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師範學院鄂東教育與文化研究中心深入開展U-S創新合作顯成效

2021-01-10 中國教育報

    地方高校作為區域優秀文化的引領者和踐行者,如何觀瀾索源,激發和運用地方歷史文化寶藏,使之與時代精神相容相通,並推動優秀文化進校園,共同服務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是時代賦予高校的重大課題。

    為此,黃岡師範學院於2008年成立了黃岡師範學院鄂東教育與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積極挖掘千年黃岡的文化豐富內涵,巧妙地將U-S合作模式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中,在合作、共贏中推動優秀文化進校園,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U-S內涵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教師教育一體化、教師專業化思潮的興起,大學與中小學之間的合作(university-school,簡稱U-S)逐漸成為一種世界性趨勢。U-S合作模式是一種建立在大學與中學之間的合作模式,尤其成為了中小學和高等師範院校之間的共識,有助於提升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學校的改革與發展。U-S合作模式要求以課堂為中心、以課題研究為主線、以平等合作為基礎。U-S合作模式是聯繫中小學和大學的橋梁,也是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有效方式。

    中心是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以推動鄂東區域發展為目標,積極與地方政府部門和學校密切配合,開展鄂東教育與文化的研究。近年來,中心大膽創新U-S合作模式,以黃岡市部分中小學為實驗基地,就中小學校開發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建設校本課程、教材,推進育人方式改革的實踐課題開展深入的行動研究。通過U-S合作,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主線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讓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入腦入心,使廣大青少年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

    U-S合作

    通過U-S合作,發掘地方優秀文化資源。千年黃岡是中華傳統文化高地,紅色文化、東坡文化、戲曲文化、醫藥文化、儒家文化……厚重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使得中心開展U-S合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心先後與黃州區東坡小學、蘄春縣李時珍中學、浠水縣聞一多中學、黃梅縣嶽飛小學等合作,建立了黃岡市優秀文化資源庫。高校學術引領,中小學骨幹教師參與研究,合作開發了《世界文化名人蘇東坡》《醫藥至聖李時珍》《精忠報國英雄嶽飛》《民族精魂聞一多》等系列黃岡市名人文化校本教材。

    通過U-S合作,深入開展「三進」教育。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頭腦是中小學校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和關鍵所在。中心以黃岡市部分中小學為實驗基地,聯合開展「三進」行動研究,積極探索新時代中小學育人方式改革,取得了初步的認識與實踐成果。中心堅持開展學術研究、教學研究與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同步推進,實現學術研究、教學研究和教育教學改革之間的關聯與互動。實驗學校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貫穿中小學教學始終,讓課堂成為學生知曉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陣地,傳統文化教育基本實現了學科課程、教學環節、教育人群全覆蓋。

    通過U-S合作,培育優秀基礎教育師資。倡導實行U-S協作,積極主動開發與利用中小學的經驗性資源,有利於組建教師教育發展共同體,推行師資雙向嵌入制度,藉以促進教師教育職前職後一體化發展。中心聘請實驗學校的骨幹教師擔任黃岡師範學院本科生的校外導師,常年到學校為本科生講授校本課程的建設、開展情況。本科生到實驗學校進行實踐體驗,雙方通過合作,應用優秀歷史文化資源培育人才,提升了教師素養。

    通過U-S合作,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品位。在整個U-S合作的過程中,文化差異是合作的基礎與動力,文化融合是合作的追求與歸宿。文化對話、文化碰撞、文化適應和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既是U-S合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小學校文化融合的主要方式。中心的實驗學校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對中小學校園環境進行科學、合理規劃設計,充分利用學校樓、廊等,懸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名人畫像和格言警句,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浸潤學生心靈,極大提升了校園文化建設品位。

    U-S共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通過U-S合作進行頂層設計,出臺實施意見,深入持久地對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進校園工作進行系統安排,全面推進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規劃,融入教書育人各項工作,實現共贏。

    推進協同創新,深度融入地方文化發展。地方師範院校要堅持走校地合作、協同創新、互惠共贏的發展之路,積極組織教師與地方開展U-S合作對接活動,進一步加強與中小學、幼兒園建立合作關係,成立U-S合作共同體,推進文化理論研究成果轉化和落地,開展文化資源研發和文化諮詢工作,在發展地方文化產業上作出更大貢獻。中小學管理者應努力推進學校組織和制度的變革,減輕教師群體的工作負擔,讓教師能夠有精力、有熱情參與合作,提高合作的參與度,豐富合作的成果。 

    構建科學的合作機制與激勵機制。為明確各方權利和義務、提高合作的效率、保證合作工作有序開展,在U-S合作的過程中,要建立科學的合作機制,協調好合作中學校之間、人員與任務之間的關係,使參與其中的每一個成員明確自己的權利和應擔負的責任,保障合作的順利開展。政府部門應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激勵大學與中小學開展多方位的合作,促進理論和實踐的融合。 

    加強平臺和隊伍建設,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育人體系的融合。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立德樹人的融合發展,積極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項目突破與帶動」行動,鼓勵教師申報高層次科研項目、產出高層次科研成果,更好地發揮文化智庫功能,服務地方文化發展,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育人體系的融合,引進、培養造就更多的文化學者和中小學骨幹教師,為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推動地方基礎教育改革作出新的努力和貢獻。

    黃岡師範學院鄂東教育與文化研究中心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方面的U-S實踐已進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合作共贏的局面已經形成,社會效應開始顯現,在未來將產生更大的影響和示範作用。

    (韋耀陽 李 威)

相關焦點

  • 承載厚望 百年黃師凱歌行進中——聚焦黃岡師範學院文學院(蘇東坡...
    原標題:承載厚望 百年黃師凱歌行進中——聚焦黃岡師範學院文學院(蘇東坡書院)師範性、地方性人才培養模式千年黃岡,山清水秀、人文薈萃。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孕育出悠久的歷史文化、多彩的戲曲文化、厚重的紅色文化。自古至今,黃岡人愛讀書、崇尚文化,素有教育之鄉的美譽。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
  • 黃岡師範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05年的「黃州府師範學堂」,歷經「省立黃岡鄉村師範學校」、「湖北省立黃岡師範學校」、「黃岡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變遷;1999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本科層次的「黃岡師範學院」;2011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獨立開展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2014年1月,與原鄂東職業技術學院進行資源整合。
  • ...黃岡師範學院生物與農業資源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卓越工程...
    原標題:凝心聚「力」 培養卓越工程師——黃岡師範學院生物與農業資源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探索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高等教育重大計劃。
  • 寧波市深入開展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打造婚俗婚育文化品牌
    與國家人口計生委連續舉辦三屆婚育文化論壇,形成「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寧波婚俗文化的創新」、「人口與家庭發展」、「開展家庭視角下的婚俗婚育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組織編撰《寧波特色婚俗婚育文明》理論專著,提出寧波特色的創新性觀點和引領性婚俗婚育文明理論,奠定了婚俗婚育文化理論基礎。
  • 鄂東(黃岡)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動工 全部建設負壓病房
    湖北日報訊 (記者柯利華、通訊員熊慶萍、何幸運)8月12日,鄂東(黃岡)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動工,總投資11.6億元,設計床位1100張,平時用於綜合救治,發生重大疫情時可轉為傳染病救治。這是黃岡謀劃的最大公共衛生補短板項目,將徹底改變今年疫情之初該市傳染病醫院只有50張病床的窘況。據介紹,該救治基地在設計上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全部建設負壓病房。可以讓病房內的氣壓低於外界,室內氣流只能「從潔到汙」單向流動,最後經過專門管道過濾後排出,減少病原微生物在病房內傳播,保護醫務人員;二是實行三區三通道。
  • 全國基礎外語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山東分中心成立
    1月8日,山東師範大學基礎外語教育研培中心、全國基礎外語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以下簡稱「全基中心」)山東分中心成立儀式暨山東基礎外語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成功舉辦。山東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傳奎,全基中心理事長文秋芳,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以下簡稱「外研社」)副總編輯、全基中心常務副理事長王勇出席成立儀式並致辭。
  • 2020四川省生物科學專業師範生教育培養模式研討會在成都師範學院...
    2020四川省生物科學專業師範生教育培養模式研討會於2020年9月19日-21日在成都師範學院順利召開。成都師範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嶽正華教授,教務處副處長嶽雲華教授,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劉松青教授,副院長何冰副教授,全省各市(區)的中學生物學一線教師和教研員代表以及成都師範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的師生100餘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怎麼樣-河北民族師範學院高考錄取分數線-中公...
    是河北省首批轉型試點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首批全國五所「產教融合創新實驗項目」基地學校;是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產教融合工程建設」項目基地校;2016年入選數據中國「百校工程」產教融合創新項目和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計劃」首批試點院校。歷史沿革: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前身是始建於1907年經光緒皇帝御批設立的熱河速成法政學堂,隸屬學部。
  • 鄂東臨空經濟準備起飛
    鄂州機場規劃佔地11.8平方公裡,建設內容包括機場、轉運中心、順豐航空公司基地、供油工程等四大工程,總投資320.63億元。截至7月中旬,今年完成投資7億元,累計完成投資51.5億元。鄂州臨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竇小華在會上介紹,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的戰略定位為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國家多式聯運創新示範基地、中部地區開放新高地、長江中遊城市群臨空產業聚集區。按照規劃,鄂州市將圍繞「一體兩翼兩引擎」來布局臨空經濟。「一體」即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體,「兩翼」即突出發展醫療健康和智慧製造產業,「兩引擎」即以大物流和大數據為動力,通過大物流和大數據驅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四維聯動」實踐教學 打造小學教育「全能師範生...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和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中國科教評價網聯合發布的2018-2019年全國高校專業排名中,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在同類專業中排名第15、進入前20強,全國共有217所高校開設有本專業。
  • 龍江高校思政行|牡丹江師範學院:讓紅色文化成為思政課的「活教材」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等十餘家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採訪團,走進牡丹江師範學院,集中宣傳展示該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新經驗。採訪團一行走進牡丹江師範學院交流座談。牡丹江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師王雅馨。牡丹江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張應力講述用藝術融入思政課程。
  • 福建省民宗廳、市民宗局領導蒞臨寧德師範學院開展慰問活動
    1月9日下午,福建省民宗廳副廳長蘭秀珍、省民宗廳事業處副處長詹建同、省民宗廳宗教二處調研員張國柱,寧德市民宗局副局長鄭瑞章、民宗局副調研員韋希走訪慰問寧德師範學院民族班、民族預科班師生。校紀委書記張勝泉,語言與文化學院相關負責人,畲族文化教育中心負責人,民族班、民族預科班師生代表參加座談會。
  • 信陽師範學院智慧財產權運營管理中心揭牌
    當日上午,信陽師範學院智慧財產權運營管理中心正式成立,信陽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孫雲宏、副局長陳長傑,信陽師範學院副校長餘本海、科技處副處長宋力等出席揭牌儀式,孫雲宏同餘本海為該中心成立揭牌。  餘本海表示,信陽師範學院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已連續三年被評為河南省高校智慧財產權綜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十快高校」。
  • 編程貓:學海無涯心存高遠共推在線少兒編程教育發展 編程貓與深圳...
    近日,深圳點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編程貓)與深圳大學成功舉辦了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籤約儀式,深圳大學師範學院教育   原標題:編程貓:學海無涯心存高遠,共推在線少兒編程教育發展,編程貓與深圳大學籤約   實施成效要展現,持之以恆是關鍵,拼搏奮鬥勵志篤行。
  • 鄂爾多斯機場四型機場建設初顯成效
    ,建設成效初顯。自民航局提出四型機場建設以來,鄂爾多斯機場深入開展專項課題研究,廣泛學習國內先進機場建設經驗,持續改進軟硬體短板。持續修訂完善《能源使用管理規定》,加強能源使用監督檢查工作;開展各區域能源計量統計,分析研究能源消耗情況和能源使用效率,實施航站樓照明燈具門前三包責任制;依據國家節能減排周主題,持續開展節能減排宣傳工作。
  • 2020年全國高校美育實踐與研究學術研討會在鄂舉辦
    此次研討會由湖北第二師範學院主辦,湖北第二師範學院藝術學院、師範生美育實踐研究中心承辦。隨後,郭聲健教授還作為湖北第二師範學院藝術學院美育實踐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為相關高校美育專家代表頒發專家委員會聘書。
  • ...高校體教融合的深度探索——訪貴州師範學院體育學院院長黃偉明
    10月13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體發〔2020〕1號,以下簡稱《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體育機制改革,推動體教融合落到實處,貴州師範學院與貴州省體育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貴州省體育局推動體教融合在省內建立合作的第一所高校。
  • 陶行知研究館在太原師範學院揭牌
    人民網晉中10月29日電 10月28日,山西陶行知研究館在太原師範學院揭牌。今後,山西陶行知研究館將成為省級思想政治工作協同育人中心——行知文化協同育人中心的重要基地,成為全省研究傳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和師德教育的重要基地。
  • 南陽師範學院
    ;國際合作廣泛而深入,與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的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際交流關係;學校高揚「博大、厚重、睿智、求真」的大學精神,秉持「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的育人宗旨,努力造就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
  • 玉溪師範學院108人關注
    學校建設有3個校級研究所:民族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玉溪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玉溪師院大學生美育與素質拓展研究中心,其中民族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所與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聯合建設的「語音樂律實驗室」已建成並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