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IBM售半導體業務 若收購承接技術為重點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編者按:IBM這個藍色巨人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想要跟緊腳步就必須甩掉一身贅肉,輕裝上陣,才能及時調整方向。

  在剛剛以23億美元把低端伺服器業務出售給聯想集團之後,業界又傳出IBM正考慮出售旗下的半導體製造業務。對此,業內一致認為,IBM公司的一系列出售減負行動,是為了向大數據和雲計算等轉型,以適應移動互聯時代。然而這一行動對一直苦於核心技術缺乏的中國半導體業來說,正是一個極好的發展機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1524.htm

  半導體製造部門已呈弱勢

  在ICInsight近日發布的2013全球代工top製造商排名中,IBM僅列第11位。

  近日有消息稱IBM已經聘請投資銀行高盛,為旗下的半導體製造業務尋找潛在買家。目前IBM還沒有決定是否出售半導體製造業務,也有可能會尋覓一家合作夥伴,組建合資公司展開半導體製造業務。消息一出立即引發業界的一致關注。

  根據半導體專家莫大康的介紹,IBM公司是全球最大的IT公司之一,營業額超過1000億美元,產品線廣泛,半導體製造曾經是其主要業務部門之一。2004年IBM投資超過25億美元在紐約EastFishki興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300mm晶圓製造廠。目前該廠主營代工製造業務,年營業額約為5億美元,華為海思就是其主要的客戶。

  不過,隨著全球半導體製造業競爭的加劇,呈現出大者愈強的態勢,生產規模較小的IBM製造廠並不具備競爭優勢。在市場分析機構ICInsight近日發布的2013全球代工top製造商排名中僅列第11位。隨著近年來IBM不斷向軟體和服務領域擴張,半導體製造在其戰略中所處的地位已變得越來越不重要,「拋售」或是最好的解決方法。2010年就曾一度傳出IBM有意出售半導體部門。

  承接工藝技術為重中之重

  收購IBM半導體製造業務,將使海思和IBM可以形成IDM模式,對海思的產品競爭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如果你以為IBM的半導體業務僅此而已那就錯了,儘管在半導體硬體製造上的實力相形見絀,但是IBM在當今全球半導體版圖中依然扮演著重要的技術輸出者角色。在全球半導體工業發展歷程中IBM曾推出多項突破性的半導體技術。例如比鋁線能效更高的銅製程技術、速度更快的絕緣矽技術(SOI技術)和矽鍺(SiGe)電晶體(形變矽技術)。

  目前IBM仍然是新一代半導體製造工藝FDSOI的主導者。半導體工藝製程已經進入「1x」時代,20nm以下工藝有兩條路線:一條是英特爾的FinFET3D工藝,另一條是以IBM為首,STMicronelectronics、GlobalFoundries等加入的FDSOI技術。目前兩種技術各有優劣點,都處在不斷進展階段,很難說誰將一定勝出。近日STMicronelectronics宣布將向外界提供28nm的FDSOI代工服務。

  此外,IBM也不斷深化同AMD、蘋果、Nvidia、高通、三星、索尼以及其他一些公司的合作關係,幫助他們更好地利用IBM的半導體技術,中芯國際32nm製造工藝便是接受了IBM的技術輸出。

  由此可見,對於缺乏核心專利技術的中國半導體業來說,IBM半導體部門的出售將是一次極好的發展機會。iSuppli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顧文軍便強烈建議華為收購IBM的半導體製造業務,指出華為海思的很多晶片,尤其是ASIC晶片,由IBM製造;而IBM製造的多數產能也是華為海思提供的;雙方有著長遠、深厚的合作基礎,在華為著眼於全產業鏈模式發展之際,半導體製造正是華為目前所缺,收購IBM半導體製造業務,將使海思和IBM可以形成IDM模式,對海思的產品競爭力提升、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開發更多專用晶片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不過,莫大康也指出,鑑於西方國家在關鍵技術上的封鎖,IBM半導體製造部門出售給華為或者其他中國半導體企業的機會不高。而且對於中國半導體業來說,IBM半導體部分所擁有的技術專利以及研發人才,才是收購的重中之重,而不僅僅是買下一條已趨落後的300mm晶圓生產線。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收購事件回顧
    芯思想研究院統計了2019年全球55起半導體產業收購案。分為2019年度完成的收購案(包括之前年度宣布)和2019年度宣布但還未完成的收購案。 2019年半導體收購都表現出收購目的為擴大公司在半導體方面布局、形成優勢互補,達到利益最大化;擴大晶圓製造產能,為下一波半導體景氣準備;強化汽車業務。 如有遺漏,敬請指正。
  • 安森美半導體以24億美元現金收購飛兆半導體
    20美元的現金收購飛兆半導體,整項現金交易近24億美元。此次收購創造電源半導體市場上的一個全球領袖,合併收入約為50億美元,業務多元化,涉及多個市場領域,戰略重點市場為汽車、工業以及智慧型手機終端等市場。
  • 國內財團24.6億報價飛兆半導體 安森美收購生變?
    12月8日消息,美國晶片廠商飛兆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又譯仙童半導體)聲稱新收到一份24.6億美元的收購報價,提出願以每股21.7美元的現金收購飛兆,這比之前安森美(ON Semiconductor)提供的每股20美元的價格溢價了
  • ...漢舍中國菜」及304萬收購美元「Hao Noodles」品牌旗下的餐飲業務
    四川新派已有條件同意由其本身或其指定的另一實體收購上海澍海(為將於漢舍重組後承接「漢舍中國菜」品牌旗下的所有餐飲業務及經營性資產的新控股公司)80%的股權。代價人民幣1.2億元。於本公告日期及緊接漢舍重組前,上海緣澍經營漢舍業務並分別由何璽、徐敏、吳嵐、王佳音及付滔擁有32%、30%、30%、5%及3%股權。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南泥灣」後又傳「塔山」!華為要...
    報導稱,華為已經開始與相關企業合作,準備建設一條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45nm的晶片生產線,預計年內建成,同時還在探索合作建立28nm的自主技術晶片生產線。傳該計劃的整體思路是華為建立資源池,通過入股、合作研發等合作方式,扶植半導體材料、設備企業。但是華為主要做實驗,不做重資產量產投入,幫助跑通產線為目的。不過,網傳名單中的部分公司表示,尚未接到相關通知。
  • 安森美收購仙童已完成 功率半導體市場板塊挪移
    On Semi收購Fairchild的案件是著眼於電源管理IC供貨商的利益和價值;瑞薩(Renesas)收購Intersil (交易價值為32億美元),以及亞德諾半導體(ADI)砸148億美元收購凌力爾特(Linear Technology),都是基於類似的考慮。
  • 2018年半導體行業的七大收購事件,你知道哪些?
    ,業務領域涵蓋移動終端、智能硬體、筆記本電腦、虛擬實境、車聯網、汽車電子等物聯網領域的研發設計和智能製造;安世半導體是世界一流標準產品的生產商,專注於邏輯、分立器件和MOSFET市場。 作為國內手機ODM的龍頭企業,聞泰科技的本次收購為國內半導體企業樹立了一個標杆,是國內半導體下遊企業對國際知名半導體上遊企業的一次併購,一方面可以拓展聞泰科技的產業鏈,另一方面為企業增加行業話語權和實力提供了更多支持。 二、阿里全資收購中天微 作為一家網際網路起家的企業,阿里巴巴近年來的投資布局相當大,半導體也是其重點看好的行業。
  • 萬業企業獲大額設備訂單加持,收購Compart填補半導體本土供應鏈空白
    一鳴驚人的技術領先者與半導體高端裝備提供者凱世通自2018年被萬業企業收購後業務全面加速集成電路設備開發,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成為超越7nm技術領先者,在業內可謂是「一鳴驚人」。據了解,凱世通擁有超越7nm技術的集成電路晶片離子注入機的原創設計與開發的技術及產品,並已經進入了國際市場,這標誌著凱世通在先進工藝節點的高端離子注入機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網傳「中國最強牛人回國」,中微...
    聲明稱,中微公司和華為公司沒有業務往來,沒有參與華為公司的麒麟-970晶片的開發,沒有在100平方毫米的晶片上安裝55億顆電晶體,也沒有搭載全球首款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臺,更沒有支持LTE Cat.18。這些晶片技術均不是中微公司的專長和業務,中微公司只是作為設備供應商給晶片製造公司提供等離子體刻蝕設備。
  • [收購]晶盛機電:關於收購杭州中為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51%股權的...
    中為光電在工業4.0方面的技術實力也獲得了行業及政府部門的認可。2014年,中為光電「半導體行業智能製造研究院」被浙江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擁有明顯的行業核心技術優勢與市場競爭優勢。在資源配置許可前提下,中為光電可以繼續追加投入,以擴大成本及規模優勢,業績可得到有效釋放。 2、公司具備能力整合優化雙方資源 公司上市後始終堅持在現有主營業務的基礎上,不斷延伸產業鏈的戰略發展方向。公司將充分利用業務、技術優勢,根據市場和客戶的需求,推動智能化裝備和服務在LED、光伏等應用領域的業務創新和技術創新。
  • 英特爾收購SigOpt加強AI晶片業務,後者為多家財富500強服務
    英特爾周四宣布,它收購了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初創公司SigOpt,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創建用於建模和仿真的優化平臺。目前尚不清楚交易的具體細節,已知的信息是,迄今為止SigOpt這家初創公司籌集的資金還不到1000萬美元。
  • 國芯傳來好消息:獲批收購日本晶片半導體光刻機先鋒微技術
    8月24日消息,英唐智控在互動平臺表示,先鋒微技術自有的生產設備中包含有日本產的光刻機設備,其收購事項已經獲得日本政府批准。先鋒微技術光刻機主要用於模擬晶片的製造,在滿足其自身生產研發需要的前提下,不排除向具備條件的其他客戶提供產能支持,但公司目前尚未啟動該類型的合作。這對推動國產晶片的發展來說無疑也是好消息。
  • 聯發科突然出手和中國企業扎堆半導體業務有什麼區別?
    聯發科出手瞄準企業級市場聯發科今日宣布,將斥資約8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通過旗下子公司立錡(Richtek)收購英特爾Enpirion電源管理晶片產品線相關資產。我們關注到,聯發科這次的收購,是在半導體業務發展方面,有新的思路和發展布局。
  • 傳華潤擬24.6億美元收購仙童半導體
    仙童「八叛逆」網易科技訊 12月9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FCS.O)周二表示,該公司收到一份收購要約,官方暫未透露收購方的名字——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是一個由華潤電力集團牽頭的聯盟,旨在與同樣對仙童有收購意願的安森美半導體競價。
  • 傳臺積電將收購記憶晶片公司DRAM?
    打開APP 傳臺積電將收購記憶晶片公司DRAM? 劉德音參加臺北國際半導體展時答覆日經新聞時,並未指名可能的併購對象。日經新聞引述業界人士消息推測,南亞科是臺積電潛在的合作夥伴或投資對象。報導說,與美光共組合資事業也是可能選項。
  • AMD收購賽靈思 半導體行業終極大亂鬥來了?
    又是一筆將影響半導體行業格局的交易。據路透社報導,2020 年 10 月 27 日 AMD 同意以股票交易的形式,按照 350 億美元的價值收購 Xilinx(賽靈思)。這筆收購的目的非常明顯——AMD 希望增強正快速發展的數據中心業務。AMD 預計交易在 2021 年底完成,兩家公司合併後將擁有 13000 名工程師。
  • IBM擬收購SPSS,競爭對手為之側目
    IBM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不但可用來收集數據、還可用來充分發揮商業優勢的工具,而計劃斥資12億美元收購SPSS是這家廠商的這幅宏偉版圖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拼塊――至少自從2007年收購Cognos以來是這樣。
  • 奧瑞德提前布局5G領域 進軍半導體產業
    可靠資料顯示,Ampleon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射頻功率晶片供應商,原為全球著名半導體企業NXP的射頻功率部門,在射頻功率晶片行業擁有超過50年的運營經驗。2015年,NXP收購另一全球知名半導體企業Freescale,為滿足相關國家反壟斷監管的要求,NXP將其射頻功率晶片業務予以整體剝離。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將保持中立性!英偉達創始人就收購...
    英偉達創始人就收購ARM發布致員工信近日,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就收購Arm發布致員工信。信中表示,英偉達將收購Arm,打造人工智慧時代的最先進計算機公司。同時,他還強調,將保留Arm的名稱和強大的品牌形象,維護Arm的開放許可模式,並為全球任何行業的客戶提供服務,並通過英偉達全球領先的GPU和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擴展Arm的IP許可產品組合。
  • 應用材料增價59%收購國際電氣 為獲得薄膜沉積技術
    打開APP 應用材料增價59%收購國際電氣 為獲得薄膜沉積技術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1-01-06 10:04:08 美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應用材料本周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