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大伯尚有文

2020-11-13 光明網

作者:趙振華我雖不是窨子溝人,但對窨子溝有種親切之感。其原因有二:一是我公公出生於窨子溝,本是尚門子弟,因當年家庭貧困,弟兄多人,一出生被送於同鄉西安村張家,後來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某一機會相認於尚家,自此,血濃於水的親情未曾斷過;二是孩子爸的兩個姨姨先後嫁於窨子溝李家和力家,窨子溝並不大,當村一道河灣,把東西兩部分割之,村東稱河東,村西稱西溝。三姨家住在西溝,四姨家住在河東,她們每逢來我家,經常講起窨子溝,雖地方不大,但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窨子溝」這三個字便深深印在我腦海中。適逢要編纂《故鄉》叢書,便作此文。

結婚十餘年,僅回過窨子溝三次,兩紅事一白事。兩紅事是三姨兒子結婚,四姨女兒回門,一白事是大伯出殯之日。

說起大伯,遂憶起他生前的些許事吧!

初識大伯是在我和孩子爸訂婚之日,那年,他剛好六旬,不胖不瘦,穿著整齊乾淨,一身藍色中山裝,戴著藍色前進帽,神採奕奕,不苟言笑,僅憑氣質便可辨出不同凡人。初次見面,雖無過多交流,但大伯給我一種平易近人之感。他雖當過領導,但無架子,他慣用「軍軍(孩子爸小名)媳婦兒」稱呼我。元旦結婚之日,我們是第二次見面,便多了幾分熟悉和親近之感。記得那日,我雙手給大伯敬酒,第一次叫「大爺」(本地稱呼),大伯雙手接杯一飲而盡並祝福我們白頭偕老。

和大伯不常見面,即使見面,也是親朋好友或結婚時,或孩子們過圓鎖之日,或逢年過節。每逢見面,我主動上前打聲招呼,而大伯總會問:「軍軍媳婦,工作忙嗎?好好工作!」我知道大伯是老領導,對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盡職盡責,向來把工作放在首位,故而見面先問工作,這也是他對小輩們的殷切期望:實實在在做人,真真切切做事。也正因大伯這種待人處事原則,認識他的無不說他是個好人;也正因大伯為別人著想勝於自己,他的子女受他影響,在單位都是好人緣。

孩子爸告訴我,他中考那年,正趕上公公忙于田裡勞作,抽不出身到城裡照顧他,而大伯毫不猶豫,答應陪伴孩子爸三天。每每說起此事,孩子爸話語中充滿感激之情;眼神中流露出懷念之情。婚後的我們,便把過春節看望大伯作為首要任務。

有次春節前夕,孩子爸領著我去看望大伯。他熱情招待我們,我們談工作,談家人,談孩子,談到家人時,他教導我們要孝敬父母;該到孩子時,他告訴我們要教育孩子好好讀書;該到工作時,他吩咐我們要腳踏實地去幹。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幹什麼都要幹好,幹工作都是給自己幹,不是給別人幹」!話語中,從不見大伯大笑,從那時起,我才發現他確實不苟言笑,但不苟言笑的背面下卻是一副熱心腸。當時覺著大伯不苟言笑,又想到我的公公以及孩子爸都不苟言笑,這或許血脈親情之遺傳吧!

婚後第二年夏天,公公在村裡種的西瓜大豐收了。孩子爸趕著驢車,我坐著驢車,車上拉著好幾袋西瓜,我們到城裡給大伯送,大伯見後笑著說:「娶媳婦就該娶這樣的媳婦,不為坐轎車而高尚,也不為坐驢車而渺小。"那是我第一次見大伯笑,大伯不笑時顯平易近人,笑起時更是面容慈祥。大伯的話說得我臉又紅又燒,紅的是坐個驢驢車還受如此誇獎;燒的是當時坐上驢驢車自己還擔心怕人笑話。

多年以後,我從姐姐(大伯長女)口中得知了大伯的一些生平事跡。

一九六一年,伯父在村擔任民辦教師,六十年代被評為全省模範民辦教師,一九六八年曾在《山西教育》刊物上發表了一篇《我是如何當好民辦教師》的文章,這是他的經驗之談,這曾鼓舞了多少有志民辦教師紮根於農村,獻身於教育事業。在村任教的幾年裡,他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他視校為家,視生為子。對學生嚴格要求,嚴中有愛。那個年代,老師打學生是家常飯,越打學生家長越喜歡越能出成績,社會越認可,說明老師越負責任,不向現在,學生嬌貴得很,打不得罵不得。因大伯在教育工作表現出色,於一九六九年抽調南泉公社廣播站當材料員。

大伯無論幹哪行,都盡職盡責,力求盡善盡美,隨後於一九七二年轉為國家正式教師並擔任公社教革委會計。當時伯母已身患重病,大伯便奔波於村裡和公社,一面照顧伯母和孩子,一面忙於工作。當初,從南泉回窨子溝交通極為不便,以騎自行車為主,而且是上坡路,路極其難走,大伯只好每次推著自行車回家。儘管如此,工作一點兒也不落下。

「機會總會留給那些努力且有準備的人」,大伯於一九七四年轉正後,先在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此時,為了方便照顧家人,他把伯母和兩個孩子接到城裡,可事事難料,進城僅一年,伯母於一九七五年不幸離開人世,年僅33歲。兩個孩子中,年長的僅有12歲,年少的才9歲,他們正需要享受母愛之時,上天卻無情奪走了母親,讓兩個孩子倍受失母之痛。無奈之下,大伯把兩個孩子送回村裡,由年邁的奶奶照顧,直到上高中時才進城居住。

時來運轉,大伯於一九八四年任應縣縣委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兼縣招待所所長,因工作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又於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八年任應縣縣委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

大伯任事務管理局局長以來,從不擺架子,從不搞特殊,對工作極端熱忱,對同志極端熱情。想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解別人之所難。曾記得戲劇《七品芝麻官》一句臺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而大伯也曾說「當官不為民辦實事,還不如回家種田地」。他是如此說的,也是如此做的。

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儘管大伯是四鄰八舍,上級下屬公認的老好人,但上天也沒有多一點兒眷顧他,病魔不知不覺趕來了,毫不憐惜地吞噬著他。大伯於二零一二年陰曆八月二十七日因病永遠離開了親人。那時,我和孩子爸披麻戴孝,這是我自成家後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人生中的親人生死離別。鼓匠聲悲悲切切,時高時低,時快時慢,時輕時重,讓人聽了難受不已。出殯前天晚上,按當地風俗,男女孝子上街,儘管那晚天有些涼,儘管那晚路有些長,儘管那晚心有些痛,但我們懷著對大伯的思念和敬重,還是步行走完了全程路線。大伯生前德高望重,一生正氣,兩袖清風,深得人心。出殯那日,弔唁者數不勝數,有的趴棺注視,有的痛哭不已,有的含淚送別……

"葉落歸根」,記得出殯那日,先在城裡簡單做了個道場,然後一支浩浩蕩蕩的孝子隊伍向村裡進發了。回到窨子溝時,才算正式做道場、叩拜、燒紙、圍棺。村裡一些年長者特意做好菜來到靈柩前祭菜、燒紙,他們憶起伯父生前之事,再次讚嘆伯父為人正直,克己奉公,無不懷念。

「有的人雖然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雖然死了,但他還活著」,大伯屬於後者。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克己奉公,一絲不苟勤於政務,一生為民樂在其中。他是眾人公認的好老師,好幹部,好領導!正是他這種精神和品質啟迪和激勵著後代子孫努力前行。

來源: 光明網

相關焦點

  • 大伯自製3個震樓器"反擊" 樓上鄰居深夜崩潰報警
    杭州一大伯拿它們自製了3個「震樓器」,懟的樓上鄰居深夜報警求助。孫大伯今年68歲,杭州人,住在文一路某小區。孫大伯跟樓上61歲的李大伯,是好多年的鄰居了。但最近幾年裡,兩人因為噪音問題,鬧得很不愉快。為了這個,孫大伯好幾次上樓跟鄰居李大伯交涉,社區也出面給他們協調過,但是一直無果。最近幾天,孫大伯因為樓上的聲音,凌晨時分只能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一氣之下,他就從家裡找出來大泡沫箱子、數個擴音器、竹杆子、拖把柄和幾組線圈。
  • 銀髮「新生」學英語 杭州大伯大媽迎G20忙充電
    9位杭州大伯大媽簇擁著來自辛巴威的志願者老師Tao Na,正在努力學習一些基礎的英文語句,為即將在杭州舉辦的G20峰會進行充電。  今天,距離G20杭州峰會召開只剩59天,為確保峰會順利召開,杭州市各項籌備工作正在井然有序的推進中,不甘落後的杭州大伯大媽紛紛出動,哪怕沒有基礎,算是學習英語的「新生」,但還是掀起一股「銀髮」族學習英語當好東道主的熱潮。
  • 嫌樓上鄰居太吵 大伯自製3個震樓器"反擊" 鄰居深夜崩潰報警
    家在杭州文一路某小區的住戶孫大伯美滋滋地想著。孫大伯今年68歲,杭州人。他為什麼對樓上那麼有意見呢?樓上住的李大伯,也是杭州人,今年比孫大伯小几歲,今年也61歲。兩位大伯之前也就這個問題交涉過幾次,但是沒有結果。
  • 怕吃藥有副作用,大伯轉吃保健品,每天五六種,結果闖了大禍……
    賈大伯平時就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半年前他有點頭暈,說話含糊,起初不當回事,後來在鄭醫師的勸說下住院,檢查結果發現是腦梗塞,幸虧治療得早,梗塞面積小,沒有留下後遺症。這次是第二次腦梗塞了。   鄭醫師馬上詢問老先生有無按醫囑服藥,老先生的妻子說:「前面3個月還認真吃藥,降壓的、降糖的、他汀、還有阿司匹林。
  • 六旬大伯身體接二連三「出毛病」 病因令人吃驚
    上個月,64歲的齊大伯就同時經歷了這幾種情況,被折騰得不輕。這下齊大伯坐不住了,來到浙大二院耳鼻喉科求診。醫生檢查發現是內耳聽神經受損,導致耳鳴、聽力下降。沒有熬夜,沒有勞累,也沒有巨大噪音的刺激,齊大伯將醫生提出的可能導致聽神經損害的因素一一排除,還是沒想通,「好好的聽神經怎麼就受損了呢?」
  • 天花板突然「砰」一聲 杭州大伯家裡吊燈被震碎!
    記者 孫毓 通訊員 童江龍 5月11日中午,餘杭公安崇賢派出所接到王大伯的報警,王大伯說自己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好端端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聽到天花板發出一陣巨響,家裡的吊燈碎了,掉下來的碎片差點砸到他的頭,找樓上的鄰居投訴,鄰居不承認,所以想請民警來評評理。 接警後,民警很快趕到王大伯家中。
  • 為撈包,大伯被錢江水衝走10米遠·都市快報
    幸遇兩釣友及時出手救起 記者 董呂平 通訊員 陳鈞文 昨天9:49,周先生來電:昨晚7點半左右,一位外地來的74歲大伯差點被錢塘江水捲走,幸好被兩個釣魚的人救起,還把身上的外衣給大伯穿,現在人在市三醫院。 前晚7點多,近江消防接警,說有個大伯掉到錢塘江裡了,請求救援。
  • 杭州78歲大伯掏耳朵竟然「掏出」腫瘤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近日,杭州一位滿頭白髮的大伯就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醫院。大伯姓徐,今年78歲。「醫生啊,我一個禮拜前,突然出現了右側臉麻木,嘴角歪向一邊。吃飯喝水都會漏出來,是不是面癱了?」
  • 杭州大伯的這種病,所有人都可能得!
    11月9日,麥大伯滿臉愁容走進了浙大一院之江院區全科診室,還未坐下就朝醫生訴起了苦。原來,麥大伯前不久毫無預兆地出現咽喉痛、脖子痛,本來以為自己可能是感冒了,就一個勁喝白開水想壓一壓,但幾天過去,他沒打噴嚏、也沒流鼻涕,一點不像感冒的樣子,痛感卻越來越厲害。
  • 杭州姑娘每天晚上「嗡嗡嗡」 吵得隔壁大伯睡不著
    成大伯和老伴屠阿姨住的是一套兩室一廳。二老之外,現在還有一隻小狗客居著,成大伯說是兒子的狗,要在這裡寄養幾天。成大伯佝僂著背,眼袋很深,帶我們走進朝南的主臥。主臥室陽光明媚,有床,但沒有被子。窗臺往外的部分呈「凹」字形,隔壁家的空調外機,醒目地掛在「凹」型裡,正對著他的窗戶。
  • 李大伯鬥鼠記:餅乾核桃懸空掛起 飯菜加蓋滴水不留
    我們這幢樓的一樓養了八隻以上的貓,貓還是有作用的,自養了貓後,室外老鼠較少見到了,有的鑽到了下水道活動,有的被趕到外面……  記者金潔潔核實報導:給快報寫信的李大伯家住江城路和撫寧巷交叉口的保安橋河下15號,一樓有10戶人家。  李大伯今年79歲,11月26日晚6點半,他拎著一棵大白菜、2棵冬筍回到家。  人進了門,但菜沒拎進去,而是放在門口的木板上。
  • 七旬大伯感染重症肺炎危在旦夕,艱難的肺移植術後重獲新生……
    來自永康的71歲呂大伯,當護士看到他的那一刻,差點認不出來,因為呂大伯長胖了,變白了,愛笑了,還喜歡和我們開玩笑,更讓人欣喜的是,他可以自行在病區內來回行走。前來複診的呂大伯與醫護團隊合影記憶回到2019年的冬天,呂大伯突然開始高熱、咳嗽、全身乏力,且病情每況愈下,並轉送至當地區域醫療中心接受人工肺(體外膜肺氧合 VV-ECMO)體外呼吸支持。
  • 65歲大伯患上血液病「殺手」 骨頭出現大量空洞
    65歲大伯患上血液病「殺手」 骨頭出現大量空洞   65歲大伯  患多發性骨髓瘤被誤診  65歲的王大伯,之前身體不錯,一年前,他突然背米袋感覺腰很痛,貼膏藥也無法緩解,就到當地醫院就診。結果一拍片,發現腰椎上的骨頭有大量的空洞,這樣的空洞在四肢的骨頭上均有出現。醫生直搖頭,說王大伯是晚期惡性腫瘤的骨轉移,建議家人準備後事。
  • 寧波張大伯一碗羊肉湯下肚暖身 骨頭渣卻卡在氣管裡
    由於最近天氣漸冷,張大伯的妻子為了給老伴暖暖身子,特意一大早就燉了一鍋羊肉湯,這可是張大伯多年來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很快就一碗下肚了。飯後不久,張大伯就感覺喉嚨裡有什麼東西卡住一樣,不停嗆咳。一開始以為吃東西太急,嗆著了,可是嗆咳一直不好反倒更嚴重,於是家裡人帶著張大伯來醫院呼吸科就診。
  • 隨身空間文,有孕3個月被拋棄,她銅戒吸血現空間,處處都是寶!
    隨身空間文,有孕3個月被拋棄,她銅戒吸血現空間,處處都是寶!親愛的書蟲大大們,一笑又來啦!書荒了沒有,今天一笑為大家精選了幾本好看的小說,隨身空間文,輾轉來到了七十年代,成了有孕3個月被拋棄的小媳婦,她銅戒吸血現空間,處處都是寶!
  • 海賊王:親爹是龍,爺爺是卡普,但卻沒人知道路飛的「大伯」是誰!
    只要是忠實的海賊王觀眾,就必須知道路飛的父親是革命軍首領蒙奇D龍,爺爺是海軍本部的中將卡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路飛的大伯是誰?換句話說,路飛的大伯是個超級大人物哦。海賊王:親爹是龍,爺爺是卡普,但卻沒人知道路飛的「大伯」是誰!
  • 一家三兄弟都患帕金森 裝個腦起搏器,大伯去逛西湖了
    多年以來,三兄弟一直飽受疾病的折磨,二哥張大伯更是在輪椅上度過了十年之久。但最近,他終於擺脫了輪椅的束縛,能像正常人一樣站立、行走了。  這全靠醫生在他腦袋裡植入的一個「腦起搏器」,減輕了他的運動異常症狀。據了解,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是帕金森病治療領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技術,是部分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可以考慮的治療手段。
  • 清洗劑當水喝 65歲大伯差點中毒 洗胃用了4箱牛奶
    近日,在北侖大碶,65歲的賈大伯因此差點中毒。他告訴醫生,自己喝的是白電油,自家五金廠裡的一種清洗劑。  事情發生在本月的一天早上。賈大伯像往常一樣在工廠車間裡幹活。由於車間溫度高,沒多久就熱得口乾舌燥。他看到不遠處地上放著一瓶水,也沒細想,就拿過來擰開喝了一大口。當即意識到不對,因為這液體有一股刺激性氣味,雖然不強,但賈大伯很熟悉,這是廠裡用來清洗金屬件的白電油!
  • 幽默笑話,大伯門外長了一棵高大的仙人掌,它有一個故事
    1、大伯門外長了一棵高大的仙人掌。我問他關於仙人掌的事,大伯一臉惆悵地說:「我家是村裡第一個有電視的人家,村裡的人經常會來看電視。每當風雨傾盆的時候,我總是站在屋頂上,帶著天線架四處跑!一天腳滑,掉了下來,砸到了仙人掌!」我:「沒事吧?」大伯:「如果有事仙人掌能長這麼高?」
  • 喉嚨痛了三天,六旬大伯竟發燒至休克!任何感染都能引起膿毒症,這四...
    這一查,醫生發現孫大伯高燒39.7℃,立即將他轉入急診搶救室。咽喉充血引發淋巴結炎 入院時,孫大伯體溫異常,但新冠肺炎、肺CT檢查結果均沒有異常,市紅會醫院急診科醫生賀曉旭到孫大伯身邊仔細詢問情況。「我有糖尿病、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