韌的外殼將CAR-T細胞「拒之門外」。被業內稱為「CAR-T推廣之父」的,武漢科技大學生科院張同存教授及其科研團隊在研究中發現,溶瘤病毒——一類具有複製能力的腫瘤殺傷型病毒,具有能穿透實體腫瘤堅韌的外殼的能力。
  • CAR-T與溶瘤病毒的聯合使用
    溶瘤病毒(OVs)具有特異性裂解腫瘤細胞以及通過破壞血管間接抑制腫瘤生長的能力。這些抗腫瘤能力在全身給藥時與淋巴細胞相關,故需要高劑量給藥以逃避抗體和免疫系統其他部分的攻擊。T細胞可以自由在體內通行,使用這些細胞將OVs直接遞送到腫瘤組織可能會是一個很理想的方案。在小鼠和人T細胞中,作者研究表明CAR-T細胞負載低劑量病毒不會影響受體的表達和功能。
  • 中國加入腫瘤免疫療法開發的世界梯隊——溶瘤病毒加PD-1,CTLA-4...
    目前衍生出包括 T 細胞節點抑制劑、 溶瘤病毒、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等多種免疫相關的腫瘤治療策略。腫瘤免疫治療的方法 種類繁多,利用細胞因子(IL-12,GM-CSF)和免疫檢測阻斷劑(PD1/PDL1,以及 CTLA4)進行腫瘤治療得到國際醫學界和製藥界的一致認可。
  • 腫瘤免疫知多少:CAR-T治療實體瘤的障礙以及相應策略進展
    以CAR-T為代表的細胞免疫療法目前也已經有兩款上市,即諾華的Kymriah以及Kite公司(現已被吉列德公司收購)的Yescarta被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和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對於實體腫瘤而言,目前的CAR-T仍然還面臨許多困難,比如治療實體瘤效果不佳,不能夠有效地浸潤到腫瘤組織內部,CAR-T細胞生存時間不長等等。
  • 實體瘤CAR-T療法被頭部企業拋棄!人類抗癌史上的「奇蹟療法」真走...
    FDA在新聞公告中明確將CAR-T療法 Kymriah劃分為以細胞工程為基礎的基因治療產品。   根據其首次公布的CAR-T細胞製備全過程,Kymriah是一款通過基因改造自體T細胞、再引導其鎖定和消滅癌細胞的免疫療法。
  • CAR-T免疫療法新模式——治療實體瘤
    CAR-T藥物已經成功在人類血液癌症研究中被證明有重要作用,然而針對實體瘤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果能應用於治療實體瘤,那將具有很大的潛在市場。為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們與該領域內的主要公司展開密切的合作。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助理教授Edmund Moon和他們團隊已成功地完成了臨床前期研究,有助於開闢此道路前進。
  • 美國新銳細胞療法公司Orca Bio、Lyell攜手進軍實體瘤,CAR-T賽道又...
    如今,兩家 「不差錢」 的新銳公司開啟了攻克實體瘤細胞療法領域的探索。 「主攻」血液疾病的 Orca Bio 成立於 2016 年的 Orca 是一家致力於開發高精準度同種異體細胞療法產品的生物技術公司。
  • 如何提高CAR-T細胞療效及安全性,攻克實體瘤?
    腫瘤細胞經常上調免疫檢查點受體的配體,如 T 細胞上的 CTLA-4 和 PD-1,導致腫瘤微環境中的 T 細胞活性受到抑制。雖然 CAR-T 細胞對血液瘤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對實體瘤的靶向性卻受到許多阻礙和挑戰。除抗原異質性外,腫瘤細胞在腫瘤微環境中會產生致瘤和免疫抑制因子,這種抑制環境與免疫抑制細胞作用疊加進一步影響 CAR-T 細胞的療效。
  • 癌症免疫療法新技術——溶瘤假病毒
    文丨白露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首次成功應用於黑色素瘤患者以來,抗癌免疫療法已經變得多樣化,並聯合放療、化療成為多種惡性腫瘤適應症的治療標準。目前批准的免疫療法包括針對免疫檢查點和腫瘤相關抗原的單克隆抗體、免疫刺激細胞因子、CAR-T細胞、基於樹突狀細胞的癌症疫苗,以及局部應用的溶瘤病毒療法。
  • RNA疫苗可提高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對實體瘤的療效
    ,一方面是實體腫瘤中缺乏腫瘤特異性的靶標,另一方面CAR-T細胞難以持續性的存在【1】。尋找腫瘤特異性的分子靶標和提高CAR T細胞在體內的存活和擴增,將提高CAR T療法在實體腫瘤中的應用。在人組織中,CLDN6轉錄本可以在胎兒組織中高表達,而在50多種成人非惡性組織樣本中,CLDN6通過定量RT-PCR並未檢測到,但在多種不同的人實體瘤中如睪丸,卵巢,子宮以及肺惡性腫瘤中,CLDN6都有較高的轉錄水平,免疫組化染色也證明了CLDN6在人惡性實體瘤中的特異性高表達。這些數據表明,CLDN6可以作為實體瘤CAR T治療靶標。
  • 盤點:國內CAR-T產品最新進展
    而且相比病毒載體,非病毒載體在轉染環節成本更低,可以進行更多次的嘗試,進行多基因轉染,利用多個靶標來定位實體瘤細胞,從而有可能提高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的有效率。此外不得不說上海科濟生物研發出的國際上首個靶向Claudin18.2的實體瘤CAR-T療法,Claudin18.2(CLDN18.2)是一種胃特異性膜蛋白,被認為是胃癌和其他癌症類型的潛在治療靶點。CT041已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和美國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
  • 萬物相生相剋,談癌不色變—溶瘤病毒
    適用於腫瘤治療的幾種溶瘤病毒示意圖(Lan et al 2020)2.溶瘤原理2019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在其年度抗癌報告中將溶瘤病毒歸類為繼手術、放療、化療和靶向治療後
  • Nat Commun:開發表達PD-L1抑制劑的工程溶瘤病毒激活腫瘤新抗原...
    2020年3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溶瘤病毒為激活腫瘤特異性T細胞反應提供了一種原位免疫接種方法。但是,PD-L1在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上表達的上調導致了腫瘤對溶瘤免疫治療的抵抗性。
  • 一文詳解溶瘤病毒的治療機理
    十九世紀末:一名患有白血病的42歲女子在一次疑似感染流感病毒後腫瘤忽然痊癒。1912年:義大利醫生報導了一個晚期的宮頸癌患者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後病情明顯緩解的案例。以上幾個看似離奇的案例,為我們打開了腫瘤免疫的新思路,那就是「以毒攻毒」的溶瘤病毒。
  • CAR-T對抗實體瘤獲進展,多手段協同最重要
    CAR-T細胞療法在淋巴瘤和血液病方面已獲得成功,但在實體瘤中的進展一直較慢。CAR-T細胞對實體瘤的療效的潛在障礙主要是,腫瘤微環境(TME)中CAR-T細胞遷移和持久性不佳、CAR-T細胞功能受損,以及CAR-T細胞衰竭。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採用了Th17和Tc17細胞(表達IL-17A的CD8+ T細胞)產生的CAR-T細胞,Th17和Tc17細胞具有較好的體內存活能力,在腫瘤微環境中能夠存活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