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極想要得到一隻飛蜈蚣,也去吸美女蛇的腦髓

2020-12-06 光源語文課

這裡是光源語文課歡迎關注、點讚和轉發

有這樣的一種神奇的生物,斂在盒子中,當它飛出來的時候是一道金光。這種神奇的生物叫做飛蜈蚣。這是一個老和尚所擁有的神奇法寶。這種神奇的生物出現在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

為什麼想要得到飛蜈蚣?

這種神奇的生物出現在阿長給童年的魯迅講述的故事當中。在這個故事中一條人首蛇身的美女蛇想要吃一位在廟裡苦讀的讀書人,卻被老和尚使用飛蜈蚣吸乾了腦髓而死。這個故事讓童年的他感到做人的險惡,在夏夜裡乘涼的時候不敢去看牆上。總覺得會有美女蛇會叫他的名字。處於這樣的擔心,他極想要得到一條飛蜈蚣,以便用飛蜈蚣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魯迅故居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並存在有美女蛇或者赤練蛇,所以也不曾得到這樣一條神奇的飛蜈蚣。不過這樣帶著神異色彩的故事和生物帶給童年的罩上一種神秘的感覺。使得童年的事情的百草園有一種神秘的色彩,而這種神秘的色彩中又包含著童年的樂趣。最重要是阿長所講的這個故事使聽他故事的心境亦由追逐故事本身的趣味而升華為對故事理趣的體悟:「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

這是百草園中的美女蛇故事存在的價值所在,也彰顯出孩童的天真和可愛。

百草園中的樂趣還有哪些?

阿長所講的美女蛇出現的地方相傳是在百草園中,正是因為阿長的故事讓童年的他對百草添加了一些神秘的色彩。這個帶著神秘色彩的百草園,帶著童年的他無限的樂趣。但是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的,這個園子裡只有一些野草。他的弟弟周作人在《魯迅的故家》一文中也指出:「百草園的名稱雖雅,實在只是一個普通的裁員,平常叫做後園。」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園子因為美女蛇的故事帶上了神秘的色彩,也正是這個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園子帶給童年的魯迅樂趣。

百草園

如果我們用成人的視角去看這個園子,我們會發現這個園子中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常,比如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和高大的皂莢樹並沒有能夠吸引人的地方。到那時如果我們轉化視角,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待園子,那麼一切都會立刻鮮活有趣起來。

在這個園子中,作為孩子可以去蹲著地上看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採蜜,也可以跑到草裡面去驚擾雲雀,更可以翻開斷磚來尋找鳴叫的蟋蟀,用手按照讓它從後竅中碰觸一陣陣煙霧來。還可以拔起何首烏的根來看是不是長得像人形,可以摘到覆盆子來品嘗它又酸又甜的滋味。

這一切都是成年人不會去做或者不屑於去做的事情,而小孩子則會津津有味,樂於玩耍的。這是這個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菜園子帶給孩子的樂趣。

百草園

除此之外,百草園還能夠在冬天進行捕鳥——打開一塊雪,用一隻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到鳥夏利啄食,就拉繩子就可以罩住了。成年之人魯迅先生在描寫童年時在百草園中捕鳥的情景的時候很詳細,捕鳥這項冬天的活動充實了他的童年生活。魯迅先生詳細的寫作捕鳥的過程,這也是他自己對童年時捕鳥這項活動的深刻回憶的體現。

總結

百草園雖然有很多的樂趣,但是由於要上私塾的原因,後來的他從百草園中走了出來,走進了三味書屋。告別了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開啟了自己的學習生涯。不過他對百草園帶給自己的那種樂趣深深的印刻在腦海中,以至於他在告別之時心中不舍地呼喊著:「Ade(德語再見)我的蟋蟀們,Ade(德語再見),我的覆盆子和木蓮們!……」

相關焦點

  • 美女蛇是什麼長什麼樣 傳說中的美女蛇是怎樣的
    傳說中的美女蛇是怎樣的?美女蛇屬於遊蛇科,學名玉斑錦蛇,全長可達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頭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幾十個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邊緣黃色;腹西灰白色,左右交錯排列著黑橫斑。美女蛇長什麼樣玉斑錦蛇隸屬遊蛇科錦蛇屬(Elaphe),1882年首先被Cantor發現並命名為ColuberMandarinus。
  • 你想要知道的神奇動物,或許都藏在這本《山海經》裡
    最早對於山海經這本書的認知中,是從魯迅的《百草堂與三味書屋》,記得書中魯迅先生寫到的一段:長媽給講故事: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裡用功,晚間,在院子裡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
  • 細數美女蛇的幾個小故事,原來白蛇的真身並非美女!
    而說起白娘子的身世,就更加神秘了,很多人猜測她是紫微星下凡,也有人說她是北極紫微大帝坐下的龜蛇二將之一,甚至,還有人猜測她原是人首蛇身的女媧後裔。然而,細數美女蛇的幾個小故事,原來白蛇的真身並非美女!其實,唐傳奇裡面有兩齣《白蛇記》,說的都是蛇妖化身美女,想要加害書生的故事。
  • 蜈蚣和蛇經常打架,難道蜈蚣是蛇的天敵嗎?
    蛇和蜈蚣是讓許多人會感到害怕的動物,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身體細長且不容易被人發現,所以,它們能夠悄無聲息的攻擊人。不過,在自然界中,蛇與蜈蚣相遇必然會爆發大戰,那麼二者在食物鏈中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呢?我們簡單地來說一下。蛇和蜈蚣為什麼會經常打架?蛇和蜈蚣之所以會打架有兩個原因:第一,經常相遇。
  • 夢見蜈蚣和蛇是不是有什麼預示呢? 夢見蜈蚣和蛇
    夢見蜈蚣和蛇是不是有什麼預示呢?夢見蜈蚣或被蜈蚣百足追趕,則吉將至。夢見蜈蚣咬人,吉兆,年長的人會添壽增歲。夢見大蜈蚣或者被蜈蚣追趕是祥兆,夢者將遇事順利。商人夢見蜈蚣,會生意興旺發達,財源滾滾,成為叱吒風雲的人物。
  • 巨型蜈蚣與蛇搏鬥 竟從蛇體內破肚而出
    蜈蚣從蛇腹中破肚而出  一條蝰蛇與體型相當的蜈蚣搏鬥,蛇將蜈蚣吞噬,蜈蚣卻在蛇體內穿腸爛肚逃生,最終兩毒物雙雙氣絕地上一條蝰蛇屍首內竟然有一條巨型蜈蚣的屍體,蛇身斷開兩截,蜈蚣的頭部則在斷口出探出。由於畫面恐怖噁心,研究人員大為震驚。   他們將蜈蚣屍體從蝰蛇體內抽出,發現這條蜈蚣竟然與蝰蛇差不多大,而蝰蛇內臟則幾乎被挖空。
  • 從美女蛇到美人魚,東西方故事結局如此迥異
    中國古典文學中有許多與蛇有關的愛情故事,最出名的莫過於《白蛇傳》。相傳許仙在前世救了一條小白蛇,為感謝恩人的救命之恩,白蛇修煉成人,尋找救命恩人並以身相許。許仙和白蛇結婚以後過著懸壺濟世的生活,恩愛無比,這惹惱了法海,法海讓許仙目睹白娘子蛇身的原形,這並沒有阻擋二人的愛情。
  • 帶狀皰疹「飛蛇、飛蛇卵」,民間「抓蛇」真的有效嗎?
    第一期的文章應了婦產科美女楊醫師提醒,來一篇帶狀皰疹的科普文章,也就是我們潮汕地區家喻戶曉的「飛蛇、飛蛇卵」。往下幾期,還會有「生白帳、硬殼疵、水疥、沿甲邊可以貼指甲花嗎、魚鱗綴會傳染人嗎」等等。                                        「飛蛇」?
  • 不朽的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是很熟悉農民的,他聽到過去那些屈辱的、受壓迫最深重的人們,都伸直腰站起來戰鬥了,他是很興奮的。陳賡記得特別清楚的一件事,當他和魯迅先生談到蘇區某些房子,在四面都開了窗子時,魯迅先生立刻就注意了這件事,他說:這是因為人民生活好了,已經知道注意居住的衛生條件,四面都開窗子,空氣一定很流通了,這是一個進步。
  • 農村俗語「蜈蚣雞母蛇」是什麼意思?為何有些蛇會怕蜈蚣?
    就拿蜈蚣,雞,蛇,三種動物來說吧。它們三種動物遇到一起時,既不會湊在一起愉快地鬥地主,也不會一遇到就三國亂戰地打起來。因為他們相互克制,遇到後,一般來說都會相安無事的,誰也不管先動手。雞克制蜈蚣,蜈蚣可以克制蛇,而蛇又可以克制雞。就像我們猜拳時,石頭剪刀布相互克制一樣。1:雞克制蜈蚣。在十二生肖裡,有一個傳說是,因為蜈蚣借了雞的雙角去給了龍。
  • 造訪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皂莢、桑葚、何首烏、覆盆子、歡快啼鳴的知了、歡呼雀躍的雲雀、會唱歌的蟋蟀……這些遠離城市喧囂,生活氣息濃厚的花園,就是魯迅小時候所生活過的地方。春天裡徜徉在萬物復甦的花園裡,冬天裡撐起簸箕抓小鳥;白天拜孔子、搖頭晃腦背詩歌,晚上聽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這是一個多麼美妙的世界,仿佛把我們帶到了生活的天堂,而它就是紹興。
  • 追尋魯迅先生《吶喊》的腳步
    回顧過往,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我國有一位叫「魯迅」的作家,從上學開始就魯迅先生的足跡就伴隨著我。小學,老師帶著我們讀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偷窺了他的童年片影,還認識了很多難以見到的蟲子;初中,那一句:「『茴』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嗎?」
  • 蜈蚣百足,行不如蛇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
  • 農村老人說蜈蚣是蛇的天敵,蜈蚣和蛇到底誰厲害呢
    對於蜈蚣克制蛇這一說法,在民間一些地區可謂是說的有鼻子有眼,說這蜈蚣雖然體型比蛇小了很多,但也是無毒之一,也是身手敏捷刺客型的角色,蜈蚣見到蛇之後,並不會退縮,反而會尋找機會一躍,爬至蛇的頭上,用自己有毒的大顎,刺傷蛇的雙眼
  • 潮汕人所說的「蜈蚣雞母蛇」原來是這個意思!
    還真說對了,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其實是有它的寓意在裡面的~~其實,在自然界,蜈蚣、雞母和蛇這3種動物,是天生的一物降一物,蜈蚣怕雞母、雞母怕蛇、蛇怕蜈蚣,形成了一個互相制約的連環圈先說蜈蚣與雞,蜈蚣的天敵就是雞 。潮汕有句民諺,說「蜈蚣咬,雞母捂;錢龍(壁虎)咬,起大厝。」這說明了雞能解蜈蚣毒。所謂「雞母捂」是以雞屁股「捂」住被蜈蚣咬著的傷口,就能將蜈蚣毒吸出來,化解消毒,使人安然無恙。
  • 大蜈蚣竟襲擊吞食長蛇,為爭奪"毒王"排行榜?
    草地上,一條長蛇跟一隻大蜈蚣相遇,本來蜈蚣一般情況下都比蛇小很多,但不知這是什麼蜈蚣,居然有蛇那麼粗,遇到長蛇,居然是蠢蠢欲動襲擊長蛇樣子!果然,大蜈蚣直接先下手了,大蜈蚣身體雖然沒有長蛇那麼長,但粗度看上去比長蛇更粗,怪不得大蜈蚣攻擊性那麼強,爭奪「毒王」排行榜?大蜈蚣只是想吞長蛇為食!長蛇也許也沒見過那麼大的蜈蚣,只想一心逃跑,無心應戰,但大蜈蚣看出了長蛇的企圖,爬在長蛇背上,按住長蛇,不讓它逃跑!
  • 讀魯迅先生《藥》有感,吶喊自敘中控訴的,這是他的經歷
    想必大家對魯迅先生的《吶喊》並不陌生,魯迅先生的文章集小說充斥著小編的小學乃至初中生活,大家應該也是一樣的。魯迅先生的《吶喊》應該是小編第一本接觸的小說集,同時也發現了語文課本裡別樣的精彩,也是在無聊的課堂生活中畫上一一筆濃烈的色彩。所以這幾天小編又從地下室翻出了《吶喊》整部,又細細品味了一下,竟然有一種從未看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