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3%以上,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比例達到57.7%以上,劣V類水體比例控制在7.7%以內……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近日召開的全區環境保護工作推進會議上獲悉,內蒙古列出了2018年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任務清單,謀劃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具體舉措。
據介紹,2017年內蒙古環境質量實現持續改善,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8.6%;水質優良比例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比例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布設土壤國控監測點位1834個,土壤環境監測能力基本形成。
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廳長向東在會上表示,今後3年,內蒙古環境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緊盯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等重點領域。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未達標的呼和浩特、包頭、烏海等盟市要把控制散煤和工業汙染作為首要任務,啟動城市建成區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工作,實施重汙染企業從城區搬入工業園區。
持續開展清水行動
重點推進黃河流域大黑河、烏蘭木倫河和遼河流域老哈河、西拉木倫河及額爾古納河治理,加快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綜合整治方案實施進度,消除大入黃口、烏蘭木倫河、三艮才入黃口和西遼河大橋4個劣V類斷面;加強工業及城鎮生活汙水治理,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整治農村環境,完成360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
全面實施淨土行動
推進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汙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開展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和鉛鋅銅採選集中區域整治,今年起,赤峰、巴彥淖爾、呼倫貝爾、錫林郭勒新改擴建項目必須執行重金屬特別排行限值,已建項目年內必須完成提標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