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梅隆大學利用人工智慧方法開發電解液 加快電池創新步伐

2020-12-04 蓋世汽車資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為了滿足獨特的設計要求,研究人員越來越多地利用機器學習來開發新材料和化合物。這種新穎的方法有助於減少開發和測試材料的時間,更快獲得新發現。在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機械工程系博士生、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ing Services)的Adarsh Dave將其應用於電池設計,並取得驚人發現。

(圖片來源:techxplore)

Dave希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相對來說電池創新是一種減少排放的簡易方法。然而,由於化學反應過程相當複雜,實現創新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研究團隊開始尋找加快速度的方法。這項研究的重點在於水系電解液。Dave表示,這種電解液非常適合儲存可再生能源。「設計高性能水基電池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過程。然而,可供選擇的配方數量驚人,這就是我們的設計過程的切入點。」

Dave及其團隊建造了一個名為「奧託」(Otto)的機器人平臺,通過測量電解液的特性來確定其在電池中的有效性。將機器學習與Otto相結合,共同優化電池的電解液。計算機會告訴Otto測試哪些電解液,然後Otto告訴計算機這些電解液的性質。這種往返關係有助於機器學習進行優化,找到最好的電解液。Otto可以像人類一樣快速混合和測試電解液,但與人類不同的是,Otto可以全天侯運行。

Dave及其團隊通過機器學習,發現了一種「非直覺的、新穎的電解液」。如果沒有此項研究,對設計人員來說,這種電解液可能還是未知的。這顯示了機器學習在未來設計過程中廣大的應用前景。此外,Otto可以自動操作,加快測試和實驗過程,使科學家能夠專注於宏觀研究。

斯科特能源創新研究所(Scott Institute For Energy Innovation)負責人Jay Whituck教授表示:「在創新方面,雖然機器人或算法無法取代訓練有素的化學家的直覺,但我們的系統無疑可以實現自動化並加速日常的科學和設計任務進程。我希望看到,其他實驗室的同事們通過自動化來擺脫無聊的東西,真正加快電池創新的步伐。」

相關焦點

  • 利用機器學習來開發新材料和化合物,應用於電池設計
    據外媒報導,為了滿足獨特的設計要求,研究人員越來越多地利用機器學習來開發新材料和化合物。這種新穎的方法有助於減少開發和測試材料的時間,更快獲得新發現。在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機械工程系博士生、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ing Services)的Adarsh Dave將其應用於電池設計,並取得驚人發現。   Dave希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相對來說電池創新是一種減少排放的簡易方法。
  • 鋰離子電池還能用水做電解液?水系電解液鋰離子電池全面解讀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主要採用有機電解液,這主要是因為傳統LCO/石墨體系鋰離子電池電壓較高,超過了水溶液電解質的穩定電壓窗口,因此只能採用有機溶液電解質。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動力電池安全性、環保性要求的提高,水溶液電解質又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
  • 中石油將在頁巖氣開發等領域加快創新與合作步伐
    中石油將在頁巖氣開發等領域加快創新與合作步伐 2020-11-05 21:36:02 責任編輯:房家梁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周銳)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厚良5日透露,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石油一方面將在天然氣及LNG一體化、頁巖氣開發和深水超深水等重點業務領域加快創新與合作步伐
  • 日內瓦大學開發不易燃固體電解質 助力打造鈉電池
    蓋世汽車訊 鋰電池可以為電動汽車和電子設備提供動力,但此類電池存在諸多缺點,例如,其電解質(使電子和正電荷在電極之間移動的介質)是易燃液體;此外,鋰是有限資源。
  • 河南大學趙勇教授團隊Angew: 液/液電解液界面抑制鋰金屬電池中鋰...
    【成果簡介】 近日,河南大學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趙勇課題組藉助有機溶劑之間極性的差異,提出了「液/液兩相電解液界面抑制鋰金屬電池中鋰的腐蝕和枝晶生長」的概念性研究(圖1)。利用弱極性氟矽烷(PFTOS, δFS= 12),構建了液/液界面兩相電解液體系。
  • 稀釋電解液也能提高鋰硫電池性能
    這一發現為未來電極液的調配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也可適用於其他轉換型電池。一直以來通過配製高濃度電解液被認為是遏制鋰硫電池中穿梭效應的有效方法。但近日,中南大學吳飛翔等人的研究表明,低濃度的電解液實際上能很好的緩解穿梭效應。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為低濃度電解液良好的電化學性能提供了理論依據。
  • 寬溫型鋰離子電池有機電解液影響因素和研究進展
    相比電解液自身的物理性質,高溫和低溫下電解液與兩極的界面性質對鋰離子電池寬溫性能的影響更為顯著,因此寬溫電解液中添加劑的選擇側重於SEI成膜添加劑和正極保護添加劑。Li+絡合劑可以改變電解液中自由Li+的活度,間接地影響正負極表面的成分與形貌。另外,隨著溫度的增加,安全問題將凸現出來。安全性能包括易燃性、短路、過充、過放以及高溫下電極/溶液相互作用後發生脹氣甚至爆炸等。
  • 動力電池企業持續創新加快發展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科技中心總經理原誠寅表示:「未來汽車產業的核心價值將不再是發動機、車身、底盤,而是電池、晶片、車載系統、數據。」在全球化競爭的大勢下,動力電池行業進一步加大發展力度,市場競爭全面開放,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向上突圍已成為多數國內企業的共同選擇。  技術研發方面,原誠寅認為,高容量三元材料和人造石墨是目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主流正負極材料。
  • 美國科學家用液態晶體當電池電解質 可讓電池更安全、更持久
    蓋世汽車訊在鋰離子電池充放電過程中,枝晶是一種具有破壞性的副產品。此類微小的沉澱物會在電池的陽極和陰極之間產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堆積,最終縮短電池的壽命,更可怕的是,可能會導致電池起火。因此,為了尋求更安全、更持久的電池,尤其是用於電動汽車、卡車和飛機的電池,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抑制枝晶形成的方法。
  • 特斯拉新電池容量大增超30% 新型電解液溶劑DMC供不應求
    特斯拉新電解液溶劑唯一供貨商日前,據港媒報導稱,有三菱化學(MTLHY)的技術專家透露,特斯拉新電池的重要創新是正負電極和新型電解液。該新型電解液由三菱化學研發,採用先進的添加劑技術,通過控制電極表面的副反應,電解質即使在低溫環境下也能保持高產量,並具有出色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 美國科學家用液態晶體當電池電解質 可讓電池更安全、更持久_科技...
    蓋世汽車訊 在鋰離子電池充放電過程中,枝晶是一種具有破壞性的副產品。此類微小的沉澱物會在電池的陽極和陰極之間產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堆積,最終縮短電池的壽命,更可怕的是,可能會導致電池起火。因此,為了尋求更安全、更持久的電池,尤其是用於電動汽車、卡車和飛機的電池,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抑制枝晶形成的方法。
  • 常規電解液中添加矽烷-Al2O3能提高電池安全性?
    在兼顧電池電化學性能的條件下改善電池安全是件不容易的事。鋰離子電池易燃易爆的原因之一在於其使用了大量的易燃電解液。在追求電池能量密度的背景下,改變正極、負極和隔膜空間很小,存在較大改變可能的只屬電解液了。雖然失敗的例子數不勝數,但創新性的想法和實踐還是必須的。
  • 鋰電池傳統電解液問題改善及高電壓電解液的研究進展!
    由下式可知,高工作電壓化是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方法之一: 式中:E為能量密度;V為工作電壓;q為電池容量。而高工作電壓下,電解液需要有較好的耐氧化性,電化學窗口穩定,鋰離子電池才能在高電壓下維持穩定循環。本文介紹了傳統電解液應用於高電壓鋰離子電池時存在 的問題及其改性方法和新型高電壓電解液。
  • 「新型離子液體電解液」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1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離子液體清潔過程與節能創新團隊」為主研發完成的「新型離子液體電解液的研發及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項目,順利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因此,開發新一代電解液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國際科技界研究前沿和熱點。   過程工程所「離子液體清潔過程與節能創新團隊」基於在離子液體基礎及應用方面的積累,率先將離子液體應用於電解液。
  • 日本開發出耐寒全固態電池用電解質
    日本靜岡大學講師守谷誠與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一杉太郎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可用作「全固態電池」電解質的有機分子結晶。全固態電池是被期待應用於純電動汽車(EV)等的新一代蓄電池。研究小組開發的分子結晶的特點是,與以往的技術相比,容易在低溫下發揮作用。
  • 高性能鉀電池採用非易燃電解質 打造下一代儲能系統
    (圖源:Wollongong官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發一種不易燃電解液新型電解質基於有機磷酸鹽,使電池更加安全,而且可以在低濃度下運行,這是大規模應用的必要條件。 目前,鋰離子電池技術在儲能市場佔據主導位置,但是,這種電池存在價格、環境問題和電解液易燃等固有缺點。在開發下一代電池技術時,科學家們嘗試用鉀離子等更豐富、更便宜的材料,來取代鋰離子。然而,鉀和鉀離子電池也存在安全問題,比如電解質易燃。
  • 海科特種化學品22萬噸電解液溶劑及配套項目開建
    海科集團總裁張在忠在開工儀式上表示鋰電池電解液溶劑及配套項目具有良好的政策條件,項目建成後將與海科新源公司南北輝映,形成戰略協同,一舉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鋰電池電解液溶劑生產商和全球領先的技術服務商。同時,張在忠還向出席開工儀式的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級領導長期以來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表達出對於江蘇思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鋰電池電解液溶劑及配套項目的信心和期望。
  • 動力電池企業持續創新加快發展 核心價值鏈重構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科技中心總經理原誠寅表示:「未來汽車產業的核心價值將不再是發動機、車身、底盤,而是電池、晶片、車載系統、數據。」在全球化競爭的大勢下,動力電池行業進一步加大發展力度,市場競爭全面開放,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向上突圍已成為多數國內企業的共同選擇。技術研發方面,原誠寅認為,高容量三元材料和人造石墨是目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主流正負極材料。
  • 當谷歌地圖遇到人工智慧:卡內基梅隆大學Terrapattern AI能夠找到...
    一群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學生和教授最近開發出了一個人工智慧工具,它可以掃描衛星照片,然後在附近區域裡搜索與照片外貌類似的地理建築。利用人工智慧進行圖片識別並不是個新技術——機器學習技術經常被用來從海量照片中識別,分類,以及歸類物體對象(甚至是人臉)——不過,這個由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的Terrapattern全新人工智慧軟體卻可以提供一些獨特的功能:能夠準確定位到類似地標位置的GPS坐標。那麼,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 我國科學家研製低鹽濃度電解液基鈉離子電池
    電解液是儲能電池重要組成部分,調控電解液濃度是實現其功能化設計的有效策略之一。近年來,高鹽濃度電解液因特殊的體相與界面特性被廣泛用於金屬鋰電池、水系電池等。但與此相反,降低鹽濃度可能會帶來濃差極化,所以目前實際鋰電池應用大多集中於標準的1M濃度,低鹽濃度電解液一直沒有得到系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