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現場面積相當於50個足球場大小,且周邊道路泥濘、雜草叢生。怎麼才能做到執行面積「零誤差」,確保雙方當事人的權益?
黑龍江省肇源縣人民法院執行局法官穿著雨靴和水叉褲,多次進入現場實地踏查。11月3日,又出動無人機對現場的整體概貌與細節進行攝影攝像,並通過GPS確定土地邊界,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500畝土地完成執行交付。
李麗以自己和張華共有的房產和500畝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後,無力償還。銀行向法院申請拍賣兩人名下的上述財產。經兩次流拍後,銀行同意接收房產和土地承包經營權。
「再簡單的案子,被執行人也不好找。」執行法官胡明陽說,兩人成天東躲西藏,有家不回,電話不接,執行幹警多次上門,都撲了空。經過一段時間的蹲守和排查,終於在一處養殖場把兩人堵個正著。在跟他們講明利害關係後,兩人表示願意配合執行工作。
「東至倉糧耕地,西至後永利排澇溝,南至後永利大坎,北至原二隊地邊。」這片用不上兩句話就能說出個大概的土地,讓執行法官和幹警們吃了不少苦頭。
在踏查中,執行法官發現,這塊地裡種的水稻還沒成熟。「被執行人當時把這塊地租給了農戶,如果強制執行,有可能又會產生一起糾紛,所以我們決定等秋收後,再交付土地。這能有效保護被執行人的權益。」胡明陽說。
第二次,執行法官和幹警帶著定位儀,進入地塊裡,定位坐標點,測量交付範圍及面積。前一天剛下過雨,原本就稱不上路的田間小道更加泥濘,鞋完全陷進泥地裡,走起路來像是慢動作的「高抬腿」,一個小時的路程,走了兩個小時。
再去踏查地況時,法官和執行幹警車輛的後備箱裡都備上雨靴,帶著水叉褲。
無人機升空
11月3日,執行法官再次來到交付地塊,並出動無人機對土地範圍進行最終確認。無人機緩緩升空,時而低空盤旋,時而靜止不動,最終飛升到120米的高空,交付土地盡收眼底。隨後,無人機對交付土地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攝。
「我們常是『一手託兩家』,是辛苦一點,但必須讓雙方權益都得到保證。」在談到一遍又一遍確認交付地塊的面積範圍時,胡明陽說。
當事人在航拍照片上簽字
隨著雙方當事人在航拍的照片上簽字,財產交付程序完成,雙方均對結果表示滿意。(文中李麗、張華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