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序」造就理想電池

2020-10-14 科技工作者


硼氫化物晶體中鈉離子擴散的三維表面。

電動汽車的普及是實現可持續發展計劃的關鍵,它不會排放溫室氣體,其發展與強大、安全的電池模塊息息相關。目前,鋰電池是相對理想的解決方案。然而,鋰電池需要使用液態電解質,一旦發生洩漏,會有極大的爆炸風險。更重要的是,鋰並不是地球上的富元素,鋰資源的爭奪很可能引發與石油類似的地緣政治問題。

eurekalert.org網站當地時間10月12日報導,瑞士日內瓦大學(UNIGE)的結晶學家開發了一種能在室溫下工作的不易燃固態電解質。該成果有望促成「理想」鈉電池的開發。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雜誌中。

論文作者、UNIGE博士後研究員Fabrizio Murgia表示,鈉是電池應用中替代鋰的「完美」選擇,因為它的化學、物理性質與鋰接近,而且儲量豐富、分布廣泛。

論文第一作者Matteo Brighi說:「鈉換鋰的問題在於,鈉離子比鋰離子更重,可能難以在電池的電解液中轉移。」因此,尋找能夠轉移鈉的電解質,成為實施「以鈉換鋰」策略的前提。日本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120攝氏度的高溫下,硼氫化物是良好的「鈉導體」。雖然這一溫度對於日常使用的電池來講是在過高,但卻為Brighi等點燃了思維火花。

得益於UNIGE研究團隊在硼氫化物的氫存儲等應用領域積累的專業知識,Brighi等人開始著手降低傳導溫度,並最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以硼氫化物作為電解質,在室溫至250攝氏度間不存在安全問題,並且能夠與電池技術兼容。

UNIGE結晶學實驗室教授、項目負責人Radovan Cerny說:「更重要的是,硼氫化物電解質能夠對抗更高的電位差,這意味著電池可以存儲更多的能量。」

結晶學是礦物學、物理學和化學的交叉學科,主要關注化學物質的結構,並預測其性質。結晶學的發展為材料設計帶來更多可能性,也啟發了此次的電解質設計策略。

Murgia說:「我們的文章闡述了如何改變硼氫化物的晶體結構,使其成為有效的鈉電池電解質。硼氫化物的結構允許負電氫的存在,其球形空洞為帶正電荷的鈉離子留出了足夠的流通空間。然而,由於正負電荷會相互吸引,我們還需要製造『混亂』使化合物結構變得無序,讓鈉離子能夠順利移動。」

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期刊編號:2666-3864

原文連結: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0/udg-mdf101220.php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混亂帶來的「無序」,反而能讓電池實現理想的去鋰化
    目前,鋰電池是相對理想的解決方案。然而,鋰電池需要使用液態電解質,一旦發生洩漏,會有極大的爆炸風險。更重要的是,鋰並不是地球上的富元素,鋰資源的爭奪很可能引發與石油類似的地緣政治問題。據報導,瑞士日內瓦大學(UNIGE)的結晶學家開發了一種能在室溫下工作的不易燃固態電解質。該成果有望促成「理想」鈉電池的開發。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新的陽極被稱為無序的巖鹽,由地球上含量豐富的鋰,釩和氧原子組成,其排列方式與普通廚房用食鹽類似。該材料可運用於需要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的商業應用中,如電動汽車、真空吸塵器或鑽機。目前正在出售的鋰離子電池中,有兩種材料用作陽極。最常見的是石墨陽極,它的能量密度極高——帶有石墨陽極的鋰離子電池可以為汽車供電數百英裡而無需充電。但是,這種電池在充電時會有鋰金屬電鍍的過程,充電太快會導致火災和爆炸。鈦酸鋰陽極是一種較安全的替代品,可以快速充電,但會導致能量密度顯著下降,這意味著需要更頻繁地對電池進行充電。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汽車材料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陽極材料,該材料可使鋰離子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地充電數千次。新的陽極被稱為無序的巖鹽,由地球上含量豐富的鋰,釩和氧原子組成,其排列方式與普通廚房用食鹽類似。
  • 3D無序陽離子骨架實現鋰離子電池穩定氧變價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依託中國散裂中子源在鋰離子電池材料結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鋰離子電池因其各方面的優勢,已經被作為儲能領域的首選技術。不斷提升其能量密度一直是各國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努力的方向。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正相關於單位質量正極材料脫嵌鋰的數量。
  • :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量無序對開路電壓的影響
    該研究通過研究三種不同類型的高效率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探索了電荷傳輸、能量無序和電荷轉移態對開路電壓損耗的影響。圖1:選取的三種電池的材料結構、電池結構與器件性能(a). 材料的分子結構和電池的結構示意圖;(b). 三種電池的J-V曲線;插圖為材料能級圖;(c). 三種電池的吸收光譜;(d).
  • 科學家研發「理想」電池
    此外,電池所用的鋰是一種有限資源。近日,瑞士日內瓦大學(UNIGE)結晶學專家開發了一種不易燃的固態電解質,後者可以在室溫下工作。該電池的輸送工具是地球上隨處可見的鈉,而不是鋰。研究人員認為,這是一個成功的組合,也意味著有可能製造出更強大的電池。這些「理想」電池的性質將基於電解質的晶體結構,即由硼和氫組成的硼酸鹽。
  • 比鋰離子電池蓄電能力強 鎂電池又有新進展
    生意社03月18日訊   日前,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鎂鉻氧化物微粒或許是研發一種新型鎂電池的關鍵,這種電池將比傳統的鋰離子電池擁有更強的蓄電能力。此項研究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雜誌《納米尺度》上。
  • 結晶冰中,如何讓無序的水分子「聽令」?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期發文稱,義大利國際高等研究院(SISSA)、阿卜杜斯 薩拉姆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和物理研究所(IFIR-UNR)在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CNR-IOM)的支持下,對導致造成冰的奇異無序現象的原因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在特定條件下,冰能夠恢復部分有序性。研究人員描述了有序狀態下低溫冰的鐵電性。
  • 理想二極體控制器在電源「或」應用中免除了耗能的二極體
    LTC4412通過提供一個低損耗和接近理想的二極體控制器功能而簡化了PowerPath管理和控制。任何可以採用一個二極體「或」來實現電源之間切換的電路都會因採用LTC4412而獲益。LTC4412理想二極體的正向壓降遠遠低於常規二極體,而且,其反向漏電流也較小(見圖1)。微小的正向壓降減少了功耗和自發熱,從而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
  • 固態電池技術:哪些接近商業化,還需要多少年?
    在媒體上產生很多混亂,因為固態的說法通常用於形容某種當前的可用技術發展的電池(例如,使用石墨陽極的固態電解質)以及在性能上有飛躍提升到理想型電池(例如,在鋰金屬電池中使用固態電解質)。 隨著技術不斷推進,石墨陽極固態電池在新能源汽車的應用趨近商業化,而理想型鋰金屬固態電池仍需要很多年。
  • 寵物白虎:醜陋靈魂造就的畸形產物 不天然、很悚然
    白虎是人類造就的、殘忍的、悲劇的、畸形產物。在野外是找不到純天然的白虎的,因為它們很快就會死掉。白虎出現的幾乎非常低,所以為了得到這種少見的顏色,白虎培育者讓第一隻白色老虎無限繁殖,然後再讓它們近交、無序繁殖。這一對雙隱性基因突變,近交是最有可能的得到的。而近交的危害人盡皆知。無限繁殖和無序繁殖的後果就是圈養的畸形老虎很多,這些老虎要麼就是被賣入動物園、馬戲團,要麼就繼續繁殖,搏取它們的後代不再畸形。
  • Nature Energy:太陽能電池的室外考驗
    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設計和性能● 首先在雙面無序金字塔織構的c-Si基片表面製備了單斜2T疊層,然後利用矽異質結技術製備了c-Si底電池,再通過雜化沉積的方法均勻塗覆了鈣鈦礦頂電池● J-V曲線表明PCE為25.1%● EQE和1-R光譜響應表明在290~1100nm範圍內反射率低於2%,Jsc為19.8mA/cm2;1200~2500nm範圍內反射為15%,而其他光子均被吸收,從而使器件升溫圖2.
  • 劉錦川院士《Science》:納米級無序界面,助力超高強韌超晶格合金
    近日,來自於香港城市大學劉錦川院士(通訊作者)發現納米級無序界面可以有效地克服這些問題。界面無序是由多元素共偏析驅動的,該元素在相鄰的微米級超晶格晶粒之間形成了獨特的納米層。該納米層充當可持續的延展性來源,通過增強位錯活動性來防止脆性晶間破裂。
  • Small Structures:不井然非無序
    非晶合金(或稱金屬玻璃)是在超快的冷卻速率(大於每秒一百萬度)下避免了結晶的合金,具有長程無序、短程有序的亞穩態結構特徵。
  • 「理想玻璃」的存在解開了一個深奧的謎題
    玻璃是像水晶一樣堅硬的東西,但卻像液體一樣由無序的分子組成。為了了解它存在的原因,研究人員正試圖創造一種完美的、仍處於假設狀態的「理想玻璃」。米格爾·拉莫斯舉起一塊琥珀化石。經過1.1億年的沉澱,琥珀被認為接近於理想的玻璃狀態,在那裡分子以最密集的隨機排列排列在一起。
  • 最新《Nature Energy》便宜又高效的電池材料!
    可充電電池的市場的快速增長,需要具有高功率,高能量且成本低的電池材料。近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Gerbrand Ceder教授展示了將電極材料中部分尖晶石的陽離子序列同過量的鋰結合,能夠同時實現超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
  • 新能源汽車電池最新研究進展,高容量的鈉離子電池
    而且鈉和L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相同的主族,具有類似的化學物理性質,這也使得鈉作為二次電池的儲能介質具有與Li類似的機制。但是由於鈉離子的離子半徑大於Li離子,使得鈉離子難以插入到現有的活性電極材料中,這也導致了Na離子電池發展和應用的嚴重遲緩。因此研究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特別是陽極電池材料具有重要意義。
  • 靈活的固有無序蛋白,不具備3D構造但卻不可或缺
    固有無序蛋白這些無法摺疊成穩定3D結構的蛋白質稱為「固有無序蛋白」(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s)。而其他許多蛋白質的某些區段(多於30個胺基酸)也可能是沒有結構的「無序區域」(disordered region)。
  • 兼具高選擇性和高導電性 石墨炔成甲醇電池理想膜材料
    67641次閱讀 作者:郭樺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03月25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清潔高效能源電池之一
  • 莫一非&陳海龍AEM綜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計算研究
    例如,鈉離子嵌入電壓是鈉離子電池的重要參數,理想的正極材料應該具有較高的電壓平臺,才能提供較高的工作電壓與能量密度。NaxMO2中的過渡金屬相比於LixMO2更具有多樣性,使用DFT(密度泛函理論)方法尋找NaxMO2在不同Na含量下的穩定結構,進而計算出不同過渡金屬電極材料的工作電壓曲線(圖1a),有助於尋找高電壓平臺的正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