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話說清楚,說明白是我們生活中和職業當中最基本的素養,生存需求。把話說得簡潔動聽,讓人喜愛,又是我們的個人魅力所需,自我能力的升華。如何把話說得娓娓動聽?技巧之一,便是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的應用。
在金字塔原理中,金字塔的思想以三種方式互相關聯--向上,向下和橫向。位於同一組思想的上一個層次的思想是對這個思想的概括,這一組思想則是對其上一層思想的解釋和支持。同一組中的思想之間存在邏輯順序,具體的順序取決於該組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是演繹推理還是歸納推理。
這兩種邏輯推理方式是建立思想邏輯關係僅有的兩種模式。因此,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條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需要我們理清如何應用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讓我們看下下面的案例:
鳥會飛--》我是一隻鳥--》因此我會飛--》我會飛,因為我是鳥。
從此案例可以看出演繹是一種線性的推理方式,最終是為了得出一個由邏輯詞「因此」引出的結論。
演繹推理通常有三段論的形式--即由一個大前提和一個小前提推導出一個結論的論述形式。在演繹推理過程中,我們通常要完成這樣的步驟:1.闡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種情況;2.闡述世界上同時存在的相關情況。如果第二個表述是針對第一個表述的主語或謂語的,則說明這兩個表述相關;3.說明這兩種情況同時存在時隱含的含義。
讓我們在看幾個案例:1.所有人都會死--》蘇格拉底是一個人--》因此,蘇格拉底會死。 2.實施反壟斷法的目的是促進生產和銷售--》行業協會對人力資源的壟斷阻礙了生產和銷售--》因此,行業協會應當受到反壟斷法的制約。此案例中都完成了上段中提及的三個步驟,推理的過程中上一個層次的思想必須是對該思想的概括,重點是放在了推理過程中最後的一個步驟上。
演繹推理讓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能一步一步地抓住邏輯,以原因的鏈條推出最後的結果,使話語在傳播的過程中給人一種雄厚的說服力。每個邏輯的節點又讓聽眾產生聯想和懸念,吸引聽眾聽完整個話語,或演講,或匯報。
反之理解,演繹推理也會讓聽眾在吸收信息的過程中產生疑惑,這就需要歸納推理來幫助聽眾簡單明了地了解話語的含義。歸納推理要比演繹推理難得多,因為歸納推理更需要創造性的思維。大腦首先注意到若干不同的事物具有共性、共同點,然後將其歸納到同一個組中,並說明其共性。
在應用歸納推理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具備兩項主要技能:1.正確定義該組的思想;2.準確識別並剔除該組思想中與其他思想不相稱的思想。比如:歸納:減少現場勞動力浪費現象。步驟:組建更精幹,技術更熟練的員工隊伍;合理安排員工的工作量;爆整將有關工作信息傳遞到現場。此案例中第一個歸納讓聽眾第一就明白要減少勞動力浪費,然後明白從下面的三點做起。即我們要做什麼,然後怎麼做的步驟,簡單明了,但思想又要統一合理。
從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看出,演繹推理的第二層次是第一個層次主語或謂語的評述,如果沒有這樣的邏輯,則不是演繹推理。歸納推理中第一層次是整個層次的思想總結概括,下層次都是對上一層次的論述和支撐。在我們的日常交流中,若能很好地應用演繹和推理,則使得自己的話語更簡短有力,論據充分,富有說服力,也極具感染力,讓聽眾喜歡上自己的口才。