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鋰電池可以為電動汽車和電子設備提供動力,但此類電池存在諸多缺點,例如,其電解質(使電子和正電荷在電極之間移動的介質)是易燃液體;此外,鋰是有限資源。
(圖片來源:techxplore)
據外媒報導,日內瓦大學(UNIGE)的結晶學專家開發了一種可以在室溫下工作的不易燃固態電解質,而且它能夠輸送儲量豐富的鈉,而不是鋰,有助於打造動力更強的電池。這種電解質是由硼和氫組成的硼氫化物,其晶體結構使電池獲得理想性能。
開發電動汽車取決於是否有強大、安全的電池。鋰電池是當前解決這些挑戰的答案。不幸的是,鋰需要液態電解質,這些電解液一旦發生洩漏,很容易爆炸。UNIGE博士後研究員Fabrizio Murgia表示:「更重要的是,地球上的鋰資源儲量較少,因此鈉成為很好的替代品,二者的化學和物理性質頗為接近。」
主要研究人員、UNIGE博士後研究員Matteo Brighi表示:「問題是鈉比鋰重。在電解質中很難移動。」因此,有必要開發能夠運輸鈉等陽離子的電解質。2013和2014年,日本和美國的研究小組發現,在超過120°C的溫度下,硼氫化物是良好的鈉導體。但對於日常使用的電池來說,這個溫度過高。
日內瓦大學的結晶學家們開始著手降低傳導溫度。UNIGE結晶學實驗室的教授和項目負責人Radovan Cerny表示:「我們使用硼氫化物作為電解質並獲得成功,從室溫到250°C均未出現安全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們能抵抗更高的電位差,因此,電池能儲存更多的能量。」
研究人員利用晶體學方法來製造電解質。據介紹,其研究提供了可以用來製造和破壞硼氫化物結構的案例。硼氫化物的結構允許出現硼球和帶負電荷的氫。這些球形空間為帶正電荷的鈉離子留下了足夠的空間。Brighi表示:「然而,由於正負電荷互相吸引,我們需要在結構中製造混亂來擾亂硼氫化物,讓鈉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