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作為區域優秀文化的引領者和踐行者,如何觀瀾索源,激發和運用地方歷史文化寶藏,使之與時代精神相容相通,並推動優秀文化進校園,共同服務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是時代賦予高校的重大課題。
為此,黃岡師範學院於2008年成立了黃岡師範學院鄂東教育與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積極挖掘千年黃岡的文化豐富內涵,巧妙地將U-S合作模式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中,在合作、共贏中推動優秀文化進校園,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U-S內涵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教師教育一體化、教師專業化思潮的興起,大學與中小學之間的合作(university-school,簡稱U-S)逐漸成為一種世界性趨勢。U-S合作模式是一種建立在大學與中學之間的合作模式,尤其成為了中小學和高等師範院校之間的共識,有助於提升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學校的改革與發展。U-S合作模式要求以課堂為中心、以課題研究為主線、以平等合作為基礎。U-S合作模式是聯繫中小學和大學的橋梁,也是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有效方式。
中心是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以推動鄂東區域發展為目標,積極與地方政府部門和學校密切配合,開展鄂東教育與文化的研究。近年來,中心大膽創新U-S合作模式,以黃岡市部分中小學為實驗基地,就中小學校開發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建設校本課程、教材,推進育人方式改革的實踐課題開展深入的行動研究。通過U-S合作,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主線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讓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入腦入心,使廣大青少年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
U-S合作
通過U-S合作,發掘地方優秀文化資源。千年黃岡是中華傳統文化高地,紅色文化、東坡文化、戲曲文化、醫藥文化、儒家文化……厚重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使得中心開展U-S合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心先後與黃州區東坡小學、蘄春縣李時珍中學、浠水縣聞一多中學、黃梅縣嶽飛小學等合作,建立了黃岡市優秀文化資源庫。高校學術引領,中小學骨幹教師參與研究,合作開發了《世界文化名人蘇東坡》《醫藥至聖李時珍》《精忠報國英雄嶽飛》《民族精魂聞一多》等系列黃岡市名人文化校本教材。
通過U-S合作,深入開展「三進」教育。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頭腦是中小學校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和關鍵所在。中心以黃岡市部分中小學為實驗基地,聯合開展「三進」行動研究,積極探索新時代中小學育人方式改革,取得了初步的認識與實踐成果。中心堅持開展學術研究、教學研究與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同步推進,實現學術研究、教學研究和教育教學改革之間的關聯與互動。實驗學校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貫穿中小學教學始終,讓課堂成為學生知曉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陣地,傳統文化教育基本實現了學科課程、教學環節、教育人群全覆蓋。
通過U-S合作,培育優秀基礎教育師資。倡導實行U-S協作,積極主動開發與利用中小學的經驗性資源,有利於組建教師教育發展共同體,推行師資雙向嵌入制度,藉以促進教師教育職前職後一體化發展。中心聘請實驗學校的骨幹教師擔任黃岡師範學院本科生的校外導師,常年到學校為本科生講授校本課程的建設、開展情況。本科生到實驗學校進行實踐體驗,雙方通過合作,應用優秀歷史文化資源培育人才,提升了教師素養。
通過U-S合作,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品位。在整個U-S合作的過程中,文化差異是合作的基礎與動力,文化融合是合作的追求與歸宿。文化對話、文化碰撞、文化適應和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既是U-S合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小學校文化融合的主要方式。中心的實驗學校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對中小學校園環境進行科學、合理規劃設計,充分利用學校樓、廊等,懸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名人畫像和格言警句,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浸潤學生心靈,極大提升了校園文化建設品位。
U-S共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通過U-S合作進行頂層設計,出臺實施意見,深入持久地對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進校園工作進行系統安排,全面推進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規劃,融入教書育人各項工作,實現共贏。
推進協同創新,深度融入地方文化發展。地方師範院校要堅持走校地合作、協同創新、互惠共贏的發展之路,積極組織教師與地方開展U-S合作對接活動,進一步加強與中小學、幼兒園建立合作關係,成立U-S合作共同體,推進文化理論研究成果轉化和落地,開展文化資源研發和文化諮詢工作,在發展地方文化產業上作出更大貢獻。中小學管理者應努力推進學校組織和制度的變革,減輕教師群體的工作負擔,讓教師能夠有精力、有熱情參與合作,提高合作的參與度,豐富合作的成果。
構建科學的合作機制與激勵機制。為明確各方權利和義務、提高合作的效率、保證合作工作有序開展,在U-S合作的過程中,要建立科學的合作機制,協調好合作中學校之間、人員與任務之間的關係,使參與其中的每一個成員明確自己的權利和應擔負的責任,保障合作的順利開展。政府部門應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激勵大學與中小學開展多方位的合作,促進理論和實踐的融合。
加強平臺和隊伍建設,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育人體系的融合。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立德樹人的融合發展,積極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項目突破與帶動」行動,鼓勵教師申報高層次科研項目、產出高層次科研成果,更好地發揮文化智庫功能,服務地方文化發展,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育人體系的融合,引進、培養造就更多的文化學者和中小學骨幹教師,為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推動地方基礎教育改革作出新的努力和貢獻。
黃岡師範學院鄂東教育與文化研究中心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方面的U-S實踐已進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合作共贏的局面已經形成,社會效應開始顯現,在未來將產生更大的影響和示範作用。
(韋耀陽 李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