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BC新聞網澳大利亞11月2日報導,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南極洲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CCAMLR)會議上,俄羅斯第四次反對澳大利亞提出的有關巨幅海洋保護區的申請。此次會議上,中國也加入了反對陣營。澳大利亞對世界上最大面積海洋保護區的申請再告失敗。
南極洲上居住憨態可掬的企鵝
10月31日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荷伯特,南極洲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會議宣告閉幕。在此次會議上,中國和俄羅斯「阻撓」了美歐等國建立南極海洋保護區的計劃,這是俄羅斯連續第四次反對這一計劃,而中國的拒絕則「讓人驚訝」。該計劃禁止在南極保護區捕獵一些蝦和魚類,共涉及230萬平方公裡的南極海域。
澳大利亞環保主義者稱此次申請失敗引發了對由25個成員國組成的委員會履行職能能力的質疑。這場為期10天的會議審議了兩項提案,一是由美國和紐西蘭提出的130萬平方公裡的羅斯海保護區;二是由澳大利亞、法國和歐盟提出的100萬平方公裡的東南極洲保護區。澳大利亞南極局負責人表示,這兩項提案均遭到否決。
此次會議提交討論的幾個方案
南極洲海洋聯盟的史蒂夫·坎貝爾表示,中國反對保護區計劃的理由是,在對環境未造成大規模損害之前,南極地區的傳統漁業活動不應當受到限制。
CCAMLR組織建立在共識基礎上,這一組織的表決機制決定了其必須在所有25個成員國一致同意的基礎上才能夠推動議題通過。
據了解,自然資源環保主義人士表示,該區域蘊含了多達1萬種生物,包括南極洲洋槍魚,這種魚類是CCAMLR一些成員國漁船隊的獵捕目標。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稱,俄羅斯北極和南極研究所主任弗拉基米爾·盧金最近表示,任何海洋保護區都不應把漁場完全包括進去。俄羅斯一直在南極捕獵魚類。分析稱,南極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美俄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政治對峙,造成這一計劃再次流產。
澳大利亞政府南極洲分部表示還將為建立南極洲保護區繼續努力。
這一部門的主管,託尼·弗萊明博士表示:「我們對這一提案未在今年通過感到非常失望,但我們還將為此繼續奮鬥。」
對明年的CCAMLR會議,弗萊明博士表現出了樂觀態度:「2015年CCAMLR將會採納建立東南極洲保護區的計劃,澳大利亞對此仍然保持樂觀。」
(觀察者網據ABC新聞網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等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