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教融合的深度探索——訪貴州師範學院體育學院院長黃偉明

2021-01-14 天眼新聞

高校在推進體教融合的過程中,顯然發揮著與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學校體育不同的作用。而作為師範類院校,貴州師範學院因其特殊的定位,又與其他高校有所區別。

10月13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體發〔2020〕1號,以下簡稱《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體育機制改革,推動體教融合落到實處,貴州師範學院與貴州省體育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貴州省體育局推動體教融合在省內建立合作的第一所高校。

根據協議,雙方將就共同培養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過硬的師範體育人才,為貴州省優秀運動員打通升學通道,為高校本科體育專業學生打通專業技能學習通道,加強貴州體育專科學校和體育師範本科建設有序互動,共同開展健康體育方向科研攻關和理論創新,共同舉辦體育賽事培訓活動等方面展開合作,助力貴州體育事業發展。

為此,本報記者對貴州師範學院體育學院院長黃偉明進行了專訪,對此次合作的相關事項進行了解讀。

貴州師範學院花樣跳繩隊代表貴州參加第十一屆民運會獲得金獎

從「體教結合」到「體教融合」貴州體育報: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體教融合」並不算一個全新的概念,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類似的提法,不過那時候還叫「體教結合」。從「體教結合」到「體教融合」,您能解釋一下其中意義的轉變嗎?

黃偉明:幾十年來,在舉國體制下的金牌戰略,我國實行體育系統內部以三級訓練網絡為特點的運動員培養體制,從省、市業餘體校到省專業隊,再到國家隊,這一涉及學齡運動員的培養系統始終與教育部門沒有直接的聯繫,也導致了運動員學訓矛盾、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等諸多問題。

另一方面,無論是「金牌戰略」還是「體育強國」,其涉及的主體青少年的體育教育工作始終歸屬教育部門主管,而體育部門參與極少,這帶來了學校體育工作開展不夠專業、體育人才被埋沒等問題。而當時「體教結合」的涵義——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和學校教育的結合,因為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始終沒有很好地展開合作而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和執行,僅限於形式上的「掛名」。

但在新形勢下,「體教融合」的提出,實際上是對舉國體制和學校體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納入國民教育系統之中,將以往主要以體育系統或教育系統單一渠道的方式,轉變為沿著體育和教育相融合的更寬的渠道運行。 誠如《意見》中提到的,在包含學校體育教學工作開展、賽事組織和舉辦、學生運動水平等級認證、學生訓練和參賽、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等方面,教育部門要同體育部門共同開展合作,協同推進,將實際工作的開展情況納入雙方工作評估機制。

貴州師範學院教師、學生參加全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裁判工作

「教練」與「教師」貴州體育報:此次合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雙方共同培養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過硬的體育師範人才,您能解釋一下背後的原因和具體的合作方式嗎?

黃偉明:這首先涉及競技體育人才浪費的問題。競技體育是金字塔尖的運動,因此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站到塔頂。而大量的投入時間和精力培養的、具備一定運動天賦和能力的運動員在退役,或者畢業之後該去向哪裡?其實他們可以開辦培訓機構並擔任教練,也可以回到學校成為教師。他們存在學歷不夠、沒有教學的能力和資質的問題,但同時,這部分人因為從小接觸專業的訓練,擁有很強的專項能力,發揮其專業優勢,是很有潛力成為優秀的體育老師。成為優秀的教師,就必須要經過專門的教師培養,我校的體育專業師範專業的專門教育培養就是一個好的平臺。

另一方面,貴州師範學院作為綜合性體育高等院校,體育學院的學生通過四項身體素質測試進入學校,而沒有從小接受專業的技能訓練,因此,在專項能力上是欠缺的。缺乏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支撐,縱使有師範類專業認證,也是幹不好體育教師或教練工作的。

因此,貴州師範學院和省體育局合作的目標之一,就是將這兩類人培養成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過硬的體育師範人才。合作的具體途徑包括:為優秀運動員提供學歷提升的通道,通過指導、幫助體育專科人才培訓方案制定和貴州體育高等專科學校建設,構建運動員「專升本」的教學體系,並將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內容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幫助優秀運動員提升學歷,並實現從「教練」到「教師」的轉變;同時,通過建立高水平教練員、運動員到師範學院開展授課及講座的機制,讓學院學生掌握更專業的訓練知識,提高業務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作為體育行業主管部門的省體育局將能夠為貴州師範學院的學生在體育專業資質認證方面提供幫助和支持;而作為師範類院校的貴州師範學院為貴州省優秀運動員和貴州體育高等專科學校優秀畢業生就讀本科、研究生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訓練保障。

在培養專業體育師範人才之外,還要完成健康體育的目標。雙方將加大對中小學生體適能的體育項目、技能適應性的科學研究,剔除一律不符合青少年生理特點發展的不科學訓練方法,根據青少年不同年齡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法,逐步探索適用於中小學生個體差異和身體發育的體育健康教育方法。

貴州師範學院學生承擔貴州省直機關氣排球比賽裁判工作優勢互補 資源整合貴州體育報:雙方的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優勢資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這樣理解嗎?

黃偉明:是這樣的,準確地說是各自優勢資源的互動利用。具體體現為省體育局支持貴州師範學院在教學科研上的創新和突破,雙方共同開展健康體育方向科研攻關和理論創新。在科研這一塊,貴州師範學院發揮在體育基礎理論研究、項目開展、科研訓練、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智庫作用,為運動體育訓練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撐。而且,不僅是貴州師範學院體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數學與大數據學院等,同樣可以發揮自身優勢,推進體育方面科研。而省體育局則能夠為高校的研究提供更權威的數據來源。

另外,在體育賽事和培訓活動的舉辦方面,貴州師範學院和省體育局可以在專業人才、場地、組織、裁判、管理等方面進行互動支持,而體育專業本科、專科學生也能從中得到實踐的機會。

在體育訓練基地和場館的建設方面,貴州省體育局支持貴州師範學院利用本校體育設施資源建設體育訓練基地,通過省體育局引入專業隊開展訓練,能夠為師範學院教練員、教師、校隊運動員提供跟訓平臺,對於貴州師範學院的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而有了好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學校就能舉辦更多的高水平體育賽事。學生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高水平的競賽和訓練,對他們的觸動是很大的。為什麼是貴州師範學院?貴州體育報:作為貴州省體育局在省內推動體教融合建立合作的第一家高校,貴州師範學院在推進體教融合方面起著什麼特殊的作用?

黃偉明:這與學校的教學定位——服務基礎教育有關。發展健康體育、體育強國,學校體育極其重要。貴州師範學院的前身是1978年創辦的貴州教育學院,有著深厚的教師培育底蘊和基礎。學校致力於服務基礎教育,為中、小學培養優秀的教師和教育行政管理幹部。學校體育,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學校體育在體教融合的過程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地位,體現在其為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持和保障。因此,要想真正推動體育事業發展,要從基層打好基礎,貴州師範學院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文章來源:《貴州體育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丨王旗圖丨貴州師範學院提供編輯丨胡春霞編審丨楊雁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丨湖南體育職業學院:體教融合培養新型體育人才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面對體育職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教學模式單一、教育體系不完善、缺乏職業導向性等問題,以體教融合為契機,以知識教育與技能教育並重為抓手,破解體育職業教育轉型困局。環環相扣 重塑職教人才培養模式「體育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每個培養環節都至關重要,體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就是要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在人才培養中的先導性作用,釋放人才培養最大活力。」
  • 南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一座探索生命科學的殿堂
    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所城裡有一所本科高等院校↓南陽師範學院校園裡有一座探索生命科學的殿堂↓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一2020年招生計劃和往年錄取情況012020年生科院本科招生計劃022017~2019年河南省本科錄取情況
  • 親水運動為海南體育高質量發展賦能
    論壇以「聚智親水-體旅融合」為主題,分為主題演講和圓桌會議兩大板塊,聚焦中國「水上運動+旅遊」產業,探索「水上運動+旅遊」平臺與海南自貿區(港)建設背景下協同發展的新模式。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徐翔鴻,國際體育經濟學會副主席、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東鋒,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海,長三角地區體育產業協作會常務副秘書長、上海體育學院教授黃海燕,前奧運冠軍許豔梅等出席論壇。
  • 貴州民大傳媒學院:打造西南地區高校一流新聞傳播學科品牌
    貴州省第一個新聞傳播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全省高校第一家部校共建的新聞傳播類學院、全省高校新聞教育設備最齊全最先進的實驗中心、全省唯一一個新聞學進入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重點名單……從專業誕生至今25年的歷史,貴州民族大學傳媒學院,銳意進取,堅持以特色學科建設為引領,立德樹人,守正創新,推動內涵式發展
  •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怎麼樣-河北民族師範學院高考錄取分數線-中公...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坐落在聞名中外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承德市,是一所具有百餘年辦學歷史的學校,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高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共建地方高校,作為委省共建的重點項目,學校與中央民族大學籤署協議,成為中央民族大學對口支援院校。
  • 助推湖湘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200名專家齊聚這場高峰論壇
    「高校也必須將體育與教育深度融合,努力創造條件加強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進一步完善體育設施設備,改進體育教學,開設好各項體育課程,讓學生在體育鍛鍊中『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養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事實上,湖湘體育文化作為湖湘文化極具特色的一脈,繼承了湖湘文化中「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的精髓與光芒。
  • 青島恆星科技學院成功協辦未來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研討會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副校長、兒童研究院院長江淨帆,寧波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陳國明,濱城區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區教育教學服務中心主任許雯,青島恆星科技學院副校長張鳳東,青島恆星科技學院副校長法良山,青島恆星科技學院校長助理、幼教集團執行總裁、未來學前教育專業服務人才培養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海豔,青島恆星科技學院校長助理、青島恆星科技學院信息集團總裁、未來學前教育專業服務人才培養研究院副院長韓偉,青島恆星科技學院幼師學院院長王冰
  • 中國壘球學院落戶南京工業大學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一級巡視員郝風林、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司長李業武、手曲棒壘球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陳巖、中國壘球協會主席楊旭、江蘇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李金泉、江蘇省體育局副局長王偉中、南京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保平、南京工業大學校長喬旭等共同為中國壘球學院揭牌。2001年,南京工業大學與江蘇省體育局以「省隊校辦、體教融合」模式共建江蘇女子壘球隊。
  • 閩南師大獲2020年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團體一等獎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1月30日訊(記者 杜正藍 通訊員 沈瑞芳 曾鑫源 鄭潔瑩 文/圖)11月27日-29日,2020年福建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在閩南師範大學舉行,福建師範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閩南師範大學、泉州師範學院、莆田學院、龍巖學院、三明學院、寧德師範學院等全省9所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共同比拼基本功。
  • 「青春思辨2020」貴州省高校辯論賽在貴州工商職業學院圓滿落幕
    11月21日,由貴州省教育工委、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網信辦、貴州省精神文明辦、貴州省旅遊和文化廳、團貴州省委等部門主辦,貴州工商職業學院承辦的「青春思辨2020」貴州省高校辯論賽決賽暨閉幕式在貴州工商職業學院報告廳舉行。
  • 體教融合系列政策出臺恰逢其時、承上啟下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楊磊)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相繼發布,為中國教育改革掀起了一波新的高潮。
  • 影視文化產教融合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召開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吳向陽認為,產教融合是產業與教育的深度合作,也是院校與影視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在「和合共生」的理念下,生態化可持續發展的融合模式是影視行業人才培養的未來發展趨勢。
  • 產學深度融合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二、產學深度融合新工科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產學深度融合將產業發展需求側結構要素納入到了人才培養供給側的創新閉環,實現雙邊到多邊、獨立到交叉、協作到生態、單向到閉環、專業到專創、剛性到柔性、實驗到實踐的產學無縫銜接目標[21],提高高校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行業企業技術進步服務以及為學習者創造價值的能力。
  • 廣州市同城高校,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和廣東第二師範學院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和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兩所學校都位於廣東省廣州市,但是兩所學校距離比較遠,而且兩所學校的教研領域也不同,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是一所綜合性高校;而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則是一所師範類高校。兩所學校的辦學體制也不相同,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是一所民辦高校;而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是一所公辦學校。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是中山大學的「獨立學院」,所謂獨立學院,就是這所學校獨立於中山大學運營的學校。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和中山大學的關係,本質就是掛靠關係,兩所學校並不存在任何隸屬關係。
  • 高職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發展學術論壇在泉州黎明職業大學召開
    高職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發展學術論壇在泉州黎明職業大學召開 2018年12月14日 13: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顏嵐嵐 字號 內容摘要:12月9日至10日,「高職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發展學術論壇
  • 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探訪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產教融合模式 直呼要將...
    齊魯網訊5月16日,「2019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重慶高校行」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走進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在長安汽車大學智能製造工程學院新能源培訓室內,海南網記者對學校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培養產生了濃厚興趣。通過現場了解,他希望將重電的好經驗帶回海南。長安汽車大學智能製造工程學院,是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結果。
  •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王建民:肩負使命,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
    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王建民的署名文章。
  • 貴州六盤水師範學院80後女教授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第一作者文章
    近日,記者從六盤水師範學院了解到,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陳紅及其所在團隊,於北京時間2020年6月11日,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雜誌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在中國雲南省東部富含軟軀體化石保存的寒武紀地層裡發現了一個新的多毛類動物,距今約5.14億年前。
  • 貴州一本大學排名及分析(含分數線、特色專業,可收藏)
    2、貴州師範大學師範類大學,位於貴陽市,是教育部、貴州省共建的一所省屬重點大學,國家「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高校。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41年的「國立貴陽師範學院」,是當時全國八所國立師範學院之一;1950年改名為「貴陽師範學院」;1985年更名為「貴州師範大學」。
  • 教育部撤銷3所高校 安徽長江職業學院等3校被撤銷
    名單顯示,上海體育職業學院、福建警官職業學院、安徽長江職業學院這3所高校被撤銷。   此外,新設立學校56所,同層次更名4所,合併調整1所,變更辦學體制3所。   二、建設目標   通過四年左右時間,在專業學科綜合、整體實力強的部分高校建設一批未來技術學院,探索專業學科實質性複合交叉合作規律,探索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