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一、個人防護用品使用
為規範和指導醫務人員個人防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 年 1 月 23 日頒布的《醫 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其中規定了防護用品穿戴 的種類、穿戴和脫摘的方法與流程、注意事項等。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20 年 1 月 27 日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見醫用防護用品使用範圍指引(試行)》 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各類醫用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醫務人員應遵循要求,根據診療 工作需要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品,防止過度與不足。湘雅醫院醫務部和感染控制中心也提 出了按崗位分配使用防護用品的方案。醫務人員的感染防護應遵循科學防控,合理、適 度防護的原則,應根據可能接觸感染患者風險的高低選擇和穿戴不同的防護用品,才能 獲得最好的防護效果。
二、個人防護用品是不是越多越安全
過度防護也會帶來以下風險:首先,穿著過多的防護用品在發生汙染時或鬆脫時不易被 察覺;其次,防護服與隔離衣的疊穿造成透氣性不佳而出汗,防護服/隔離衣被汗水浸 溼後其防護性能下降;再者,穿著多層防護服和隔離衣會增加脫摘時汙染的風險,因此, 不是穿戴得越多越好。
三、不同類型口罩應該如何選擇
四、接觸疑似或確診患者時是否需要戴護目鏡/防護面屏?
護目鏡和防護面屏主要是防止眼部/面部受到噴濺的防護用品,接觸疑似或確診患者時, 如果從事有可能噴濺的診療操作,如吸痰、採集咽拭子、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時則需要佩 戴。如果從事一般無面部噴濺風險的診療活動則無需佩戴。相比佩戴護目鏡/防護面屏,不 要用未做手衛生的手接觸眼睛才是更重要的防護措施。護目鏡和防護面屏兩者的作用相似, 選擇其中的一種佩戴即可,同時佩戴會影響操作視野,反而增加操作難度和銳器傷發生風險。
五、新型冠狀病毒需要什麼方法有效 滅活?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包膜,是對消毒劑抗力最低的一類病原微生 物。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 30 min 水浴、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 75%乙醇、 乙醚、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但世界衛生組織介紹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六、手衛生指徵除了常要求的「兩前三後」之外,還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嗎?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七、物理隔離與行為隔離
在隔離工作中,物理隔離固然重要,但行為隔離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硬體條件的 物理隔離不能代替醫務人員的行為隔離。每個病室門隨手關閉、定時開窗通風、正確佩戴防 護用品、嚴格的手衛生等行為隔離措施嚴格、認真地落實非常重要。
八、湘雅醫院新冠期間中央空調運行方案
九、湘雅醫院新冠期間確診或疑似患者手術安排
十、密切接觸者定義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院感染控制中心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